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规则立德”不仅体现为提升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的要求,还体现为学校立德树人、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过程。如何通过坚持正向的班级规则,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规则态度,提高法治素养,追求规则立德、成事成人的育德境界,是教育者的初心使命。本文将从“规则立德”的现实意义和实现途径两个维度对此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 规则立德;正向引导;班级规则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了到2035年“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目标任务。全面依法治国,对公民提出了“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的要求。遵守规则成为现代公民的一种基本素质。班主任作为全面关心学生发展的人生导师和“重要他人”,在自身遵守各项规则、锤炼学生品德的同时,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法治精神和规则意识,并思考如何在规则教育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加强道德修养,提升法治素养。
一、“规则立德”的基本内涵
本文提到的“规则”,主要是指班主任根据班级育人的目标和特色发展的价值取向,结合本班班情与学情需求,与学生一起制订并供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或章程。这里的“立德”,主要是指班主任引领学生一起“树立德行”,强化个体的品德修为,体现了师生主体健康站立于世的根本追求。因此,“规则立德”可以概括为在班集体中,师生双方在班规的制定执行过程中,开展规则教育,增强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提升道德修养,一同追求成事成人的育德境界。
二、“规则立德”的价值探寻
1.有利于确立学生良好道德形象
坚持“规则立德”能够促进学生个体的成长,帮助其确立良好的道德形象。“道德形象,通常是指道德主体通过自身一系列比较稳定的道德表现,给人们在知觉上造成的一种具体道德形态和道德面貌。它是道德主体的精神生命所在,是道德主体得以合理性存在的内在依据”。
拥有良好的道德形象,是个体在社会上的立身之本,也是其把握人生机遇、创造人生幸福的关键要素。一个人只有通过一系列符合各种规范要求、比较稳定的行为,才能树立起正面道德形象。稳定行为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从他人提醒到自觉为之是一个从他律到自律的过程。因此,在班级管理和建设中,班主任要发挥规则育德的价值,引导学生从制定规则、遵守规则、维护规则的过程中获得一系列的情感体验和道德认同;学生根据外在约束,不断调整自身不合理的言行;通过自我反省内化,承载一定道德要求的规则,呈现出比较稳定的符合规范要求的行为表现,进而“使常规成为规范,使规范成为习惯,使习惯成为自然”,最终确立良好的道德形象。
2.有利于有效开展群体育德活动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提出了著名的平行教育原则,意思是通过教育集体影响个人,通过教育个人形成集体。要求班主任在教育中坚持两者的教育相结合,以点带面,以面促点,相互影响。因此,班主任除了关注个体发展,还需要在班级中开展群体育德活动。
群体育德活动常以多人小组或班集体为单位,以小组合作探究、研学寻访、主题班会、参观游览等为主要活动形式。群体活动能否顺利、有效地开展受内外多方面的影响,如成员间隐形的从众、暗示、模仿等心理因素,显性的活动方案和要求等。要發展,先要有秩序。在遵规守纪的班级教育环境中,学生群体的育德活动的组织会更有秩序,活动流程会更有章法,活动设计会更有品位,对学生的教育会更有实效。
群体育德活动前需要有充分的准备。主题和方案的确定需要班主任带领学生共同完成,这是一个观点交流和智慧碰撞的过程。班主任在工作中进行规则教育,有助于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规则意识和个人修养,在讨论策划中,学生会互相尊重、平等协商,任务意识明确,避免了因无序带来的内耗。
在群体育德活动过程中,环节间的衔接及对现场生成的处理需要有规则的保障才能逐渐深入,最终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德育目标。近年来,受多元文化和价值观的影响,个别学生出现了观念和行为的偏差。坚持“规则立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底线意识和大局观念,心存敬畏方能“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偶有逾矩,亦不出大格”,保证群体育德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
决定群体育德活动实效性的重要环节是活动结束后的总结提升。学生通过规则的反复要求,形成了反思的习惯,有助于将“旁听”状态调整为主动“参与”,将活动中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思考,改变部分育德活动走过场的现状,让活动在螺旋式上升中增强德育效果。
三、“规则立德”的实践路径
1.制定正向特色的班规,奠定“规则立德”的基础
一个由师生共同制定,代表全体同学利益的班规才具有威信。如何让班规体现班级特点,具有正向引导功能,需要师生共同努力。
(1)坚持平和协商。班规的制定应该人人参与、平和协商。具体操作步骤可以参考李镇西老师的做法。班主任先给出班规制定的原则,所有学生在固定的时间内思考并完成班规的草稿,再由班干部将每一个学生制定的班规进行整理综合,提出一份草案,全班进行修改。修改的过程可以小组为单位,组内形成统一意见,由各小组代表轮流发言,其他同学补充,最终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对班规进行表决。此类方式把班规制定的过程变成对学生进行民主精神启蒙和民主实践训练的过程,所有学生都能有表达自己观点的权利。因此,班规的内容更能体现对人的尊重,传递正能量。
(2)坚持理性思考。每个班级都有其班集体建设的目标,因此班规的制定不能选择“拿来主义”。班主任应明确制定班规的目的,牢记“规则立德”的初心,教会学生理性思考,以班情为依据制定班规。首先,要引导本班学生从年段特点、性别比例、性格特征、行为表现等多方面进行观察,客观理性评估班情现状,从而让制定出的班规内容更贴近班级实际。具体评估可以采用学生自述、问卷调查、邀请家长观察员等方式进行。其次,班主任要关注学生在班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困惑和疑问,耐心解答,并引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后,班规的内容应该具有可行性,班规的条文应当是对行为的约束,而不是思想道德的提倡;班规的文字描述应正面措辞,用“该如何做”代替“不可以做什么”,正面的鼓励比负面的禁止更具有正向引导作用。 (3)坚持共同约定。规则内容确定后,应在教室张贴公示,期间如果有问题可以继续提出修改建议;公示结束,组织全班学生举行简短的仪式,由班主任宣读正式的班规,在无异议的情况下学生鼓掌通过并在班规纸质稿上签字。这一仪式也是民主的过程,能带给学生信念和归属感,增强身份认同。
具有正确价值导向的规则为学生树立德行打下了基础。在平等、尊重的氛围中,制定规则的过程本身也发挥了其育德的功能。
2.培养理性积极的规则态度,提供“规则立德”的动力
《麦田守望者》中,斯宾赛先生有言:“人生就是一场球赛,我们都要遵守每一项这样或那样的规则。”参加这样的“球赛”,唯有遵守既定的规则,方可将比赛进行到底。培养理性积极的规则态度,能够帮助学生以主动的心态应对未来的挑战。
(1)激发内在需求,培育对班规的积极情感。规则是为了维护有秩序的班级环境,在逐渐达成默契和共识的基础上形成的。但是从心理学角度来说,规则是一种约束力,约束会让人产生抵抗、逆反的心理,因此,只有激发学生对班规的需求,体会认识到规则的目的是“教育”不是惩罚,对个人既是约束更是保护,提高心理认同,才能让学生产生对班规的积极情感。
在具体实践中,可以设计体验式活动,在活动中体会有序和无序分别带来的感受;可以举行辩论赛,在观点的碰撞中充分表达想法,澄清认识的误区等等。无论采取哪种方式,都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从他们的需求出发,调动其主观能动性。
(2)培养辩证思维,学会全面发展地看待班规。在班规执行的过程中,会出现缺乏可行性或不符合班级发展要求的内容,学生认知能力有限,如果缺乏引导,思想行为容易发生偏差。培养其辩证思维,就是引导学生认识到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班级的发展、学生年龄的增长,一些没有的规则需要制定,一些失去合理性的规则需要删除,一些不能适应班情学情的规则需要调整和完善。因此,当遇到问题时,善于与老师同学沟通,积极为新规则的形成建言献策,才是理性积极的态度。
3.提高自觉遵守班规的执行力,建立“规则立德”的保障
自觉遵守规则是个人良好道德素质和公民素养的体现,可以使个人获得内心更大的自由度和愉悦感。学生自觉遵守班规,可以让“规则立德”贯穿班集体建设发展的始终,培养学生受益终身的道德品质。如何提高执行力,笔者有以下三个方面的思考。
(1)理清规则与自由的关系。自觉意味着自愿,一个将规则视为束缚人个性发展的洪水猛兽的人绝不会自愿遵守规则。孟德斯鸠说过:“在一个有法律的社会里,自由仅仅是:一个人能够做他应该做的事情,而不被强迫去做他不应该做的事情。”认为“规则束缚自由的人”,割裂了自由和规则之间的关系。一方面,规则限定了自由的边界,在享受自由的过程中不得损害国家、集体、社会和个人的利益。另一方面,规则又是人享有自由的保障。违规、损害他人自由的行为将会受到惩罚。失去规则的保障,自由也就无从谈起。因此,自由与规则不分轻重,缺一不可。班主任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从父母的职业入手,调查在不同职业中遵守规则对自己、他人、社会、国家的影响,增强学生对这一关系的认知与理解。
(2)把握好规则与自由的尺度。在校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朝气蓬勃,如果周围布满条条框框,则会压抑他们的个性发展。反之,在一个既有规则又有自我个性发挥余地的成长环境中,学生也许会有更强烈的自觉遵守规则的意愿。因此在班规的制定中,班主任要把握好自由与规则的尺度,不搞“一刀切”,既有底线也有上线;在班规的执行中多倾听学生的心声,平等沟通,也守住底线。学生越被理解和尊重,遵循规则的意愿便越强烈。
(3)坚持外在约束和自我约束相结合。有了遵守规则的意愿并不意味着就能遵守规则。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揭示了人的道德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个体道德的形成和发展,不可避免地要首先经历一个相当漫长的以义务为特征的他律道德时期。这是不可逾越的阶段,也是自律的起点和基础。”这个时期道德行为的稳定和强化离不开外在条件的约束和反复训练。可以采取的方式,如通过教师、家长的说理教育,消除学生头脑中的各种模糊想法,形成正确认识;通过各种活动强化,对有关行为举止逐一进行专门训练,并不断重复、纠错,使其规范化、自动化、常态化;通过环境熏陶,榜样示范,对学生潜移默化、耳濡目染地熏陶和感化等等。在他律的基础上,学生要加强自我约束,可以通过写日记、记录打卡等方式不断自我反省,自我强化,克服已有的不良行为,做到自觉遵守班规,提高班规的执行力。
通过班规的制定与执行,学生在班主任的引导下,每个人参与其中,逐渐学会自主建设、自我管理。在承担责任中成长,在集体生活中学会理解包容,学会关爱互助,学会参与担当。班主任通过规则建班育人,在教育引导学生养成遵守规则的意识和习惯的同时,也在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锤炼自己的师德,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因为他们明白“高尚的师德,是对学生最生动、最具体、最深远的教育”。
[參考文献]
[1]齐学红,黄正平.班主任专业基本功(第3版)[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2]黄正平.立德树人理念下的班主任工作[M].南京大学出版社,2019.
[3]吴灿新.道德形象与个人命运[J].伦理学研究.2016(06).
[4]辜伟节.“立体弘德”育人:中小学班主任使命担当的主旨选择[J].中小学班主任.2020(09).
汪晓薇 江苏省南京市第五十中学教师,曾获江苏省、南京市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比赛一等奖。
[关键词] 规则立德;正向引导;班级规则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了到2035年“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目标任务。全面依法治国,对公民提出了“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的要求。遵守规则成为现代公民的一种基本素质。班主任作为全面关心学生发展的人生导师和“重要他人”,在自身遵守各项规则、锤炼学生品德的同时,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法治精神和规则意识,并思考如何在规则教育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加强道德修养,提升法治素养。
一、“规则立德”的基本内涵
本文提到的“规则”,主要是指班主任根据班级育人的目标和特色发展的价值取向,结合本班班情与学情需求,与学生一起制订并供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或章程。这里的“立德”,主要是指班主任引领学生一起“树立德行”,强化个体的品德修为,体现了师生主体健康站立于世的根本追求。因此,“规则立德”可以概括为在班集体中,师生双方在班规的制定执行过程中,开展规则教育,增强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提升道德修养,一同追求成事成人的育德境界。
二、“规则立德”的价值探寻
1.有利于确立学生良好道德形象
坚持“规则立德”能够促进学生个体的成长,帮助其确立良好的道德形象。“道德形象,通常是指道德主体通过自身一系列比较稳定的道德表现,给人们在知觉上造成的一种具体道德形态和道德面貌。它是道德主体的精神生命所在,是道德主体得以合理性存在的内在依据”。
拥有良好的道德形象,是个体在社会上的立身之本,也是其把握人生机遇、创造人生幸福的关键要素。一个人只有通过一系列符合各种规范要求、比较稳定的行为,才能树立起正面道德形象。稳定行为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从他人提醒到自觉为之是一个从他律到自律的过程。因此,在班级管理和建设中,班主任要发挥规则育德的价值,引导学生从制定规则、遵守规则、维护规则的过程中获得一系列的情感体验和道德认同;学生根据外在约束,不断调整自身不合理的言行;通过自我反省内化,承载一定道德要求的规则,呈现出比较稳定的符合规范要求的行为表现,进而“使常规成为规范,使规范成为习惯,使习惯成为自然”,最终确立良好的道德形象。
2.有利于有效开展群体育德活动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提出了著名的平行教育原则,意思是通过教育集体影响个人,通过教育个人形成集体。要求班主任在教育中坚持两者的教育相结合,以点带面,以面促点,相互影响。因此,班主任除了关注个体发展,还需要在班级中开展群体育德活动。
群体育德活动常以多人小组或班集体为单位,以小组合作探究、研学寻访、主题班会、参观游览等为主要活动形式。群体活动能否顺利、有效地开展受内外多方面的影响,如成员间隐形的从众、暗示、模仿等心理因素,显性的活动方案和要求等。要發展,先要有秩序。在遵规守纪的班级教育环境中,学生群体的育德活动的组织会更有秩序,活动流程会更有章法,活动设计会更有品位,对学生的教育会更有实效。
群体育德活动前需要有充分的准备。主题和方案的确定需要班主任带领学生共同完成,这是一个观点交流和智慧碰撞的过程。班主任在工作中进行规则教育,有助于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规则意识和个人修养,在讨论策划中,学生会互相尊重、平等协商,任务意识明确,避免了因无序带来的内耗。
在群体育德活动过程中,环节间的衔接及对现场生成的处理需要有规则的保障才能逐渐深入,最终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德育目标。近年来,受多元文化和价值观的影响,个别学生出现了观念和行为的偏差。坚持“规则立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底线意识和大局观念,心存敬畏方能“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偶有逾矩,亦不出大格”,保证群体育德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
决定群体育德活动实效性的重要环节是活动结束后的总结提升。学生通过规则的反复要求,形成了反思的习惯,有助于将“旁听”状态调整为主动“参与”,将活动中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思考,改变部分育德活动走过场的现状,让活动在螺旋式上升中增强德育效果。
三、“规则立德”的实践路径
1.制定正向特色的班规,奠定“规则立德”的基础
一个由师生共同制定,代表全体同学利益的班规才具有威信。如何让班规体现班级特点,具有正向引导功能,需要师生共同努力。
(1)坚持平和协商。班规的制定应该人人参与、平和协商。具体操作步骤可以参考李镇西老师的做法。班主任先给出班规制定的原则,所有学生在固定的时间内思考并完成班规的草稿,再由班干部将每一个学生制定的班规进行整理综合,提出一份草案,全班进行修改。修改的过程可以小组为单位,组内形成统一意见,由各小组代表轮流发言,其他同学补充,最终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对班规进行表决。此类方式把班规制定的过程变成对学生进行民主精神启蒙和民主实践训练的过程,所有学生都能有表达自己观点的权利。因此,班规的内容更能体现对人的尊重,传递正能量。
(2)坚持理性思考。每个班级都有其班集体建设的目标,因此班规的制定不能选择“拿来主义”。班主任应明确制定班规的目的,牢记“规则立德”的初心,教会学生理性思考,以班情为依据制定班规。首先,要引导本班学生从年段特点、性别比例、性格特征、行为表现等多方面进行观察,客观理性评估班情现状,从而让制定出的班规内容更贴近班级实际。具体评估可以采用学生自述、问卷调查、邀请家长观察员等方式进行。其次,班主任要关注学生在班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困惑和疑问,耐心解答,并引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后,班规的内容应该具有可行性,班规的条文应当是对行为的约束,而不是思想道德的提倡;班规的文字描述应正面措辞,用“该如何做”代替“不可以做什么”,正面的鼓励比负面的禁止更具有正向引导作用。 (3)坚持共同约定。规则内容确定后,应在教室张贴公示,期间如果有问题可以继续提出修改建议;公示结束,组织全班学生举行简短的仪式,由班主任宣读正式的班规,在无异议的情况下学生鼓掌通过并在班规纸质稿上签字。这一仪式也是民主的过程,能带给学生信念和归属感,增强身份认同。
具有正确价值导向的规则为学生树立德行打下了基础。在平等、尊重的氛围中,制定规则的过程本身也发挥了其育德的功能。
2.培养理性积极的规则态度,提供“规则立德”的动力
《麦田守望者》中,斯宾赛先生有言:“人生就是一场球赛,我们都要遵守每一项这样或那样的规则。”参加这样的“球赛”,唯有遵守既定的规则,方可将比赛进行到底。培养理性积极的规则态度,能够帮助学生以主动的心态应对未来的挑战。
(1)激发内在需求,培育对班规的积极情感。规则是为了维护有秩序的班级环境,在逐渐达成默契和共识的基础上形成的。但是从心理学角度来说,规则是一种约束力,约束会让人产生抵抗、逆反的心理,因此,只有激发学生对班规的需求,体会认识到规则的目的是“教育”不是惩罚,对个人既是约束更是保护,提高心理认同,才能让学生产生对班规的积极情感。
在具体实践中,可以设计体验式活动,在活动中体会有序和无序分别带来的感受;可以举行辩论赛,在观点的碰撞中充分表达想法,澄清认识的误区等等。无论采取哪种方式,都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从他们的需求出发,调动其主观能动性。
(2)培养辩证思维,学会全面发展地看待班规。在班规执行的过程中,会出现缺乏可行性或不符合班级发展要求的内容,学生认知能力有限,如果缺乏引导,思想行为容易发生偏差。培养其辩证思维,就是引导学生认识到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班级的发展、学生年龄的增长,一些没有的规则需要制定,一些失去合理性的规则需要删除,一些不能适应班情学情的规则需要调整和完善。因此,当遇到问题时,善于与老师同学沟通,积极为新规则的形成建言献策,才是理性积极的态度。
3.提高自觉遵守班规的执行力,建立“规则立德”的保障
自觉遵守规则是个人良好道德素质和公民素养的体现,可以使个人获得内心更大的自由度和愉悦感。学生自觉遵守班规,可以让“规则立德”贯穿班集体建设发展的始终,培养学生受益终身的道德品质。如何提高执行力,笔者有以下三个方面的思考。
(1)理清规则与自由的关系。自觉意味着自愿,一个将规则视为束缚人个性发展的洪水猛兽的人绝不会自愿遵守规则。孟德斯鸠说过:“在一个有法律的社会里,自由仅仅是:一个人能够做他应该做的事情,而不被强迫去做他不应该做的事情。”认为“规则束缚自由的人”,割裂了自由和规则之间的关系。一方面,规则限定了自由的边界,在享受自由的过程中不得损害国家、集体、社会和个人的利益。另一方面,规则又是人享有自由的保障。违规、损害他人自由的行为将会受到惩罚。失去规则的保障,自由也就无从谈起。因此,自由与规则不分轻重,缺一不可。班主任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从父母的职业入手,调查在不同职业中遵守规则对自己、他人、社会、国家的影响,增强学生对这一关系的认知与理解。
(2)把握好规则与自由的尺度。在校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朝气蓬勃,如果周围布满条条框框,则会压抑他们的个性发展。反之,在一个既有规则又有自我个性发挥余地的成长环境中,学生也许会有更强烈的自觉遵守规则的意愿。因此在班规的制定中,班主任要把握好自由与规则的尺度,不搞“一刀切”,既有底线也有上线;在班规的执行中多倾听学生的心声,平等沟通,也守住底线。学生越被理解和尊重,遵循规则的意愿便越强烈。
(3)坚持外在约束和自我约束相结合。有了遵守规则的意愿并不意味着就能遵守规则。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揭示了人的道德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个体道德的形成和发展,不可避免地要首先经历一个相当漫长的以义务为特征的他律道德时期。这是不可逾越的阶段,也是自律的起点和基础。”这个时期道德行为的稳定和强化离不开外在条件的约束和反复训练。可以采取的方式,如通过教师、家长的说理教育,消除学生头脑中的各种模糊想法,形成正确认识;通过各种活动强化,对有关行为举止逐一进行专门训练,并不断重复、纠错,使其规范化、自动化、常态化;通过环境熏陶,榜样示范,对学生潜移默化、耳濡目染地熏陶和感化等等。在他律的基础上,学生要加强自我约束,可以通过写日记、记录打卡等方式不断自我反省,自我强化,克服已有的不良行为,做到自觉遵守班规,提高班规的执行力。
通过班规的制定与执行,学生在班主任的引导下,每个人参与其中,逐渐学会自主建设、自我管理。在承担责任中成长,在集体生活中学会理解包容,学会关爱互助,学会参与担当。班主任通过规则建班育人,在教育引导学生养成遵守规则的意识和习惯的同时,也在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锤炼自己的师德,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因为他们明白“高尚的师德,是对学生最生动、最具体、最深远的教育”。
[參考文献]
[1]齐学红,黄正平.班主任专业基本功(第3版)[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2]黄正平.立德树人理念下的班主任工作[M].南京大学出版社,2019.
[3]吴灿新.道德形象与个人命运[J].伦理学研究.2016(06).
[4]辜伟节.“立体弘德”育人:中小学班主任使命担当的主旨选择[J].中小学班主任.2020(09).
汪晓薇 江苏省南京市第五十中学教师,曾获江苏省、南京市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比赛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