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考改革是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行,对我国人才选拔机制提出的要求,是教育发展的头等大事,改革的方向兼顾统一性和多样性。家庭特别是家长观念是高考改革顺利推行的“强化剂”;学校在高考改革过程中充当践行者的角色,改革的顺利进行需要一线教师的支持与配合。为了实现高考的有效变革,应正确处理好其与家庭、学校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高考改革 学校 家庭 关系
高考是我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发展,是一种人才选拔机制。作为连接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纽带,高考在一定程度上指明了基础教育的发展方向,又为高等教育选拔合适的人才。高考与社会各方面普遍联系,不只是作为一种考试形式而存在,应定义为一种社会问题,是高利害、高风险、高竞争的。因此,高考改革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需要所有力量统一配合、相互协调,牵涉的利益主体包括社会、家庭、学校等多个方面。同时,高考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循序渐进地推动,试点和推广有机结合。
“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十二字的考试招生制度,是一个理想蓝图,未来十年高考改革已经有明确的目标指向,也在相当程度上代表了将来高考改革的前进方向,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才能实现这一目标?[1]由于改革任务重,涉及主体多,牵扯利益广,推动阻力大,相关的改革方案正在不断酝酿和试点中。笔者主要谈谈高考改革与家庭和学校之间的关系。
一、高考改革与家庭的关系
我国当代家庭观念中有很深的教育等级观念,具体表现为文凭偏见和职业偏见。长期以来,“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庭观念给子女的学习施加了巨大压力,家长之间相互攀比造成了“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的思想的泛滥成灾,“补习班”、“特长班”风靡,学生课外努力奔走于各大补习班,给学生的学习增加了负担,对部分学生而言,学习成了一件苦不堪言的事,教育丧失了灵活性和发展性。家长都希望子女在高考中考出高分,进入重点大学,而重点大学的数量有限,高考考生数量庞大,就加剧了竞争。学生只有放弃一切娱乐活动,寒窗十载,挑灯夜战才有可能在这样一场场面宏大的高考中赢得胜利。家庭观念中,极深的职业偏见,即家长都认为只有读书,只有上好大学,才能有出息,才能找到好工作,这种职业偏见造成了广大考生特别是农村考生视高考为“鲤鱼跃龙门”的唯一途径。这些观念根深蒂固、不断膨胀,极大地阻碍了高考改革。
随着民主意识的增强和民主制度的不断完善,各省市进行高考改革之前都会向全社会征求意见,若家庭对高考的认识更深入,那么将对高考改革的谏言献策和政策推广、落实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此外,研究发现,信息的获取对参与民主过程的程度有重要影响:通过各种渠道获取相关信息,选民才能够据此做出抉择。否则,他们的选择只能是盲目甚至错误的。[2]因此,只有不断获取信息,了解高考,高考改革中那种因不了解教育,不了解高考,而杞人忧天痛批高考改革,阻碍高考改革的现象才会逐渐消失。当一个个家庭的观念得到改变之后就能形成良好的社会文化,从而推动社会环境的优化,更大程度上促进社会的发展和高考改革。反过来,高考改革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人才,整个社会的家庭观念将发生变化。
二、高考改革与学校的关系
学校是广大学生学习的场所,高考改革的落实由学校完成,同时新课程改革能否推行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学校各环节决定的。无论是中国教育的昨天还是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学校都视“升学率”为生命线。学生的成绩好,高考升学率高,就代表着这个地区的教育质量高;如果学生的成绩不如其他地区,高考升学率低,就代表这个地区的教育质量差。所谓的“全面教育”、“素质教育”只能屈从于学业成就的目标。这就强化了学校管理者和教师“考试第一,分数第一,严格的要求和大量的训练就是为了学生好”的观念。[3]
学校科目设置就如高考改革的晴雨表。多年来,学校为保障升学率,科目设置常常围绕高考这根指挥棒变动——“高考考什么,学校教什么,学生学什么”。[4]这势必造成改革目标的扭曲,新一轮应试教育的产生,只能使教育在打着改革的幌子下继续走老路。《扬子晚报》等媒体进行了相关报道,南京一些中学已经闻风而动,着手调整科目课时,“重新洗牌”的初步结果是,物理、化学课时缩减一半,同时明显增加了语、数、外三门主干课的课时。[5]事实上,应该正视高考改革的功能,把高考改革落到实处,而不应该固守“升学率”,满足学校一时“高评价”,要理解这对人才的培养和发展是极其有害的。
教师是高考改革能否顺利推进的最终决定力量。一些一线教师不愿意教育体制作出任何改变,不愿意放弃长期教学过程中积累下来的“完美教案”,他们认为课程改革和高考改革给教学带来了巨大冲击,致使他们之前所形成的整个教学模式都不适用,需要进行新的探索,增加了工作压力和难度。在教育学者推崇高考改革,强调弱化文理科界限的同时,某些广大教师反对高考改革,抱守残缺,企图以不变轻松应对工作。这种对教育不负责的态度是不可取的,教师要清楚地意识到,教育的今天就是中国的明天。
高考改革是一件关乎全民上下、社会方方面面的改革大业,然而正是由于高考改革的敏感性和复杂性,改革难度很大,需要社会、家庭、学校眼光长远,扎根现实,稳步推进。高考改革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程,存在众多机遇与挑战,我们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认真对待。
参考文献:
[1]刘海峰.高考改革的突破口:自主招生的一个制度设计[J].招生与就业,2011(9):43.
[2]王佳佳.也论“多数人统治”的民主困境[J].教育科学,2009(2):71.
[3]王佳佳,范明.高考改革中的民意[J].现代教育管理,2013(5):14-15.
[4]马健生,臧洪菊.减负——高考改革中的错误定位[J].教育教学研究,2008(2):14.
[5]龚放.对江苏2008年高考新方案的质疑和思考[J].湖北招生考试,2007(2).
关键词: 高考改革 学校 家庭 关系
高考是我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发展,是一种人才选拔机制。作为连接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纽带,高考在一定程度上指明了基础教育的发展方向,又为高等教育选拔合适的人才。高考与社会各方面普遍联系,不只是作为一种考试形式而存在,应定义为一种社会问题,是高利害、高风险、高竞争的。因此,高考改革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需要所有力量统一配合、相互协调,牵涉的利益主体包括社会、家庭、学校等多个方面。同时,高考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循序渐进地推动,试点和推广有机结合。
“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十二字的考试招生制度,是一个理想蓝图,未来十年高考改革已经有明确的目标指向,也在相当程度上代表了将来高考改革的前进方向,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才能实现这一目标?[1]由于改革任务重,涉及主体多,牵扯利益广,推动阻力大,相关的改革方案正在不断酝酿和试点中。笔者主要谈谈高考改革与家庭和学校之间的关系。
一、高考改革与家庭的关系
我国当代家庭观念中有很深的教育等级观念,具体表现为文凭偏见和职业偏见。长期以来,“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庭观念给子女的学习施加了巨大压力,家长之间相互攀比造成了“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的思想的泛滥成灾,“补习班”、“特长班”风靡,学生课外努力奔走于各大补习班,给学生的学习增加了负担,对部分学生而言,学习成了一件苦不堪言的事,教育丧失了灵活性和发展性。家长都希望子女在高考中考出高分,进入重点大学,而重点大学的数量有限,高考考生数量庞大,就加剧了竞争。学生只有放弃一切娱乐活动,寒窗十载,挑灯夜战才有可能在这样一场场面宏大的高考中赢得胜利。家庭观念中,极深的职业偏见,即家长都认为只有读书,只有上好大学,才能有出息,才能找到好工作,这种职业偏见造成了广大考生特别是农村考生视高考为“鲤鱼跃龙门”的唯一途径。这些观念根深蒂固、不断膨胀,极大地阻碍了高考改革。
随着民主意识的增强和民主制度的不断完善,各省市进行高考改革之前都会向全社会征求意见,若家庭对高考的认识更深入,那么将对高考改革的谏言献策和政策推广、落实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此外,研究发现,信息的获取对参与民主过程的程度有重要影响:通过各种渠道获取相关信息,选民才能够据此做出抉择。否则,他们的选择只能是盲目甚至错误的。[2]因此,只有不断获取信息,了解高考,高考改革中那种因不了解教育,不了解高考,而杞人忧天痛批高考改革,阻碍高考改革的现象才会逐渐消失。当一个个家庭的观念得到改变之后就能形成良好的社会文化,从而推动社会环境的优化,更大程度上促进社会的发展和高考改革。反过来,高考改革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人才,整个社会的家庭观念将发生变化。
二、高考改革与学校的关系
学校是广大学生学习的场所,高考改革的落实由学校完成,同时新课程改革能否推行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学校各环节决定的。无论是中国教育的昨天还是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学校都视“升学率”为生命线。学生的成绩好,高考升学率高,就代表着这个地区的教育质量高;如果学生的成绩不如其他地区,高考升学率低,就代表这个地区的教育质量差。所谓的“全面教育”、“素质教育”只能屈从于学业成就的目标。这就强化了学校管理者和教师“考试第一,分数第一,严格的要求和大量的训练就是为了学生好”的观念。[3]
学校科目设置就如高考改革的晴雨表。多年来,学校为保障升学率,科目设置常常围绕高考这根指挥棒变动——“高考考什么,学校教什么,学生学什么”。[4]这势必造成改革目标的扭曲,新一轮应试教育的产生,只能使教育在打着改革的幌子下继续走老路。《扬子晚报》等媒体进行了相关报道,南京一些中学已经闻风而动,着手调整科目课时,“重新洗牌”的初步结果是,物理、化学课时缩减一半,同时明显增加了语、数、外三门主干课的课时。[5]事实上,应该正视高考改革的功能,把高考改革落到实处,而不应该固守“升学率”,满足学校一时“高评价”,要理解这对人才的培养和发展是极其有害的。
教师是高考改革能否顺利推进的最终决定力量。一些一线教师不愿意教育体制作出任何改变,不愿意放弃长期教学过程中积累下来的“完美教案”,他们认为课程改革和高考改革给教学带来了巨大冲击,致使他们之前所形成的整个教学模式都不适用,需要进行新的探索,增加了工作压力和难度。在教育学者推崇高考改革,强调弱化文理科界限的同时,某些广大教师反对高考改革,抱守残缺,企图以不变轻松应对工作。这种对教育不负责的态度是不可取的,教师要清楚地意识到,教育的今天就是中国的明天。
高考改革是一件关乎全民上下、社会方方面面的改革大业,然而正是由于高考改革的敏感性和复杂性,改革难度很大,需要社会、家庭、学校眼光长远,扎根现实,稳步推进。高考改革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程,存在众多机遇与挑战,我们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认真对待。
参考文献:
[1]刘海峰.高考改革的突破口:自主招生的一个制度设计[J].招生与就业,2011(9):43.
[2]王佳佳.也论“多数人统治”的民主困境[J].教育科学,2009(2):71.
[3]王佳佳,范明.高考改革中的民意[J].现代教育管理,2013(5):14-15.
[4]马健生,臧洪菊.减负——高考改革中的错误定位[J].教育教学研究,2008(2):14.
[5]龚放.对江苏2008年高考新方案的质疑和思考[J].湖北招生考试,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