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标》背景下的商务日语教学模式研究

来源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pskyc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新《国标》背景下,充分发挥传统教学和信息化教学的优势,构建符合新时代学科发展的教学模式已成为各高校的首要任务。本文以日本商务礼仪课程为例,分析日本商务礼仪的现状,提出基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日本商务礼仪课程构建,探讨商务日语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为教学改革发展提供新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 新《国标》;商务日语;日本商务礼仪;混合式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20) 06-0095-03  
  2018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外国语言文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下简称新《国标》),对外语类本科专业提出了特色发展的新要求。按照新《国标》的新要求,高校日语专业开始注重与其他专业相结合,形成了复合型专业或方向[1]。无论从国家的教育政策层面还是国际社会的需求方面,都已经开始更加重视“日语+a”的综合能力的培养。制订新《国标》遵循的基本原则中提到“突出学生中心”,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创新形式、改革教法、强化实践,推动本科教学从“教得好”转向“学得好”[2]。但中国专业日语教育一直提倡提高日语读说听写译的基本能力,偏重于日语语言能力本身的综合能力的提高,与培养高素质人才相比,课程设置过于单一,教学方法陈旧,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方法还没有形成[3]。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指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要以教育理念创新为先导,以优质教育资源和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为基础,以学习方式和教育模式创新为核心。新《国标》和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在高校教育改革热潮下,如何发挥原有优势,构建满足时代需求,符合新时代学科发展的教学模式已成为各高校将要开展的首要任务。本文以日本商务礼仪课程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为例,探讨商务日语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一 混合式教学模式概述
  混合式教学的定义是由斯密斯·J与艾勒特·马西埃将传统学习理念与E-learning纯技术学习理念相结合提出来的。也就是既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启发、监控作用,又要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它是将在线教学与传统教学的优势相结合的一种“线上”+“线下”的教学范式。2003年12月,何克抗教授在第七届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上提到了“混合式学习”的概念[4]。自此,对混合式学习的研究在国内正式拉开了序幕,之后有很多学者对其进行研究探索。田雪认为混合式学习不仅是一种学习方式的混合,也是对各种教学要素的混合,这些要素包括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环境、教学资源、教学媒介、教学目标等,混合的目的是想以最小的教学投入获得最大的学习回报[5]。黎加厚、李克东等学者普遍认为基于互联网的混合式教学是实现在线教学与传统的面对面教学的相互借鉴、优势互补,以达到教学效果最优化[6]。
  二 日本商务礼仪课程现状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日间的商务贸易往来不断深化,国际社会对“日语+商务”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扩大。商务日语人才需要具备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熟知和了解日本企业文化与礼仪。这部分能力的培养必须作为商务日语人才培养的重点,而大部分高校的商务日语教学中,依然注重听、说、读、写、译等语言能力方面的培养,日本企业文化、商务礼仪等文化方面的涉及尚不足。
  随着商务实践活动中的商务礼仪的意义和重要性日益凸显,商务礼仪的教学逐渐成了商务日语方向课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日本商务礼仪课程逐渐进入商务日语方向的课程体系中。但其课程从整体情况来看,显得过于表面,其教学模式比较单一,课程内容比较枯燥,过于停留在理论方面,缺乏实践应用。商务礼仪类课程并不等同于商务写作或商务会话类课程,它不仅仅是语言表达层面的问题,更是文化层面的理解和渗透,是日本文化在商务领域的体现。因此,如何使学生掌握日语语言知识,了解日本企业文化和礼仪,并且在实践活动中能够综合运用日语和商务知识是商务礼仪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在日本商务礼仪教学中,有效运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决定性因素。
  三 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日本商务礼仪课程构建
  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学习工具和方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应对经济社会快速变化和学科专业发展的需要,教学模式正逐步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学生学习为中心转变,教学内容的设计从以教师教学效果为中心向学生学习效果转变。
  (一)课程性质与目标
  课程性质上,日本商务礼仪可以定为专业必修课或专业选修课。教学对象为本科三、四年级学生。课程内容主要由日本企业文化篇、日本企业人际交往篇、日本商务礼仪篇三部分组成。通过本课程,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日本企业文化与礼仪常识,加强沟通能力,树立良好形象,提高综合素质,为就业打好基础。
  (二)课程特色
  一是缩减学时数。在原有的36学时调整到18学时。充分运用信息科技,在有限的篇幅中尽可能做到日本企业各方面文化、礼仪的介绍。二是科学构建知识体系。使学生循序渐进地了解日本企业所需要的人才、日本企业文化以及礼仪知识,重视知识的覆盖面和实效性。三是推动教学改革。利用在线课程,以学生为中心,快速实现智慧教学,帮助学生理解日本企业文化与礼仪,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三)教学内容
  一是注重实用性。遵循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根据时代需求增加职场上必备的内容,提高实用性。二是拓宽知识面。课程不单纯讲解日本企业文化与礼仪,而是深入挖掘日本人的习惯、文化背景以及思维方式等,更新和完善原有的课程内容。三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理论的指导下采用丰富的图片、影像、实例做实际训练,在生動的学习环境中轻松愉快地掌握相关知识。四是注重立德树人。正确掌握商务礼仪,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身文化素质和修养,形成互相尊重的人文氛围,推动精神文明建设。   (四)教学方法
  一是传统教学和信息化教学的整合。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主要作用是整合传统的教学方式与信息化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各自优点,使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弥补传统教学方式中存在的不足,运用传统课堂教学将现代教学手段衔接起来。二是学习资源和课堂教学的有效综合利用。学习资源和课堂教学是混合式教学模式得以顺利实施的两个重要条件,两个条件相辅相成才能体现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优越性。三是教师和学生的角色转变。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中心,将教师完全放在引导的角色上,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激发学生对于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兴趣,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
  (五)学习资源
  一是强化学习资源建设。依据混合式教学的特点和内涵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强化“线上”“线下”学习资源建设。二是精心设计学习资源。学习资源包括网站、教学平台、视频、录音、课件等。学习资源是强化教学最重要的基础保证,需要精心设计。三是合理安排学习资源。资源内容要系统,理论与实践要相互支撑,“线上”与“线下”要合理安排。
  (六)考核评价
  一是考核学生的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此部分的考核可通过相关的考试来考核。二是学生在日常学习中的“线上”“线下”的实际表现情况。教师结合大数据技术支持下的平台记录的数据和课堂上的实际表现来进行评价。根据这两方面的体现,构建客观、合理的混合式教学评价体系。
  四 日本商务礼仪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
  (一)课前准备
  培养学生预习习惯和提高预习能力是让学生学会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课时缩减,但教学内容未缩减,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的覆盖面较广,所以课前的预习尤为重要。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预习是学生独立自主的探索学习活动,让学生做好学习的心理准备,使学生在自主的探索过程中,初步掌握要学习的知识,找到问题,思考解决方法,为课堂教学做好准备。
  一是教师利用教学平台,布置线上学习任务,同时把本章节的教学目标、课程安排以及考核方式等要求发给学生。二是预习任务中,设置检测题或思考题,提前一周发给学生,让学生有充裕的时间在线学习,自行完成相应的检测题。例如,“要参加面试,需要注意哪些?问什么?”“怎样提高团队意识?“给日本人赠送礼物需要注意什么?”等。三是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引领作用和监督作用,鼓励学生将预习过程中的疑难点整理记录下来,以备课堂上交流和反馈。
  (二)课堂讲授
  教师灵活运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将传统教学与在线教学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传统教学和信息化教学的优势,既注重知识学习,更重视能力培养,实现知能并举,结合真实情境与模拟情境,活跃课堂气氛,丰富课堂内容,激发学习热情。在此阶段,教师可以按以下几个步骤进行操作。
  一是检查预习。教师灵活安排提问与回答环节,以日常日语会话的形式,轻松地与学生进行交流,快速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例如:“拜访公司,应提前几分钟到达为好呢?”“在公司,要获得上司和前辈的信任,应该怎么做呢?”等。二是小组讨论。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的内容为预习过程中整理出来的疑难点。围绕疑难点,小组成员积极参与讨论交流,并把讨论结果归纳整理。例如,“仪容仪表方面需要注意什么?”“接受公司领导命令,需要遵循的原则有哪些?”等。三是教师讲授。教师针对各小组整理的问题,进行点评。对重点和难点加以强调,并探讨知识背景中的日本文化。根据需要可回放重点、难点部分的视频片段,牢固学习印象。四是小组实践。设计交流情境,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比如设计电话预约、拜访公司、交换名片等情境,提升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此环节中,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对学生实践活动的评价,巩固所学知识,使学生感到获得知识的乐趣和满足感,体会到理论联系实践的意义和重要性。最后,教师可以将与情境教学相关的视频引入到课堂,吸引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让学生自觉发现他们在实践活动中需要弥补的缺陷。
  (三)课后复习
  课后复习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回顾与反思阶段,是教学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是巩固深化知识、培养能力的不可忽视的重要途径。教师应该继续做好引导和监督,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自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把握程度,及时查缺补漏。
  一是在线答疑。利用在线平台,学生提出复习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教师进行答疑。例如,“面试的时候,应注意什么?”“拜访公司,应该提前几分钟到达为好?”“为什么外套应在进门前脱下?”等。二是在线讨论。利用在线平台的论坛区,教师发布与课堂内容相关的问题,学生对其问题展开讨论。例如,“形成第一印象取决于哪些要素?要注意哪些?”“在公司新职员应该注意哪些?”等。三是提交作业。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按照课程内容设计模拟情境,进行模拟实践,在线提交其视频或PPT。例如,设计“面试情境”“接待情境”“会议情境”等,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提高综合能力。
  (四)评价
  评价和反馈是教学过程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它不仅对教师分析教学目标是否达到以及教学效果如何都是有着很大的帮助,更是激励学生有目的性、有针对性地不断学习、改进、提高的过程。评价可以分为线上评价和线下评价。
  一是线上评价。教师跟踪和观察学生利用网络平台自主学习的情况。比如,查看学生在线学习时长、讨论内容、在线作业完成情况等。二是线下评价。线下评价包括平时考核和卷面成绩。其中,平时考核最为关键。平时考核是学生平时学习情况的记录和分析。一方面,教师根据学生课堂上的表现和出席情况等做出相应的评价。另一方面,通过小组内部成员之间的相互评价和他们的自我评价做出相应的评价。教师客观地把握好线上评价和线下评价,才能对学生做出更好的考核。
  五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日本商务礼仪教学中应用的反思和建议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商务日语教学也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需要对人才培养进行新的思考,对教学方式进行新的研究和改革。通过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日本商务礼仪教學中的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但在实施的过程中依然有需要提高和完善的部分。根据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特点以及在日本商务礼仪实际教学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以下几点的反思和建议。   第一,教师教育理念的转变。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扮演的是绝对的领导者的角色。教师在满堂灌,学生在被动地接受。新时代的教育方式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要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充分利用实践教学与互动环节,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教学中始终贯彻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参与教学的各个环节,“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让每个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充分的发展。
  第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教学中至关重要的。转变学生以往的依赖性学习心理,培养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学习习惯。教师以培养学生、锻炼学生为主,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科学设计教学环节,改变学生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增强自主学习意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快乐学起来。
  第三,学习资源的有效利用。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优势在于丰富的学习资源与传统教学的有效利用。学生可以利用学习资源进行自主学习,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需求和教学要求,引导学生合理地筛选运用学习资源。一方面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资源,拓展学生学习范围和知识面。另一方面积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有效地利用学习资源,提高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第四,师资水平的提升。教师素质提高是商务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关键。日本商务礼仪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对教师素质要求较高,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日语基本功,还需要日本商务方面的相关知识,并且需要灵活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在高校日语专业教师中,既懂日语与日本商务相关知识,又具备高水平信息技术操作技能的复合型教师较少,教师能力提高尚有很大空间,需要定期聘请校外相关行业人员进行指导或安排教师参加定期的培训。
  总之,随着经济全球化、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推进商务日语教学的优化与重构,在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复合型日语人才方面有着重大意义。我国传统商务日语教学必须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以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基于新《国标》和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笔者通过日本商务礼仪“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明确了商务日语教学要充分利用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将传统教学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紧密结合,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使商务日语教学更加符合时代的发展步伐。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上册)[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2]吴岩.《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質量国家标准》有关情况介绍[J].重庆与世界,2018(4).
  [3]修刚.新时代中国专业日语教育的转型与发展[J].日语学习与研究,2018(1).
  [4]何克抗.从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上[J].电化教育研究,2004(3).
  [5]田雪.对混合学习研究现状及应用对策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6(22).
  [6]李莎.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思考[J].现代交际,2019(2).
  (责任编辑: 姜海晶)
其他文献
[摘 要] 立德树人是高校教学工作的根本任务,站在“三全”育人的高度,坚持既要育才,更要育人的原则,筑牢思想阵地,抢占理论高地,建强保障基地。本文重点从人格魅力、形象魅力、语言魅力等六个方面阐述了艺术课堂教师所应具备的魅力。   [关键词] 立德树人;魅力;育人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20) 09-0033-03
期刊
[摘 要] 人文关怀是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高度体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作为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课,具备融入人文关怀元素的条件。在高校思政课中融入人文关怀,不仅对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实现教学相长大有裨益,也有助于引导学生塑造科学理性的人文精神和人文思想,增强对民族和国家的认同感。教学中可融入凸显人文关怀的教学理念,引用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素材,树立引领价值导向的历史观。   [关键词] 人文关怀;
期刊
[摘 要] 以习总书记提出的发挥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协同育人效应为指引,基于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定位,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代表徽商文化融入公共关系学课程思政教学为例,阐明徽商文化融入公共关系课程思政教学的缘起及意义,探索徽商文化融入公共关系课程思政的契合点和教学实施路径。切实增强公共关系学教学的思想性、时代性,提升专业课思政育人的实效性,同时增强师生对徽商文化的亲近与理解,提升文化自
期刊
[摘 要] 为顺应“三全育人”要求和用人单位实际需求,青岛理工大学市场营销专业近年来有计划地推进“课程思政”教学与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文章首先分析了该校市场营销专业推进“课程思政”的必要性,接着阐述了市场营销专业“课程思政”教学与改革的现行措施,指出了“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因素与先决条件,并从教师与制度两方面给出了进一步完善“课程思政”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三全育人;市场营销;课程思
期刊
[摘 要] 通识教育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探讨了“西方管理思想史”通识课教育的特点、内容设定及提高教学效果的措施。   [关键词] 通识课;常识与通识;教学经验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20) 09-0095-03   本科生的通识课教育具有较强的目的性,主要是“为受教育者提供通行于不同人
期刊
[摘 要] 大学生王某因特殊的家庭环境和不恰当的思维方式产生了心理问题。在对内外因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该生所在学院辅导员搭建起以一对一谈话为主,家庭、班级、宿舍共同关注为辅的干预和帮扶机制,在这一机制的顺利运行下,通过采取有效措施,王某的心理状况出现了明显好转。该案例为大学生心理问题干预及帮扶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启示和思考。   [关键词] 大学生;心理问题;危机干预   [中图分类号] G44
期刊
[摘 要] 主体间性教学观念的提出改变了以教师作为单一主体、学生作为客体的传统教学模式,强调双主体性及主体间的交互性,在高校思政课中的意义重大。通过主体间性语境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主体间性教学现状的分析,可看出主体间性教学的改革与创新仍存在不足,须从提升教师教学自信,增强师生的主体意识,深化教学研究与加大教学投入等方面提升教学实效性。   [关键词] 主体间性 思想政治课 教学实效  
期刊
[摘 要] 熵值的本质是反映一个系统无序与功能损毁度的物理量值,迁移到教育系统,主要指教育品质或教育功能的损毁度。贴牌大学作为扩招后新的办学模式大量产生,这类学校的兴起,对高等教育各类总量指标的拉升贡献巨大,但规模快速扩张带来的教育品质下降与教育治理结构失准问题也不容忽视。对贴牌类大学治理实践实证检视,可以探究到这类组织治理结构问题生成的深层动因,探究的目的,是为了寻求重置大学现代治理结构更加科学
期刊
[摘 要] 程式语是语言的半成品,是语法和词汇的结合体。程式语可以增加语言使用的流利性和准确性。为提高学生汉译英能力,建议将程式语融入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文章以大学英语四级真题段落翻译为例,展示翻译过程,阐述翻译步骤,为课堂教学提供启示和参考。   [关键词] 程式语;翻译;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20)
期刊
[摘 要] 学风建设是高校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和效果的关键点,充分发挥优秀学生党员和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学院通过“同伴课堂”“四个链条”、结对帮扶、辅导助力、平台答疑等措施,从学院到班级,从家庭到寝室,为学困生提供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学习上的精准帮扶,以浓厚学院整体学习氛围,提高学习效果,为社会主义建设输送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关键词] 学风建设;同伴课堂;轴心;多管齐下;精准帮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