暖通空调设计中常用的节能措施分析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xing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對暖通节能空调的设计是空调节能和建筑节能的基础。对暖通空调设计的研究,不仅可以降低能源消耗,能源有效保护,改善环境,而且经济效益得到提高,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起到推动作用。鉴于此,本文主要对暖通空调设计中常用的节能措施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暖通空调;节能设计;措施
   中图分类号:S210文献标识码: A
  一、暖通空调系统能耗的构成及主要特点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不断发展,我国城市化建设水平提升,在经济快速建设的同时,能源和环境化问题日益严重。城市化飞速发展过程中,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水平都发生改变,能源消耗在其中占据重要的比例,随着的城市化进程加速,这个比例在快速提升。在一些发达国家,能耗消耗高达40%,建筑能耗的消耗主要有通风、采暖以及照明,这些消耗都是为保障人们的生活水平,而且能耗量在逐渐上升。从比例上看,整个暖通空调的能耗占据建筑消耗的30%一50%,而且这个比例还会加大。为了保障整个建筑物可以获得舒适的建设环境,为了保障环境建设水平,在当前建筑物设计中都会涉及暖通空调,因为暖通空调能够较好地满足人们生产生活需要。同时,暖通空调耗能即是指整个暖空空调系统的能耗,在这部分的能耗消费中,包括消除建筑物冷热负荷引起的能耗、新风负荷引起的能耗及输送设备(风机和水泵)的能耗及系统保温冷热耗。影响暖通空调系统能耗的主要因素有室外气候条件、室内设计标准、围护结构特征、室内人员、设备照明的状况以及新风系统的设置等。暖通空调系统的能耗还有几个特点表现在:第一,系统的设计、设备选型、运行管理的不合理都会降低能量使用效率;第二,维持室内空气环境所需的冷热能量具有季节性。这就使在具备条件的情况下有可能利用天然能源来满足要求,如太阳能、地热能、废热、浅层土壤蓄热蓄冷等;第三,暖通空调系统涉及到的冷热量的处理通常以冷热交换的形式处理。这就可以采用冷热量回收的措施来减少系统的能耗,有效利用能量。
  二、暖通节能空调的设计原则
  1、基本原则——节能
  节能暖通空调最最基本的原则就是节能。在节能设计过程中,热舒适指标是实际应用的指导。对于热舒适指标的影响因素主要是:温度、空气湿度、风速、劳动强度以及辐射温度。对上述因素进行合适比例的探索和组合,对舒适和节能进行现实协调,并且对建筑物的导热性进行适当的围护,对室外的气候变化进行应对,保证室内的舒适性。此外,在设计管路系统时需要简化,耗材量得到了减少,节约了投资。
  2、满足日常生活环境要求
  保持人体舒适的主要因素是舒适环境,但是,日常生活中的光线、声音和色彩也是影响舒适不可忽略的因素,比如:在人们居住的室内环境中,要以暖色调为主,这样不仅使室内温度得到了相对降低,而且起到节能目的。
  3、正确处理整体与局部关系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生活在集体中,通过采取集体供暖的措施,不仅能源消耗得到了降低,而且能源的利用率得到了提高。为了满足个人的不同需求,需要采取以下两个措施:在对暖通设计时,要保证独立的控制每一个房间内的温度;对热量进行分户、分室的分摊。
  4、控制室内空气品质
  通风量大是暖通节能空调的设计趋势,解决空气质量是最重要的问题。因此,对室内气流进行合理的排风、进气,对室内空气质量进行提高,不仅保障了室内空气质量,而且达到了节能目的。
  三、暖通空调节能设计要点
  1、室内设计温度参数控制
  对暖通空调系统节能性能影响最大的因素就是取暖室内环境的温度控制标准。在实际的工程设计中,业主出于自身舒适度的考虑往往会将暖通空调的热负荷取值放大,甚至某些工程设计人员由于各种原因也会在室内温度取值方面出现不符合节能环保设计要求的现象。因此要加强对暖通空调能耗的研究,一般情况下,夏季制冷时,室内温度取值上升1℃,空调能耗就能够降低9%左右,冬季供暖时,室内温度取值下降1℃,空调能耗就会降低7%~10%。因此在设计室内温度取值时,要根据地域差异和室内要求进行设计,一般应保持居民建筑、办公室温度在冬季不超过20℃,夏季不低于25℃。在分户热计量对流供暖建筑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到对流差的影响,室内不同位置要进行独立系统地计算,如卧室、起居室等应将温度提高2℃,在计算地面辐射供暖系统热负荷时,要考虑对流供暖温度高于相同供暖条件下的室内温度2℃,因此室内温度取值标准应当下调2℃。
  2、系统形式选择
  建筑结构节能设计对于整个系统的运行节能程度和温度调节效果有重要影响,基本决定了系统的节能经济效益和客户接受度。因用途不同建筑结构节能设计可以分为居住建筑结构设计和公共建筑设计。但是从节能这一根本目的来讲,两者都要满足一下三个原则:第一是合理布控供暖系统分支,保证每个房间能够进行独立的温度调控;第二是使分户热量分摊更易于实施;第三是科学设计路径,减少管材消耗以及原始投资。
  2.1住宅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节能设计
  目前大多数住宅通常采用楼层集中供暖管道安装技术,很少出现穿越楼板架设管道的供暖设计,为了满足这一既定路径模式的要求,暖通空调系统设计应用共用立管、分户独立循环的节能结构,并按照以下实施途径进行具体设计:下分式系统,即采用下供下回的双管供暖系统,将管道敷设在同一楼层地面的踢脚板内部或者下沟槽内,而在设计局部过门时则采用过门沟槽敷设方式;下分式全带跨越管系统,这种系统的功能类似装设分配阀单管系统,施工要点是将供水管道以及回路敷设在同一楼层下垫层中,如果对整体外观要求不高,则可采取地面明装方式;放射式系统,通常也被成为章鱼式系统,这种双管系统将每组散热器与户内的集水器和分水器相连,并将供回水支管敷设在垫层中,为了保证支管和铺设地面的性能,可以采取塑料套管保护措施。
  2.2公共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节能设计
  公共建筑与住宅建筑供暖系统最大的差别是系统的集中度问题,公共建筑暖通空调节能系统必须满足分区调控和分栋计量的需要,因此对其进行结构优化可以采取下供下回垂直双管系统,这种系统主要应用于低层建筑,如四层及四层以下大型商场等。利用该结构方式的主要原因是其水力状况具有较大的优势,但是其缺陷也相当明显,就是空调的排气问题。为了达到良好的节能效果和温控效果,可以采取设置自动排气阀的方式解决排气问题,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通过设置集中排气管的方式增强系统的排气性能。
  3、风系统节能设计
  风系统设计包含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是建筑通风系统设计,第二是空调风系统设计。一般在电梯机房或者配电室等位置都要进行通风系统设置,主要用于排除房间余热,控制室内设备的环境温度。如果环境温度较低或者房间内部发热量不大,通过温控装置能够调节风系统运行,避免满负载工作现象的发生,从而节约了能源,对于延长设备使用寿命也具有很大的意义。而在设计空调风系统时,则要将其与能耗、投资、人体感觉等进行紧密联系,参照实施标准设置每个区域的风系统运行参数,从而保证空调系统运行的高效性和节能性。
  结束语
  当前我国能源消耗不断提升,我国电力使用十分紧张,暖空空调设计及使用需要符合当前发展需求,从节能角度入手,这样才能保障我国经济增长,才能更好的提升我国综合国力。因此,在进行空调设计时,理应注意围护结构性能设计,理应从设备节能、系统节能保温等入手,这样才可以更好的节约能源,从而有效的提升能源利用率。
  参考文献
  [1]任超,王记川.基于暖通空调系统在设计中的节能问题分析[J].河南科技,2014,01:96.
  [2]孙常青.暖通空调的节能设计研究[J].科技传播,2014,04:136+117.
  [3]胡昕月.暖通空调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分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3,18:212.
  [4]王广宇.浅析暖通空调设计中常用的节能措施[J].城市建筑,2013,22:124.
其他文献
据人民日报,从天津市统计局新闻发布会获悉:今年一季度天津市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开局良好。初步核算并经国家统计局评估审定,一季度全市生产总值2915.8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2.5%。同时,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预计下降4%以上。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天津市委书记孙春兰强调,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保稳,既要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又要在转方式调结构上下功夫,不断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据了解,天
摘要:施工机械设备已成为公路施工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它代表了企业生产力发展水平与企业施工的现代化程度,是企业施工能力的重要标志。本文就主要对公路工程机械的日常管理与保养相关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公路工程;机械管理;保养  中图分类号:X734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人类的生产生活和科学技术活动一刻也离不开机械设备了,尤其在公路施工方面,它为人民
期刊
摘要: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得房屋建筑工程越来越多,房屋建筑在施工时其建设质量必须有保证。但是,目前对于我国的房屋建筑施工来说,因为在建筑施工管理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房屋建筑的施工质量。本文就主要对房屋建筑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房屋建筑;施工管理;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在房屋建筑施工中,施工质量的管理和控制对建筑
期刊
摘 要: 本文就《新编实用英语》教材内容的交际性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的主题教学模式在此教材中运用的可行性,以及如何使学生在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综合语言应用能力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新编实用英语》 教学方法 交际性教学法 任务型教学法 主题教学模式    一、引言    为适应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改革的迫切需要,各高职高专院校积极调整英语教学的目标,探索适合高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