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鸡传染性滑膜炎是由鸡滑液囊支原体感染后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鸡感染后出现关节肿大,滑液囊和肌腱均表现炎性反应。该文针对鸡传染性滑膜炎进行全面分析和归纳总结,旨在为养鸡场防控鸡传染性滑膜炎提供参考。
关键词:鸡;传染性滑膜炎;防治
中图分类号:S858.3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2096-3637.2019.22.079
0引言
鸡传染性滑膜炎也叫鸡滑液囊支原体病,导致该病的病原体是鸡滑液囊支原体,鸡和火鸡是易感动物,具有传染性。严重影响雏鸡生长发育,给养鸡场造成较为严重的经济损失。
1病原简介
本病病原为滑液支原体,滑液支原体和其他支原体特征相同,只有1个抗原型,不同菌株具有不同致病性[1]。在琼脂培养基中,37°C条件下培养3~7d可形成“煎荷包蛋”样菌落,直径0.1~0.3mm,培养10d以上的培养基表面可形成结晶状薄膜[2]。滑液支原体可以在鸡胚上繁殖,可以导致鸡胚水肿和出血,甚至会出现肝脏、脾脏和肾脏肿大出血。病原对酸性环境敏感,在pH6.9以下的酸性环境容易死亡。对高温敏感,在超过399°C环境中很快会失活。在-63°C的低温中可以长期存活。病原对抗菌药物敏感,尤其是对氯霉素、链霉素和四环素等较为敏感。滑液支原体需要在宿主内才能生存,一旦脱离宿主,很快失活。病原体通过姬姆萨染色后表现为多形态,大多呈球形,直径为0.2μm左右。能发酵葡萄糖和麦芽糖,不能发酵乳糖。
2流行病学
本病的传染源为发病鸡以隐性带菌鸡。这些鸡能够将病原体通过呼吸道排出体外,对周围环境形成污染。传播途径主要有3种方式,可以通过垂直传播、直接接触传染和呼吸道传染。其中垂直传播是最主要的传播方式。能造成的危害也最大。这是由于种鸡感染后出现输卵管等部位炎症,而后将病垂直通过种蛋方式传播给鸡胚。这样的鸡胚容易在孵化后期发生死亡或者孵出弱雏,且其通常也携带病原体,是重要的传染源之一[3]。本病的易感动物为鸡,不同年龄、品种的猪均有易感性,但易感性高低不同,通常是雏鸡的易感性最高,随着年龄增长,机体自身免疫力增加,易感性就会呈现下降趋势。不同品种的鸡易感性也有所差异,通常本土品种的易感性较低,而引种的鸡易感性较高。商品代鸡群的感染率要高于父母代,更高于祖代。雏鸡和6~10周龄的鸡发病多呈急性感染。随着年龄增长,20周龄以上的鸡发生本病呈现慢性感染。病变也多出现在局部,表现为关节处病变,导致病鸡跛行。本病发病率较高,通常为90~100%。但发病后病死率不高,通常只有不到10%。
3临床症状
鸡被感染后在一段时间的潜伏期过后就会出现临床症状。潜伏期的长短通常为10~20d。通过垂直感染的病鸡潜伏期较短,通常只有7d左右。当鸡潜伏期过后,出现2种临床症状,如关节型症状及呼吸型症状。表现症状后,病原在鸡群中传播加快,通常是当天只发现几只,第2天发病鸡就会迅速达到几十只。
3.1关节型症状
本型的病鸡在发病初期,病鸡精神正常,食欲也未出现变化,但是随着病情发展,病鸡开始出现食欲下降、精神不振、呆立、喜卧、生长发育迟缓等,严重病鸡还表现为脱水和消瘦等症状,鸡冠可见苍白。病鸡跛行,关节出现肿大,关节周围肿胀严重,可以达到鸽卵大小,尤其是自跗关节和趾关节。胸部可见有明显水疱。部分病鸡仅出现全身感染,但不出现关节肿胀情况。最初病鸡出现八字步行走、羽毛无光泽、贫血等。排便时可见有大量的尿酸盐沉积,有时排出粪便呈绿色。病鸡发病后可以自行逐渐恢复,但恢复周期较长,通常恢复正常需要4~5年。
3.2呼吸性症状
病鸡表现为呼吸道症状可见打喷嚏、咳嗽等,部分病鸡有清亮鼻涕。这类症状多出现在鸡群受到应激因素后表现。主要应激因素有疫苗接种、温度骤变、大风及断喙等。病鸡除具有呼吸道症状外,还表现排绿色或黄绿色粪便症状。
4病理变化
将病死鸡剖检,可见其腱鞘、关节囊以及滑膜囊等部位均有灰白色渗出物,有的呈乳酪状,表现为粘稠。病鸡内脏器官出现肿胀,尤其是肝脏、脾脏和肾脏的表现尤为明显。肾脏表面还可见有斑纹,多呈现灰白色。当病鸡病情加重,关节中的物质呈干酪样,腱鞘和气囊中的也类似。关节表面出现凹痕,颜色为黄色,尤其是在肩关节和跗关节等部位。通过病理组织学观察,病变部位有纤维素样物质浸润。在滑液囊膜的表面有绒毛团,下层可见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的浸润而出现增生现象。
5诊断方法
本病可以通过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要通过实验室手段。常用的实验室技术有病原分离鉴定和血清学方法。病原分离鉴定是无菌挑取病鸡肝脏、脾脏和关节液,接种于营养肉汤中培养,而后将肉汤稀释液接种于5~7日龄的鸡胚卵黄囊,接种后4~10d出现死亡。搜集尿囊液,并对病死鸡胚进行剖检,如果发现鸡胚出现水肿和出血等情况。而后将尿囊液接种于琼脂平板上,置于37°C恒温培養,可以观察有“煎荷包蛋”样菌落,如果出现,则可以判定鸡发生本病。血清学试验主要是平板凝集试验和琼脂扩散试验。由于鸡被病原感染后通常2~4周才会在血清中出现抗体,因此,应用本方法需要重复检验,以免影响结果准确性。使用平板凝集试验时可能会出现非特异性反应,尤其是有的鸡接种过疫苗,这样会出现非特异性凝集。此时可以应用琼脂扩散试验或者应用血凝抑制试验检查,判断结果准确性。
6防治措施
6.1预防
本病的预防主要是通过限制病原的进人。虽然通过疫苗接种可以预防,但由于目前疫苗接种后的鸡群能向外排毒,而且免疫效果不够好,因此应用较少。本病预防通常是应用全进全出的管理模式,这样可以避免鸡群受到外来病原感染。不同日龄的鸡也不能混群饲养。在饲养中需保证鸡舍具有良好条件,不仅要求温度和湿度相对恒定,还要能将鸡舍内的有害气体排出,确保空气质量。日常管理中要做好清扫和消毒工作,定期对鸡舍和应用的器具等消毒。使用的消毒剂要经常轮换,否则容易使病原体产生耐药性。还要对进人养殖场的人员和车辆消毒,防止将病原带人养殖场。对种蛋也要进行检疫,及时将受到感染的种蛋剔除。本病还可以应用药物预防,预防时在饮水或饲料中加入抗菌药物,常用的是泰乐菌素和土霉素等。连续用药3d,可以有效预防本病。
6.2治疗
本病治疗,可以在饲料中拌人药物,常用药物有酒石酸泰乐菌素,按照0.2%比例加入饲料中,连续用药10d,供鸡群采食。对发病严重病鸡,可以用头孢噻呋针剂,按照0.1g的用量给病鸡肌肉注射,每天注射1次,连续用药2d后具有良好治疗效果。
7结束语
鸡传染性滑膜炎主要是对雏鸡的易感性最强,鸡场中一旦出现本病,就难以被清除和净化,给养鸡场造成严重的养殖风险。
参考文献
[1]李文钢,洪振和.鸡传染性滑膜炎的诊治[J].养殖与饲料,2019(3):93-94.
[2]刁金江,于逢强,金彩虹鸡传染性滑膜炎的诊断与防治[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9(6):134-135.
[3]郭焕民.蛋鸡传染性滑膜炎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及防治措施[J].现代畜牧科技,2019(6):138-139.
关键词:鸡;传染性滑膜炎;防治
中图分类号:S858.3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2096-3637.2019.22.079
0引言
鸡传染性滑膜炎也叫鸡滑液囊支原体病,导致该病的病原体是鸡滑液囊支原体,鸡和火鸡是易感动物,具有传染性。严重影响雏鸡生长发育,给养鸡场造成较为严重的经济损失。
1病原简介
本病病原为滑液支原体,滑液支原体和其他支原体特征相同,只有1个抗原型,不同菌株具有不同致病性[1]。在琼脂培养基中,37°C条件下培养3~7d可形成“煎荷包蛋”样菌落,直径0.1~0.3mm,培养10d以上的培养基表面可形成结晶状薄膜[2]。滑液支原体可以在鸡胚上繁殖,可以导致鸡胚水肿和出血,甚至会出现肝脏、脾脏和肾脏肿大出血。病原对酸性环境敏感,在pH6.9以下的酸性环境容易死亡。对高温敏感,在超过399°C环境中很快会失活。在-63°C的低温中可以长期存活。病原对抗菌药物敏感,尤其是对氯霉素、链霉素和四环素等较为敏感。滑液支原体需要在宿主内才能生存,一旦脱离宿主,很快失活。病原体通过姬姆萨染色后表现为多形态,大多呈球形,直径为0.2μm左右。能发酵葡萄糖和麦芽糖,不能发酵乳糖。
2流行病学
本病的传染源为发病鸡以隐性带菌鸡。这些鸡能够将病原体通过呼吸道排出体外,对周围环境形成污染。传播途径主要有3种方式,可以通过垂直传播、直接接触传染和呼吸道传染。其中垂直传播是最主要的传播方式。能造成的危害也最大。这是由于种鸡感染后出现输卵管等部位炎症,而后将病垂直通过种蛋方式传播给鸡胚。这样的鸡胚容易在孵化后期发生死亡或者孵出弱雏,且其通常也携带病原体,是重要的传染源之一[3]。本病的易感动物为鸡,不同年龄、品种的猪均有易感性,但易感性高低不同,通常是雏鸡的易感性最高,随着年龄增长,机体自身免疫力增加,易感性就会呈现下降趋势。不同品种的鸡易感性也有所差异,通常本土品种的易感性较低,而引种的鸡易感性较高。商品代鸡群的感染率要高于父母代,更高于祖代。雏鸡和6~10周龄的鸡发病多呈急性感染。随着年龄增长,20周龄以上的鸡发生本病呈现慢性感染。病变也多出现在局部,表现为关节处病变,导致病鸡跛行。本病发病率较高,通常为90~100%。但发病后病死率不高,通常只有不到10%。
3临床症状
鸡被感染后在一段时间的潜伏期过后就会出现临床症状。潜伏期的长短通常为10~20d。通过垂直感染的病鸡潜伏期较短,通常只有7d左右。当鸡潜伏期过后,出现2种临床症状,如关节型症状及呼吸型症状。表现症状后,病原在鸡群中传播加快,通常是当天只发现几只,第2天发病鸡就会迅速达到几十只。
3.1关节型症状
本型的病鸡在发病初期,病鸡精神正常,食欲也未出现变化,但是随着病情发展,病鸡开始出现食欲下降、精神不振、呆立、喜卧、生长发育迟缓等,严重病鸡还表现为脱水和消瘦等症状,鸡冠可见苍白。病鸡跛行,关节出现肿大,关节周围肿胀严重,可以达到鸽卵大小,尤其是自跗关节和趾关节。胸部可见有明显水疱。部分病鸡仅出现全身感染,但不出现关节肿胀情况。最初病鸡出现八字步行走、羽毛无光泽、贫血等。排便时可见有大量的尿酸盐沉积,有时排出粪便呈绿色。病鸡发病后可以自行逐渐恢复,但恢复周期较长,通常恢复正常需要4~5年。
3.2呼吸性症状
病鸡表现为呼吸道症状可见打喷嚏、咳嗽等,部分病鸡有清亮鼻涕。这类症状多出现在鸡群受到应激因素后表现。主要应激因素有疫苗接种、温度骤变、大风及断喙等。病鸡除具有呼吸道症状外,还表现排绿色或黄绿色粪便症状。
4病理变化
将病死鸡剖检,可见其腱鞘、关节囊以及滑膜囊等部位均有灰白色渗出物,有的呈乳酪状,表现为粘稠。病鸡内脏器官出现肿胀,尤其是肝脏、脾脏和肾脏的表现尤为明显。肾脏表面还可见有斑纹,多呈现灰白色。当病鸡病情加重,关节中的物质呈干酪样,腱鞘和气囊中的也类似。关节表面出现凹痕,颜色为黄色,尤其是在肩关节和跗关节等部位。通过病理组织学观察,病变部位有纤维素样物质浸润。在滑液囊膜的表面有绒毛团,下层可见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的浸润而出现增生现象。
5诊断方法
本病可以通过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要通过实验室手段。常用的实验室技术有病原分离鉴定和血清学方法。病原分离鉴定是无菌挑取病鸡肝脏、脾脏和关节液,接种于营养肉汤中培养,而后将肉汤稀释液接种于5~7日龄的鸡胚卵黄囊,接种后4~10d出现死亡。搜集尿囊液,并对病死鸡胚进行剖检,如果发现鸡胚出现水肿和出血等情况。而后将尿囊液接种于琼脂平板上,置于37°C恒温培養,可以观察有“煎荷包蛋”样菌落,如果出现,则可以判定鸡发生本病。血清学试验主要是平板凝集试验和琼脂扩散试验。由于鸡被病原感染后通常2~4周才会在血清中出现抗体,因此,应用本方法需要重复检验,以免影响结果准确性。使用平板凝集试验时可能会出现非特异性反应,尤其是有的鸡接种过疫苗,这样会出现非特异性凝集。此时可以应用琼脂扩散试验或者应用血凝抑制试验检查,判断结果准确性。
6防治措施
6.1预防
本病的预防主要是通过限制病原的进人。虽然通过疫苗接种可以预防,但由于目前疫苗接种后的鸡群能向外排毒,而且免疫效果不够好,因此应用较少。本病预防通常是应用全进全出的管理模式,这样可以避免鸡群受到外来病原感染。不同日龄的鸡也不能混群饲养。在饲养中需保证鸡舍具有良好条件,不仅要求温度和湿度相对恒定,还要能将鸡舍内的有害气体排出,确保空气质量。日常管理中要做好清扫和消毒工作,定期对鸡舍和应用的器具等消毒。使用的消毒剂要经常轮换,否则容易使病原体产生耐药性。还要对进人养殖场的人员和车辆消毒,防止将病原带人养殖场。对种蛋也要进行检疫,及时将受到感染的种蛋剔除。本病还可以应用药物预防,预防时在饮水或饲料中加入抗菌药物,常用的是泰乐菌素和土霉素等。连续用药3d,可以有效预防本病。
6.2治疗
本病治疗,可以在饲料中拌人药物,常用药物有酒石酸泰乐菌素,按照0.2%比例加入饲料中,连续用药10d,供鸡群采食。对发病严重病鸡,可以用头孢噻呋针剂,按照0.1g的用量给病鸡肌肉注射,每天注射1次,连续用药2d后具有良好治疗效果。
7结束语
鸡传染性滑膜炎主要是对雏鸡的易感性最强,鸡场中一旦出现本病,就难以被清除和净化,给养鸡场造成严重的养殖风险。
参考文献
[1]李文钢,洪振和.鸡传染性滑膜炎的诊治[J].养殖与饲料,2019(3):93-94.
[2]刁金江,于逢强,金彩虹鸡传染性滑膜炎的诊断与防治[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9(6):134-135.
[3]郭焕民.蛋鸡传染性滑膜炎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及防治措施[J].现代畜牧科技,2019(6):138-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