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弗兰克·奥康纳对儿童题材情有独钟,他喜欢用儿童的眼睛观察世界,用儿童的耳朵倾听世界,借助儿童天马行空的幻想世界反衬冷酷无情的现实世界。本文以《妄想者》和《树林里的孩子》为例深入分析奥康纳儿童题材短篇小说中私生子试图寻找亲生父母、渴望拥有一个完整家园的主题,从而探究此类作品的深层社会根源。
[关键词]弗兰克·奥康纳;儿童题材;《妄想者》;《树林里的孩子》;私生子;家园
[中图分类号]1207.4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234(2009)04—0134—03
一
弗兰克·奥康纳(Frank O’Connor,1903~1966)是二十世纪爱尔兰著名作家。他的文学创作颇为丰厚,涵盖了诗歌、短篇小说、小说、戏剧、传记、自传、游记、文学评论等多个领域。其中,短篇小说最受读者喜爱。奥康纳一生写了近二百个短篇,主要收录在《民族的客人》(Gusts of theNation,1931)、《争论的焦点》(Bones of Contention,1936)和《沙果酱》(Crab Apple Jelly,1944)等七部短篇小说集中。这些作品大致可以划分为战争、宗教、家庭生活和儿童四个系列。奥康纳喜欢选取日常生活中微不足道的小事,再现爱尔兰底层民众的生活风貌,挖掘出具有人生重大意义的主题。他擅长描写小人物的内心世界,揭示人物微妙、不可言说的情感变化。他关注的并不是故事情节的发展,而是故事中人物心理的矛盾与挣扎。这样,奥康纳转移了读者对情节的注意力,使读者慢慢进入人物的内心,体会每个人物的内心冲突和情感危机。所以,在他笔下,同样一个主题的作品会带给读者全新的阅读体验。
爱尔兰人似乎天生对童年有着强烈而持久的记忆,很多爱尔兰作家身上都体现了爱尔兰人特有的,根深蒂固的童年情结。斯威夫特的《格列夫游记》以童话形式尖锐地调刺了英国剥削、统治爱尔兰的殖民主义政策;王尔德的童话《快乐王子》生动地刻画了一位为人民牺牲一切,悲天悯人的王子形象;乔伊斯的《青年艺术家的肖像》追述了一位青年艺术家的成长历程;约翰·伯恩通过一个九岁孩子的眼睛展现大屠杀的恐怖,《穿条纹衣服的男孩》成为另一本给大人看的儿童小说;海兰的《放下我吧》以孩子的自叙形式,聚焦问题家庭的问题孩子,记录下他们的迷惘与困惑……奥康纳是一位心理现实主义小说大师,他擅长运用新颖的故事情节和独特的叙事手法勾勒鲜活的儿童形象,借助儿童的眼睛观察这个多灾磊难的世界,借助儿童的思维定格那个动荡不安的时代。因此,儿童题材在奥康纳所有的短篇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其中,多数围绕一个名叫拉里·德莱尼(Larry Delaney)的小男孩展开情节。《我的俄狄浦斯情结》(“My Oedipus Complex”)、《圣诞节早晨》(“ChristmasMorning”)和《父母身世》(“The History 0f Parents”)都是典型代表。这些故事既天真、有趣、充满想象力,又富有成年人思考问题的智慧。1996年,帕特里克·科特(PatrickCotter)将奥康纳所有以拉里为主人公的短篇小说收录在《拉里·德莱尼:孤独的天才》(Larry Delaney:LonesomeGenius)中。这本书以拉里的年龄为序,使读者更清晰地观察主人公的成长经历。除了拉里系列,其他作品像《小当家》(“The Man of the House”)、《第一次忏悔》(“My FirstConfession”)等也基本上体现了奥康纳儿童题材作品的一贯风格。
二
《妄想者》讲述了一个被社会遗弃的小男孩渴望母爱,憧憬温馨、和睦的家庭生活,最终幻想破灭的故事。苏西(Susie)和迈克尔(Michael)兄妹两个生活优裕,从小被父母呵护、疼爱。突然有一天,乐善好施的母亲领来一个名叫丹尼尔·科贝(Daniel Corby)的七岁小男孩,希望给他们做伴。迈克尔非常不乐意,“我们不需要新伙伴;我们已经有很多了,而且他们是上等人。”CP292)第一次见面,迈克尔一眼看出丹尼尔出身卑微,竟把他当成报童。不仅如此,迈克尔觉得和他一起玩是件丢脸的事,因为丹尼尔什么游戏都不会。墨菲(Murphy)夫妇对丹尼尔特别照顾,这更激起迈克尔强烈的不满,他认为父母从来没有像宠丹尼尔那样宠爱自己。小说的开头,奥康纳便暗示丹尼尔不可能真正融入这个家庭。首先,迈克尔等级观念严重,处处把丹尼尔看成下等人。“那是一个下等人住的地方。在那种地方,小孩光着脚走路,妇女们整天坐在门前的台阶上闲聊。”他和苏西不愿意这样的穷人来他们家吃顿饭或讨件衣服。另外,迈克尔认为丹尼尔是“入侵者”,抢走了母亲对他的爱,破坏了原本亲密的家庭关系。标题“The Pretender”寓意深刻:这个单词的英文解释是“觊觎王位、爵位等者”。很显然,从迈克尔的角度出发,这个渴望母爱和家庭温暖的孤儿的确“觊觎”一个完整的家园,作者的讽刺意味不言而喻。
然而,迈克尔兄妹对丹尼尔的排斥使他一步步认清自己的真实身份并体会到家的真正含义。从三人的第一次对话我们了解到丹尼尔和母亲住在贫民窟;他没有父亲,没有兄弟姐妹,没有亲戚朋友;奈莉阿姨(Aunt Nellie)偶尔给他们送生活费。丹尼尔并不觉得这样的生活有什么不正常,或者说他从来都不知道生活原本可以更加美好。每个周六,他都去迈克尔家跟他们一起做游戏、吃晚饭,然后一直呆到睡觉时间,听墨菲夫人讲完故事再走。有一次,苏西炫耀说她是在都柏林出生的,丹尼尔告诉他们自己是在英国出生的。苏西不服气,没想到一个住在贫民窟的男孩居然会在英国出生。于是,就有了下面的一段对话:
“你妈咪什么时候去英国了?”她问。
“她没去过英国。”
“那么,你怎么可能在那儿出生,你这个大傻瓜?”她吼道。
“我的奈莉阿姨去过。”他闷声地说。
“你不能因为奈莉阿姨去过英国就说你是在英国出生的。”她报复地说。
“为什么不能?”他生气地问。
最后一句话把苏西和迈克尔难住了,他们毕竟是八、九岁的孩子,成人世界对他们来说遥远、陌生、复杂、不可捉摸。但是,这次争论使丹尼尔开始怀疑自己的真实身份,他不再认定原先那个老妇人是自己的母亲,因为她没去过英国。这位墨菲阿姨既去过英国又特别宠爱他,那么她很有可能是亲生母亲。潜意识里,他已经把墨菲阿姨当成自己的母亲。所以,当迈克尔质问他“她是我的妈咪,不是你的。”时,丹尼尔小声地反问道:“你怎么知道不是?”。
一个星期六下午,迈克尔玩到很晚才回家,他到家时看到丹尼尔和母亲在一起,“我简直不能形容他们带给我的不同寻常的感觉。他们围坐在炉火旁,看起来那么温暖、舒适,使我觉得自己倒像是一个局外人。我回来时本来良心不安, 还打算虚张声势给自己壮胆。然而,我突然想哭,我不知道为什么。”。奥康纳为读者描绘了一幅幸福家园的画卷,一个被母亲遗弃的私生子,一位慈悲、善良的母亲,他们相互依偎,温暖着彼此的心灵。然而,残酷的社会现实决然不会被如此温馨的画面感动,它千方百计剥夺“底层民众”追求幸福家园的权力,阻挠他们前进的脚步。丹尼尔最终被迈克尔兄妹赶出这个贴着“中产阶级”标签的家庭,回到贫民窟,终日与“长满皱纹的老妇人”为伴,没有父母,没有兄弟姐妹,没有亲戚朋友。后来,墨菲夫人告诉迈克尔,她不是丹尼尔的母亲,实际上没有人知道他母亲到底是谁。
奥康纳在这篇小说中凸显了两个小男孩之间的冲突:如果丹尼尔代表着“底层民众”和游荡在社会边缘的“流浪儿”,那么迈克尔无疑是“权势”、“金钱”、“地位”和“压迫者”的象征;如果丹尼尔是殖民地爱尔兰,那么迈克尔便是殖民者英国。前者(包括那个和丹尼尔相依为命的老妇人)是社会的弱势群体,他们被驱赶到一个小小的角落,自生自灭,他们渴望爱,追求爱,最终只能和爱擦肩而过;后者有优越的家庭环境,享受父母的亲情,周围都是游戏伙伴,却丧失了分享爱的能力。
同样,《树林里的孩子》也是关于两个寄养在别人家的私生子渴望拥有一个真正的家庭却迷失在寻找父母的途中。特里(Terry)寄住在厄尔利夫人(Mrs.Early)家,有一位康娜阿姨(Aunt Conners)经常带着玩具来看他。特里非常喜欢康娜阿姨,他们一起散步、爬山、聊天,俨然一对快乐的母子。有一次,康娜阿姨偷偷地告诉特里他们可能要和一个英国人去英国生活。“我们三个人将会住在我们自己的大房子里,电灯可以随时开、关,水龙头里有热水。每天早晨,我骑着自行车送你去学校。”特里睡觉得这一切那么神奇,简直令人惊叹。不仅如此。他还可以和小朋友们玩耍,在小河里放船具模型,听阿姨讲故事……。这不正是孤单的特里梦寐以求的生活吗?从此以后,他天天盼望阿姨早点接他去英国。
然而,五彩斑斓的梦想就像泡沫一样,脆弱,缥缈,很快随风飘散。特里还没来得及享受片刻的幸福生活就掉进了现实的深渊。其中,弗洛里(Florrie)扮演了一个极其复杂的角色。弗洛里和科兰斯夫人(Miss Clancy)住在邮局附近,她们住的地方距离厄尔利夫人家有一英里远,中间穿过一片小树林。弗洛里是特里唯一的伙伴,她比特里大四岁。当阿姨送给特里一个船具模型时,他迫不及待地拿给弗洛里看,而且向她炫耀说康娜阿姨快要带他去英国。弗洛里既羡慕又妒忌,虽然他们两个都是孤儿,但是特里毕竟还有一个关心他的阿姨,自己却什么也没有。于是,她毫不留情地对特里说,“你妈妈根本没死。她和一个男人有了麻烦,她的母亲让她把你送到这儿来甩掉你。全村人都知道这件事。”
尽管特里和弗洛里闹翻脸,尽管他开始怀疑弗洛里讲的话,他还是为了能有一个完整的家庭做出最后的努力。几个月后,康娜阿姨终于再来看他。这次,沃克先生(Mr,Walker)开一辆白色汽车载他们去海边。特里很愿意让沃克先生当父亲,到了晚上该回家睡觉时他仍然依依不舍,“我想和你呆在一起。我不想留在这儿,我想和你去英国。”可是,特里心底的呐喊永远不会被他们听到了,因为,那天以后,康娜阿姨再也没来过。特里天天跑到大路边张望,看那辆白色的汽车会不会突然出现。弗洛里觉得特里太可怜又跟他重归于好。这时,特里心中有太多疑问,他实在不明白为什么阿姨和叔叔突然间消失了,只好去问比自己大几岁的弗洛里。
“但是,为什么阿姨不像以前那样来看我了?”
“因为她嫁给了另外一个人,那个人不让她来。”
“他为什么不让?”
“因为这样做是不对的。”弗洛里同情地回应道。“……你看,她就快有合法的孩子了。”
“难道我们不是合法的孩子吗?”
“哦,不,我们不是。”弗洛里沮丧地说。
“我们什么地方出错了吗?”
弗洛里也经常问她自己这个问题,但是她太骄傲不能让一个像特里这样的小男孩看出她还没找到答案。
“全部。”她叹息地说。
这段对话不仅描绘了特里和弗洛里对父爱、母爱的渴望。对幸福的家庭生活的梦想,也细致地刻画了私生子孤独、迷茫、困惑、彷徨、无助的心理状态。他们一出生就注定了悲剧的命运,被父母抛弃,游离在社会的边缘,成为可有可无的一群人。弗洛里把一切错误归结到亲生父母的自私自利和不负责任,这显然是儿童简单的思维方式。亲生父母抛弃自己的孩子固然难辞其咎,然而,贫穷落后的社会环境、传统守旧的宗教制度和不合理的婚姻制度使得很多年轻的父母迫不得已选择这条艰难的路。康娜阿姨曾勇敢地向世俗挑战,准备嫁给一个结过婚、信奉英国新教但能接受特里的英国人。但是,在封闭、保守的天主教国家,她还是不得不向现实低头,嫁给一个天主教徒,从此再也没有机会见到特里。小说的最后,两个孩子穿过那片经常来往其间的小树林,弗洛里安慰特里说只要他以后听她的话就永远和他在一起。他们疲惫、孤独的身影隐没在树林深处,周围亮起了灯,殊不知黑夜已悄然来临。
三
世界上很多著名的作家都曾把儿童作为描写对象和小说主人公:狄更斯通过笔下一系列儿童的遭遇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黑暗;马克·吐温在哈克身上承载了消除种族歧视,争取种族平等和黑人独立的社会责任。“儿童生活在一种前理性状态中,尤其是生活在一种前科学的世界中,即一种人类祖先所生活的世界中。我们的根基便在那个世界里,每个人都是由这些根基生长起来的。”也许,这正是奥康纳创作儿童题材作品的根本原因。他认为,童年是人生历程中可以把个人内心的紧张、冲突和矛盾外在化的阶段。他往往赋予儿童理性思考,让他们观察周围的人情冷暖与世态炎凉。正如,在成人眼中儿童的推理是荒唐可笑的,儿童捕捉到的成人世界亦是无法理解的,甚至是非理性的。奥康纳对双方都有讽刺,但他的讽刺是仁慈的。
私生子作为儿童世界一个特殊的群体很少享受到父母的关爱,尤其是父母在精神上给予的关怀,特别是母爱,所以他们容易处于精神危机之中。丹尼尔幻想破灭后把自己与周围的世界隔离,苏西对亲生父母充满了怨恨,还告诫特里永远不要相信大人的话。小说中私生子对“父亲”、“母亲”、“爱”和“家”的渴望体现了奥康纳短篇小说一个永恒不变的主题,即家园主题。“家园”不仅是父母相伴左右,兄弟姐妹相亲相爱,亲戚朋友众多的家庭概念,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慰藉,温暖,归属感,是健康心灵成长的源泉。
在爱尔兰特殊的社会、文化背景下,性和私生子是许多作家都触及的题材。奥康纳多次写到“私生子”却与他个人的经历有很大关系。由于经常往返于爱尔兰和英国,奥康纳结识了一个英国情人,并生下一个男孩。家庭责任感使他不能抛弃妻子和两个孩子;心中的良知又使他不能丢下情人和私生子不管;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他辗转于妻子和 情人之间。这种漂泊不定的生活使奥康纳陷入一种“无家可归”的困境。这时,童年痛苦的生活一家境贫寒,早年辍学,父亲酗酒,责骂、殴打母亲一像噩梦般袭来,久久困扰着他。奥康纳经常问自己,为什么会是父亲和母亲的孩子,为什么会生在爱尔兰的科克市。国内压抑、沉闷的文化环境迫使许多作家流亡海外,乔伊斯正是忍受不了都柏林的肮脏与黑暗而远赴他乡,奥康纳却选择了一条更加艰难的路,即“精神放逐”。由于在国内得不到认可,再加上他和爱尔兰关系恶劣,他时常怀疑自己是不是一个被祖国母亲抛弃的孩子。这种对家庭和婚姻的不确定,对自我身份的不确定在《妄想者》和《树林里的孩子》中都有体现。
然而,奥康纳的作品并不仅仅是简单的自传。小说反映了爱尔兰当时的社会面貌和普通人的生存状态。二十世纪上半叶,爱尔兰经历了一系列战争,从1916年复活节起义到1921年内战,国内局势一片混乱。两次世界大战中,虽然爱尔兰保持中立,但是由于和英国关系密切也受到很大冲击。国民经济发展缓慢。甚至停滞不前;大量青壮年男性移民到美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等国;大龄未婚青年,特别是女性,呈上升趋势。社会不稳定必然会影响到家庭关系,婚姻没有保障导致了私生子增多。奥康纳一直都很关注社会上的弱势群体,他的作品中有很多孤儿、私生子和老年人。正是源于自己的亲身经历以及他本人悲天悯人的情怀,奥康纳才能真实地传达出他们渴望得到爱、家庭和理解的心境。
[参考文献]
[1]Brown,Terence.Ireland:A Social and CulturalHistory 1922~79.Fontana Paperbacks,1981 [2]Matthews,James.Frank O’Connor.Lewisburg:Bucknell University Press;London:Associated UniversityPress,1976
[3]Matthews,James,Voices:A Life of Frank O’Connor.New York:Atheneum,1983.
[4]O’Connor,Frank.An Only Child.Belfast:Blackstaff Press.1993
[5]O’Connor,Frank.Collected Stories.New York:Knopf,1981
[6] O’Connor,Frank.My Father’s Son.Belfast:Blackstaff Press,1994
[7]林六辰,成人眼中的童真一评弗兰克·奥康纳独特的叙事手法U],外国文学,2005,(4):15~25
[8]荣格,荣格性格哲学[M],李德荣,译,北京:九州出版社,2003
(责任编辑:李妹怡]
[关键词]弗兰克·奥康纳;儿童题材;《妄想者》;《树林里的孩子》;私生子;家园
[中图分类号]1207.4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234(2009)04—0134—03
一
弗兰克·奥康纳(Frank O’Connor,1903~1966)是二十世纪爱尔兰著名作家。他的文学创作颇为丰厚,涵盖了诗歌、短篇小说、小说、戏剧、传记、自传、游记、文学评论等多个领域。其中,短篇小说最受读者喜爱。奥康纳一生写了近二百个短篇,主要收录在《民族的客人》(Gusts of theNation,1931)、《争论的焦点》(Bones of Contention,1936)和《沙果酱》(Crab Apple Jelly,1944)等七部短篇小说集中。这些作品大致可以划分为战争、宗教、家庭生活和儿童四个系列。奥康纳喜欢选取日常生活中微不足道的小事,再现爱尔兰底层民众的生活风貌,挖掘出具有人生重大意义的主题。他擅长描写小人物的内心世界,揭示人物微妙、不可言说的情感变化。他关注的并不是故事情节的发展,而是故事中人物心理的矛盾与挣扎。这样,奥康纳转移了读者对情节的注意力,使读者慢慢进入人物的内心,体会每个人物的内心冲突和情感危机。所以,在他笔下,同样一个主题的作品会带给读者全新的阅读体验。
爱尔兰人似乎天生对童年有着强烈而持久的记忆,很多爱尔兰作家身上都体现了爱尔兰人特有的,根深蒂固的童年情结。斯威夫特的《格列夫游记》以童话形式尖锐地调刺了英国剥削、统治爱尔兰的殖民主义政策;王尔德的童话《快乐王子》生动地刻画了一位为人民牺牲一切,悲天悯人的王子形象;乔伊斯的《青年艺术家的肖像》追述了一位青年艺术家的成长历程;约翰·伯恩通过一个九岁孩子的眼睛展现大屠杀的恐怖,《穿条纹衣服的男孩》成为另一本给大人看的儿童小说;海兰的《放下我吧》以孩子的自叙形式,聚焦问题家庭的问题孩子,记录下他们的迷惘与困惑……奥康纳是一位心理现实主义小说大师,他擅长运用新颖的故事情节和独特的叙事手法勾勒鲜活的儿童形象,借助儿童的眼睛观察这个多灾磊难的世界,借助儿童的思维定格那个动荡不安的时代。因此,儿童题材在奥康纳所有的短篇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其中,多数围绕一个名叫拉里·德莱尼(Larry Delaney)的小男孩展开情节。《我的俄狄浦斯情结》(“My Oedipus Complex”)、《圣诞节早晨》(“ChristmasMorning”)和《父母身世》(“The History 0f Parents”)都是典型代表。这些故事既天真、有趣、充满想象力,又富有成年人思考问题的智慧。1996年,帕特里克·科特(PatrickCotter)将奥康纳所有以拉里为主人公的短篇小说收录在《拉里·德莱尼:孤独的天才》(Larry Delaney:LonesomeGenius)中。这本书以拉里的年龄为序,使读者更清晰地观察主人公的成长经历。除了拉里系列,其他作品像《小当家》(“The Man of the House”)、《第一次忏悔》(“My FirstConfession”)等也基本上体现了奥康纳儿童题材作品的一贯风格。
二
《妄想者》讲述了一个被社会遗弃的小男孩渴望母爱,憧憬温馨、和睦的家庭生活,最终幻想破灭的故事。苏西(Susie)和迈克尔(Michael)兄妹两个生活优裕,从小被父母呵护、疼爱。突然有一天,乐善好施的母亲领来一个名叫丹尼尔·科贝(Daniel Corby)的七岁小男孩,希望给他们做伴。迈克尔非常不乐意,“我们不需要新伙伴;我们已经有很多了,而且他们是上等人。”CP292)第一次见面,迈克尔一眼看出丹尼尔出身卑微,竟把他当成报童。不仅如此,迈克尔觉得和他一起玩是件丢脸的事,因为丹尼尔什么游戏都不会。墨菲(Murphy)夫妇对丹尼尔特别照顾,这更激起迈克尔强烈的不满,他认为父母从来没有像宠丹尼尔那样宠爱自己。小说的开头,奥康纳便暗示丹尼尔不可能真正融入这个家庭。首先,迈克尔等级观念严重,处处把丹尼尔看成下等人。“那是一个下等人住的地方。在那种地方,小孩光着脚走路,妇女们整天坐在门前的台阶上闲聊。”他和苏西不愿意这样的穷人来他们家吃顿饭或讨件衣服。另外,迈克尔认为丹尼尔是“入侵者”,抢走了母亲对他的爱,破坏了原本亲密的家庭关系。标题“The Pretender”寓意深刻:这个单词的英文解释是“觊觎王位、爵位等者”。很显然,从迈克尔的角度出发,这个渴望母爱和家庭温暖的孤儿的确“觊觎”一个完整的家园,作者的讽刺意味不言而喻。
然而,迈克尔兄妹对丹尼尔的排斥使他一步步认清自己的真实身份并体会到家的真正含义。从三人的第一次对话我们了解到丹尼尔和母亲住在贫民窟;他没有父亲,没有兄弟姐妹,没有亲戚朋友;奈莉阿姨(Aunt Nellie)偶尔给他们送生活费。丹尼尔并不觉得这样的生活有什么不正常,或者说他从来都不知道生活原本可以更加美好。每个周六,他都去迈克尔家跟他们一起做游戏、吃晚饭,然后一直呆到睡觉时间,听墨菲夫人讲完故事再走。有一次,苏西炫耀说她是在都柏林出生的,丹尼尔告诉他们自己是在英国出生的。苏西不服气,没想到一个住在贫民窟的男孩居然会在英国出生。于是,就有了下面的一段对话:
“你妈咪什么时候去英国了?”她问。
“她没去过英国。”
“那么,你怎么可能在那儿出生,你这个大傻瓜?”她吼道。
“我的奈莉阿姨去过。”他闷声地说。
“你不能因为奈莉阿姨去过英国就说你是在英国出生的。”她报复地说。
“为什么不能?”他生气地问。
最后一句话把苏西和迈克尔难住了,他们毕竟是八、九岁的孩子,成人世界对他们来说遥远、陌生、复杂、不可捉摸。但是,这次争论使丹尼尔开始怀疑自己的真实身份,他不再认定原先那个老妇人是自己的母亲,因为她没去过英国。这位墨菲阿姨既去过英国又特别宠爱他,那么她很有可能是亲生母亲。潜意识里,他已经把墨菲阿姨当成自己的母亲。所以,当迈克尔质问他“她是我的妈咪,不是你的。”时,丹尼尔小声地反问道:“你怎么知道不是?”。
一个星期六下午,迈克尔玩到很晚才回家,他到家时看到丹尼尔和母亲在一起,“我简直不能形容他们带给我的不同寻常的感觉。他们围坐在炉火旁,看起来那么温暖、舒适,使我觉得自己倒像是一个局外人。我回来时本来良心不安, 还打算虚张声势给自己壮胆。然而,我突然想哭,我不知道为什么。”。奥康纳为读者描绘了一幅幸福家园的画卷,一个被母亲遗弃的私生子,一位慈悲、善良的母亲,他们相互依偎,温暖着彼此的心灵。然而,残酷的社会现实决然不会被如此温馨的画面感动,它千方百计剥夺“底层民众”追求幸福家园的权力,阻挠他们前进的脚步。丹尼尔最终被迈克尔兄妹赶出这个贴着“中产阶级”标签的家庭,回到贫民窟,终日与“长满皱纹的老妇人”为伴,没有父母,没有兄弟姐妹,没有亲戚朋友。后来,墨菲夫人告诉迈克尔,她不是丹尼尔的母亲,实际上没有人知道他母亲到底是谁。
奥康纳在这篇小说中凸显了两个小男孩之间的冲突:如果丹尼尔代表着“底层民众”和游荡在社会边缘的“流浪儿”,那么迈克尔无疑是“权势”、“金钱”、“地位”和“压迫者”的象征;如果丹尼尔是殖民地爱尔兰,那么迈克尔便是殖民者英国。前者(包括那个和丹尼尔相依为命的老妇人)是社会的弱势群体,他们被驱赶到一个小小的角落,自生自灭,他们渴望爱,追求爱,最终只能和爱擦肩而过;后者有优越的家庭环境,享受父母的亲情,周围都是游戏伙伴,却丧失了分享爱的能力。
同样,《树林里的孩子》也是关于两个寄养在别人家的私生子渴望拥有一个真正的家庭却迷失在寻找父母的途中。特里(Terry)寄住在厄尔利夫人(Mrs.Early)家,有一位康娜阿姨(Aunt Conners)经常带着玩具来看他。特里非常喜欢康娜阿姨,他们一起散步、爬山、聊天,俨然一对快乐的母子。有一次,康娜阿姨偷偷地告诉特里他们可能要和一个英国人去英国生活。“我们三个人将会住在我们自己的大房子里,电灯可以随时开、关,水龙头里有热水。每天早晨,我骑着自行车送你去学校。”特里睡觉得这一切那么神奇,简直令人惊叹。不仅如此。他还可以和小朋友们玩耍,在小河里放船具模型,听阿姨讲故事……。这不正是孤单的特里梦寐以求的生活吗?从此以后,他天天盼望阿姨早点接他去英国。
然而,五彩斑斓的梦想就像泡沫一样,脆弱,缥缈,很快随风飘散。特里还没来得及享受片刻的幸福生活就掉进了现实的深渊。其中,弗洛里(Florrie)扮演了一个极其复杂的角色。弗洛里和科兰斯夫人(Miss Clancy)住在邮局附近,她们住的地方距离厄尔利夫人家有一英里远,中间穿过一片小树林。弗洛里是特里唯一的伙伴,她比特里大四岁。当阿姨送给特里一个船具模型时,他迫不及待地拿给弗洛里看,而且向她炫耀说康娜阿姨快要带他去英国。弗洛里既羡慕又妒忌,虽然他们两个都是孤儿,但是特里毕竟还有一个关心他的阿姨,自己却什么也没有。于是,她毫不留情地对特里说,“你妈妈根本没死。她和一个男人有了麻烦,她的母亲让她把你送到这儿来甩掉你。全村人都知道这件事。”
尽管特里和弗洛里闹翻脸,尽管他开始怀疑弗洛里讲的话,他还是为了能有一个完整的家庭做出最后的努力。几个月后,康娜阿姨终于再来看他。这次,沃克先生(Mr,Walker)开一辆白色汽车载他们去海边。特里很愿意让沃克先生当父亲,到了晚上该回家睡觉时他仍然依依不舍,“我想和你呆在一起。我不想留在这儿,我想和你去英国。”可是,特里心底的呐喊永远不会被他们听到了,因为,那天以后,康娜阿姨再也没来过。特里天天跑到大路边张望,看那辆白色的汽车会不会突然出现。弗洛里觉得特里太可怜又跟他重归于好。这时,特里心中有太多疑问,他实在不明白为什么阿姨和叔叔突然间消失了,只好去问比自己大几岁的弗洛里。
“但是,为什么阿姨不像以前那样来看我了?”
“因为她嫁给了另外一个人,那个人不让她来。”
“他为什么不让?”
“因为这样做是不对的。”弗洛里同情地回应道。“……你看,她就快有合法的孩子了。”
“难道我们不是合法的孩子吗?”
“哦,不,我们不是。”弗洛里沮丧地说。
“我们什么地方出错了吗?”
弗洛里也经常问她自己这个问题,但是她太骄傲不能让一个像特里这样的小男孩看出她还没找到答案。
“全部。”她叹息地说。
这段对话不仅描绘了特里和弗洛里对父爱、母爱的渴望。对幸福的家庭生活的梦想,也细致地刻画了私生子孤独、迷茫、困惑、彷徨、无助的心理状态。他们一出生就注定了悲剧的命运,被父母抛弃,游离在社会的边缘,成为可有可无的一群人。弗洛里把一切错误归结到亲生父母的自私自利和不负责任,这显然是儿童简单的思维方式。亲生父母抛弃自己的孩子固然难辞其咎,然而,贫穷落后的社会环境、传统守旧的宗教制度和不合理的婚姻制度使得很多年轻的父母迫不得已选择这条艰难的路。康娜阿姨曾勇敢地向世俗挑战,准备嫁给一个结过婚、信奉英国新教但能接受特里的英国人。但是,在封闭、保守的天主教国家,她还是不得不向现实低头,嫁给一个天主教徒,从此再也没有机会见到特里。小说的最后,两个孩子穿过那片经常来往其间的小树林,弗洛里安慰特里说只要他以后听她的话就永远和他在一起。他们疲惫、孤独的身影隐没在树林深处,周围亮起了灯,殊不知黑夜已悄然来临。
三
世界上很多著名的作家都曾把儿童作为描写对象和小说主人公:狄更斯通过笔下一系列儿童的遭遇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黑暗;马克·吐温在哈克身上承载了消除种族歧视,争取种族平等和黑人独立的社会责任。“儿童生活在一种前理性状态中,尤其是生活在一种前科学的世界中,即一种人类祖先所生活的世界中。我们的根基便在那个世界里,每个人都是由这些根基生长起来的。”也许,这正是奥康纳创作儿童题材作品的根本原因。他认为,童年是人生历程中可以把个人内心的紧张、冲突和矛盾外在化的阶段。他往往赋予儿童理性思考,让他们观察周围的人情冷暖与世态炎凉。正如,在成人眼中儿童的推理是荒唐可笑的,儿童捕捉到的成人世界亦是无法理解的,甚至是非理性的。奥康纳对双方都有讽刺,但他的讽刺是仁慈的。
私生子作为儿童世界一个特殊的群体很少享受到父母的关爱,尤其是父母在精神上给予的关怀,特别是母爱,所以他们容易处于精神危机之中。丹尼尔幻想破灭后把自己与周围的世界隔离,苏西对亲生父母充满了怨恨,还告诫特里永远不要相信大人的话。小说中私生子对“父亲”、“母亲”、“爱”和“家”的渴望体现了奥康纳短篇小说一个永恒不变的主题,即家园主题。“家园”不仅是父母相伴左右,兄弟姐妹相亲相爱,亲戚朋友众多的家庭概念,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慰藉,温暖,归属感,是健康心灵成长的源泉。
在爱尔兰特殊的社会、文化背景下,性和私生子是许多作家都触及的题材。奥康纳多次写到“私生子”却与他个人的经历有很大关系。由于经常往返于爱尔兰和英国,奥康纳结识了一个英国情人,并生下一个男孩。家庭责任感使他不能抛弃妻子和两个孩子;心中的良知又使他不能丢下情人和私生子不管;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他辗转于妻子和 情人之间。这种漂泊不定的生活使奥康纳陷入一种“无家可归”的困境。这时,童年痛苦的生活一家境贫寒,早年辍学,父亲酗酒,责骂、殴打母亲一像噩梦般袭来,久久困扰着他。奥康纳经常问自己,为什么会是父亲和母亲的孩子,为什么会生在爱尔兰的科克市。国内压抑、沉闷的文化环境迫使许多作家流亡海外,乔伊斯正是忍受不了都柏林的肮脏与黑暗而远赴他乡,奥康纳却选择了一条更加艰难的路,即“精神放逐”。由于在国内得不到认可,再加上他和爱尔兰关系恶劣,他时常怀疑自己是不是一个被祖国母亲抛弃的孩子。这种对家庭和婚姻的不确定,对自我身份的不确定在《妄想者》和《树林里的孩子》中都有体现。
然而,奥康纳的作品并不仅仅是简单的自传。小说反映了爱尔兰当时的社会面貌和普通人的生存状态。二十世纪上半叶,爱尔兰经历了一系列战争,从1916年复活节起义到1921年内战,国内局势一片混乱。两次世界大战中,虽然爱尔兰保持中立,但是由于和英国关系密切也受到很大冲击。国民经济发展缓慢。甚至停滞不前;大量青壮年男性移民到美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等国;大龄未婚青年,特别是女性,呈上升趋势。社会不稳定必然会影响到家庭关系,婚姻没有保障导致了私生子增多。奥康纳一直都很关注社会上的弱势群体,他的作品中有很多孤儿、私生子和老年人。正是源于自己的亲身经历以及他本人悲天悯人的情怀,奥康纳才能真实地传达出他们渴望得到爱、家庭和理解的心境。
[参考文献]
[1]Brown,Terence.Ireland:A Social and CulturalHistory 1922~79.Fontana Paperbacks,1981 [2]Matthews,James.Frank O’Connor.Lewisburg:Bucknell University Press;London:Associated UniversityPress,1976
[3]Matthews,James,Voices:A Life of Frank O’Connor.New York:Atheneum,1983.
[4]O’Connor,Frank.An Only Child.Belfast:Blackstaff Press.1993
[5]O’Connor,Frank.Collected Stories.New York:Knopf,1981
[6] O’Connor,Frank.My Father’s Son.Belfast:Blackstaff Press,1994
[7]林六辰,成人眼中的童真一评弗兰克·奥康纳独特的叙事手法U],外国文学,2005,(4):15~25
[8]荣格,荣格性格哲学[M],李德荣,译,北京:九州出版社,2003
(责任编辑:李妹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