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开出的花朵

来源 :中华手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Shuns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看似单调的色彩却可以组成各种不同的纹样,这不是魔法,而是林宇鸣用了三年时间浇灌出的﹁水泥之花﹂。
  2007年的夏天,林宇鸣第一次踏进华新路32号。这间门前回廊和一楼客厅都铺着花砖的老别墅,后来被林宇鸣打造成了“32HOW咖啡馆”。在当时,估计林宇鸣自己也没有想到,7年后他会开始手工生产水泥花砖。
  阴差阳错
  难忘初见时的惊鸿一瞥,林宇鸣询问了房东花砖的来历。年轻的房东哪里说得出子丑寅卯,只依稀记得这栋别墅是爷爷年轻时从印尼回来后盖的,据此推测这些花砖大概是那个时候从印尼带回来的,但也并不十分肯定。从福州来厦门定居的林宇鸣,开始慢慢发觉身边其实有很多地方都铺着这样的花砖,尤其是厦门街上的老房子,鼓浪屿上的老别墅。那时的林宇鸣并不知道,水泥花砖曾经在厦门乃至闽南地区极其流行。他曾一度以为,这不过是一种普通的建筑材料,或许是“花纹比较复杂的瓷砖”。
  租下了华新路32号老别墅,林宇鸣在“32HOW咖啡馆”的打造上,完整保留了一楼和门廊所有的花砖,这也成了客人们喜欢来此喝咖啡的理由之一。此后,林宇鸣又有了新的项目,装修时他想到了花砖。怀抱着“它是瓷砖”的念头,林宇鸣跑遍了厦门的建材市场,自然一无所获。听说佛山有家瓷砖厂可以生产复古纹样的砖,林宇鸣当即下了单。可等来等去,等到手里拿着的薄薄的花纹粗制的瓷砖,才终于明白:水泥花砖根本就不是瓷砖。
  这时林宇鸣动了想要深入研究的念头,从老街道到老别墅,以及福建其他地区的“老房子”里,林宇鸣都见识过花砖对于建筑的魅力。一位美国牧师在1910 年完成的《厦门方志》里这样记载:当时的厦门士绅住宅中,这些纯东方的家庭中没有地毯,只盛行花砖铺地。实际上,在以后的一百多年里,水泥花砖随着大宅的兴衰,也跌宕起伏地经历着人们审美和实用考量的变化。当它们在工业生产中黯然退场,就建筑装修而言自然也断了产业链。近些年,复古元素的流行,老别墅、老房子以新的姿态重新出现在大家视野。人们忽地发现,原来拨开脚下的灰尘,竟然还有这般明朗、绚烂的图案。
  2010年年底,林宇鸣想着,或许可以借自己的手,把这个早已式微得无从寻觅的技艺给重新找回来。
  机缘巧合
  林宇鸣决定尝试生产水泥花砖时,也正是他作为设计师的瓶颈期。花砖的出现,引起林宇鸣的兴趣,让他觉得这是一个机缘巧合,可以深入研究,而那些与设计有关的漂亮图案,又可以尝试出很多不同的可能性。林宇鸣又打心里热爱水泥这种材质,一切就这么顺理成章地开始了。
  费尽周折找到了几十年前生产水泥花砖的技术资料,但与生产一结合,各种问题接踵而来。不是颜色晕染,就是水泥容易裂开,甚至无法完美地脱模。环环相扣,每一处问题,都要林宇鸣去研究,去解决。而每一个问题都让林宇鸣处在激动的边缘,一触即发。3年时间里,失败的次数多了,林宇鸣反而越来越淡定。在林宇鸣看来,任何事,只要开始了就不存在失败,唯一的失败是放弃。从决定制作花砖后,林宇鸣花了大量时间去深入了解花砖的历史与制作,每出现一个问题,就给自己继续坚持的理由,“我相信这是我一定可以做到的事情,现在遇到的问题就只是问题。”林宇鸣说。
  水泥花砖的制作工艺,无非是调色、混合、压制、脱模等工序。为了保证颜色的纯正、鲜艳,花砖全都采用矿物颜料调制,而每一种成分都需要精确称重,以保证批量生产后的颜色一致。混合好色浆的水泥浆,手工浇灌入模具,厚度需要保持在3~5毫米之间,之后再浇灌水泥和沙,用重力压平、压紧。此后的时间,这些半成品花砖需要在水里一直待着,吸水达到饱和,以增加密度和硬度。最后是干燥、脱模和手工抛光。说起来简单,可等到真正上手,才知制作的难:所有工序全手工制作,差分毫便失千里。光是模具,从研发开始到现在,就经历了七代。而最基础的原材料水泥,更是不断调整标号以及与沙的配比。林宇鸣曾经用过最高标号的水泥来制作花砖,结果是纯度太高反而更易裂开。
  2014年年初,曾有连续三个月的时间没有任何突破,连完整脱模都无法实现,一直找不到解决的办法,林宇鸣与工人在身体与精神上都很是疲惫。“但有一次尝试时,突然间就把问题给解决了。那时候刚好在下雨,我以前始终不相信肥皂剧里的剧情,当你做成一件事情,就这么脱掉衣服冲进雨里淋雨。我就做了这样的事,因为在那一刻,没有办法用更好的方式去表达。”林宇鸣有些不好意思。
  喜欢水泥花砖的朋友,在“32HOW咖啡馆”可以买到单片的花砖,15元一片。同时,也接受订单的方式预定。这只是花砖制作、销售的第一步。2015年,林宇鸣会针对花砖的设计、包装给出更完美的计划。
  林宇鸣一直强调自己并不是手艺人,只是突然有一天各种时机成熟后,觉得可以开始便开始制作了而已。许多人也认为再怎么复杂难懂也不过是铺在脚底下的砖头而已。但林宇鸣却认为,喜欢水泥花砖的人,从一开始就对它怀抱了一种情感。这种情感驱使人们去喜欢花砖,选择花砖,守护花砖。正是因为有着这样的情感,所以“它是我值得去付出的事情。”林宇鸣说。
其他文献
早期,邬建安通过中国传统剪纸艺术对中西方神话和哲学进行阐释。这次新作展,他综合了绘画、雕塑、剪纸、装置等艺术形式,还引入声音和演出,让人们随他的创作驰骋于古今之间。有“与天地争神”的无头巨人刑天,有《山海经》的奇形动物,有“眉间尺”传说的惨烈结局,也有由汉代“摇钱树”化出的“白日梦树林”……  邬建安新作展  策展|巫鸿  2016.11.4-12.11 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
慕儿出生半个月了,新妈妈庞湾湾依然有些手忙脚乱,全然不如做漆器时的游刃有余。因为生产,湾湾有些时日没进家里的漆艺工作室转悠了,但心里还一直惦记着规划未来:工作室应该搬到北京郊区还是老公的老家山东?未来做的漆艺艺术品应是怎样的风格……  3年前,庞湾湾从天津美术学院漆艺专业毕业,因为毕业作品受到藏家的喜欢,签约做了北京798里一个艺术空间的艺术家,专做漆艺首饰。后来因为希望有更大的自由度来做展览,便
展览时间:2013.12.12~2014.1.6  展览地点:北京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  由中央美术学院、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等联合主办的“凿枘工巧·中国古坐具艺术展”在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开幕。  展览以中国古代坐具为展示主题,荟萃了来自海内外藏家手中真品珍藏,展品时间跨度自辽金至民国近千年,展品近百件,将传统文化精髓以贴近生活的方式展现,传达中国传统生活方式及文化意境。  
国货是一种时尚,更是一种情结。国货的回归,是怀旧的选择,也是时代发展的潮流。它们走过一年又一年,跨过一山又一山,每一步的坚守与转身,都值得人们亲历见证。  就像这片复古生活空间,装的是满满的回忆。印着国货图案的网眼布,从高处自然垂下,四方围合,在这自成一片的天地里:台式缝纫机、山城手表、红岩墨水、回力鞋、玖申搪瓷……在墨丽仓库提供的老桌子上,错落展示。许多进入这片天地的人都感叹不已,拿起这个,又舍
宋池位于昆明老街正义坊的“梵草”专卖店,店面装潢化繁为简,产品的包装也选用黑白两色,显得简单素净。一切都是为了使店铺的气质和产品的陈列符合“梵草”这个品牌所蕴含的魅力。宋池说,这是一个“小而美”的品牌,而他将用心至每一处细节,呵护好这一株“清净之草”。  以手代心 由手造物  42岁的宋池自称为香士,最初从楚雄来到昆明创业,他选择了佛教用品行业。那时的宋池在昆明市中心的景星街花鸟市场摆香摊,卖一些
在距离诏安县城约15千米的地方,有一處被河流冲刷出来的三角洲,[龟山]这座小村就在那里。村里与外界的连通,就靠着一座桥,颇有些遗世独立的味道。村子里的30多户村民以及十几头牛,每天都要经过这座侨,不管天晴还是下雨。2016年,陈茹萍和丈夫黑土选择离开厦门,回到黑土的老家漳州诏安,在村子里过起了自在的生活。  离城市远一点  陈茹萍在厦门与黑土相识,3个月后,两人就决定结婚了。也许是价值观相似,也许
荆江热水瓶,因为好用又好看,在1973年的广交会上被誉为『荆江之花』,并在港澳和东南亚广为流传。到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衰败,现在荆州市联丰日用制品有限公司继承了沙市热水瓶厂的衣钵,让『荆江之花』继续开放。  铁铝外壳、老式印花图样、纤细的提梁、熟悉的商标……曾经家喻户晓的荆江热水瓶,如今在国内市场已销声匿迹多年。殊不知,在不少人感慨“荆江之花”悄然凋谢之时,湖北荆州开发区,坐落着一家生产和销售保
杂志签样前夕,两会召开,李克强总理在会上提到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这是政府工作报告里第一次提到“工匠精神”这个词。因为一个“匠”字,手工艺圈沸腾了,微信朋友圈处处可见含有“工匠精神”关键词的文章。  匠,指有手艺的人,形容从事木工、泥水、石雕等行业的人。这个专属于手工又久违的词,在过去的一年里频繁出现,匠人、匠心、匠魂……它们被不断地提
金工,意为金属加工工艺,所制的金属器皿不及陶瓷温润、木头柔和,但足够灵动。一场集合金工中热锻、冷锻、錾刻、木纹金的工艺作品展,落脚杭州设计师产品集成店——SENSO艺术生活馆。  策展人丁亚洁为其起名“金属问题”。她说:“金属工艺是中国近代工艺里难度最大、最为独特的存在。金属,在于成器的困难。制作的所有技艺都是成器的手段,而手段,则来源于薪火相传。只有解决了困难,技艺没落的问题才不复存在。”  “
江苏省苏州市同里古镇上有个潘木匠,当地无人不知晓。同里最有名的“退思园”微缩景观木雕,就出自他手。潘木匠原名潘爱国,年近六旬,是华东建筑设计院的教授。除了木艺出众,潘爱国还有一个爱好,用他的话说就是“留住同里”。  天晓得我在做什么  2000年的一天,不记得是哪个季节,潘爱国又像往常一样,开始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在世界各地行走是他的日常,他是建筑设计师,旅行对他来说既是工作也是兴趣。他一直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