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一颗平常心——感恩教育的断想

来源 :空中英语教室·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bi123456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恩是别人在合法的前提下自愿地、主动地、 不附加如何条件的给予。施与者的善行对于受益者来说就是恩,受益者发自内心地对于施与者的感激之情就是感恩。感恩教育的目的就是要让人们都知恩图报。时下有些“感恩”却有些变味,学会感恩重要的是保持一颗平常心。
  【关键词】恩;感恩;感恩教育;保持平常心
  
  【中图分类号】G629.2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7-0214-02
  
  说起感恩教育,可能会有人认为:这是各级各类学校的事情,受教育的对象应该是在校学生。因为现在的在校学生绝大多数都是在家庭条件优裕,被祖、父几辈人你娇他惯的环境里长大的,缺乏感恩的知识与情感,这些人太需要补一补感恩方面的教育课了。然而一些家庭经济条件非常困难、亲身正在接受他人和社会资助才得以能够上学的学生,以及这些学生的家长也非常缺乏感恩意识。据报道:“感动中国”的先进人物丛飞自己省吃俭用资助过170多名学生上学,而当丛飞得病住院后,他资助的学生却没有一个到医院看望过他。更让人不能理解的是有一个学生还写信向他要MD,还有一位受资助学生的家长问:你什么时候能出来挣钱。看来应该接受感恩教育的决不只是在校的学生,也应该包括一些成年人。
  中国的感恩教育源远流长,历史上流传下来的感恩报恩故事诸如:结草衔环、羊跪乳乌反哺、隋侯救蛇而得珠、毛宝放龟而得渡等不可胜数。知恩图报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断继承和发扬这一优秀传统,是现代人的义务和责任。人不仅应该孝敬父母,尊敬师长,而且对于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都应该有发自内心的感激之心。感恩是社會上每个人都应该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一切良好非智力因素的精神底色,感恩是做人的起码的支点。进行感恩教育,为的是使人们都感悟到:父母养育了我们,我们应该感谢父母;老师给了我们知识,提高了我们的能力,我们应该感谢老师;他人关心帮助了我们,我们应该从心眼里感激他们,要加倍努力地工作来报答社会,使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更加美好。
  然而时下有些感恩却搞的有点变味。比如:子女考上了大学,家长要办谢师宴,以报答教师教育之恩;医生解除了患者的病痛之苦,患者要敬奉一定数额的红包,以报答医生的救命之恩;当你身处危险困厄之境他人施以援手,使你得以脱离困厄之后,就得掂些礼物前去报答他人的相助相救之恩。只要是宴请过了、红包、礼物送过了计算恩报清了。否则,就怕被人指责是不知感恩、知恩不报。这种样子的报恩好像大有等价交换的意味。
  这些变了味的感恩行为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前些年由于物质的贫乏,为了能够得到分外的物品,社会上便有了 找关系、走后门现象。走后门不正之风的蔓延,导致滋生出种种腐败现象,因此,人们就对“走后门”等腐败现象深恶痛绝。然而走后门这种腐败现象就像是“臭豆腐”,闻着臭却吃着香。能有“后门”可走者,嘴上虽然不敢明目张胆地说走后门正当,但心里确在念叨:千万不敢把后门都堵死了。暂时还没有找到后门的,虽然嘴上在慷慨激昂地声讨走后门对社会所造成的严重危害,但其心里却在千方百计地盘算着寻找着后门的途径。而今我们仍然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存在着比如:教育资源、医疗资源等等还仍然比较紧缺的状况。为能让子女上一所好的学校,许多家长不惜重金来请客送礼托关系去为子女择校;为能及早解除病痛的折磨,患者就送红包肯请专家主刀。这就是滋生腐败的土壤,这些腐败现象冲击着人们道德价值观念的底线。
  学校培养学生是学校的职责,向学生传授知识是教师必须履行的义务;医院救死扶伤是医院的天职,提高医疗技术解除患者的病痛是医务工作者必须尽到的责任,收红包是医务人员丧失职业道德的表现。既然学生与患者都已经按标准缴纳了规定的费用,学校和医院就不该再有收礼、吃请、索要红包的理由。然而学生家长和患者家属们为了能够是自己的亲人得到额外的呵护与照顾,就死乞白赖地去向教师和医生们的职业道德防线发起轮番进攻。你不请吃,怕学校对你的子女不重视;你拒收红包,患者及其家属就感到不安心、不放心,怕你在做手术时不细心认真(深圳凤凰医院因为没有收到足值的红包就把患者的肛门缝住了)。其实,学生家长要报答教师的教育之恩而摆谢师宴,患者要感谢医生的救命之恩而送红包表示感激之情,这本身并没有错,只要这行为的目的不是为了蓄意腐蚀拉拢教师和医生犯错误。如果你经济条件允许,经常与老师进行交流沟通,了解掌握子女在家庭、在学校的真实表现,及时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引导,这对子女的成长都非常有益。如果你的财力雄厚,为报答医院的救命或是解除了病痛之恩,就拿出一部分钱来帮助医院增加医疗设施、改善医疗条件、给医务工作者都办一些福利,这都是积德行善之举。问题是现在有些择校者和求医者们的经济实力并不雄厚,花一点钱去请客送礼送红包就感觉非常心疼。自己心甘情愿地干了违心的事情,嘴上说是感恩谢师、慰劳医生,心里却暗骂老师医生好吃好喝好收礼,还说是现在的社会风气不好。由此看来,搞这些变了味的感恩之举的人,实际上不懂得什么是恩,什么是感恩,他们的举动是在羞辱对他们有恩的人。
  什么是恩呢?恩是一种社会关系。《说文》对“恩”的解释为:“惠也。从心因声。《徐曰》恩者,有所因也。因心为恩。又爱也,泽也”。在社会存在着社会分工,存在着长与幼、上级与下级等社会秩序的情况下,就会产生长辈给予晚辈的关爱、上级给予下级关怀、人与人之间相互帮助的情况。受到关爱的晚辈、受到关怀的下级和得到他人帮助的人们把长辈、上级和他人所给予的好处牢记在心,这便是长辈、上级和社会对你的“恩”。一般认为:施与者的善行对于受益者来说就是恩,受益者发自内心地对于施与者的感激之情就是感恩。恩是别人在合法的前提下自愿地、主动地、 不附加如何条件的给予。不能靠乞求获得。若是给予者凭借权利,在违背政策法律的情况下让你得到了什么好处,那这些好处就不能称之为恩。
  恩的有无,取决于受到好处者的内心感受。这种内心感受取决于他的思想政治觉悟程度、道德水平和对于事情的认识、理解能力,以及得到好处时的具体境遇。同样的一件事情,比如:你为了生计在路口摆了个茶水摊买大碗茶,(假如你经营的茶水质量一般,品种单一,但价格公道)有几个口渴难耐的同路人过来喝茶,如果你发现其中有人囊中羞涩,你就豁达慷慨地全部免收这拨人的茶水钱(因为你怕只免那个囊中羞涩人的茶钱,可能会使他难堪),那么,囊中羞涩者会认为你是有恩于他,而“不差钱”的主们或许会认为你是在小瞧了他,而不领你的情义。像这种你认为你是对别人好而别人却不领情的事情很多。
  恩不应该有大小之分。恩大者莫过于天地、国家、父母。有一首歌里说唱到:天大地大不如党的恩情大,爹亲娘亲不如毛主席亲,千好万好不如社会主义好,河深海深不如阶级友爱深。国家、社会、父母给予我们的恩是大恩,我们应当用毕生的精力去报答。恩小者可能是一杯水、一口饭、一句暖心的安慰话,但在特定的环境里,这些好像微不足道的小事,可能就会挽救一个人的性命、决定或者改变一个人的命运。所以,对于别人给予我们的好处哪怕再小也不能忘记,更不能忘恩负义、恩将仇报。
  一般认为:恩是褒义词,其内容实质都是正面的、好的。但是“恩”有不正当的因素成分。由于有些施与者的出发点与动机不正当,使得我们一时难以区分恩的真伪。我们常说某某某不地道,一贯好用小恩小惠的手段来拉拢收买人心以结党营私;某某某是奸诈小人,经常是不择手段地去设局上演英雄救美的情境以实现其私欲。那些小恩小惠是不是恩呢?那些设局者表面上让你得到的好处是不是恩呢?我们并不是天生就具有明辨是非、能够洞穿种种骗局的慧眼,因此就可能会干出一些“错把坏人当恩人和错把恩人当坏人”的荒唐事,京剧《智取威虎山》中的李勇奇,就是通过了仔细观察、经过了一番认真的思想斗争之后,才认识到自己原来是“青红不分皂白不辨,将亲人当仇敌,羞愧难言”了的。
  感恩,应该是受恩惠的人诚心诚意地向施予恩惠的人表达自己的尊敬与感激之意。感恩教育的目的就是要让人们都知恩图报。报答别人的恩情,需要拥有一定的经济实力,但是,报恩不适用等价交换原则。
  人们常说:“受人滴水之恩,应当涌泉相报”,其意思大约是强调:你报答恩人应付出的物质的或是精神方面的要比你以前从恩人那儿得到的要多出许多倍才行,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中国人的善良与厚道。“大恩不言谢”,是说我们从恩人那儿得到了莫大的恩典,可是现在能力有限,暂时无力报答,以后一定会用实际行动报答,而不是说让你连一句感谢的话也不用说。功大莫过救主,恩大莫过救命。救命之恩是一个红包就能够报答得清的吗?报答别人的恩德,应当是在心里牢记别人的好处,在有能力、有条件的情况下多为别人、为社会做些力所能及的好事,哪怕是这些好事是微不足道的。比如:当遇到自然灾害时,别人能够慷慨解囊捐出巨资,而自己因为没能力,哪怕是只捐出了几元钱,只要你能够从心底不认为捐资救灾是一种额外负担,那么你就是用实际行动在感恩、在报恩。正如毛泽东主席所说: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君子报恩用的是心,小人报恩用的是物。君子于人有恩不图别人报答,小人自认为给了别人一顶点的好处就总是惦记着要让别人报答。所以君子是心胸坦荡、光明磊落,小人则是整天低头算计,满脑子的利益。
  恩有正当与不正当之别。恩是别人在合法的前提下自愿地、主动地、 不附加如何条件的给予。不能靠乞求获得,若是给予者凭借权利地位,在违背政策法律的情况下让你得到了什么好处,那就不能称之为恩。然而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有些人却是整天挖空心思地找关系、走门子,为捞到他本不该得到的利益,不惜采取各种来腐蚀拉拢领导,当那些当手中拥有权利的领导被这些小恩小惠整迷糊时,就要以不惜牺牲国家集体利益为代价了进行“涌泉相报”了。而得到了“涌泉”(或是承包到了工程项目,或是被提升了职务)之后,就会再拿出“滴水”(所得到的好处的一小部分)来报“恩”。似这等拿权利作交易的行为,看似你有来我有往有情有义,其实这交易就既不可能等价,也根本就不是“知恩图报”,而是在犯罪。
  想报恩,还要有被恩人或是他人误解甚至是被恩人冤枉的思想准备,把好事办好,把感恩行动进行到底。《白蛇传》中的白素贞为了报答许仙前世对她的救命之恩,不惜放弃了她已经修炼了上千年的道行和可以能够成仙的大好前程而以身相许,使许仙从此有了美满的家庭、幸福的生活。然而许仙却受了法海的挑唆,认定白素贞是蛇妖,帮助法海捉拿白素贞,使得白素贞吃了许多的苦头。当白素贞被法海打败,在断桥上见到了许仙之后,除了情真意切地向许仙诉说“缘由”衷肠,责怪他不该听信法海挑唆之外,仍然是对许仙一往情深,并为他生下了将来可以做状元的儿子,自己被压在雷峰塔下而无怨无悔。白蛇的故事在民间长期流传,人们看重的或许就是白素贞的这种为了报恩无怨无悔的精神。现在社会生活的节奏快,每人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忙,所以就不能强求你的恩人:说是我来你这儿报恩还愿,你就应该怎么怎么待我。只要把你的心意表达到了就足够了。可能我们能够在现实生活中找到一些本来是去报恩,结果弄得不欢而散或是弄到反目成仇的實例。这就违背了报恩的初衷
  知恩图报是君子的品德,贪占便宜是小人的品行,恩将仇报是恶人的行径。凡君子富有同情心、怜悯心和恻隐之心而很少有防人之心;凡小人(我们常常听人们在商议共同做某事之前时说:咱们要先小人,后君子,将来挣钱了怎么分,赔钱了怎么赔要先讲清楚。可见小人并不是坏人。)则是以利己但尽量不害人为行为准则;凡恶人都是毫无道德可言的损人利己主义者。君子与君子交往为的是义,故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与小人之交追逐的是利,故小人之交浓如醇。君子与小人和恶人交往,君子往往是受伤、吃亏,但好人最终必有好报。小人往往能够得利,但是小人往往活的很不开心。恶人的罪恶目的虽然容易得逞,但是作恶多端最终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要力求为他人、为社会多做好事,多做贡献,做正人君子,就是要施恩与人。但是我们并不具有能够准确无误地辨认君子、小人、恶人的慧眼,往往会干出一些事与愿违的事。著名的东郭先生就是吃了分不清好人和坏人的亏而救助了一条穷凶极恶的狼,其结果是自己差一点被狼吃掉;寓言故事中的农夫同样是吃了分不清好人和坏人的亏而救了一条冻僵的毒蛇,其结果却被毒蛇咬死;同样是救蛇,随侯就非常幸运,他救助的那条蛇伤好了后,就衔了一颗大夜明珠来报答他。电影《离开雷锋的日子》中,雷锋的战友开车在路上看见一位老先生被前面的汽车撞伤而肇事车辆却逃逸,就马上把伤者弄到自己的车上送到医院,还垫付了医疗费并一直守护伤者等待伤者的家人。然而老先生(也曾昧了良心)的儿女们则以小人之心来讹诈他们父亲的救命恩人。有许多见义勇为者,自己为救助别人而受伤致残,而被救助者却躲着不露面,甚至不承认见义勇为者是他们的救命恩人。丛飞节衣缩食,资助了178名贫困学生,而当他病倒时,却无一人去看望他,这些受助者没有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没有记住古人的话:“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但丛飞的事迹得到了全国乃至全世界的肯定与赞许。试问那些受助者,你们以何报答曾经帮助过你们的人,是冷漠吗?
   滴水之恩,以何报?用一颗真诚的、感恩的心来报;用你的关怀来报;泪水带来的失望,微笑送来的是关怀。因此用你一个甜甜的微笑来报。 你一句关怀的话语,一个甜甜的微笑,一个关怀的拥抱,一个感恩的眼神……都是滴水之恩, 也都是涌泉之报。
   学会感恩、知恩图报,重要的是保持一颗平常心,记住别人曾经给过你的帮助,尽最大的努力去帮助别人。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33.3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7-0230-01    语文教学中,教师批改作文是重要的不可缺少的环节,语文老师常常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精批”、“詳改”,花费了大量的精力,然而收效却并不显著。  如何用较少的时间去获得更好的效果,结合新课程标准指出的:学生要在初中阶段“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我在语文
期刊
【摘要】口语交际能力就是口语表达、日常交际的能力。本文以新课程改革为背景,探讨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的内容与途径。让学生学会倾听、学会表达、学会应对是小学低年级口语交际。教师应充分利用各方面条件,激发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兴趣,给学生创设口语交际训练的机会。  【关键词】口语交际; 内容; 途径; 评价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7-0203
期刊
【摘要】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如何上一堂成功的作文课?其实作文课也是语文课堂的一部分,所以,以学生为主体的指导思想不能变,落实知识、培养能力、养成习惯的目标不能变。以学生为主体去落实作文知识,培养其作文能力,使其养成规范作文的习惯,就是我在这篇中所强调的。  【关键词】真实感人;有积极意义;创新;时代性;标点、文字规范;字迹清晰;语句通顺;内容丰富;符合要求;结构合理;语言优美    【中图分类号】G
期刊
【中图分类号】G222.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7-0234-01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也说过:“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图。”可见,兴趣之于学习是十分重要的。要让学生“乐作”就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当学生对作文感兴趣时,他们总是积极主动,心情愉悦地去写,写出来的东西就会有真情实感。在教学实践中,我针对小学生写作中普遍存在的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1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7-0235-0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语言学习具有年龄特征,因此,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尤为重要,本文就语文课堂进行语言训练谈一些思考。  朗读是课堂语言训练的根。  《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加强朗读,而且贯穿于各学段的目标之中,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3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7-0234-02    综观当前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教师多数重视培养阅读理解的应试技巧,关注考纲要求的语法、词汇、句型,白白浪费了一篇篇优美文章的缤纷呈现。新课标要求,在阅读中培养学生从多角度感受西方文明之美,其中包括对英语语言的欣赏。本人认为,从欣赏的角度去讲授阅读课文,学生的语篇意识会更强,层次更清晰,内
期刊
【摘要】英语是一种活的语言,是当今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语言。掌握英语并能灵活运用是许多人都想做到的事,掌握英语,首先必须学好语音、语法,然后就要开展大量的阅读。阅读是理解和吸收书面信息的能力,是人类活动的基本方式之一。它是获取知识,认识客观事物,发展智力和情感的重要途径。阅读能力是英语四会能力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能力之一。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有助于扩大词匯量,丰富语言知识,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是大面积提高初中
期刊
【中图分类号】G222.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7-0238-01    在初中阶段的写作训练中,大部分学生的练习仍是以写人记事、状物抒情的记叙文为主。但在写作过程中,暴露出一个显著的问题就是文章写不长,写不精彩,写不生动,难以把事物写清楚、写具体、写形象。面对这些问题,老师和学生都十分苦恼,纷纷寻求解决的方法。但有人认为作文的写作方法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很多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7-0232-02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歌是文学之母。古诗词在文学大家族中最富高雅气质,它集各种美的形态于一体,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美的系统,内容包罗万象,涉及到美的各个领域:令人赏心悦目的自然美,使人荡气回肠的情感美,催人奋发向上的人格美,给人启迪遐思的哲理美。。。。。。用审美的眼光来欣赏,古诗词就是一个琳
期刊
【摘要】促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具有现实针对性,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近年来,宿迁市以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为目标,以实施素质教育为主题,以促進教育公平为重点,千方百计强化农村教育,规范民办教育,突出职业教育,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促进了各类教育共同发展,使整体基础教育水平得到不断提高。  【关键词】教育现代化; 素质教育;均衡发展【Abstract】It has realistic perti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