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包诗是苏教版教材中特有的教学内容,它是根据那些千古名诗的创作背景和诗人的创作经历编写成的一篇篇生动活泼、语言优美、结构严谨的散文。长期以来形成的诸如诗文对照、借文学诗、诗文共赏等教学策略指引着我们借助文本更好地触摸诗的内核。而涵泳之法不仅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一种学习能力,更是千百年来品味诗文的传统方法。
一、融通历史背景,在涵泳中明意悟情
文包诗中的古诗,往往是传颂千古的经典,意蕴深远,含蓄简约,必须进行深入的理解、探索、感悟,否则,恐怕难有深刻的体会。传统古诗来自于作者创作的历史背景下,植根于一定的文化土壤,存活于特殊的语言系统,以相对封闭独立的形态流传下来。面对学生,我们既要保护它,又要拆解它。怎样在这个矛盾当中寻找一种平衡,让学生更加清晰地接近古诗的本真状态,理解诗意,把握情感?笔者认为,唯有最大限度地还原古诗产生的历史背景,才能更加真实地触摸到古诗的意蕴。
1.挖掘文化背景。
语文,语言和文学的统一,蕴含着中国古代灿烂文化的经典古诗是进行文化涵泳的最好载体。
以《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为例。古诗是以重阳节为创作背景的,关于重阳节,大部分学生只知道是老人节,而这是近年来才确定下来的,至于王维生活的年代,重阳节又有怎样的历史渊源,传统习俗,文中也有一定的介绍:“人们扶老携幼,兴高采烈地去登高游玩。”“每逢重阳节,总要和兄弟们头插茱萸,手挽着手去城外登高远眺。”这是文包诗的“文”中所作的必要补充。教学中,教师通过必要补充,介绍了重阳节的历史演变,从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最初有驱邪避灾之意,到唐朝时,经过千年的演变、传承,重阳节已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各种传统风俗盛行。此时,补充一些儿歌以及图片,让学生充分感受到重阳节在当时已然成为家人团圆、祈求平安长寿的重要节日。而正是这种节日的团圆和热闹气氛,反衬出王维孑然一身的孤独和浓烈的思乡之情,从而引发“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强烈的心灵震撼。重阳节的传承和文化意义,就像一条打通历史的隧道,带领学生穿越时空,走近诗人的生活环境和情感生发的文化土壤,从而更加真切地触摸到诗人的内心世界。
2.介绍创作背景。
经典古诗意蕴深厚,它是社会现实和诗人精神生活面貌的艺术写照。诗人将自己的经历、情感、理想等都融入字里行间。我们不可能毫无偏差地还原诗人当时的心境,但是我们也绝不能模式化地将古诗定性、分类,甚至用近乎统一的标准来衡量并强加给学生。唯有清楚地了解到詩人是在什么时间、地点,什么特殊情境之下写下诗篇,才能最大限度地接近诗人的内心真实。
以教学《黄鹤楼送别》为例。这篇文包诗中包含了《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提起这首诗,人们会习惯性地将之定性为送别诗,从而将诗人的情感惯性地落入悲伤、不舍的窠臼。然而,送别诗也会因人、因时、因事的不同而呈现出情感的丰富性和差异性。在文包诗的“文”中,作者也在有意流露这种“诗意”:“暮春三月,长江边烟雾迷蒙,繁花似锦。”“岸边杨柳依依,江上沙鸥点点。”“李白和孟浩然一会儿仰望蓝天白云,一会儿远眺江上景色。”两位大诗人就是在这样明媚美好的情景之下离别的。我们又该如何深入领会这种“依依惜别”之情呢?此时,不妨了解一下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李白与孟浩然的交往,正是他年轻快意的时候,此时,李白眼中的孟浩然,已经名满天下。这场离别,正值开元盛世,天下太平而又繁荣,又恰逢烟花三月,春意最浓的时候。孟浩然顺江东下,一路上繁花似锦,而李白又是一个浪漫、爱好游历之人,对扬州充满向往,对于孟浩然的这次行程,李白的心中有着无限的畅想和浓郁的诗意。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去诵读古诗,感受盎然的春景,对诗人心中的“依依惜别”之情,学生一定会有属于自己的丰富而多维的解读。
二、品析词句意象,在涵泳中体情入境
一首首古诗,为我们打开一个个奇妙的世界。文包诗的“文”为我们理解诗意架设了通道,但是它绝不能止于对古诗背景资料的罗列和对诗句意义的译注,在教学中,我们要借助“文”走进“诗”,深入涵泳其词句和意象,从而领略诗的深厚意蕴。
1.品词析句。
古诗的语言凝练,作者往往经过反复推敲,才得以锤炼成经典佳句。“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教学时要让学生“全身心地沉浸在语言环境里,口诵心惟,最终知其意、得其趣、悟其神,即反复诵读,熟读精思,潜心涵泳”。
以教学《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为例。为了突出王维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诗中,其实暗含了几处对比,重阳节别人兴高采烈的场景与王维内心孤独的对比,过去生活的快乐与现实忧伤的对比以及以写兄弟思念“我”来反衬诗人对兄弟的真挚怀念。“诗”是核心,如何让学生借助“文”,深入涵泳古诗特有的遣词造句的艺术和作者别具匠心的思量,那就要在“文”与“诗”中反复诵读、比较、品味,从而获得领悟。例如,理解首句诗,对照课文第一自然段,通过适度拓展,补充王维离开家乡年龄之小,时间之长,距离之远,充分感受到王维内心的孤独,在品读诗句“独在异乡为异客”之后,教师追问:“王维的孤独、寂寞都藏在了哪些字里面?”学生便将目光聚焦到“独、异、异”这些字眼,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作者用字的精妙,领悟到下文的“倍思亲”不是空穴来风,也不是强赋新愁,而是有了足够的情感铺垫,因而显得更加绵远悠长,耐人寻味。除此之外,诗中的“忆”“倍”“少一人”等字眼都需要在“文”与“诗”的穿行中反复涵泳、体味。
2.品味意象。
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中国人说话讲究含蓄美,多用意象表达,尤其是对于高年级的学生而言,适当渗透意象的表达,读懂意象的含蓄之美,便于学生生发联想,入情入境,触摸诗人情感的脉搏。
以教学《黄鹤楼送别》为例。教师启发学生思考:古诗表达了依依惜别之情,却没有一个字写“思”,你从文中哪些地方能感受到?学生以“文”的景物描写入手,“黄鹤楼俯临长江,飞檐凌空”“李白依然伫立在江边,凝视着远方,只见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地流向天边”,感受到作者是将情感融入黄鹤楼、长江等物象之中。接着引导学生想象:登上高楼,你有什么感觉?站在江边,你又是什么心情?体会作者登高思远的情怀。再回到古诗,深情诵读,此时的诵读,诗中的景物就不仅仅是客观的存在,而是成为了凝聚情感的意象,文我之间传递着深情的告白。在此基础上,教师适当拓展,介绍历代带有“楼”“长江”的诗词佳句,如:“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让学生进一步感知意象在诗歌表达中含蓄蕴藉的特点。随后,诵读文中古诗,一唱三叹,学生的理解必然步步升华。这样的涵泳着眼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总之,在涵泳语文的课堂中,借助古诗特有的诵读、感受、体验、领悟等方式学习文包诗,培养学生涵泳的能力,一定可以将文包诗的学习向更高的层次和境界推进。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东关小学)
(责任编辑 张 妤)
一、融通历史背景,在涵泳中明意悟情
文包诗中的古诗,往往是传颂千古的经典,意蕴深远,含蓄简约,必须进行深入的理解、探索、感悟,否则,恐怕难有深刻的体会。传统古诗来自于作者创作的历史背景下,植根于一定的文化土壤,存活于特殊的语言系统,以相对封闭独立的形态流传下来。面对学生,我们既要保护它,又要拆解它。怎样在这个矛盾当中寻找一种平衡,让学生更加清晰地接近古诗的本真状态,理解诗意,把握情感?笔者认为,唯有最大限度地还原古诗产生的历史背景,才能更加真实地触摸到古诗的意蕴。
1.挖掘文化背景。
语文,语言和文学的统一,蕴含着中国古代灿烂文化的经典古诗是进行文化涵泳的最好载体。
以《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为例。古诗是以重阳节为创作背景的,关于重阳节,大部分学生只知道是老人节,而这是近年来才确定下来的,至于王维生活的年代,重阳节又有怎样的历史渊源,传统习俗,文中也有一定的介绍:“人们扶老携幼,兴高采烈地去登高游玩。”“每逢重阳节,总要和兄弟们头插茱萸,手挽着手去城外登高远眺。”这是文包诗的“文”中所作的必要补充。教学中,教师通过必要补充,介绍了重阳节的历史演变,从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最初有驱邪避灾之意,到唐朝时,经过千年的演变、传承,重阳节已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各种传统风俗盛行。此时,补充一些儿歌以及图片,让学生充分感受到重阳节在当时已然成为家人团圆、祈求平安长寿的重要节日。而正是这种节日的团圆和热闹气氛,反衬出王维孑然一身的孤独和浓烈的思乡之情,从而引发“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强烈的心灵震撼。重阳节的传承和文化意义,就像一条打通历史的隧道,带领学生穿越时空,走近诗人的生活环境和情感生发的文化土壤,从而更加真切地触摸到诗人的内心世界。
2.介绍创作背景。
经典古诗意蕴深厚,它是社会现实和诗人精神生活面貌的艺术写照。诗人将自己的经历、情感、理想等都融入字里行间。我们不可能毫无偏差地还原诗人当时的心境,但是我们也绝不能模式化地将古诗定性、分类,甚至用近乎统一的标准来衡量并强加给学生。唯有清楚地了解到詩人是在什么时间、地点,什么特殊情境之下写下诗篇,才能最大限度地接近诗人的内心真实。
以教学《黄鹤楼送别》为例。这篇文包诗中包含了《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提起这首诗,人们会习惯性地将之定性为送别诗,从而将诗人的情感惯性地落入悲伤、不舍的窠臼。然而,送别诗也会因人、因时、因事的不同而呈现出情感的丰富性和差异性。在文包诗的“文”中,作者也在有意流露这种“诗意”:“暮春三月,长江边烟雾迷蒙,繁花似锦。”“岸边杨柳依依,江上沙鸥点点。”“李白和孟浩然一会儿仰望蓝天白云,一会儿远眺江上景色。”两位大诗人就是在这样明媚美好的情景之下离别的。我们又该如何深入领会这种“依依惜别”之情呢?此时,不妨了解一下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李白与孟浩然的交往,正是他年轻快意的时候,此时,李白眼中的孟浩然,已经名满天下。这场离别,正值开元盛世,天下太平而又繁荣,又恰逢烟花三月,春意最浓的时候。孟浩然顺江东下,一路上繁花似锦,而李白又是一个浪漫、爱好游历之人,对扬州充满向往,对于孟浩然的这次行程,李白的心中有着无限的畅想和浓郁的诗意。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去诵读古诗,感受盎然的春景,对诗人心中的“依依惜别”之情,学生一定会有属于自己的丰富而多维的解读。
二、品析词句意象,在涵泳中体情入境
一首首古诗,为我们打开一个个奇妙的世界。文包诗的“文”为我们理解诗意架设了通道,但是它绝不能止于对古诗背景资料的罗列和对诗句意义的译注,在教学中,我们要借助“文”走进“诗”,深入涵泳其词句和意象,从而领略诗的深厚意蕴。
1.品词析句。
古诗的语言凝练,作者往往经过反复推敲,才得以锤炼成经典佳句。“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教学时要让学生“全身心地沉浸在语言环境里,口诵心惟,最终知其意、得其趣、悟其神,即反复诵读,熟读精思,潜心涵泳”。
以教学《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为例。为了突出王维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诗中,其实暗含了几处对比,重阳节别人兴高采烈的场景与王维内心孤独的对比,过去生活的快乐与现实忧伤的对比以及以写兄弟思念“我”来反衬诗人对兄弟的真挚怀念。“诗”是核心,如何让学生借助“文”,深入涵泳古诗特有的遣词造句的艺术和作者别具匠心的思量,那就要在“文”与“诗”中反复诵读、比较、品味,从而获得领悟。例如,理解首句诗,对照课文第一自然段,通过适度拓展,补充王维离开家乡年龄之小,时间之长,距离之远,充分感受到王维内心的孤独,在品读诗句“独在异乡为异客”之后,教师追问:“王维的孤独、寂寞都藏在了哪些字里面?”学生便将目光聚焦到“独、异、异”这些字眼,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作者用字的精妙,领悟到下文的“倍思亲”不是空穴来风,也不是强赋新愁,而是有了足够的情感铺垫,因而显得更加绵远悠长,耐人寻味。除此之外,诗中的“忆”“倍”“少一人”等字眼都需要在“文”与“诗”的穿行中反复涵泳、体味。
2.品味意象。
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中国人说话讲究含蓄美,多用意象表达,尤其是对于高年级的学生而言,适当渗透意象的表达,读懂意象的含蓄之美,便于学生生发联想,入情入境,触摸诗人情感的脉搏。
以教学《黄鹤楼送别》为例。教师启发学生思考:古诗表达了依依惜别之情,却没有一个字写“思”,你从文中哪些地方能感受到?学生以“文”的景物描写入手,“黄鹤楼俯临长江,飞檐凌空”“李白依然伫立在江边,凝视着远方,只见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地流向天边”,感受到作者是将情感融入黄鹤楼、长江等物象之中。接着引导学生想象:登上高楼,你有什么感觉?站在江边,你又是什么心情?体会作者登高思远的情怀。再回到古诗,深情诵读,此时的诵读,诗中的景物就不仅仅是客观的存在,而是成为了凝聚情感的意象,文我之间传递着深情的告白。在此基础上,教师适当拓展,介绍历代带有“楼”“长江”的诗词佳句,如:“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让学生进一步感知意象在诗歌表达中含蓄蕴藉的特点。随后,诵读文中古诗,一唱三叹,学生的理解必然步步升华。这样的涵泳着眼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总之,在涵泳语文的课堂中,借助古诗特有的诵读、感受、体验、领悟等方式学习文包诗,培养学生涵泳的能力,一定可以将文包诗的学习向更高的层次和境界推进。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东关小学)
(责任编辑 张 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