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课程设计与专业发展的研究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xian1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主要概念界定
  (一)幼儿园课程建设
  幼儿园课程建设需要一些在务实基础上的务虚的研讨,但从根本上说,需要务实。什么是务实? 务实就是关注课程整体,关注整个的课程,关注课程形成和产生成效的过程。务实是幼儿园课程建设的重要理念,也是幼儿园课程建设的一个根本导向。只有务实,才能真正感受到作为过程的课程, 真正参与到作为过程的课程之中。因此, 课程建设不是埋头写作的过程,不是高谈阔论的过程,课程建设是在具体的一日活动展开的过程中进行的。因此, 课程建设是做的过程, 是思考的过程,是在做和思考的基础上讨论和总结的过程。只有这样,课程建设才能最终与课程的成效结合起来,课程建设才能推动教育质量的提高。
  (二)教师专业发展
  有关教师发展概念的界定,已有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结合课程建设的需要以及幼儿园现有的师资队伍情况,我们提出了以提高教师专业自主能力为核心内容的教师发展:是指教师不断接受新知识,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活动。在这一活动过程中,其学习、反省、质疑、判断、选择、组织、实践、决策以及评价的能力得到提升。
  二、实践探索——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一)“听课—评课”活动
  “听课—评课”活动作为教师主要的日常专业活动之一,根植于教师的教学实践,并且对教师的教学实践有直接的指导和帮助作用。一般说来,完整的“听课—评课”活动包括听课、说课、评课三个环节,但在不同情况下其实施会有多种形式。
  在课程建設过程中,幼儿园的“听课—评课”活动有了很大改观:幼儿园内部班级之间的“看课—评课”活动日渐增多。教师对待“评课”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愿意让别人来看自己是怎么做的,并且期望能够得到指导。园长、教研组长在“看课—评课”过程中,不再过分关注教师上课的结果,而是关注整个活动的过程,并将“赏识教育”法用于“评课”过程中,使教师感觉“开课”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个锻炼自我、提升自我的机会。
  以前开课我可能更多的比较关注“上课上得好不好,失败了,很难为情的”,这种结果总是很注重的,但是现在我们领导更注重就是这种过程,只要你参与了……其实在这个过程中你可能就会学到很多东西,关于结果的话,她倒不是很重视的。这样以来,我们老师心态就放得很平和了,更愿意去面对这种活动,要不就觉得我心里面很有压力。
  在课程建设过程中,由于使用新教材,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这种情况促使幼儿园的“听课—评课”活动也发生了变化。园长不仅注重幼儿园内部的“看课”活动,而且也给教师提供外出“看课”的机会,让她们“走出去”看看其他课改园是如何做的,教师也感觉这是很有必要的。
  幼儿园在课程建设过程中,其“听课—评课”活动的内容与形式渐趋完善,由教研员、骨干教师等园外人员以及园长、教研组长、教师等园内人员组成的比较完整的“听课—说课—评课”活动是常有的,并且教师也敢于挑战自己,参加有关新课程、新教材的展示活动。
  (二)教研组活动
  在幼儿园,教研组作为“教育、教学研究组织”,一直被认为是提高教师业务水平、提高教师教养能力的基地,并且教研组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幼儿园教育的质量。
  在课程建设过程中,为了充分发挥教研组的功能,使其既能够帮助教师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又能使教师对幼儿园课程建设的情况、新教材的使用情况有个全然的了解,幼儿园进行了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专题式教研、问题式教研、竞争式教研。可以看出,幼儿园教研组活动随着课程建设的进行,其内容、形式、策略在不断变化。教师在参与活动时要有问题意识,明确自己参与教研活动的目的,真正做到“带着问题来,带着方案走,带着行动的结果来,带着新的方案走”,并且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
  (三)专题学习与研究
  幼儿园作为课程建设实验基地,从各方面而言,具备课题研究的能力,并且也需要以科研来带动幼儿园的发展,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在课程发展过程中,围绕着课程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幼儿园进行了多次专题培训、课题研究,并且其培训、研究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如培训;专题研讨;课题研究。
  三、幼儿园课程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一)构建“伙伴共生”的群体
  在课程建设过程中,之所以强调要构建一种合作的教师文化,构建一个“伙伴共生”的群体,是因为从幼儿园的发展、教师的发展来看,教师个体的发展并不是最终的理想与目标。构建“伙伴共生”的群体,在幼儿园成立专业社群,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因为专业群体的形成和群体内部的变革,都须依赖于教师间长期而深入的社会互动,制度上的建设往往对真正的社群群体的形成功能有限。为此,建议幼儿园在进行课程建设过程中,根据园所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幼儿园资源优势,为教师实施新课程提供物力、智力上的支持和帮助;在课程建设过程中,幼儿园教师之间形成协作的课程改革小组,营造一种合作的“伙伴共生”的群体文化,通过“头脑风暴”的方法集中动用教师的智慧,以促成幼儿园内部教师之间围绕着专业问题进行有效交流,确保教师在新课程中的成长。
  (二)确保教师的“课程话语权”
  教师的“课程话语权”即教师的课程权力,指教师在课程研究、课程开发以及课程实施过程中所具有的权力。在此所关注的主要是确保教师在课程建设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确保教师的“课程话语权”。
  在课程建设过程中,要确保教师的“话语权”,首先要改变传统的观念,转变教师的课程角色,让教师从课程的传授者转变为反思的实践者。教师作为反思的实践者,实施课程的过程就是对课程内容重写的过程,是教师根据其教育设计意图重新理解课程后,以课堂为基础,通过反思、实践等手段重新把握课程、实现课程重构的过程。
  幼儿园课程建设与教师专业发展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是一劳永逸的, 而是一个需要不断努力的过程、需要相协调、相配合。
其他文献
一、提出问题  江门市教育第一幼儿园始建于1947年, 直至2017年已经走过70年的风雨历程。江门市教育第一幼儿园庆祝办园70周年,举办了一系列的庆祝活动。包括让“活教育”的思想活起来教学成果展示研讨活动、教育一幼“本色·归真”幼儿美术作品展、观摩实习场游戏课程及专家现场活动点评等活动。我有幸参加了相关的活动,并且从当中得到了启发。  二、陈鹤琴的教育思想  陈鹤琴的活教育理论体系,包括三大纲领
期刊
一、“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提出背景  我们学校是一所地处偏远的农村初级中学,生源复杂,学生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差别很大,学生水平的差异使教学难以定位。在实施新课程的进程中,亟需一种能转变师生教和学行为的转变的落脚点,教育教学现象可以说各具特色,我们经历了洋思经验、杜郎口现象、宁津模式等等教学模式的盛衰,发现他们除了有各自鲜明特色外,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都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
期刊
2011年版的《英语课程标准》在文化意识这一篇章中,具体指出了教师应如何培养学生的世界意识。在起始阶段应使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及中外文化的异同有粗略的了解,教学中涉及的英语国家文化知识,应与学生身边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并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在英语学习的较高阶段,要通过扩大学生接触异国文化的范围,帮助学生拓展视野,使他们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进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线教师往往
期刊
一、探索分组教学的成因  1.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发展,新课程改革进一步的深化,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也逐步进入正轨,信息技术在各科教学中得到了充分的应用。信息技术学科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有着自身的规律和特点。面对信息内容的不断变化,以及信息技术课时效性、实践性、创造性等诸多特点,如何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自主性、合作性、研究性学习能力和锻炼他们的实践创新能力,
期刊
“教材无非就是一个例子”,陶老简单的话语却成为语文老师的我一直努力实践的动力。于是乎,在这样的“例子”的引导下,经典作品走进了孩子们的教室,摆在课桌上;于是乎,延伸出来的心灵震撼、成长思考也在孩子们心中萌发;于是乎,对主题閱读的思考与实践又让我、让孩子们收获颇丰,让我们始料不及。  一、学习课文知识,启发思考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三单元第九课《轮椅上的霍金》一文,是一篇饱含着浓浓的情感、让人
期刊
华罗庚教授曾说:“数与形,本是相倚依,怎能分作两边飞,数缺形时少直觉,形少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百般好,隔离分家万事休。”数形结合法是一种教与学的思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若能充分重视这一教学思想,积极引导学生去体会、理解和运用这一数学思想,将会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得益非浅。巧用构造图形不仅可以提升学生数形互用解题的水平,而且还对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建模能力有积极作用. 而构造图形的关键在于敏锐的观察和合理
期刊
一、背景与目的  (一)研究背景  为了应对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李克强总理在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我国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将其提升为国家级战略。由此互联网的基础平台作用凸显,形成的移动互联网发展新形态,正在不断改变着我们的学习生活。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5年《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统计,截至2015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68亿,其中19-29岁网民
期刊
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也是实现教学目的的主要途径,学生的知识大多是通过课堂教学的途径获得的。因此, 重视课堂教学,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更能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但是演好课堂教学这出戏,除了教师具有丰富的专业基础外,还必须通过老师美的设计,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下面就是我实践教学的几点心得。  一、“问题教学”在课堂中的应用  问题教学是以学生
期刊
《纲要》指出,教师要为幼儿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促进幼儿艺术能力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为创设良好的环境和条件提供了重要保障。同时,将这一技术应用于剪纸教学活动中,不仅可以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主动性,而且可以有效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引导幼儿观察剪纸对象的外形特征,帮助幼儿梳理剪纸方法,记录幼儿剪纸活动过程等,从而促进幼儿倾听、表达、创作和同伴交流与互动等多方面能力的发展。下面我就具体谈一谈如何运用信息
期刊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有这么一段话:“与其把学生当作天津鸭子添入一些零碎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钥匙,使他们可以自主的去开发文化的金库和宇宙之宝藏。”这里的“几把钥匙”谈的就是在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先周导学设计开启自主之门  预习是自学的初级形态,不依赖教师而走向独立人格的前提条件之一。“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为实现高效的预习效果,构建学生主动发展的弹性空间,以先周导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