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的战“疫”笔记

来源 :人民画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imei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疫情,我选择留在中国


  Nathan Bennett
  人民画报社美国籍雇员,语言顾问、记者
  中国和世界都知道该如何应对疫情,而且他们正在努力应对。面对这次危机,我选择留在中国。
  今年春节,中国发生了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我决定不回美国,更不访友,每天基本都在北京的家,尽量减少外出。以前在春节期间,我会去庙会凑热闹或是找个地方放鞭炮,但今年,大部分时间用来看书和观看网络视频。
  为了控制新冠肺炎疫情,中国人都很少外出。一些中国人开玩笑说,今年春节期间最热门的旅游路线是,卧室—客厅—厨房—卫生间。人们呆在家里都千方百计找点乐子,有些人甚至无聊到把家里有多少块地砖都数清楚了。
  随着疫情管控措施的实施,此后一段时期,人们必须适应这样的“新常态”。一些人担心,在新冠肺炎疫情核心区武汉发生的事情可能会在中国其他城市再次上演。其实,2003年非典爆发时,中国就成功应对过类似的流行病疫情。那时,被感染者很快被隔离治疗,局势快速得到了稳定,真正的“紧急状态”在疫情爆发后的三到六个月内就取消了。正是由于看到了这样的事实,我选择留在中国。

互助与爱心比病毒“传播”得更快


  奥莲娜·高尔什科娃
  人民画报社乌克兰籍雇员,语言顾问、出镜记者
  我相信新冠肺炎疫情不会影响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关系,反而使各国人民的友谊之情更紧更牢。
  随着新冠肺炎在武汉开始传播,一些在华的外国人选择回国,但有一些人选择留下。他们之中大部分在中国有家庭有孩子,中国已经成为了他们的第二故乡。他们希望继续在中国学习和工作,也相信中国一定可以战胜疫情。这些留下的人中就包括我—一个在中国生活工作了多年的乌克兰人。
  我和我的家人在这种情况下保持了镇定,因为我们从各自的工作单位和生活的社区得到了许多帮助和支持,我很感动,也充满安全感。疫情并没有阻碍我们的工作,我和我的同事们通过网络办公。每个人像往常一样将工作处理得井井有条,甚至更加认真负责。
  更让我感动的是,我所居住的社区也给了我们诸多帮助。为了防止疫情扩散,北京很多小区实行了封闭式管理,我所居住的小区也不例外。如果要出入小区,首先必须得到一张社区居委会发放的通行证,工作人员会叮嘱我们一定要佩戴口罩,并尽量减少出行。同时,所有进入小区的人需要在小区大门前接受体温测量,物业也定时对社区进行消毒。为方便生活,社区居委会每周两次为小区居民订购蔬菜,并在必要时提供及时的医疗帮助……从很多细节中,我深切地感受到,中国各地特别是我所在的北京,在抗击疫情的态度上是超乎认真的,政府实施的各项防护措施是非常到位的,而执行的基层工作人员更是尽心尽责。
  我是一个乐观主义者,相信事情总会变好。这场疾病很快就会过去,一切都会恢复正常。一首乌克兰诗歌可以说明我的心情:天空中散开的阴霾,是你的恐惧也是你的悲哀。当阳光穿透厚厚的云层,你看到,褪去氤氲,在阳光下,肆意绽放的笑靥!

期待口罩遮住的笑脸重新回到这个可爱的国家


  朴高恩
  人民画报社韩国籍雇员,语言顾问、出镜记者
  疫情下的中国,格外有秩序,这正是由所有中国人共同营造出来的。
  就在2020年春节假期的前一天,单位向每个员工发送医用外科口罩和消毒纸巾。那时,我只是知道发生了新冠肺炎病例,却不曾想到疫情会发展成这样。
  因为春节我要去重庆,所以在1月24日那天,我仔细阅读了关于防控此次疫情的文件,戴上口罩前往北京首都机场。
  1月28日,当我从重庆回到北京的住处时,发现公寓开始严格管理出入情况。在小区出入口,社区服务人员测量体温。快递小哥们也被要求以无肢体接触的方式来递交配送货物。虽然那时候小区的人还很少,但是看到社区工作者这么早就回到工作岗位,为小区的住户们提供细致的防疫服务,作为一个外国人,我被这些可爱的服务人员的奉献精神所感动。
  为了防止疫情扩散,春节假期被延长了,我们开始在家工作。许多中国人民抗击疫情的故事让我备受感动,于是我与部门商量,想制作一期《高恩带你看中国》视频节目,把我在中国看到的、体会到的告诉韩国观众。
  录制视频那天,大雪扑簌,小区里弥漫着淡淡的消毒剂的味道,通往二环的道路也不见了昔日水泄不通般的拥堵。路上的行人不多,但是打扮却有相似之处,大家都戴着口罩,还有人戴着护目镜。与以往不同的是,随处都可看到加入防疫工作的社区志愿者们,而大家十分配合志愿者的工作。这种秩序井然让我感慨万千。这次出来录制视频,除了完成了工作,更让我相信,在北京生活是安全的。
  在这次抗疫中,韩国积极而坚定地与中国站在一起。韩国政府与民间的救援物资陆续抵达中国。在这段时间,我无时无刻不为中国人民祈祷与加油,也十分欣慰地看到韩国与中国能携手并肩,共同抗击疫情。

中国,愿你平安


  埃莉米娜·安塔拉尼扬
  人民画报社莫斯科分社俄罗斯籍雇员,记者
  在中国荣耀的时刻,我也会感到骄傲和自豪;在中国经历困难的时候,我也会感到担心和难过。
  2020年的中国农历除夕,我在莫斯科与中国同事们一同度过。在人民画报社驻莫斯科分社,我们边用餐边观看中国的春晚直播。今年的春晚有些不同寻常—与中国艺术家们的精彩表演和喜庆祝福一同呈现的,还有从世界各地传递到武汉的暖心话语,在那座城市,新冠肺炎疫情正牵动着所有人的心。
  我是个土生土长的俄罗斯人,因为曾在中国学习了半年的时间,我全心全意地热爱和中国有关的一切。
  这次疫情不仅带给我担忧,也带给我很多震撼。比如,武汉居然在短短十几天时间内建成了两座现代化的传染病医院。我同样无法想象的是,在疫情漩涡中的一千多万武汉人居然都能严格遵守政府的规定,不离开武汉,甚至不迈出家门,中国人的这种团结精神令我敬佩。
  在疫情期间,中俄两国媒体积极报道中国为战胜疫情所采取的努力,我们邀请到许多俄罗斯专家,就中国的抗疫措施发表看法。他们高度赞扬了中国政府的积极举措。与此同时,我们也邀请了一些和中国渊源颇深的友好人士录制祝福视频。其中就有中国友谊勋章获得者、俄中友协第一副主席加丽娜·库利科娃女士。库利科娃女士一年前曾去过武汉,她想起一位曾有过工作交集的武汉姑娘,“相信那位姑娘正在勇敢而坚毅地与病毒和疫情做斗争,希望她现在一切都好!”
  2月12日,莫斯科举办了《俄羅斯古斯里琴和中国古琴展》开幕式,中国驻俄罗斯大使馆文化参赞、莫斯科中国文化中心主任龚佳佳女士在开幕式上说:“当祖国正在经历苦难,远方的人也无法置身事外。”我为那些经历疫情的人们感到痛苦,同时,也对中国即将到来的胜利充满信心。
  亲爱的中国,我愿你平安!
其他文献
7月24日,由中國外文局主办、中国国际图书贸易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3D虚拟展馆“中国国际云书馆”正式上线运行。中国外文局局长杜占元,中宣部进出口管理局局长王志成,中国外文局副局长陆彩荣、刘大为等出席开通仪式。  杜占元在开通仪式上表示,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持续蔓延,对各国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巨大威胁,也给全球经济发展带来严重冲击。出版发行行业在其中不可避免地遭遇了沉重打击,特别是重要国际性
期刊
“这里有病魔的撕扯、死亡的痛苦、经济的停滞、分离的煎熬;这里也有生命的坚持、英勇的抗争、求生的尊严、康复的宽慰……一个个生动感人、充满心灵震撼力的瞬间被世界各地的摄影师看到并记录下来,传播出去,重重地拨动着我们的神经。”资深摄影人、新华社中国图片社有限责任公司副总裁黄文對“疫·镜—国际抗疫影像纪实”云摄影展给出这样的评述。  从6月29日至今,全球首次以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为主题的同类大型展览—“疫·
期刊
“驾云”,悟空杯中日韩青少年漫画大赛高起点启动。  “漫游”,诚邀三国新秀在漫画世界里尽情创游。  “逐梦”,人文交流聚合东亚未来梦想愿景。  “驾云”“漫游”“逐梦”—悟空杯中日韩青年漫画大赛的关键词,寓意参赛者们可创作自由,圆梦漫画,圆梦交流。  2020年7月22日下午,中日韩三国多家机构代表在中国外文局举行的启动仪式上共同宣布“‘ 悟空杯’中日韩青少年漫画大赛2020正式启动”。本届悟空杯
期刊
2020年春节前夕,《人民画报》的三路记者奔赴内蒙古、河南和湖北三地,采访各地群众在摆脱贫困后的生活。  利用电商销售土特产而脱贫的普通农民,从偏远落后的深山易地搬迁到新家准备年货的搬迁户,扎根山村帮助村民建冷库、成立合作社的扶贫干部,在三峡上固守着小班轮搭载村民走亲访友的“船老大”……从白雪覆盖的内蒙古草原,到山高坡陡的巴楚大地,这些可敬可爱的人们时时令我们感动。面对生活的艰难,他们自信而勤奮,
期刊
当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易地扶贫搬迁便成了摆脱贫困的有效途径。  湖北恩施巴东官渡口镇晴帆园社区,是巴东县人口规模最大的易迁集中安置点。社区由冯家湾安置小区、红花岭安置小区及蔡家老年公寓3个安置小区组成。小区最早于2016年开始建设,2019年全部完工。2019年10月起,来自官渡口镇40多个村庄的2700余人,从交通不便、房屋破旧的大山深处里,陆续搬到具有现代化居住条件的地势相对平坦的晴帆园社区居
期刊
故宫食品以明清时期的瓷器、织绣等文物为灵感设计出别具匠心的中秋礼,将美好的技艺和优质的月饼一同带给大众。 故宫食品 供图  中国拥有1.08亿件/套国有可移动文物,5535家博物馆(截止到2019年),2019年举办展览2.86万个、接待观众12.27亿人次。博物馆成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滋养提升国民素质的新家园,保存、生产、传播知识的新宝库,民众休闲、交往的新空间,促进文化消费和相关产业发展
期刊
伴随着《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发布,推动海南站在了改革开放最前沿,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投资创业的热土。随着《百万人才进海南行动计划(2018-2025年)》等一系列优惠政策相继落地实施,人们在海南干事创业的空间得到极大拓展,自我发展的潜力得到充分释放。  可以说,自贸港建设在给海南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为无数企业家在海南逐梦圆梦提供无限可能。在各国来琼创业的企业家的脸上
期刊
中国的肖像画,古人称之为写真画、传神、写照、传写等。它是中国画各个门类中最为古老的一个画科。关于它的起源及其发展,有人将其归纳为滥觞时期(上古至西汉)、成熟时期(六朝至唐宋)和独立时期(元明清)等三个时期。  7月15日,名为“妙合神形—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明清肖像画展”的专场展览开展,展出了一批深藏多年的明清肖像画,尽显中国肖像画的传统与创新。帝王·皇族  展览中,帝王和皇族成员的肖像画占重要部分。
期刊
2020年8月28日至29日,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继2015年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后,中央再次召  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进入了全力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长治久安的关键阶段。维护西藏和谐稳定、实现西藏繁荣进步,是西藏各族干部群众的热切期盼,也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和亲切关怀下,西藏各族
期刊
首次火星探测任务低调研发数年之后,在2020年4月24日中国航天日正式获得命名:天问一号。“天问”取自屈原长诗《天问》,“日月安属,列星安陈”,叩问了大量天文现象和历史事件,表达了对真理的求索,也与深空探测气质相符。  2020年7月23日,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启程。中国拉开了向更遥远的深空探测的序幕—开启火星探测之旅。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中国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