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中通道钢壳管节自密实混凝土制备及浇筑技术

来源 :隧道建设(中英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daid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钢壳内浇筑的无法振捣的混凝土难以填充密实,尤其是混凝土与顶部钢壳无法密实接触,容易出现大面积脱空等问题。针对这种问题,在确保自密实混凝土工作性能指标满足施工要求的前提下进行配合比设计,配制出具有良好工作性能和体积稳定性能的自密实混凝土;并通过优化浇筑工艺和仓隔设计,实现管节高品质、高工效预制。模型试验结果表明:1)以大掺量粉煤灰和小掺量矿渣粉复掺的胶凝材料体系制备的自密实混凝土,拌合物满足工作性能要求,浇筑后混凝土内部匀质性好、填充密实;2)通过控制混凝土浇筑速率和下落高度,增加仓隔排气孔数量,钢壳与混凝
其他文献
为查明川藏铁路通麦至鲁朗段工程地质问题,合理选择线路走向,在分析遥感释译和区域地质资料的基础上,结合野外调查、物探、钻探、地应力测试和室内岩石试验,针对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具有的高地应力、高地温和水文地质问题3大特殊区域地质问题,开展通麦至鲁朗段隧道选线工程地质研究,提出该段工程地质选线原则。综合分析表明:帕隆藏布北岸CK方案在区域稳定性、地应力和地温等多方面均优于两跨缝合带C1K方案。
针对深埋富水隧道排水过程对周边围岩渗流场扰动问题,首先,采用数值模拟方法,探明隧道排水条件下围岩渗流场分布规律,提出围岩渗流扰动高度概念;同时,采用控制变量法,明确不同因素(水头高度、围岩渗透系数、隧道排水率)条件下围岩渗流扰动高度变化规律;其次,采用数理拟合方法,给出围岩渗流扰动高度分段计算方法;最后,采用室内相似试验,对所提出计算方法的合理性进行验证。研究表明:1)隧道排水后会对围岩渗流场产生扰动,但渗流场扰动范围仅在隧道拱顶以上一定高度内存在,即围岩渗流扰动高度。2)围岩渗透系数、水头高度、隧道排水
机械法联络通道施工工法包含盾构法和顶管法2大类。为分析机械法和既有冻结法工艺的异同点,以宁波轨道交通4号线盾构隧道21座联络通道为背景,分析其结构特征、结构安全性、环境影响、施工工效、能源消耗等。分析结果表明:1)通过将不同工法的主隧道结构保持一致,保证了主隧道结构的标准化;2)不同工法施工均能满足功能、结构安全和周围环境保护的要求;3)机械法相对于冻结法施工引起的主隧道收敛变形更小,更有利于结构安全;4)在同等条件下,机械法施工时间约为冻结法的1/2,同时冻结法每延米联络通道耗电量约为机械法的10倍。
为解决长距离单车道隧道幽暗湿滑环境司机视线受阻、多车辆行车风险大及运输效率低等问题,通过长距离隧道无线通信传输及定位信息计算技术与设备的开发,设计车辆自主避让算法,构建智能交通指挥系统,研发车载调度指挥终端,为车辆相向行驶时提供避让提醒、同向行驶时提供车辆跟车距离提醒提供解决方案,实现了现场隧道车辆相向行驶提前20~35 s的避让预警,同向行驶跟车50~200 m的精确定位及防追尾提醒,降低了长距离大坡度皮带机出碴单车道隧道无轨运输车辆的行驶风险,提高了隧道施工现场车辆调度管理的能力,保证了施工现场物料安
自1968年首个斜井TBM项目--瑞士Emosson项目开工后,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斜井TBM项目。截至目前,国外有76个斜井项目采用TBM施工。国外斜井TBM项目数据统计见表1。
为弥补传统钻探勘察方法存在的不足,更加精确地对隧道围岩信息及岩体应力分布特征进行探测,提出将非开挖管道建设的水平定向钻进技术(HDD,horizontal directional drilling)用于隧道地质勘察的新方法,并给出采用HDD进行隧道地质勘察的详细技术方案,即先沿着隧道设计轴线钻1个水平定向钻勘察孔,并在孔内开展间断取心、水压致裂、综合测井和孔内电视等相关测试,利用测试结果对隧道设计轴线围岩的岩性变化、断裂破碎带分布范围以及隧道涌水情况进行精确判断。最后,将HDD用于天山胜利隧道地质勘察工程
在青藏高原特殊的地质构造背景下,区内岩溶发育具有其独特性。为探究高原型岩溶的发育特征,探索高原型岩溶的调查分析方法,为高原岩溶区隧道工程选线提供参考,以藏东南怒江峡谷区某隧道工程为依托,通过调查确认区内现存各级夷平面的地形、地貌、结构特征,参考其对应的古气候特点,分析该区高原型岩溶的阶段性发育特征;利用地表岩溶现象调查数据、航空电磁物理勘探及深孔钻探成果,进一步分析区内岩溶的垂直分带规律,验证基于
为解决TBM在软弱围岩和断层破碎带中掘进的适应性以及有效应对收敛变形造成的侵限和卡机问题,结合秦岭隧道、大瑞铁路等TBM应用案例,通过对液压式扩挖刀、边滚刀外移、预留扩挖刀箱、主驱动偏心设计和更换刀盘边块5种针对性设计方案进行对比,得出不同扩挖方式的应用特点及适用机型。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液压式扩挖刀可单独适用,适用于短距离扩挖,其他4种方式均适用于长距离扩挖;2)在半径方向扩挖量大于50 mm时,边刀外移必须和刀盘抬升同时使用;3)半径方向最大扩挖量不宜超过100 mm,更大的扩挖必须通过更换边块方式
为有效降低地铁车站施工工人在生产过程中的不安全行为,对地铁车站施工作业班组人员不安全行为的形成、影响因素及表现形式进行分析,采用前因-行为-结果(ABC)分析法,构建基于风险因素的地铁车站不安全行为风险管理模型。研究表明:1)在人因不安全行为风险评判中,管理因素、工人个体因素、作业岗位因素、作业环境因素对地铁车站施工工人不安全行为的影响显著。2)地铁车站施工工人不安全行为的故意违章与无意识违章形成路径包含感染获得阶段、转化认可阶段和习惯保持阶段3个阶段。3)应用ABC分析法可有效分析、管理不安全行为意向,
为解决盖挖逆作法地铁车站钢管混凝土柱的垂直度施工偏差问题,以某地下3层3跨地铁车站实际工程为例,对钢管混凝土柱的垂直度偏差处理进行研究。某盖挖逆作法地铁车站施工的钢管混凝土柱,负1层至负3层柱底向车站横断面方向的偏移量分别为114、254、375 mm,向车站纵向的偏移量分别为44、68、93 mm,垂直度偏差超出了《地铁设计规范》及《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规范》的要求,需要对倾斜的钢管混凝土柱进行置换处理。主要措施如下:1)采用混凝土与钢管柱联合支撑的方式对置换结构进行临时支撑;2)拆除钢管混凝土柱时,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