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二十世纪中国最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和诗词家,一代伟人毛泽东不仅以理想的勇气和坚毅的决心,改变了旧中国的面貌和世界历史的进程。而且其气势磅礴的诗词、极富个性的书法,感动和征服了全世界。尤其是他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漫长的革命征程中,一路征战、一路抒怀所留下“发黄钟大吕之强音,吐山川日月之精华”的诗词,可谓气魄雄伟豪迈、格调阳刚恢弘、意境高远壮阔,能够于其后的几代人心灵深处激起强烈共鸣。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知名山水画家傅抱石与李可染、关山月、潘天寿、黎雄才、钱松嵒、陆俨少、何海霞等人,当时就深深地被毛泽东诗词所感染。他们心怀崇敬、深刻揣摩、反复绘画,创作了一大批毛泽东诗意、词意山水佳品,并令其成为了一种极具时代特色的山水画品类。其中最早探索毛泽东诗意、词意山水画创作的傅抱石,以他惯用且轻车驾熟的表现手法,将毛泽东诗词中激动人心的篇章“移植”至其画面之中,从而构成了他后期创作的中国画中较为独特之部分,并由此成为全国画坛“开毛泽东诗意、词意画风气第一人”,堪称一代大家。
1950年至1965年这一时期,为了“笔墨当随时代”,傅抱石几乎将当时毛泽东发表的37首诗词,全部进行了图解与诠释,可谓将其全身心精力投入了“毛泽东诗意、词意图”的创作。而因某种精神上的契合,毛泽东诗词亦确实为傅抱石的个人创作提供了一个适合、丰富的舞台。故在傅抱石晚年的这十五载,他创作了近200件“毛泽东诗意、词意图”,且成为了创作此类作品最多的画家。同时他通过展览、出版等传播途径,将“毛泽东诗意、词意图”引入到大众化审美领域;并把扩展的题材、大胆的手法、丰富的想象,构成他后期“毛泽东诗意、词意图”绘画创作中颇为新颖而又极具特色的一部分,从而为当时的山水画家提供了成功的典范。
本文取南京博物院部分藏品,以此诠释1950年至1965年傅抱石所绘的“毛泽东诗意、词意图”。
1950年至1958年傅抱石创作的“毛泽东诗意、词意图”
傅抱石最早创作的《毛泽东词意图》,为1950年9月20日所作的《毛泽东〈清平乐·六盘山〉词意图》(南京私人藏)。因是最初的尝试作品,故画家在此图中基本保持了其一贯之风格,即以独特的“抱石皴”、改良的“石涛树”画法,仅绘制山坡上红军长征时若隐若现的队伍、远处一群南飞的大雁,以此点明“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何时缚住苍龙”的词义。至1953年,傅抱石为参加国家文化部举办的“全国第一届国画展览”,特别选择了红军长征时过雪山的事迹,于当年7月精心创作了《毛泽东〈更喜岷山千里雪〉词意图》(图1)。图中千里冰封、連绵不绝的雪山虽占据了画面的大部分空间,但其轮廓却以数笔勾画。左图由大块面的、浓淡相间的墨色,体现出山势的变化。画的右下角,则绘有通往天际的一条雪坡;远方那寂静无声的千山万壑、淡墨烘染的阴霾天气,以及人影如豆、艰难跋涉的红军队伍,更使得银白色冰雪世界的画面中渗透着侵人的寒气,同时亦突出了主题,十分精彩。
1957年5月11日,毛泽东以长词《蝶恋花》的形式,答杨开慧青年时期的挚友、时任长沙十中的语文教师李淑一,后长词在北京中南海广为流传。同年8月21日,率中国美术家代表团访问东欧的傅抱石回国并暂留北京,且受邀前往爱好诗词的陈毅元帅家中做客。席间陈毅深情诵读了主席的《答李淑一》,令画家于感慨之余颇受启发,并开始了此《毛泽东词意图》的构思。1958年4月,画家在接受前苏联“社会主义国家造型艺术展览”的创作任务时,即毫不犹豫地以《毛泽东〈蝶恋花·答李淑一〉词意图》为创作题材。为此他不敢有丝毫松懈,最终于同年7月底完成了“以浩大壮观的胸襟,激情挥洒的笔墨气韵”的创作(图2),让长词“使天上人间情融意汇,为革命烈士和人民革命奏起了一曲赞歌”。
1958年7月3日,毛泽东在《人民日报》上发表《送瘟神二首》。同年9月中旬,在中共江苏省委指示下,傅抱石为参加“社会主义国家造型艺术展览会”,亲率杨建侯、谭勇、杜重划、伍霖生及华采真、陈道顺等人以主席的《送瘟神二首》为题,以江南水乡灭钉螺、铲除血吸虫病害的场景描绘为画面,完成了《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题材的创作。同年11月,傅抱石绘《毛泽东〈送瘟神之一〉诗意图》(图3),总体风格精细有余;其后旋即又在基本沿袭集体创作图式的基础上,创作了《毛泽东〈送瘟神之二〉诗意图》,好评如潮。
傅抱石第一次创作《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词意图》(图4),是在1958年的11月。图中的近景以墨调和赭石设色,居画面中央的山、石,凸显山势险峻;队形略呈倒“之”字行走的红军,由下而上行军,基调沉暗厚实。图中的远景以朱砂涂抹,从而刻画了“苍山如海,残阳如血”的意境。而傅抱石同期创作的《毛泽东〈如梦令·元旦〉词意图》(图5),则全部以破笔泼墨与散锋乱麻皴,绘画出群山叠嶂、丛林如织,从而造就出莽莽苍苍的丰富世界。
充分彰显出毛泽东深厚的历史意识和开拓的伟大抱负之《沁园春·雪》,是主席1936年2月所作的诗词,其自上世纪40年代末即广为传颂。1958年11月,傅抱石以词中的“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入画,绘《毛泽东〈沁园春·雪〉词意图》(图6)。图中高耸云端的千里雪山,一望无际;而雪山的山顶上红旗飘扬,意气风发的主席和手握红旗的战士正眺望着远方。尽管主席和红军战士仅为底边上的一些画面,而远方的雪山占据了画面的大半部分,但图中人物却“以小见大”般仿佛在欣赏更远的浪漫险境,可谓胸怀世界、气吞山河。
1959年至1960年傅抱石创作的“毛泽东诗意、词意图”
新中国成立十周年的1959年,首都北京落成了十大建筑,其中的人民大会堂可谓最为宏伟。当时傅抱石、关山月历时四个月联袂为人民大会堂绘制了庄重典雅、笔墨淋漓、气势磅礴的煌煌巨制——《江山如此多娇》,毛泽东亲自为此作题句。这幅在中国画史上空前、尺寸之大创下了历史记录的巨幅山水画,不但表现出新中国生机勃勃的景象,并且是《毛泽东词意图》中的杰出代表作,故在中国绘画史上留下了极其重要的一章。而1959年7月傅抱石所作的《毛泽东〈江山如此多娇〉词意图》(图7),则是他提前绘制的作品,更能展现出画家的个人艺术特色。 1959年6月6日,傅抱石来到毛泽东故乡韶山写生绘画并创作了《韶山图》横卷。随着“韶山组画”的持续发表和公开展览,他的“韶山图式”获得了广泛认同且得到了迅速传播。1960年5月,画家依托主席的《七律·到韶山》,还创作了《毛泽东〈到韶山〉词意图》(图8)。此图将原先的《韶山图》横卷构图,转变为立轴式构图;并将远景韶峰“山”作为最高点,而近景中韶山的梯田、农舍、学校、牌楼,及毛泽东故居、机关、招待所等景物则一应齐全,“水”则绘有横穿画面的一条小溪。整图虽刻画细致工整,但笔墨却较原《韶山图》显得更加成熟。同时因《到韶山》运用了大面积的深绿色,故作品较前者创作风格更凸现清朗郁茂,视觉效果更显得诗意韵致,氛围营造更加温馨。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傅抱石曾任南京师范学院教授、江苏国画院院长等职,因此他对南京有着极深的感情。同时他常以1949年4月毛泽东所作的《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为题材,进行锲而不舍的创作。其中1960年5月,画家还利用散锋用笔的手法,精心创作了《毛泽东〈龙蟠虎踞今胜昔〉词意图》(图9)。此图充分表现了南京的钟山草、石结合之地理特色,笔墨与自然达到了和谐统一。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此图右下角还钤盖了傅抱石刻“换了人间”朱文印,足见画家对新中国的热爱。
1960年傅抱石所作的《毛泽东〈浪淘沙·北戴河〉词意图》扇面(图10),是画家在其作多幅的《北戴河》词意图中,可谓最简练、最成熟的一种图式。图左绘明艳而深沉的几枝红叶近景,其下有数块乌黑的礁石;图右绘空阔的大海之中,远处数艘机械化的渔船群。画家凭借娴熟雨、水绘画技巧,以淡墨干皴绘出大海,以几笔斜刷绘出大雨,即勾勒出“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之意境;再将散锋侧笔绘出波涛水纹,大块浓墨点染乌黑礁石,大笔水墨刷染“及时好雨”,就刻意渲染了“大雨落幽燕”“萧瑟秋风”之氛围。而远方众多的现代化渔船,则表现了“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的新时代气象。
1964至1965年傅抱石创作的“毛泽东诗意、词意图”
由于傅抱石充分发挥了善于营造整体氛围的绘画语言技巧,从而令其创作的“毛泽东诗意、词意图”极富浓郁的个人特色。同时作为国内“毛泽东诗意、词意图”创作经验系统总结的第一人,他还提出了创作此类作品的若干体会并给他人予以启示,把个人经验上升至了一定的理论高度。如果我们阅读新中国美术史,不难发现1960年后、尤其是他生命最后两年即1964年至1965年的“毛泽东诗意、词意图”创作,几乎无不出自他的心得和体会。由此可见傅抱石的“毛泽东诗意、词意图”创作及其理论总结具有特殊贡献,且此种理论还让他在新中国美术发展史中永葆领先地位。
在傅抱石于1964年1月所作的《毛泽东〈井冈山〉词意图》中(图11),画家就通过主席的《西江月·井冈山》,展现出词意所呈现出来的豪迈、激越、磅礴、浪漫的审美意象与精神意绪,其山水形象非常富有创意。画面的近景,是以宿墨、浓墨、焦墨来塑造山川物象的,几乎呈90 直插顶部的峰峦、山坡,突出了坡陡、林密、谷深的井冈山奇險景象。画面的中景,则采用了糅合披麻、荷叶、乱柴等各种皴法的“抱石皴法”,并加以乱笔点苔,绘于云雾缭绕中高峰巨壑向远处延伸,使山势的险要、山谷的幽深得到了进一步凸显。此图以精微的勾勒点景、笔墨的精微与写意特点的对比突出,表现了傅抱石才情的过人之处。
而1964年3月1日傅抱石所作的《毛泽东〈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乾坤赤)词意图》(图12),则以夸张的手法来表达主席诗词的基本精髓。此图中的松树、山石画家以花青绘之,倾盆而下的大雨以白粉扫出,于云雾缭绕间有一红色的“地球”悬挂,右下角还有枯叶在空中分飞;这些图景构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气势恢弘。
傅抱石首次创作《毛泽东〈答友人〉诗意图》,是在1964年2月5日。图中他以较为工细的笔墨和鲜艳的色彩,展现了美丽富饶的三湘大地:左上角的远景,绘山上白云飘飞、山下翠竹成阴的九嶷。画面的中景,绘水上船只穿梭、两岸工厂林立的洞庭湖。右下角的近景,绘红旗招展、果实累累的橘子洲头。而点出“芙蓉国里尽朝晖”主题的,则是整幅图中所绘的万朵红霞。此图为画家的得意之作,曾经创作多幅。本文中的这幅《毛泽东〈芙蓉国里尽朝晖〉诗意图》(图13),是傅抱石为迎接国庆15周年,于同年8月所作的此类题材大幅。
毛主席的《忆秦娥·娄山关》,是傅抱石乐此不疲、一再创作的题材,其形式既有册页、横幅,又有立轴、扇面。在1964年10月他作的《毛泽东〈苍山如海·残阳如血〉诗意图》中(图14),画家通过中国画特有的笔墨意境,将主席词中“苍山如海,残阳如血”的精神意象极为自然地呈现开来。全图以中景为主笔,焦墨、浓墨、湿笔、干笔并用,且以画家特有的“抱石皴法”,将壁立千仞的雄伟山势淋漓尽致地画出。娄山关的奇险和幽深,则以画面中山岚弥漫的水气、掩映在峰峦顶部无数的红旗和人流来营造。而与中景的红旗相映衬的,是图上角天际间一抹红霞的远景。作品豪放激越,壮美雄浑,非常形象地再现了主席的词意境像。
毛泽东作于1929年的《采桑子·重阳》,是当年在闽西征战途中,恰逢重阳佳节时触景生情而作,其思想深度可谓在古往今来的重阳词中独步词坛、无往无来。在1964年傅抱石所作的《毛泽东〈采桑子·重阳〉诗意图》中(图15),画家以“寥廓江天万里霜”入画。图中的树木枝干以清拔刚劲的线条勾画,树叶则以破笔点染,于浓淡相间、色墨相融中,彰显出苍莽蓊郁、气势开阔的画面,令傅抱石泼墨散锋完美结合的娴熟画技得以充分体现,具有大气象。
早在1959年1月,傅抱石即探索性地选择主席的《沁园春·长沙》中“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入画。因不再囿于景色,故较之前的作品笔法洒脱了不少,意境亦显得更为开阔。当年12月,由于撰述《中国革命的伟大史诗——学习毛主席诗词笔记》的教学需要,时任江苏省教育厅厅长吴天石恳请傅抱石绘制插图。画家应其要求,提供了《毛泽东词意画》6幅,此图式即在其中。而这幅《毛泽东〈沁园春·长沙〉词意图》(图16),是画家在1965年1月所作的。作品远景绘群山层林、洒满红光,以“万山红遍”的视觉语言完成图解。中景绘茫茫湘江,百舸争流。近景则绘舟船一艘,船中满载意气风发、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同学少年”。全图诗意盎然,画面境界寥廓。
根据优美的诗词意境入画,历来是中国画的重要创作方式之一。而傅抱石“毛泽东诗意、词意图”的创作主题之确立、绘画题材之拓展,则为现代中国画的创作,开辟出了新的空间和范畴,并使其成为了上世纪后半叶中国画最为重要的创作主题之一。作为将毛泽东诗词最早引入中国画创作、创作数量最多、艺术影响力和传播力最广的画家,将此类题材创作引向高峰,傅抱石居功至伟,可谓是“毛泽东诗意、词意图”创作的开启者和集大成者。
再纵观南京博物院藏品,我们不难看出傅抱石在“毛泽东诗意、词意图”的绘制过程中,能够熟练地利用他所掌握的传统绘画技法与文化知识,进行划时代的艺术创作。同时通过他自身的绘画创作实践,还强调了中国画为社会主义和新时代服务的功能。在民族虚无主义抬头、西方绘画观念和技法冲击中国画的年代,此举无疑在实质上起到了维护中国画存在和发展的重要作用。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知名山水画家傅抱石与李可染、关山月、潘天寿、黎雄才、钱松嵒、陆俨少、何海霞等人,当时就深深地被毛泽东诗词所感染。他们心怀崇敬、深刻揣摩、反复绘画,创作了一大批毛泽东诗意、词意山水佳品,并令其成为了一种极具时代特色的山水画品类。其中最早探索毛泽东诗意、词意山水画创作的傅抱石,以他惯用且轻车驾熟的表现手法,将毛泽东诗词中激动人心的篇章“移植”至其画面之中,从而构成了他后期创作的中国画中较为独特之部分,并由此成为全国画坛“开毛泽东诗意、词意画风气第一人”,堪称一代大家。
1950年至1965年这一时期,为了“笔墨当随时代”,傅抱石几乎将当时毛泽东发表的37首诗词,全部进行了图解与诠释,可谓将其全身心精力投入了“毛泽东诗意、词意图”的创作。而因某种精神上的契合,毛泽东诗词亦确实为傅抱石的个人创作提供了一个适合、丰富的舞台。故在傅抱石晚年的这十五载,他创作了近200件“毛泽东诗意、词意图”,且成为了创作此类作品最多的画家。同时他通过展览、出版等传播途径,将“毛泽东诗意、词意图”引入到大众化审美领域;并把扩展的题材、大胆的手法、丰富的想象,构成他后期“毛泽东诗意、词意图”绘画创作中颇为新颖而又极具特色的一部分,从而为当时的山水画家提供了成功的典范。
本文取南京博物院部分藏品,以此诠释1950年至1965年傅抱石所绘的“毛泽东诗意、词意图”。
1950年至1958年傅抱石创作的“毛泽东诗意、词意图”
傅抱石最早创作的《毛泽东词意图》,为1950年9月20日所作的《毛泽东〈清平乐·六盘山〉词意图》(南京私人藏)。因是最初的尝试作品,故画家在此图中基本保持了其一贯之风格,即以独特的“抱石皴”、改良的“石涛树”画法,仅绘制山坡上红军长征时若隐若现的队伍、远处一群南飞的大雁,以此点明“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何时缚住苍龙”的词义。至1953年,傅抱石为参加国家文化部举办的“全国第一届国画展览”,特别选择了红军长征时过雪山的事迹,于当年7月精心创作了《毛泽东〈更喜岷山千里雪〉词意图》(图1)。图中千里冰封、連绵不绝的雪山虽占据了画面的大部分空间,但其轮廓却以数笔勾画。左图由大块面的、浓淡相间的墨色,体现出山势的变化。画的右下角,则绘有通往天际的一条雪坡;远方那寂静无声的千山万壑、淡墨烘染的阴霾天气,以及人影如豆、艰难跋涉的红军队伍,更使得银白色冰雪世界的画面中渗透着侵人的寒气,同时亦突出了主题,十分精彩。
1957年5月11日,毛泽东以长词《蝶恋花》的形式,答杨开慧青年时期的挚友、时任长沙十中的语文教师李淑一,后长词在北京中南海广为流传。同年8月21日,率中国美术家代表团访问东欧的傅抱石回国并暂留北京,且受邀前往爱好诗词的陈毅元帅家中做客。席间陈毅深情诵读了主席的《答李淑一》,令画家于感慨之余颇受启发,并开始了此《毛泽东词意图》的构思。1958年4月,画家在接受前苏联“社会主义国家造型艺术展览”的创作任务时,即毫不犹豫地以《毛泽东〈蝶恋花·答李淑一〉词意图》为创作题材。为此他不敢有丝毫松懈,最终于同年7月底完成了“以浩大壮观的胸襟,激情挥洒的笔墨气韵”的创作(图2),让长词“使天上人间情融意汇,为革命烈士和人民革命奏起了一曲赞歌”。
1958年7月3日,毛泽东在《人民日报》上发表《送瘟神二首》。同年9月中旬,在中共江苏省委指示下,傅抱石为参加“社会主义国家造型艺术展览会”,亲率杨建侯、谭勇、杜重划、伍霖生及华采真、陈道顺等人以主席的《送瘟神二首》为题,以江南水乡灭钉螺、铲除血吸虫病害的场景描绘为画面,完成了《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题材的创作。同年11月,傅抱石绘《毛泽东〈送瘟神之一〉诗意图》(图3),总体风格精细有余;其后旋即又在基本沿袭集体创作图式的基础上,创作了《毛泽东〈送瘟神之二〉诗意图》,好评如潮。
傅抱石第一次创作《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词意图》(图4),是在1958年的11月。图中的近景以墨调和赭石设色,居画面中央的山、石,凸显山势险峻;队形略呈倒“之”字行走的红军,由下而上行军,基调沉暗厚实。图中的远景以朱砂涂抹,从而刻画了“苍山如海,残阳如血”的意境。而傅抱石同期创作的《毛泽东〈如梦令·元旦〉词意图》(图5),则全部以破笔泼墨与散锋乱麻皴,绘画出群山叠嶂、丛林如织,从而造就出莽莽苍苍的丰富世界。
充分彰显出毛泽东深厚的历史意识和开拓的伟大抱负之《沁园春·雪》,是主席1936年2月所作的诗词,其自上世纪40年代末即广为传颂。1958年11月,傅抱石以词中的“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入画,绘《毛泽东〈沁园春·雪〉词意图》(图6)。图中高耸云端的千里雪山,一望无际;而雪山的山顶上红旗飘扬,意气风发的主席和手握红旗的战士正眺望着远方。尽管主席和红军战士仅为底边上的一些画面,而远方的雪山占据了画面的大半部分,但图中人物却“以小见大”般仿佛在欣赏更远的浪漫险境,可谓胸怀世界、气吞山河。
1959年至1960年傅抱石创作的“毛泽东诗意、词意图”
新中国成立十周年的1959年,首都北京落成了十大建筑,其中的人民大会堂可谓最为宏伟。当时傅抱石、关山月历时四个月联袂为人民大会堂绘制了庄重典雅、笔墨淋漓、气势磅礴的煌煌巨制——《江山如此多娇》,毛泽东亲自为此作题句。这幅在中国画史上空前、尺寸之大创下了历史记录的巨幅山水画,不但表现出新中国生机勃勃的景象,并且是《毛泽东词意图》中的杰出代表作,故在中国绘画史上留下了极其重要的一章。而1959年7月傅抱石所作的《毛泽东〈江山如此多娇〉词意图》(图7),则是他提前绘制的作品,更能展现出画家的个人艺术特色。 1959年6月6日,傅抱石来到毛泽东故乡韶山写生绘画并创作了《韶山图》横卷。随着“韶山组画”的持续发表和公开展览,他的“韶山图式”获得了广泛认同且得到了迅速传播。1960年5月,画家依托主席的《七律·到韶山》,还创作了《毛泽东〈到韶山〉词意图》(图8)。此图将原先的《韶山图》横卷构图,转变为立轴式构图;并将远景韶峰“山”作为最高点,而近景中韶山的梯田、农舍、学校、牌楼,及毛泽东故居、机关、招待所等景物则一应齐全,“水”则绘有横穿画面的一条小溪。整图虽刻画细致工整,但笔墨却较原《韶山图》显得更加成熟。同时因《到韶山》运用了大面积的深绿色,故作品较前者创作风格更凸现清朗郁茂,视觉效果更显得诗意韵致,氛围营造更加温馨。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傅抱石曾任南京师范学院教授、江苏国画院院长等职,因此他对南京有着极深的感情。同时他常以1949年4月毛泽东所作的《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为题材,进行锲而不舍的创作。其中1960年5月,画家还利用散锋用笔的手法,精心创作了《毛泽东〈龙蟠虎踞今胜昔〉词意图》(图9)。此图充分表现了南京的钟山草、石结合之地理特色,笔墨与自然达到了和谐统一。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此图右下角还钤盖了傅抱石刻“换了人间”朱文印,足见画家对新中国的热爱。
1960年傅抱石所作的《毛泽东〈浪淘沙·北戴河〉词意图》扇面(图10),是画家在其作多幅的《北戴河》词意图中,可谓最简练、最成熟的一种图式。图左绘明艳而深沉的几枝红叶近景,其下有数块乌黑的礁石;图右绘空阔的大海之中,远处数艘机械化的渔船群。画家凭借娴熟雨、水绘画技巧,以淡墨干皴绘出大海,以几笔斜刷绘出大雨,即勾勒出“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之意境;再将散锋侧笔绘出波涛水纹,大块浓墨点染乌黑礁石,大笔水墨刷染“及时好雨”,就刻意渲染了“大雨落幽燕”“萧瑟秋风”之氛围。而远方众多的现代化渔船,则表现了“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的新时代气象。
1964至1965年傅抱石创作的“毛泽东诗意、词意图”
由于傅抱石充分发挥了善于营造整体氛围的绘画语言技巧,从而令其创作的“毛泽东诗意、词意图”极富浓郁的个人特色。同时作为国内“毛泽东诗意、词意图”创作经验系统总结的第一人,他还提出了创作此类作品的若干体会并给他人予以启示,把个人经验上升至了一定的理论高度。如果我们阅读新中国美术史,不难发现1960年后、尤其是他生命最后两年即1964年至1965年的“毛泽东诗意、词意图”创作,几乎无不出自他的心得和体会。由此可见傅抱石的“毛泽东诗意、词意图”创作及其理论总结具有特殊贡献,且此种理论还让他在新中国美术发展史中永葆领先地位。
在傅抱石于1964年1月所作的《毛泽东〈井冈山〉词意图》中(图11),画家就通过主席的《西江月·井冈山》,展现出词意所呈现出来的豪迈、激越、磅礴、浪漫的审美意象与精神意绪,其山水形象非常富有创意。画面的近景,是以宿墨、浓墨、焦墨来塑造山川物象的,几乎呈90 直插顶部的峰峦、山坡,突出了坡陡、林密、谷深的井冈山奇險景象。画面的中景,则采用了糅合披麻、荷叶、乱柴等各种皴法的“抱石皴法”,并加以乱笔点苔,绘于云雾缭绕中高峰巨壑向远处延伸,使山势的险要、山谷的幽深得到了进一步凸显。此图以精微的勾勒点景、笔墨的精微与写意特点的对比突出,表现了傅抱石才情的过人之处。
而1964年3月1日傅抱石所作的《毛泽东〈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乾坤赤)词意图》(图12),则以夸张的手法来表达主席诗词的基本精髓。此图中的松树、山石画家以花青绘之,倾盆而下的大雨以白粉扫出,于云雾缭绕间有一红色的“地球”悬挂,右下角还有枯叶在空中分飞;这些图景构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气势恢弘。
傅抱石首次创作《毛泽东〈答友人〉诗意图》,是在1964年2月5日。图中他以较为工细的笔墨和鲜艳的色彩,展现了美丽富饶的三湘大地:左上角的远景,绘山上白云飘飞、山下翠竹成阴的九嶷。画面的中景,绘水上船只穿梭、两岸工厂林立的洞庭湖。右下角的近景,绘红旗招展、果实累累的橘子洲头。而点出“芙蓉国里尽朝晖”主题的,则是整幅图中所绘的万朵红霞。此图为画家的得意之作,曾经创作多幅。本文中的这幅《毛泽东〈芙蓉国里尽朝晖〉诗意图》(图13),是傅抱石为迎接国庆15周年,于同年8月所作的此类题材大幅。
毛主席的《忆秦娥·娄山关》,是傅抱石乐此不疲、一再创作的题材,其形式既有册页、横幅,又有立轴、扇面。在1964年10月他作的《毛泽东〈苍山如海·残阳如血〉诗意图》中(图14),画家通过中国画特有的笔墨意境,将主席词中“苍山如海,残阳如血”的精神意象极为自然地呈现开来。全图以中景为主笔,焦墨、浓墨、湿笔、干笔并用,且以画家特有的“抱石皴法”,将壁立千仞的雄伟山势淋漓尽致地画出。娄山关的奇险和幽深,则以画面中山岚弥漫的水气、掩映在峰峦顶部无数的红旗和人流来营造。而与中景的红旗相映衬的,是图上角天际间一抹红霞的远景。作品豪放激越,壮美雄浑,非常形象地再现了主席的词意境像。
毛泽东作于1929年的《采桑子·重阳》,是当年在闽西征战途中,恰逢重阳佳节时触景生情而作,其思想深度可谓在古往今来的重阳词中独步词坛、无往无来。在1964年傅抱石所作的《毛泽东〈采桑子·重阳〉诗意图》中(图15),画家以“寥廓江天万里霜”入画。图中的树木枝干以清拔刚劲的线条勾画,树叶则以破笔点染,于浓淡相间、色墨相融中,彰显出苍莽蓊郁、气势开阔的画面,令傅抱石泼墨散锋完美结合的娴熟画技得以充分体现,具有大气象。
早在1959年1月,傅抱石即探索性地选择主席的《沁园春·长沙》中“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入画。因不再囿于景色,故较之前的作品笔法洒脱了不少,意境亦显得更为开阔。当年12月,由于撰述《中国革命的伟大史诗——学习毛主席诗词笔记》的教学需要,时任江苏省教育厅厅长吴天石恳请傅抱石绘制插图。画家应其要求,提供了《毛泽东词意画》6幅,此图式即在其中。而这幅《毛泽东〈沁园春·长沙〉词意图》(图16),是画家在1965年1月所作的。作品远景绘群山层林、洒满红光,以“万山红遍”的视觉语言完成图解。中景绘茫茫湘江,百舸争流。近景则绘舟船一艘,船中满载意气风发、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同学少年”。全图诗意盎然,画面境界寥廓。
根据优美的诗词意境入画,历来是中国画的重要创作方式之一。而傅抱石“毛泽东诗意、词意图”的创作主题之确立、绘画题材之拓展,则为现代中国画的创作,开辟出了新的空间和范畴,并使其成为了上世纪后半叶中国画最为重要的创作主题之一。作为将毛泽东诗词最早引入中国画创作、创作数量最多、艺术影响力和传播力最广的画家,将此类题材创作引向高峰,傅抱石居功至伟,可谓是“毛泽东诗意、词意图”创作的开启者和集大成者。
再纵观南京博物院藏品,我们不难看出傅抱石在“毛泽东诗意、词意图”的绘制过程中,能够熟练地利用他所掌握的传统绘画技法与文化知识,进行划时代的艺术创作。同时通过他自身的绘画创作实践,还强调了中国画为社会主义和新时代服务的功能。在民族虚无主义抬头、西方绘画观念和技法冲击中国画的年代,此举无疑在实质上起到了维护中国画存在和发展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