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改良式上睑提肌缩短术治疗轻、中度上睑下垂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7年6月至2018年1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共收治34例(66眼)轻、中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其中男2例,女32例,年龄(26.6±7.6)岁,轻度49眼,中度17眼。均行埋没导引法改良式上睑提肌缩短术治疗,术中通过引导缝线走行于上睑提肌-米勒氏肌复合体深面,将复合体前徙缝合固定于睑板上。随访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
【机 构】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整形美容外科,杭州 310016,浙江医院整形美容外科,杭州 310007,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整形美容外科,杭州 310016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改良式上睑提肌缩短术治疗轻、中度上睑下垂的临床效果。
方法自2017年6月至2018年1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共收治34例(66眼)轻、中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其中男2例,女32例,年龄(26.6±7.6)岁,轻度49眼,中度17眼。均行埋没导引法改良式上睑提肌缩短术治疗,术中通过引导缝线走行于上睑提肌-米勒氏肌复合体深面,将复合体前徙缝合固定于睑板上。随访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记录术前、术后3、6、12个月时上睑缘遮盖角膜上缘的距离,方差分析法分析上睑下垂矫正效果。
结果本组34例(66眼),术前、术后3、6、12个月上睑缘遮盖角膜距离分别为(3.84±0.79) mm、(1.64±0.13) mm、(1.67±0.14) mm、(1.68±0.14) mm。术后测量值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术后各值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4例患者在随访期间均未观察到感染、倒睫、上睑迟滞、暴露性角膜炎、眼睑外翻、结膜脱垂等其他上睑下垂手术的并发症。1例出现重睑缝线脱落,予以修复,余33例患者上睑缘高度矫正满意,形态良好,双眼对称性可,其中2例(4眼)上睑缘高度出现轻微下降,但仍在正常范围,所有患者均对手术效果表示满意。
结论改良式上睑提肌缩短术矫治轻、中度上睑下垂,操作简单,可形成稳定粘连,术后远期眼睑功能、形态良好。
其他文献
随着数字化技术在医学各个领域的迅猛发展,数字化正颌外科的流程也逐步趋向于完善,配准问题是关系到其精确性的重要环节,通常包括:石膏模型光学扫描时,单颌模型与咬合状态模型的配准;锥形束CT(CBCT)数据与石膏模型扫描数据的配准;CBCT三维重建软组织与三维面像的配准。该文就数字化正颌外科中相关配准问题展开综述。
目的探讨对侧胸廓内动脉穿支皮瓣及背阔肌Kiss皮瓣修复乳腺肿瘤切除术后胸壁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6例乳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均为女性,年龄46~73岁,平均55.5岁,其中5例为局部晚期乳腺癌,1例为晚期乳腺癌。病程4个月至5年,中位时间20.1个月。4例患者行术前化疗。术中切除原发病灶后,局部皮肤软组织缺损范围达10 cm
目的探讨直视下剪除联合微电凝破坏顶泌汗腺治疗腋臭的有效性。方法对2017年1月至12月期间,杭州市余杭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25例50侧腋臭患者,均采用直视下剪除联合微电凝破坏顶泌汗腺的方法治疗,其中男性13例,女性12例,年龄14~38岁,平均23岁。术前根据Young-Jin Park制定的判断腋臭的标准,3级21例,2级4例。肿胀麻醉后,直视下剪除皮下的顶泌大汗腺、脂肪及毛囊,保留真皮下血管网
复杂性胸壁缺损的修复一直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工作。肿瘤性复杂性胸壁缺损的修复决策及其执行困难是限制胸壁肿瘤治疗方法选择及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皮瓣解剖学研究的深入、胸壁支持结构重建技术的进步、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麻醉护理的发展、对综合治疗的重视和治疗手段的进步等,使传统认为不可切除的胸壁肿瘤得以彻底地切除和安全有效地修复,从而使与缺损修复相关的肿瘤切除及辅助治疗的禁忌证缩减到最小程度,有效地提高了
目的探讨自体断层瘢痕组织复合皮修复儿童功能部位瘢痕挛缩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组患儿共12例,男7例,女5例,年龄3~10岁,均为2015年3月至2018年3月就诊于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的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患儿。瘢痕挛缩畸形部位分别位于腋部、肘部、腘窝及躯干等14处。其中腋部瘢痕黏连挛缩导致肩关节上举角度仅为30°~60°;肘部瘢痕挛缩导致肘关节伸直角度仅为45°~90°;腘窝瘢痕导致膝关节伸直角度
杯状耳畸形病因不明、临床表现多样且分型复杂,目前缺乏统一的诊疗规范。杯状耳畸形的治疗除采用传统的经典手术方式外,近来一些新的术式也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作者结合患者不同的临床特征,对目前国内外杯状耳畸形的治疗方案进行总结,为合理选择手术方案提供依据。
目的探讨胸骨柄肿瘤切除术后,应用钛板、钛网行胸壁重建术的临床效果及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中山医院收治的原发性、继发性胸骨柄肿瘤病例,其中男8例,女5例,中位年龄56岁(41~72岁),原发性胸骨柄肿瘤11例,纵膈肿瘤侵犯胸骨柄1例,乳腺癌转移至胸骨柄1例。行外科手术切除肿瘤后即刻应用钛板、钛网行胸壁重建修复。以欧洲五维健康量表(EQ-5D)和EQ-
目的探讨双侧游离股后内侧穿支皮瓣再造一侧乳房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19年6月湖南省肿瘤医院肿瘤整形外科收治的6例女性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年龄31~47岁。肿瘤均为单侧,左侧3例,右侧3例;浸润性导管癌3例,浸润性小叶癌3例。对6例乳腺癌患者行一期或二期双侧游离股后内侧穿支皮瓣移植再造乳房。一期再造3例,乳腺肿块直径2.5~4.0 cm;二期再造3例。术后对皮瓣和供
目的探讨术中应用显微计算机断层扫描(Micro-CT)对体表恶性肿瘤成像的参数设置和效果,总结体表软组织和肿瘤的Micro-CT影像特点。方法根据入选标准,收集2018年10月至2020年1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整形修复科收治的体表恶性肿瘤患者。通过手术切除肿瘤,将离体肿瘤标本分割成合适大小(长×宽×厚不超过5 cm×3 cm×3 cm),置于Micro-CT扫描床上,在不同参数下进行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