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4月上旬,根据石舒清小说《清水里的刀子》 改编的同名电影登陆院线后,对原作的重读成为许多观众的标配之选.已被改编为电影的鲁迅文学奖作品并不很多,不外东西的《没有语言的生活》、毕飞宇的《哺乳期的女人》、葛水平的《喊山》等几部而已,故《清水里的刀子》甫一公映,不仅获得电影界的注目,也同时吸引着文学界的打量. 通常认为,小说改编为电影须有可行性, 情节清简、主打心理的一类,就不太适合;然而《清水里的刀子》 恰恰属于这样一篇典型:6400余字的短制之内,心理描写即占了八成.连石舒清也坦陈:“仅凭原作是很难成为一部电影的. ”这就使该片的改编策略成为一个颇具难度的美学谜题.经与小说原作细致比对,会发现本片风格明显倾向于极简语汇外表下深层意涵的呈示. 对此样本加以读解, 不仅可为小说的影像转化贡献一例经验, 也有助于中国电影美学风格的多元拓进和国际交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