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生作为社会中反应敏捷、思想活跃、具有较高知识素养的青年,具有很强的文化变革适应性,他们对流行文化总是最先敏锐地作出反应,并不断地“重构”和“表达”。青年流行文化能体现大学生当下的趣味、爱好、情绪和观念,为大学生自我认同和自我表现提供了足够的选择。青年流行文化是工业化、城市化和大众传媒迅速发展的结果,也是“校园文化”忽视青年主体性、缺乏创新、丧失绝对优势的结果。在当前青年流行文化新态势下,高校学生工作的理念和方法也应当适时作出调整。
青年流行文化在不同维度和领域中都具有鲜明的特点
青年流行文化将发掘、反映、渲染青年心态和感受作为自己的使命,试图从内容上游离于政治和意识形态之外,从形式上摆脱社会正统。它的流行不是依靠青年内心的价值分析和理性选择,而是一种适应性模仿。青年流行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从总体上看主要有政治观民主化、成功观功利化、社会观现实化、审美情趣世俗化等特点。
偶像崇拜。随着青年流行文化的兴起,大学生的偶像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偶像逐渐走下“神坛”,变成了当代大学生亲近和熟悉的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经济发展刚剛起步,进入世纪之交的大学生崇拜的对象大多是成功的商业人士。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的视界不再局限于象牙塔中,从马云到“什锦八宝饭”,大学生的关注点逐渐由全力追逐个人成功到承担社会责任;从“超女”到“百家讲坛”再到“感动中国人物”“航天英雄”,大学生逐渐走出大众娱乐的圈子,开始对社会和历史的重点予以关怀与思考。这种变化是积极的,昭示了社会的进步和青年一代担当意识的增强。
消费习惯。当代大学生的消费习惯具有依附性与独立性并存、理性与感性相融、针对性与灵活性凸显、实践性和务实性深化的特点。从消费目的上看,大学生的消费更注重实用性,开始将人际关系开销列入消费清单,也肯在竞争力提升方面增加投入;从消费方式上看,网上购物以其多选性、便捷性、廉价性成为近年来大学生购物的重要方式之一,而信用卡也成大学生消费的重要工具;从消费结构上看,大学生在生活消费、休闲消费、学习消费等结构上存在不均衡的现状;从消费额上看,大学生学费和生活费都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网络利用。从个性展示的舞台到交流沟通的桥梁,从信息传播的渠道到学习知识的课堂,从网购的便捷迅速到虚拟世界带来的虚幻爱情,随着青年流行文化的变迁,互联网带来了太多的变革,大学生的生活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流行用语。就“流行语”的兴起与传播而言,素有标新立异特征的大学生所创造的“流行语”最为引人注目。它已经成为大学生表达生活感受与自身需要的一种重要符号,从而也就成了作为一种“亚文化”形态的青年流行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词汇迅速而广泛的流行,既有语言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有社会、经济、文化、心理各个层面的一些深层次原因。它作为社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从语言变化的角度反映了社会的变迁与发展,表达了大学生在一定时期的价值观念和社会文化心态。
阅读习惯。自上世纪末以来,文化格局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大学生的阅读趋于快餐式阅读。当代大学生的阅读趋于个性化,草根文化的兴起使精英文化的垄断局面被打破,学生们面对市场提供的种类不同、目的不同、功效不同的书籍都有着自己的选择。当代大学生的阅读存在着务实与功利色彩,一方面他们希望通过大量阅读不断完善充实自己,另一方面又希望自己的阅读是一种“合时宜”和“学以致用”的阅读。
青年流行文化与社会发展需求的两大矛盾
通过对青年流行文化不同层次的分析,我们发现,当代大学生是新潮、时髦的一代,也是承受沉重学业和就业压力的一代,更是个性不断走向多元化的一代。青年流行文化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与社会发展趋势还存在一些矛盾,总结起来主要有两个方面。
其一,国际化与民族性的矛盾。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我国作为文化输入国的地位仍会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存在,这是由我国目前的文化创新力不足所决定的。近年来,外来文化的流行有了新的动向,主要是大学生热衷于模仿和追逐周边具有相似文化特点的经济发达国家或地区的流行文化。从国际化趋势看,近几年青年流行文化经历了一种“三级传递”模式:先由西方文化主导下的流行文化样式伴随着经济和技术的输入,向亚洲发达国家或地区传播,而这些地区大都处于“儒家文化圈”的边缘国家或经过这些国家或地区的改造创新,西方流行文化在保留现代文化要素、实现“儒化”或“汉化”的基础上,以新的流行文化形态再传向中国。
然而,作为享受改革开放成果、受传统政治教育以及传统文化教育较强的大学生群体,随着社会形势的变迁,越来越多的人对西方文化或日韩风气“一言堂”的文化格局表示不满。例如:当《哈利·波特》系列在中国热销之际,不少大学生就开始发出挖掘“中国古典神话”的呼声。更多的大学生已经从盲目崇洋过渡到批判看洋,并对中国传统文化有很高的评价。可以说,中国的发展和社会上反思历史的思潮使得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并在对比中开始了矛盾而艰难的抉择。
其二,简单化、物质化与探究问题精神的矛盾。受“商业文化”和“快餐文化”的冲击,流行文化的传播过程被高度浓缩,通俗易懂、容易模仿、贴近生活、娱乐性强等成为其突出特点。这种简单化趋向,就社会价值层面讲,它对社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反作用,会进一步导致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功利化。所以,对大学生而言,这种文化形态是不适合的。当前,中国的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成了世界性的问题,身处其中的大学生不可能不为之思考和探索。一些“商业文化”“快餐文化”的出现反而会消解当代大学生的忧患意识,而其娱乐功能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使大学生产生审美疲劳。
高校学生工作应为大学生社会化提供向导
青年流行文化开辟了大学生社会化的崭新时代,带来了很多的积极影响:一是青年流行文化有助于大学生与他人建立新型的社会关系,有助于进一步拓展大学生社会化的范围;二是青年流行文化有助于大学生将学习生活环境的选择逐渐向社会转移,有利于大学生在现实中成功实现角色扮演;三是青年流行文化有助于大学生个性化风格和主体意识的张扬,有利于大学生发展和创新社会文化。青年流行文化同时也给大学生社会化带来了消极影响,导致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外在化,造成其人格社会化的缺失;导致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流行化”,引起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动荡,造成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偏离。
通过对青年流行文化给大学生群体带来的影响以及潜在矛盾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其影响过程是有必要加以引导和改善的。因此,突出“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科学认识和研究青年流行文化在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理性地在一个更加开阔、更加深远的背景上推进流行文化对大学生社会化过程的积极影响,为青年流行文化提供正确导向,促进大学生社会化的健康发展进程,应当成为高校学生工作着力解决的问题。
注意探讨、关注文化与政治的关系,赋予青年流行文化以适度的民族责任和道德责任。在社会开放和转型过程中,青年流行文化已经摆脱意识形态的引导,具有一定的独立性。我们应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做法,把大学生文化建设纳入政府规划,设立政府大学生文化项目,加强政府的宏观指导,支持各类社会组织参与大学生文化建设,并探索形成以政府投资为主、授权青年组织协调管理、社会中介组织评估、社会文化组织承担实施的新模式。
在青年流行文化的产生和发展中深化社会意识,适度增加其社会责任意识。青年流行文化的产生和发展,与大学生社会意识的觉醒是密切相关的。当前,我们要高度重视研究青年流行文化现象的意识形态功能,对青年流行文化的引导应突出在社会意识的培养上。要大力开展大学生公德、公益、公民等意识教育,更好地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和理性参与各种流行文化;要通过开展公益性、社会化和大学生广泛参与的文化活动,影响和鼓励大学生树立社会责任感;要大力支持大学生开展健康、向上的文化艺术活动,积极鼓励和引导大学生的原创性文化活动,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
通过拓展文化的内涵来提升青年流行文化的层次和吸引力。在文化发展战略上,我们应扩大精英文化在青年流行文化中的比重,使其充分肩负起价值引导的任务:一是对青年流行文化的“二重性”即积极意义与消极意义进行评估、影响和监控,使之趋利避害,健康发展;二是对青年流行文化传播的主体即大学生进行教育、熏陶和培养,使之不断提高文化品位;三是借鉴吸收青年流行文化的某些形式,让更多的大学生参与撰写科普读物和通俗历史丛书等活动。
重视和引导大学生构建自身流行文化的主体性和积极性。流行文化的心理动因包括“协调性愿望”和“差别性愿望”。“差别性愿望”只是反映了青年流行文化中的个性特点,而“协调性愿望”则反映了青年流行文化中的群体特点。因此,我们要加强大学生文化阵地建设,加强大学生团队和群体作用的研究,通过增强团队的凝聚力,进一步满足大学生的“协调性愿望”,使大学生在群体文化活动中得到精神和心理上的满足。要进一步激活大学生文化社团,催生大批以大学生为主要对象的社会文化组织,让他们直接参与文化建设和文化创新,推动大学生文化建设的“本土化”。
综上所述,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的文化建设是全民族、全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青年流行文化的存在、发展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我们必须用大的文化视野、文化心态和文化作为,去认识、研究和改善青年流行文化在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的文化价值、教育载体、传播技术等工作着力点,既不简单否定,也不由其自生自灭,而是科学、理性地接纳与引导,从而在建构和谐文化格局中服务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作者单位:东北财经大学)
责编:赵 东
青年流行文化在不同维度和领域中都具有鲜明的特点
青年流行文化将发掘、反映、渲染青年心态和感受作为自己的使命,试图从内容上游离于政治和意识形态之外,从形式上摆脱社会正统。它的流行不是依靠青年内心的价值分析和理性选择,而是一种适应性模仿。青年流行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从总体上看主要有政治观民主化、成功观功利化、社会观现实化、审美情趣世俗化等特点。
偶像崇拜。随着青年流行文化的兴起,大学生的偶像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偶像逐渐走下“神坛”,变成了当代大学生亲近和熟悉的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经济发展刚剛起步,进入世纪之交的大学生崇拜的对象大多是成功的商业人士。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的视界不再局限于象牙塔中,从马云到“什锦八宝饭”,大学生的关注点逐渐由全力追逐个人成功到承担社会责任;从“超女”到“百家讲坛”再到“感动中国人物”“航天英雄”,大学生逐渐走出大众娱乐的圈子,开始对社会和历史的重点予以关怀与思考。这种变化是积极的,昭示了社会的进步和青年一代担当意识的增强。
消费习惯。当代大学生的消费习惯具有依附性与独立性并存、理性与感性相融、针对性与灵活性凸显、实践性和务实性深化的特点。从消费目的上看,大学生的消费更注重实用性,开始将人际关系开销列入消费清单,也肯在竞争力提升方面增加投入;从消费方式上看,网上购物以其多选性、便捷性、廉价性成为近年来大学生购物的重要方式之一,而信用卡也成大学生消费的重要工具;从消费结构上看,大学生在生活消费、休闲消费、学习消费等结构上存在不均衡的现状;从消费额上看,大学生学费和生活费都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网络利用。从个性展示的舞台到交流沟通的桥梁,从信息传播的渠道到学习知识的课堂,从网购的便捷迅速到虚拟世界带来的虚幻爱情,随着青年流行文化的变迁,互联网带来了太多的变革,大学生的生活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流行用语。就“流行语”的兴起与传播而言,素有标新立异特征的大学生所创造的“流行语”最为引人注目。它已经成为大学生表达生活感受与自身需要的一种重要符号,从而也就成了作为一种“亚文化”形态的青年流行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词汇迅速而广泛的流行,既有语言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有社会、经济、文化、心理各个层面的一些深层次原因。它作为社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从语言变化的角度反映了社会的变迁与发展,表达了大学生在一定时期的价值观念和社会文化心态。
阅读习惯。自上世纪末以来,文化格局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大学生的阅读趋于快餐式阅读。当代大学生的阅读趋于个性化,草根文化的兴起使精英文化的垄断局面被打破,学生们面对市场提供的种类不同、目的不同、功效不同的书籍都有着自己的选择。当代大学生的阅读存在着务实与功利色彩,一方面他们希望通过大量阅读不断完善充实自己,另一方面又希望自己的阅读是一种“合时宜”和“学以致用”的阅读。
青年流行文化与社会发展需求的两大矛盾
通过对青年流行文化不同层次的分析,我们发现,当代大学生是新潮、时髦的一代,也是承受沉重学业和就业压力的一代,更是个性不断走向多元化的一代。青年流行文化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与社会发展趋势还存在一些矛盾,总结起来主要有两个方面。
其一,国际化与民族性的矛盾。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我国作为文化输入国的地位仍会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存在,这是由我国目前的文化创新力不足所决定的。近年来,外来文化的流行有了新的动向,主要是大学生热衷于模仿和追逐周边具有相似文化特点的经济发达国家或地区的流行文化。从国际化趋势看,近几年青年流行文化经历了一种“三级传递”模式:先由西方文化主导下的流行文化样式伴随着经济和技术的输入,向亚洲发达国家或地区传播,而这些地区大都处于“儒家文化圈”的边缘国家或经过这些国家或地区的改造创新,西方流行文化在保留现代文化要素、实现“儒化”或“汉化”的基础上,以新的流行文化形态再传向中国。
然而,作为享受改革开放成果、受传统政治教育以及传统文化教育较强的大学生群体,随着社会形势的变迁,越来越多的人对西方文化或日韩风气“一言堂”的文化格局表示不满。例如:当《哈利·波特》系列在中国热销之际,不少大学生就开始发出挖掘“中国古典神话”的呼声。更多的大学生已经从盲目崇洋过渡到批判看洋,并对中国传统文化有很高的评价。可以说,中国的发展和社会上反思历史的思潮使得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并在对比中开始了矛盾而艰难的抉择。
其二,简单化、物质化与探究问题精神的矛盾。受“商业文化”和“快餐文化”的冲击,流行文化的传播过程被高度浓缩,通俗易懂、容易模仿、贴近生活、娱乐性强等成为其突出特点。这种简单化趋向,就社会价值层面讲,它对社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反作用,会进一步导致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功利化。所以,对大学生而言,这种文化形态是不适合的。当前,中国的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成了世界性的问题,身处其中的大学生不可能不为之思考和探索。一些“商业文化”“快餐文化”的出现反而会消解当代大学生的忧患意识,而其娱乐功能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使大学生产生审美疲劳。
高校学生工作应为大学生社会化提供向导
青年流行文化开辟了大学生社会化的崭新时代,带来了很多的积极影响:一是青年流行文化有助于大学生与他人建立新型的社会关系,有助于进一步拓展大学生社会化的范围;二是青年流行文化有助于大学生将学习生活环境的选择逐渐向社会转移,有利于大学生在现实中成功实现角色扮演;三是青年流行文化有助于大学生个性化风格和主体意识的张扬,有利于大学生发展和创新社会文化。青年流行文化同时也给大学生社会化带来了消极影响,导致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外在化,造成其人格社会化的缺失;导致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流行化”,引起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动荡,造成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偏离。
通过对青年流行文化给大学生群体带来的影响以及潜在矛盾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其影响过程是有必要加以引导和改善的。因此,突出“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科学认识和研究青年流行文化在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理性地在一个更加开阔、更加深远的背景上推进流行文化对大学生社会化过程的积极影响,为青年流行文化提供正确导向,促进大学生社会化的健康发展进程,应当成为高校学生工作着力解决的问题。
注意探讨、关注文化与政治的关系,赋予青年流行文化以适度的民族责任和道德责任。在社会开放和转型过程中,青年流行文化已经摆脱意识形态的引导,具有一定的独立性。我们应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做法,把大学生文化建设纳入政府规划,设立政府大学生文化项目,加强政府的宏观指导,支持各类社会组织参与大学生文化建设,并探索形成以政府投资为主、授权青年组织协调管理、社会中介组织评估、社会文化组织承担实施的新模式。
在青年流行文化的产生和发展中深化社会意识,适度增加其社会责任意识。青年流行文化的产生和发展,与大学生社会意识的觉醒是密切相关的。当前,我们要高度重视研究青年流行文化现象的意识形态功能,对青年流行文化的引导应突出在社会意识的培养上。要大力开展大学生公德、公益、公民等意识教育,更好地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和理性参与各种流行文化;要通过开展公益性、社会化和大学生广泛参与的文化活动,影响和鼓励大学生树立社会责任感;要大力支持大学生开展健康、向上的文化艺术活动,积极鼓励和引导大学生的原创性文化活动,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
通过拓展文化的内涵来提升青年流行文化的层次和吸引力。在文化发展战略上,我们应扩大精英文化在青年流行文化中的比重,使其充分肩负起价值引导的任务:一是对青年流行文化的“二重性”即积极意义与消极意义进行评估、影响和监控,使之趋利避害,健康发展;二是对青年流行文化传播的主体即大学生进行教育、熏陶和培养,使之不断提高文化品位;三是借鉴吸收青年流行文化的某些形式,让更多的大学生参与撰写科普读物和通俗历史丛书等活动。
重视和引导大学生构建自身流行文化的主体性和积极性。流行文化的心理动因包括“协调性愿望”和“差别性愿望”。“差别性愿望”只是反映了青年流行文化中的个性特点,而“协调性愿望”则反映了青年流行文化中的群体特点。因此,我们要加强大学生文化阵地建设,加强大学生团队和群体作用的研究,通过增强团队的凝聚力,进一步满足大学生的“协调性愿望”,使大学生在群体文化活动中得到精神和心理上的满足。要进一步激活大学生文化社团,催生大批以大学生为主要对象的社会文化组织,让他们直接参与文化建设和文化创新,推动大学生文化建设的“本土化”。
综上所述,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的文化建设是全民族、全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青年流行文化的存在、发展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我们必须用大的文化视野、文化心态和文化作为,去认识、研究和改善青年流行文化在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的文化价值、教育载体、传播技术等工作着力点,既不简单否定,也不由其自生自灭,而是科学、理性地接纳与引导,从而在建构和谐文化格局中服务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作者单位:东北财经大学)
责编:赵 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