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世界金融危机时至两年,对于中国这样一个金融业发展相对滞后的发展中国家而言,后危机时代对于实体经济的深入影响才刚刚开始。因此,如何应对后危机时代对我国金融业尤其是金融机构的影响,是当前金融理论界和金融机构一线管理者的主攻课题。本文以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探讨现时代金融危机背景下理财业务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后危机时代;金融;商业银行;理财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83(2010)09-0007-01
1金融危机对我国商业银行的整体影响
金融危机使得我国的金融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因而给我国商业银行带来了一些风险性影响。
1.1 降低了商业银行的整体盈利能力
金融危机带来的是全国性的消费疲软,而作为拉动消费来刺激成长和积累的国内金融产业则必然面临整体的亏损倾向。我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下滑表现为几个方面:
(1)活期存款向定期存款流移,存贷利率倒挂。我国构成广义货币供应量的准货币中,存款储蓄大幅增加,存款定期化趋势日益凸显。反映出当下投资者信心低迷、消费受到抑制的基本显示,居民储蓄持续上升,并且存款定期化加剧。
(2)银行收入来源越发单一。据2009年上半年上市商业银行名单显示,资产业务的利息净收入仍是银行营业收入的主要来源,约占80%以上,而中间业务收入仅占10%左右,表明中国银行业中间业务收入实际占比不到一成。
1.2 资产安全指数降低,银行风险加大
金融危机加深了金融环境的动荡和不确定性,从而增加的金融业天然不可避免的风险。
(1)金融危机刺激商业银行积极发放贷款,从而降低资产安全。旨在通过国家宏观调控和财政杠杆来调整金融环境的“国十条”政策出台后,各金融机构由于其自身应对危机时的信用收缩的本能,而将很多盘亏资金贷款化,用以转移自身危机。商业银行对房地产市场的贷款增速是加快的,并且银行对房地产的贷款量很大,一旦房地产价格上涨过快,价格的上涨不是建立在真实需求之上,就会形成资产泡沫。
(2)银行贷款资金被转移至高风险的资本市场。大批银行信贷资金投入股市,而且在严令禁止的前提下,大量信贷资金仍然开辟诸如票据融资等方式来降低“入市”难度,从而造成银行对公众的信用风险增加。
金融危机对商业银行整体影响,构成了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应对金融危机的背景和基础。
2后危机时代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对策
2.1 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在后危机时代出现的问题
(1)市场推广和开拓乏力。这一点恰恰在于商业银行在金融危机下整体营利疲软。我国理财市场起步晚,缺乏广大的客户认知和信赖。国内银行在市场推广方面,缺乏宣传,即使存在宣传,其推广方法也单一,而且推广对象不明确。再加上整体经营乏力,致使理财业务难以为继。
(2)理财产品自主开发能力弱。目前国内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大多属于“舶来型”,这种产品天然的与国际大银行相比存在明显的差距。商业银行对金融衍生产品的定价能力、风险管理能力相对较弱,整体上缺乏自主开发能力。
(3)银行控制风险能力弱。理财业务涉及产品和交易的多个层面,隐藏着多种形式的潜在风险,如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汇率风险、利率风险、道德风险等。快速增长的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对我国银行提出了新的要求,有人认为个人理财业务是无风险的业务,因而缺乏一些应有的风险防范观念和措施。金融危机下,商业银行将大量资金投入高风险行业,从而造成了双重的资金风险,再加上证券化、贷款形式不加节制的出现,更提高了不确定性。
2.2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应对危机的对策
(1)围绕风险,定量分析。理财项目其本身是一种投资,而这种投资能够吸引客户的优点就在于其风险的可控制度甚至是零风险。因而,在后危机时代,对于低迷观望的内需市场和客户资本来说,理财产品必须要打出“风险可控”的王牌,必须要以控制风险作为第一设计属性,并佐以精准客观的定量处理和分析。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商业银行需要切实按照银监会强调的风险揭示、客户评估及信息披露等要求,对不同理财产品的风险等级做出明确的划分和标识,进而在销售过程中配备专业人员对客户的财务状况、风险偏好、损失承受能力以及投资预期等进行审慎的识别与评估。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建议商业银行全面推广理财产品客户风险评估机制,帮助客户选择适合理财产品,防范投资风险,提高满意度。在产品研发的同时建立风险内控制度,研究新产品潜在的风险和必要的风险管理措施,实施跟踪和定期评估的制度。
(2)顺应潮流,打造个性化、“客户中心”的服务。商业银行理财项目所针对的往往是客户一生的投资周期而不是某个阶段,因而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必然经历一个由个人理财服务向个人理财计划转变的发展之路。而金融危机所造成的全国性的货币恐慌也必然引发潜在客户有意将投资的周期延长,因此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服务属理财业务应体现以“客户为中心,市场为导向”的经营理念,要求对客户进行细分,选择合理的目标市场,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进行差异化、个性化的理财服务。
(3)创新品牌,打造全新差异化的理财产品。创新是应对危机的利器,而理财创新产品也是商业银行应对金融危机,巧妙化解危机所带来的诸如营利疲软、存贷款转移倒挂、资产风险加重等问题的不二选择,是后危机时代翻身的保证。商业银行要实现理财业务的跨越式发展,强大精进的业务与品牌创新能力是取得竞争优势、赢得目标与潜在客户的关键。因此,金融危机背景下商业银行首要任务是敏锐把握机会,在政策允许范围内,成功推出新产品。创新和服务的完善对于理财业务产品,可以说是没有止境的追求,因为客户的理财需求是多样化的,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是不断变化的。尤其是在后危机时代,客户的投资理念更为谨慎与苛刻,对于理财产品的信用和风险则更为挑剔。因此,商业银行必须认真研究经济形势变化,深入探求金融政策取向,全面瞄准银行同业动态,充分利用商业银行系统优势和全行集成数据中心,推动产品和功能的创新,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加强对个人理财等金融创新业务的引导,鼓励商业银行在风险可控、成本可算、信息披露充分的前提下创新金融业务。当然,在金融危机下,理财产品的创新也需要有一定的要求,如在细分客户的基础上要打造模板化、简明化的产品设计,尤其要注重对成本的降低和科学的论证,同时还要走差异化、市场导向的营销路线,这样才能有效的化解危机所能造成的风险,增加商业银行的运营绩效,提高金融控制力度。
参考文献:
【1】 刘志晖,浅析金融危机背景下的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J].中国外资,2009(11)
【2】 孙璐,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形势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9(5)
【3】 李彦,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发展中的问题和趋势[J].大众商务,2009(2)
【4】 黄达主编:金融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关键词】后危机时代;金融;商业银行;理财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83(2010)09-0007-01
1金融危机对我国商业银行的整体影响
金融危机使得我国的金融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因而给我国商业银行带来了一些风险性影响。
1.1 降低了商业银行的整体盈利能力
金融危机带来的是全国性的消费疲软,而作为拉动消费来刺激成长和积累的国内金融产业则必然面临整体的亏损倾向。我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下滑表现为几个方面:
(1)活期存款向定期存款流移,存贷利率倒挂。我国构成广义货币供应量的准货币中,存款储蓄大幅增加,存款定期化趋势日益凸显。反映出当下投资者信心低迷、消费受到抑制的基本显示,居民储蓄持续上升,并且存款定期化加剧。
(2)银行收入来源越发单一。据2009年上半年上市商业银行名单显示,资产业务的利息净收入仍是银行营业收入的主要来源,约占80%以上,而中间业务收入仅占10%左右,表明中国银行业中间业务收入实际占比不到一成。
1.2 资产安全指数降低,银行风险加大
金融危机加深了金融环境的动荡和不确定性,从而增加的金融业天然不可避免的风险。
(1)金融危机刺激商业银行积极发放贷款,从而降低资产安全。旨在通过国家宏观调控和财政杠杆来调整金融环境的“国十条”政策出台后,各金融机构由于其自身应对危机时的信用收缩的本能,而将很多盘亏资金贷款化,用以转移自身危机。商业银行对房地产市场的贷款增速是加快的,并且银行对房地产的贷款量很大,一旦房地产价格上涨过快,价格的上涨不是建立在真实需求之上,就会形成资产泡沫。
(2)银行贷款资金被转移至高风险的资本市场。大批银行信贷资金投入股市,而且在严令禁止的前提下,大量信贷资金仍然开辟诸如票据融资等方式来降低“入市”难度,从而造成银行对公众的信用风险增加。
金融危机对商业银行整体影响,构成了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应对金融危机的背景和基础。
2后危机时代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对策
2.1 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在后危机时代出现的问题
(1)市场推广和开拓乏力。这一点恰恰在于商业银行在金融危机下整体营利疲软。我国理财市场起步晚,缺乏广大的客户认知和信赖。国内银行在市场推广方面,缺乏宣传,即使存在宣传,其推广方法也单一,而且推广对象不明确。再加上整体经营乏力,致使理财业务难以为继。
(2)理财产品自主开发能力弱。目前国内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大多属于“舶来型”,这种产品天然的与国际大银行相比存在明显的差距。商业银行对金融衍生产品的定价能力、风险管理能力相对较弱,整体上缺乏自主开发能力。
(3)银行控制风险能力弱。理财业务涉及产品和交易的多个层面,隐藏着多种形式的潜在风险,如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汇率风险、利率风险、道德风险等。快速增长的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对我国银行提出了新的要求,有人认为个人理财业务是无风险的业务,因而缺乏一些应有的风险防范观念和措施。金融危机下,商业银行将大量资金投入高风险行业,从而造成了双重的资金风险,再加上证券化、贷款形式不加节制的出现,更提高了不确定性。
2.2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应对危机的对策
(1)围绕风险,定量分析。理财项目其本身是一种投资,而这种投资能够吸引客户的优点就在于其风险的可控制度甚至是零风险。因而,在后危机时代,对于低迷观望的内需市场和客户资本来说,理财产品必须要打出“风险可控”的王牌,必须要以控制风险作为第一设计属性,并佐以精准客观的定量处理和分析。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商业银行需要切实按照银监会强调的风险揭示、客户评估及信息披露等要求,对不同理财产品的风险等级做出明确的划分和标识,进而在销售过程中配备专业人员对客户的财务状况、风险偏好、损失承受能力以及投资预期等进行审慎的识别与评估。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建议商业银行全面推广理财产品客户风险评估机制,帮助客户选择适合理财产品,防范投资风险,提高满意度。在产品研发的同时建立风险内控制度,研究新产品潜在的风险和必要的风险管理措施,实施跟踪和定期评估的制度。
(2)顺应潮流,打造个性化、“客户中心”的服务。商业银行理财项目所针对的往往是客户一生的投资周期而不是某个阶段,因而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必然经历一个由个人理财服务向个人理财计划转变的发展之路。而金融危机所造成的全国性的货币恐慌也必然引发潜在客户有意将投资的周期延长,因此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服务属理财业务应体现以“客户为中心,市场为导向”的经营理念,要求对客户进行细分,选择合理的目标市场,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进行差异化、个性化的理财服务。
(3)创新品牌,打造全新差异化的理财产品。创新是应对危机的利器,而理财创新产品也是商业银行应对金融危机,巧妙化解危机所带来的诸如营利疲软、存贷款转移倒挂、资产风险加重等问题的不二选择,是后危机时代翻身的保证。商业银行要实现理财业务的跨越式发展,强大精进的业务与品牌创新能力是取得竞争优势、赢得目标与潜在客户的关键。因此,金融危机背景下商业银行首要任务是敏锐把握机会,在政策允许范围内,成功推出新产品。创新和服务的完善对于理财业务产品,可以说是没有止境的追求,因为客户的理财需求是多样化的,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是不断变化的。尤其是在后危机时代,客户的投资理念更为谨慎与苛刻,对于理财产品的信用和风险则更为挑剔。因此,商业银行必须认真研究经济形势变化,深入探求金融政策取向,全面瞄准银行同业动态,充分利用商业银行系统优势和全行集成数据中心,推动产品和功能的创新,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加强对个人理财等金融创新业务的引导,鼓励商业银行在风险可控、成本可算、信息披露充分的前提下创新金融业务。当然,在金融危机下,理财产品的创新也需要有一定的要求,如在细分客户的基础上要打造模板化、简明化的产品设计,尤其要注重对成本的降低和科学的论证,同时还要走差异化、市场导向的营销路线,这样才能有效的化解危机所能造成的风险,增加商业银行的运营绩效,提高金融控制力度。
参考文献:
【1】 刘志晖,浅析金融危机背景下的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J].中国外资,2009(11)
【2】 孙璐,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形势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9(5)
【3】 李彦,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发展中的问题和趋势[J].大众商务,2009(2)
【4】 黄达主编:金融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