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收藏与元青花

来源 :收藏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
  本刊今年第5期刊登陈竺勤先生《从“至正十一年”铭元青花谈起》一文后,很快收到许多来自全国各地的读者和收藏爱好者的来信,质疑和探讨陈竺勤先生的观点和见解。本期我们刊发了郭宽先生的文章,同时转载《中国文物报》记者王征先生关于《中国古陶瓷学会召开元青花专题研讨会》的消息。我们惊喜地发现,我国古陶瓷研究的官方权威机构终于发言了,这对引领元青花的研究和辨伪,指导广大元青花爱好者如何收藏元青花,维护元青花研究的科学性无疑是十分有益的。我们期望广大收藏爱好者、古玩行业的“行家”和古陶瓷界的专家学者消除隔阂和偏见,携起手来,为研究和解决元青花领域的各种疑难问题共同奋斗。我刊将开辟专栏,刊载各种不同的见解和声音,展开元青花研究辨伪的广泛讨论。
  
  《收藏界》第5期刊登了陈竺勤先生《从“至正十一年”铭元青花谈起》一文,文中对《中国元瓷》(许明主编)一书内所列几十件元青花瓷的真伪提出质疑,特别是其中与现藏英国大维德基金会的“至正十一年”铭云龙纹象耳瓶一模一样的大瓶,将前后两者作了对比和分析,认为《中国元瓷》中的这对象耳瓶为仿品无疑。同时,根据图片上青花发色表现的分析,对其余数十件元青花似乎也作了全盘否定。
  
  数月前,我曾阅读过《中国元瓷》这本书,当看到“至正十一年”铭象耳瓶的图片时,也不禁哑然失笑,从情理上去推测,这位造假者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至正十一年”铭象耳瓶只有一对,世人皆知,何必去仿?倒不如仿一尊张文进喜舍的香炉,或许更能蒙人。于是我又联想起去年曾在一废品收购站发现一件元青花多穆壶,壶身绘人物高士图,壶底赫然写着“至正九年张文进造”八字墨书,还贴有一块“博陵第”的标识。因为这东西在废品站里出现,特别诱惑人,可是我观察下来也是一件仿品。呜呼,张文进的东西何其多也!造假者利令智昏,往往画蛇添足自己露了馅。
  但话说回来,《中国元瓷》中数十件元青花,是从全国各地广大民间收藏者中汇集而来的,不是某个人的藏品。它们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国民间收藏元青花的成果,我相信其中必有真品。如果从里面抓到一个滥竽充数的李鬼,就将其余数十件全部否定,统统枪毙,岂不是“株连九族”吗?
  元青花器的鉴定,不可能看看图片就可判断真伪,必须把握“宏观着眼,微观人手”八个字。“宏观着眼”,要看器件造型、胎釉、纹饰、青料等是否符合元青花器一般特征。然后“微观入手”,用放大镜观察其胎釉老化程度,青花发色情况等,只有从两方面仔细观察后,才能最后判断其真伪。
  元时景德镇生产青花器的窑口很多,使用青料也有多种,包括国产料、进口料以及国产和进口混合料,有蓝地白花、白地蓝花,当时都称作“青白花瓷”。现在将元青花分为两个类型,用进口苏料绘画的大件器叫“至正型”,其他不属“至正型”的统统归入“延祐型”。这种差强人意的分型法,是今人在认识元青花过程中的主观设定。事实上,用国产青料绘画的大件器早期有,后期也不可能没有。不过,“至正型”大多采用波斯进口的苏料绘画,是代表成熟的、精美的元青花,这点毋庸置疑。苏料的发色青翠浓艳,青花中可见青黑色的色凝聚,呈点、线、块、片等不规则形状,有微微下凹沉于釉中的“铁锈斑”。由于青料调制时掺入白釉的比例不同,绘制后的器件青花发色也有深有浅,有浓有淡,不尽相同。一般来讲,浓者,青黑色凝聚则多;浅者,青黑色凝聚则少。如图1,青花云龙纹兽耳盖罐(江西高安县博物馆藏),它是以青花作地,继承了枢府瓷的印花风格。纹饰采取浮雕式留白,十分精美。罐身青花苏料浓厚,发色深沉,图片中看不清青黑色的凝聚,只有在放大后才能看得清晰。又如图2,花果飞凤纹菱口折沿盘(《土耳其、伊朗馆藏元青花考察亲历记》一书第84页,许明著,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苏料发色却十分浅淡,从图片中也看不出青黑色的凝聚,加上印刷的图片色调往往和实物有差异,鉴定时都必须实物上手,借助放大镜从微观图中才能看得明白。
  
  另外,从微观中还可以看到器物“老化”的表征,这和玩古玉要懂得看“沁相”道理相同。元青花距今已有六七百年的历史,在漫长岁月中,由于自然环境因素的作用,或被缓慢氧化,或被其他物质渗透、侵蚀,必然会在器物上留下“老化”的痕迹,真品用高倍放大镜作微观观察,可以轻而易举地找到这些“老化”的自然痕迹。包括釉层气泡被其他物质渗透、侵蚀而发生变色等变化,这一切都隐藏在微观之中,图片上是不可能看到的。众所周知,元青花的仿造历史最长不超过40年,在任何仿品上都找不到真正“老化”的自然痕迹。因此,微观中察看“老化”痕迹,往往是判断元青花真伪的最后一锤。
  元青花的器底有无火石红的问题,土耳其、伊朗馆藏元青花对这个问题已作了回答。部分元青花器底确实没有火石红,但是我们不必因此而矫枉过正,去否定《中国元瓷》中“火石红一个接着一个”的元青花。火石红的成因,是因为胎土中含有铁质,入窑烧结后转化为氧化铁红,故也称“窑红”。景德镇窑的瓷石和高岭土是从万山之中采运而来,近者数里,远者百里,不同地方采运来的瓷石和高岭土,铁质含量都有不同,加上淘洗工序精细度的差异,烧制出来器件的露胎部分就有不同的表现,景德镇烧制青白瓷也是如此,有的有火石红,有的没有。另外,从元到明初这一时期,也有工匠在器底上着意涂刷一层窑红的情况,所以不能一概而论。
  民间收藏,藏龙卧虎,绝不可以不屑一顾的态度去对待它。即使从民间收藏的元青花器中发现有几件仿品,只是说明造假泛滥对民间收藏所造成的负面影响,而并非是民间收藏的主流,元青花收藏从数量和质量上最为丰富的应该是在民间。历史事实已作了见证:君不见,国内馆藏的元青花中,有部分不是从民间收藏征集而来的吗?现藏英国的一对“至正十一年”铭象耳瓶,大维德在1924年收到其中一件,他锲而不舍,十一年后这对供瓶终于珠联璧合,但归根到底,还是来自中国民间的收藏。
  
  (责编:辛 友)
其他文献
(接上期)  除上述十二人外,罗阳谷、蒋玉卿、汪章、李蕴辉、方秀之、程钟山、方家珍、焦佩兰、蔡瑞、罗联碧、邹玉辉、邹文藻、毛凤恺、友竹、梅峰樵、何明谷等16人亦有作于“珠山官廨”的作品存世,也应归入御窑厂画师之列。  三、合理推断。在近年来的浅绛彩瓷研究中,人们逐渐认识到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那就是御窑厂画师作品中的代笔现象。一些早期浅绛作品,画意高超,但落款和画家典型作品上题款字体又有所不同。其中
期刊
袁耀《潇湘烟雨图》,绢本,设色,纵155.8厘米,横58.5厘米。左上自题:“潇湘烟雨,冷崖耀又草”,钤“袁耀”等印。此画为家父20世纪50年代之初捐赠给安徽省博物馆,后刊登在由文物出版社发行的《安徽省博物馆藏画》第134号图目上。  袁耀,生卒年不详,大约生于清代康熙后期,卒于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以后。字昭道,号溺渔者,江苏江都人(今江苏扬州)。袁江之子,一说为袁江之侄,根据不多。袁家父子
期刊
青瓷在中国古代的窑业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龙泉窑系青瓷更是中国古代青瓷生产中的巅峰。龙泉窑系的青瓷窑址在龙泉、庆元、云和、丽水、遂昌、松阳、缙云、青田、永嘉、泰顺、文成、武义以及福建浦城、松溪等地均有发现,其中以龙泉市窑址最为密集。就目前调查所知,龙泉市境内有窑址366处,广泛分布于11个乡镇,46个村,173个自然村中,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窑龙泉窑遗址包括今龙泉市小梅镇大窑以及金村
期刊
高安窖藏元青花共有19件,据高安文博专家推测,此窖藏主人为元后期伍兴甫、伍良臣父子,因其权高位重,故而能获此珍瓷。笔者认为高安窖藏青花瓷与窖藏主人似有不少微妙联系,特别是高足杯,似并非为赏赐或购买之物,而应为窖藏主人亲身前往监制之物。    首先,青花高足杯中有一件罕见诗文杯,杯心中有草书“人生百年长在醉,算来三万六千场”(图1)。笔法洒脱,清新生动。其他窖藏器中均无此诗句,甚至纵观元青花产品也绝
期刊
元朝是我国北方蒙古族建立的政权,并对我国币制带来了一种基本的变革,这种变革一直影响到清末。元朝币制的最大特点是实行“银本位”,同时长期、广泛、大量地发行和流通纸币。元朝版图辽阔,横贯欧亚,由于纸币本身轻便,携之可“北逾阳山,西极流沙,东尽辽东,南越海表”。  元朝虽以行钞为主,但也铸钱,虽数量不多,但种类繁杂。大体可分两类:一类是法定官币,即官铸流通币,仅铸于世祖、武宗和顺帝三朝;另一类是寺庙供养
期刊
一、引言    我国的毛笔有悠久的历史。《诗经·邶风·静女》云:“静女其娈,贻我彤管。”笺云:“彤管,笔赤管也。”现存最早的有战国时代的笔(见1954年12期《文物参考资料》),还有汉代居延笔(马衡《凡将斋金石丛稿》之“记汉居延笔”)。几千年来毛笔不断改良,促进了汉字书写的演变和书画艺术的发展。  景德镇历代青花瓷上的题记、款识都有时代特征,这与青花匠师选用的毛笔有密切关系。本文试从中国书法艺术的
期刊
铜镜作为古代人类日常生活的用器,最早要数已有4000多年历史的齐家文化的铜镜。我国汉代和唐代的铜镜,凭其精湛的青铜铸造工艺和精美的艺术性,堪称我国铜镜史上两座高峰。汉代名镜迭出,丹阳铭铜镜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丹阳,人们很自然想到江苏丹阳,其实早在汉代,丹阳郡治设在宛陵,即现在的安徽宣城宣州。据《汉书·地理志》记载,丹阳,即秦鄣郡,汉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更名为丹阳郡,治宛陵。东汉永和四年
期刊
玉觽形构相类,两者单独出现常常难以区分的另一类玉佩件——玉冲牙,是古代与组玉佩(亦称大佩或杂配)兴衰之制相联系的一种弯角形器。一般认为“冲”意指碰撞、叩击,“牙”是指器物的形状。从现有的文献与出土实物看,玉冲牙的出现似应晚于玉觽,文献中的玉冲牙之称始现于西周时期组玉佩之制的记载中。《周礼·天官冢宰·玉府》:“佩玉上有葱衡,下有双璜,冲牙、蠙珠以纳其间。”《大戴礼记·保傅》:“下车以佩玉为度,上有葱
期刊
(上接第5期)  二、内地风格的明清官窑瓷器    明朝中央政府在继承了元朝在西藏的统治后,至洪武六年(1373年)已完成了对西藏和其他藏族地区的政权设置。此后,双方往来频繁。入清以后,清王朝在西藏设立驻藏大臣衙门,并通过支持黄教,对达赖、班禅等宗教上层人士的册封,以及“金瓶掣签”制度的建立,使中央王朝与西藏地方的关系以及对西藏地方的治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将官窑瓷器作为给西藏的最高赏赐之一,自
期刊
日前由宜兴政府举办的“陶都风——中国宜兴陶瓷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盛大开幕,一股紫砂热潮也席卷了京城。在展会上我们发现一个忙前忙后,事必躬亲的身影,他就是江苏省陶瓷协会副会长、宜兴市陶瓷行业协会会长史俊棠。多少了解一点紫砂的人都知道史俊棠对紫砂行业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紫砂陶瓷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成为宜兴紫砂行业的领军人物。这个不做壶、不是紫砂大师,却在紫砂史上举足轻重的紫砂人对行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