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参加了一个节目。上场前,跟导演组的人反复讨论:观众构成是怎样的?80后有多少,90后有多少?分别对什么感兴趣,主题应该如何选择?表达方式需要热闹一点还是安静一点?我从不知道做节目这么累,同时照顾这么多人的口味,不能顾此失彼。节目中有筛选、对决和晋级,观众手中的选票就是我必须争取的筹码。
我仿佛成了置身于古罗马斗兽场的角斗士。虽然是娱乐的舞台,四周却弥漫着血腥味儿,浑身紧绷,也疲劳,肾上腺素拼命分泌。我禁不住怀疑:我干嘛要来这里?
相比之下,我更喜欢写文章。我平时的主业是高校教师,业余时间做心理咨询,剩下一点零敲碎打的空闲,用来写写东西。虽然时间精力付出不少,也不见得有回报,但我写得很愉快,很少会有疲倦感。我想,因为那是我自己想做的事。我乐在其中。
我也喜欢讲课,享受对着一屋子学生畅所欲言的兴奋。我属于那种表达欲比较过剩的人。但是,如果是为了参加评选、接受考核,让学生或是专门的评委给我的课堂打分,我的表达欲就会被蒸发得涓滴不剩。头脑当中会有另一个我,冷笑着审视这个表演做作的自己,身体则被漫无边际的疲劳和虚无感淹没。那并不是害怕差评而导致的紧张。
而是因为,它消解了我这一刻存在的意义。
仿佛我只是一件工具,我的行为只是为了换取某个确定的分值。
没什么比被人当成工具更让人感觉无趣了。但环境就是如此,这是一个战斗的时代。网上流传着一句话,叫“人生就是一场接一场的战斗”。从出生开始我们就战斗不休,发誓要比“邻居家的孩子”更讨父母喜欢。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起来,很多人把自己变成了人形兵器:智商多少,经验多少,到哪里去打怪,还有多久才能升级。生活中永远危机四伏,一不小心就失败,处处是敌人。男人娶了漂亮老婆,我们叫他“人生赢家”;找不到女朋友的则被称为“LOSER”;如果后来他有幸和美女谈了恋爱,这一过程叫“逆袭”——这些正常不过的生命历程,都异化成战斗术语。竞争,早已渗透到时代的血液里。
时常会有一些算得上精英的人士问我:“有没有快速入睡的秘诀?”我告诉他们:睡眠是一个自然放松的过程,给自己施加时间压力会有反效果。“是的,”他们说,皱着眉头,“但我中午只有15分钟,总得想办法利用起来吧。”我注意到,对“快速”、“效率”、“不浪费”的追求是他们身上一个鲜明的标签。他们同样也希望快速阅读(精准地获取信息),快速和他人接近,快速吃饭,快速购物,快速交通。他们边走路边开电话会议,边吃饭边谈业务,边睡觉边思考,唯恐浪费了一丁点“碎片化”的时间。除了做爱以外,每件事他们都希望再快一些。他们报名参加“情绪管理”课程,实际上是希望让自己不要有情绪。他们同样希望伴侣和孩子不要有情绪(最好能用一句话哄得破涕为笑)。战士从不需要情绪,只需要赢取战斗。爱情、理想以及生活中的每件事都是他们的战场。
《禅与摩托车维修的艺术》里有句话:“当你做某件事的时候,一旦想要求快,就表示你再也不关心它,而想去做别的事。”战斗的压力逼迫着我们总是“想去做别的事”。在一场接一场的战斗中,变得不再关心爱情,关心理想,甚至不在乎吃饭和睡觉。
说回那档节目,当我明白我为什么感到索然无味的时候,我决定不再考虑观众的选票,而是把我那一刻的感受告诉他们——是的,这很无趣,为了选票差点出卖了自己。我把以上想法说出来,感到表达的愉悦,感到自己重新变成了一个活着的人——有趣的是,最后绝大多数的观众投票支持了我。看来,这样的无趣感很能引起共鸣。
我仿佛成了置身于古罗马斗兽场的角斗士。虽然是娱乐的舞台,四周却弥漫着血腥味儿,浑身紧绷,也疲劳,肾上腺素拼命分泌。我禁不住怀疑:我干嘛要来这里?
相比之下,我更喜欢写文章。我平时的主业是高校教师,业余时间做心理咨询,剩下一点零敲碎打的空闲,用来写写东西。虽然时间精力付出不少,也不见得有回报,但我写得很愉快,很少会有疲倦感。我想,因为那是我自己想做的事。我乐在其中。
我也喜欢讲课,享受对着一屋子学生畅所欲言的兴奋。我属于那种表达欲比较过剩的人。但是,如果是为了参加评选、接受考核,让学生或是专门的评委给我的课堂打分,我的表达欲就会被蒸发得涓滴不剩。头脑当中会有另一个我,冷笑着审视这个表演做作的自己,身体则被漫无边际的疲劳和虚无感淹没。那并不是害怕差评而导致的紧张。
而是因为,它消解了我这一刻存在的意义。
仿佛我只是一件工具,我的行为只是为了换取某个确定的分值。
没什么比被人当成工具更让人感觉无趣了。但环境就是如此,这是一个战斗的时代。网上流传着一句话,叫“人生就是一场接一场的战斗”。从出生开始我们就战斗不休,发誓要比“邻居家的孩子”更讨父母喜欢。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起来,很多人把自己变成了人形兵器:智商多少,经验多少,到哪里去打怪,还有多久才能升级。生活中永远危机四伏,一不小心就失败,处处是敌人。男人娶了漂亮老婆,我们叫他“人生赢家”;找不到女朋友的则被称为“LOSER”;如果后来他有幸和美女谈了恋爱,这一过程叫“逆袭”——这些正常不过的生命历程,都异化成战斗术语。竞争,早已渗透到时代的血液里。
时常会有一些算得上精英的人士问我:“有没有快速入睡的秘诀?”我告诉他们:睡眠是一个自然放松的过程,给自己施加时间压力会有反效果。“是的,”他们说,皱着眉头,“但我中午只有15分钟,总得想办法利用起来吧。”我注意到,对“快速”、“效率”、“不浪费”的追求是他们身上一个鲜明的标签。他们同样也希望快速阅读(精准地获取信息),快速和他人接近,快速吃饭,快速购物,快速交通。他们边走路边开电话会议,边吃饭边谈业务,边睡觉边思考,唯恐浪费了一丁点“碎片化”的时间。除了做爱以外,每件事他们都希望再快一些。他们报名参加“情绪管理”课程,实际上是希望让自己不要有情绪。他们同样希望伴侣和孩子不要有情绪(最好能用一句话哄得破涕为笑)。战士从不需要情绪,只需要赢取战斗。爱情、理想以及生活中的每件事都是他们的战场。
《禅与摩托车维修的艺术》里有句话:“当你做某件事的时候,一旦想要求快,就表示你再也不关心它,而想去做别的事。”战斗的压力逼迫着我们总是“想去做别的事”。在一场接一场的战斗中,变得不再关心爱情,关心理想,甚至不在乎吃饭和睡觉。
说回那档节目,当我明白我为什么感到索然无味的时候,我决定不再考虑观众的选票,而是把我那一刻的感受告诉他们——是的,这很无趣,为了选票差点出卖了自己。我把以上想法说出来,感到表达的愉悦,感到自己重新变成了一个活着的人——有趣的是,最后绝大多数的观众投票支持了我。看来,这样的无趣感很能引起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