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研究不同透析模式对终末期肾病(ESRD)自发脑出血(ICH)患者的效果和影响。方法: 按其透析模式不同将我院选取的74例需要透析治疗的终末期肾病自发脑出血患者分为A组、B组,各37例患者,A组采用持续腹膜透析,B组采用血液透析。对比分析AB两组患者30d内的死亡率及mRS评分,并分析其死亡相关因素。结果: 30d内B组患者的死亡率和并发率及mRS评分与A组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患者与生存组患者的心率、高血压、破入脑室比率、手术率等临床特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患者的出血量、昏迷评分、ICH评分、预后评分均明显高于生存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ESRD中ICH患者的治疗中,采用持续腹膜透析和血液过滤透析两种透析模式治疗后患者30d内死亡率和mRS评分等透析效果基本一致,且死亡患者的ICH评分、昏迷程度等均明显高于生存患者。
关键词:持续腹膜透析;血液透析;死亡率;腦出血;终末期肾病
终末期肾病具有较高的死亡率,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临床后期极易并发脑出血等病症,加速患者死亡[1]。现阶段临床有血液透析和持续腹膜透析两种透析模式,但临床上对于两种不同的透析模式治疗终末期肾病自发脑出血患者的预后效果仍有争议[2]。本研究将我院选取的符合要求的74例需要透析治疗的脑出血患者分组,分别予以两种不同的透析模式,以探究不同透析模式对ESRD中ICH患者的预后效果和影响,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符合研究标准的74例需要透析治疗的终末期肾病自发脑出血患者,按其透析模式不同分为A组、B组,各37例ICH患者。其中A组患者男22例,女15例,年龄45~82岁,平均年龄(56.5±9.5)岁,病症:13例患糖尿病肾病,11例患慢性肾小球肾炎,10例患高血压肾病,2例患多囊肾,1例患痛风肾;平均出血量为(33.4±45.3)ml,出血部位:基底节区出血18例,额叶出血11例,5例脑干出血,3例小脑出血。B组患者男20例,女17例,年龄46~81岁,平均年龄(54.8±3.2)岁,病症:14例患糖尿病肾病,12例患慢性肾小球肾炎,9例患高血压肾病,1例患多囊肾,1例患痛风肾;平均出血量为(32.6±46.8)ml,出血部位:基底节区出血17例,额叶出血12例,4例脑干出血,4例小脑出血。对比A、B两组患者的病症、性别年龄、出血部位等临床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在正常辅助治疗的基础上,A组采用持续腹膜透析:对患者行PD置管,采用腹膜透析机对患者加强PD治疗,交换量每次1000ml,每日10~20个循环,入液时间为10min,出液时间为20min,根据不同患者的腹膜特性,保留1.5~2.0h。首选2.5%和4.5%的腹透液,以后根据患者病况选择不同浓度的腹透液;B组采用无肝血液滤过透析:运用4008E(德国费森尤斯制造)生产置换液。血管通路:患者动静脉内瘘,4~6h/d或者更长时间,采用前置换方式,置换液量为1.6~3.2L/h,超滤量设置为3.1~5.1ml/h,并采用无肝素间断用生理盐水进行冲洗。ICH患者神经系统病变稳定后,回复正常标准的PD治疗。
1.3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30d内两组患者的死亡率和并发率及mRS评分。比较30d内生存组和死亡组的基本临床特征和其一般资料,分析其死亡相关因素。
1.4数据处理方法 采用SPSS14.0分析,使用(X±S)和n(%)表示计量、计数资料,行t、X2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
2结果
2.1 A、B两组患者预后比较 30d内B组患者的死亡率和并发率及mRS评分与A组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表1 A、B两组患者预后比较(X±S)
注:与A相比,*P>0.05
2.2生存组与死亡组的基本状况比较 统计死亡组患者的高血压比率为77.78%(14/18),破入脑室比率为33.33%(6/18),手术率为5.56%(1/18);生存组患者的高血压比率为91.07%(51/56),破入脑室比率为3.57%(2/56),手术率为5.36%(3/56);死亡的患者与生存的患者两组的心率、高血压、破入脑室比率、手术率等临床特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患者的出血量、昏迷评分、ICH评分、预后评分均明显高于生存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下表2。
表2 生存组与死亡组的基本状况比较(X±S)
注:与生存组相比,*P<0.05;与生存组相比,#P>0.05
3讨论
合并脑出血患者因肾功能衰竭少尿或无尿,致使液体的摄入量受限,各种内科治疗难以展开,速尿、甘露醇等治疗效果不明显[3-4]。该类患者体内处于高分解代谢状态,需要大量的液体和氮源的供应。对于此类患者一方面要清除足够的水分,另一方面要求患者体内溶质清除不能过快,避免引起失衡或者加重脑水肿。透析治疗是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最基本的治疗方法[5],临床主要有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两种透析模式。
本研究选取我院ICH患者分组研究分别给予不同的透析方法,统计分析得出:30d内B组患者的死亡率和并发率及mRS评分与A组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两种透析方法对终末期肾病自发脑出血患者的预后效果相似。死亡患者与生存组患者的心率、高血压、破入脑室比率、手术率等临床特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死亡患者的出血量、昏迷评分、ICH评分、预后评分均明显高于生存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ICH患者死亡可能与出血量、昏迷评分、ICH评分等因素相关,与患者的心率、高血压等无关。
综上所述,在对ESRD中ICH患者的治疗中,采用持续腹膜透析和血液过滤透析两种透析模式治疗后患者30d内死亡率和mRS评分等透析效果基本一致,且死亡患者的ICH评分、昏迷程度等均明显明显高于生存患者。
参考文献:
[1]邢安,张红,吴文武,等.腹膜透析与血液透析治疗终末期肾病临床疗效比较[J].海南医学,2014,25(24):3680-3682.
[2]单亦升,许菲菲,孙梅,等.维持性腹膜透析剂量与ESRD患者的饮食蛋白摄入总量、残肾功能、血尿素浓度关系探讨[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05):10-13.
[3]鲁勤波,高艳青.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对终末期肾病患者免疫功能的对比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5,16(03):249-251.
[4]童楠.终末期糖尿病肾病的中医药治疗研究发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5,16(01):83-84.
[5]谢林,任万军.不同透析对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8):126-127.
关键词:持续腹膜透析;血液透析;死亡率;腦出血;终末期肾病
终末期肾病具有较高的死亡率,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临床后期极易并发脑出血等病症,加速患者死亡[1]。现阶段临床有血液透析和持续腹膜透析两种透析模式,但临床上对于两种不同的透析模式治疗终末期肾病自发脑出血患者的预后效果仍有争议[2]。本研究将我院选取的符合要求的74例需要透析治疗的脑出血患者分组,分别予以两种不同的透析模式,以探究不同透析模式对ESRD中ICH患者的预后效果和影响,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符合研究标准的74例需要透析治疗的终末期肾病自发脑出血患者,按其透析模式不同分为A组、B组,各37例ICH患者。其中A组患者男22例,女15例,年龄45~82岁,平均年龄(56.5±9.5)岁,病症:13例患糖尿病肾病,11例患慢性肾小球肾炎,10例患高血压肾病,2例患多囊肾,1例患痛风肾;平均出血量为(33.4±45.3)ml,出血部位:基底节区出血18例,额叶出血11例,5例脑干出血,3例小脑出血。B组患者男20例,女17例,年龄46~81岁,平均年龄(54.8±3.2)岁,病症:14例患糖尿病肾病,12例患慢性肾小球肾炎,9例患高血压肾病,1例患多囊肾,1例患痛风肾;平均出血量为(32.6±46.8)ml,出血部位:基底节区出血17例,额叶出血12例,4例脑干出血,4例小脑出血。对比A、B两组患者的病症、性别年龄、出血部位等临床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在正常辅助治疗的基础上,A组采用持续腹膜透析:对患者行PD置管,采用腹膜透析机对患者加强PD治疗,交换量每次1000ml,每日10~20个循环,入液时间为10min,出液时间为20min,根据不同患者的腹膜特性,保留1.5~2.0h。首选2.5%和4.5%的腹透液,以后根据患者病况选择不同浓度的腹透液;B组采用无肝血液滤过透析:运用4008E(德国费森尤斯制造)生产置换液。血管通路:患者动静脉内瘘,4~6h/d或者更长时间,采用前置换方式,置换液量为1.6~3.2L/h,超滤量设置为3.1~5.1ml/h,并采用无肝素间断用生理盐水进行冲洗。ICH患者神经系统病变稳定后,回复正常标准的PD治疗。
1.3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30d内两组患者的死亡率和并发率及mRS评分。比较30d内生存组和死亡组的基本临床特征和其一般资料,分析其死亡相关因素。
1.4数据处理方法 采用SPSS14.0分析,使用(X±S)和n(%)表示计量、计数资料,行t、X2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
2结果
2.1 A、B两组患者预后比较 30d内B组患者的死亡率和并发率及mRS评分与A组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表1 A、B两组患者预后比较(X±S)
注:与A相比,*P>0.05
2.2生存组与死亡组的基本状况比较 统计死亡组患者的高血压比率为77.78%(14/18),破入脑室比率为33.33%(6/18),手术率为5.56%(1/18);生存组患者的高血压比率为91.07%(51/56),破入脑室比率为3.57%(2/56),手术率为5.36%(3/56);死亡的患者与生存的患者两组的心率、高血压、破入脑室比率、手术率等临床特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患者的出血量、昏迷评分、ICH评分、预后评分均明显高于生存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下表2。
表2 生存组与死亡组的基本状况比较(X±S)
注:与生存组相比,*P<0.05;与生存组相比,#P>0.05
3讨论
合并脑出血患者因肾功能衰竭少尿或无尿,致使液体的摄入量受限,各种内科治疗难以展开,速尿、甘露醇等治疗效果不明显[3-4]。该类患者体内处于高分解代谢状态,需要大量的液体和氮源的供应。对于此类患者一方面要清除足够的水分,另一方面要求患者体内溶质清除不能过快,避免引起失衡或者加重脑水肿。透析治疗是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最基本的治疗方法[5],临床主要有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两种透析模式。
本研究选取我院ICH患者分组研究分别给予不同的透析方法,统计分析得出:30d内B组患者的死亡率和并发率及mRS评分与A组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两种透析方法对终末期肾病自发脑出血患者的预后效果相似。死亡患者与生存组患者的心率、高血压、破入脑室比率、手术率等临床特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死亡患者的出血量、昏迷评分、ICH评分、预后评分均明显高于生存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ICH患者死亡可能与出血量、昏迷评分、ICH评分等因素相关,与患者的心率、高血压等无关。
综上所述,在对ESRD中ICH患者的治疗中,采用持续腹膜透析和血液过滤透析两种透析模式治疗后患者30d内死亡率和mRS评分等透析效果基本一致,且死亡患者的ICH评分、昏迷程度等均明显明显高于生存患者。
参考文献:
[1]邢安,张红,吴文武,等.腹膜透析与血液透析治疗终末期肾病临床疗效比较[J].海南医学,2014,25(24):3680-3682.
[2]单亦升,许菲菲,孙梅,等.维持性腹膜透析剂量与ESRD患者的饮食蛋白摄入总量、残肾功能、血尿素浓度关系探讨[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05):10-13.
[3]鲁勤波,高艳青.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对终末期肾病患者免疫功能的对比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5,16(03):249-251.
[4]童楠.终末期糖尿病肾病的中医药治疗研究发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5,16(01):83-84.
[5]谢林,任万军.不同透析对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8):12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