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重的时刻

来源 :阅读与作文(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26768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从书桌旁,从他那小小的、摇摇晃晃的带抽屉的书柜旁站起来,他象一个绝望的人一般,垂着头,向对面屋角上的炉子那儿走去。炉子又长又细,象条柱子。他把手放在瓷砖上,但是砖已经完全凉了,因为早已过了中夜。
  他没有能够得到他追求的那一点幸福,就把背靠在壁炉上,咳嗽着,把睡衣的下摆拉在一起,从睡衣的胸前露出了褪色的绉花胸巾。他用力擤鼻子,想呼吸到一点空气;因为同往常一样,他又伤风了。
  这种伤风很特别而可怕,他始终没有完全治好它。他的眼皮发炎,鼻翼完全肿了。这种伤风压在他的头上,他的身上,就象喝醉了酒一样,沉重而不愉快。几个星期以来,医生严禁他离开屋子,难道他现在感到没有劲儿,感到沉重,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吗?天晓得,幽禁对他有什么好处呢?他一直感冒,而且胸部和下身抽搐,说不定这也是必然的。几个星期以来,真正是几个星期以来,耶那的天气坏得让人憎恨。人们的每条神经都感到阴沉、忧郁、清冷。十二月的寒风,在烟筒里呼啸,放荡而狂悖,听起来象灵魂在黑夜的草原里,在狂风暴雨中,在漂泊中呼吁。医生的这种幽禁并不好,对思想来说,对产生思想的血液的律动来说都是不好的。
  六角形的屋子里空荡、简陋、不舒服,天花板是刷白了的,烟草的雾气在上面飘荡着。糊着斜纹格子纸的墙上,挂着一幅装在椭圆镜框里的侧面像。屋里还有四、五件细腿的桌椅。在书桌上,在稿纸前面,点了两支蜡烛,屋子里充满了蜡烛的光。红色的窗帘挂在窗框的上部,象旗子一样。窗帘只是对称地折在一起的棉布;但是它们是红的,看上去很温暖,鲜艳。他爱这窗帘,永远也不想离开它,因为它们把丰满、充沛、洋溢着生命力的东西带到他的寒伧得可笑的屋子里来了。
  他站在炉子旁边,向他的作品迅速而痛苦地瞥了一眼。他从它那里逃出来,这个负担,这个压迫,这个良心的痛苦,这个要喝干的海洋,这个可怕的任务,它是他的骄傲和不幸,他的天堂和地狱。这作品慢慢地进展,遇到困难,停住了——一次又一次!天气应该负责,他的感冒和疲倦也应该负责。难道他的作品也应该负责吗?或者这工作本身就是一个不幸的、注定要绝望的主意吧。
  他站起来,为了要使他与那稿子之间有一些距离。为为离稿子远一点常常使人能够概观全面,能够对材料有更广的视野,能够想出办法。是的,有这种情况,当人们离开斗争场所的时候,一种轻松的感觉能使人兴奋。而且这是一种天真无邪的兴奋,就仿佛人喝烧酒和浓烈的黑咖啡一样。——小杯子就在桌上。它能不能帮助他克服障碍呢?不,不,不可能!不但是医生,另外一个人,一个地位更高的人也劝阻过他,这个人在魏玛,他带着渴慕的敌意爱着他。这个人是聪明的,他知道怎样生活,怎样创造;他不折磨自己;他对自己爱护备至。
  屋子里是一片寂静,只能听见扫过小巷的风声,以及打在窗子上的雨声。所有的人都熟睡了,房东和他的眷属,绿蒂和孩子们。只有他一个人孤独地醒着,站在那冰凉的炉子旁边,痛苦地看着他的作品。病态的不满足,让他对自己的作品失掉了信心。——他那白色的脖子,从领带里长长伸出来。在睡衣的下摆中间,可以看到他那向里弯曲的腿。他的红色的头发,从那高而娇嫩的前额向后梳,一缕一缕的盖着耳朵,显露出太阳穴上带有青筋纹理的鬓角。在高大而弯曲的、尖端苍白的鼻梁上面,比头发颜色还要浓的粗眉毛,几乎紧连在一起。这就使得洼进去的受了伤的眼睛,投出来的目光带着点悲哀的神气。他被迫张开薄薄的嘴唇用嘴呼吸。他那长着雀斑和因为在屋子里呆得过久而苍白的脸颊,肌肉松驰,还微微下陷。
  不,失败了,一切全没有了!军队应该表现出来!军队是一切的基础!
  能把军队带到人们的眼前来吗——伟大的艺术手法能不能让人们想象到它呢?而且英雄也不是英雄,他下贱而冷酷!结构是假的,语言也是假的,它是一堂干燥的、呆板的历史讲义,宽泛、单调,根本不能上演!
  好,完了。
  一次失败。
  一个没有成功的尝试。
  破产。
  他要写信给刻尔纳。那个善良的刻尔纳。
  他相信他。他象小孩子似地相信他的天才。他会嘲讽、乞求、吵闹——这个朋友;他会提醒他想到卡洛斯,它也是从怀疑、困苦和变化中产生出来的,而终于经过了一切痛苦,证明自己是一件杰出的、一件可赞美的东西。但是那情形跟这不同。当时他还是一个用幸福的手去攫取东西而求得胜利的人。犹豫呢还是战斗?噢,是的,他以前病过,比现在病得厉害。他是一个贫乏的人,一个流浪汉,一个厌世者,一个被压迫的、几乎没有人同情的人。但是他年轻,他还非常年轻!
  每一次不管他的腰弯得多么低,他的精神是高扬的。在长时间的痛苦之后,跟着来的是信心坚定,内心里充满了愉快的时候。这种时候不再来了,很难再来了。有时候,在夜里,他忽然在一阵兴奋中看到,如果他能够永远享受这种恩惠的话,他将来会变成什么样子。他的兴致像火一般地燃烧起来,但是这样一夜之后,要付出一个星期之久阴沉、麻痹的代价。他疲倦了。他只有三十七岁,但是已经快到头了。他失掉了对将来的信心,这信心就是他痛苦中的明星。
  事情就是这样子,这是一种绝望的真理:他认为是患难和考验的,痛苦和空洞的年代,实际上却是丰富而有收获的年代;现在呢?因为已经获得了一点幸福,因为他已经从天不怕地不怕的放纵无羁转入循规蹈矩,转入小市民的生活,有了工作,有了荣誉,有了妻子,有了孩子,现在他松了劲儿。
  完蛋了,失败和失败——给他留下的就是这些。
  他叹息,用两手捂着眼睛,着了魔似在房子里走着。他刚才想到的是那样可怕,他不能停留在刚才产生这些思想的地方。他坐在靠墙的椅子上,两只手交叉起来放在两膝中间,眼睛无精打采地看着地板。
  良心……他的良心喊得多响啊!他又犯了罪,在过去这些年,他对自己犯了罪,他对他脆弱的身体犯了罪。年轻时放纵无羁的生活,不眼的长夜,在充满了烟草的雾气的屋子里过日子,过分的饮酒,忘记了自己的身体,用这种麻醉剂刺激自己的工作——这些如今都得到了报应!   如果得到报应,他就要抗拒那些神们,因为这些神给了他罪过,对来加以惩罚。他应该怎样生活,他过去就这样生活过了。他没有时间变得聪明,没有时间来仔细考虑。在这里,在他胸膛上,在他呼吸、咳嗽、打哈欠的时候,永远在同一个地方,他感到痛苦,这是一种魔鬼似的刺人的小警告。
  自从五年前他在艾福特得过流行性感冒,得过那种急性胸病以后,这种警告永远停止;——它要说些什么呢?实在说,它要说些什么他知道得非常清楚。不管医生怎么讲,他没有时间来顾惜自己,来讲仁义道德吗?但是为什么是罪恶,是对那些有害的、摧残身体的事情的偏爱,他看起来却比一切的聪明智慧和冷酷的循规蹈矩更合乎道德?道德不是良心的可卑的机谍,而是斗争和艰难,激情和痛苦。
  痛苦……这个字使他的胸襟变得多么开阔呵!他伸直了身体,把胳臂交叉起来,他的眼光在微带红色的几乎连在一起的眉毛下面,透露出美丽的哀怨。他还不算不幸,还不算太不幸,只要还有可能给他的不幸一个骄傲而尊贵的名称。有一件事是必需的:要有勇气,把伟大美丽的名字给他的生命!不要把他的痛苦归咎于屋子里的空气和便秘!要有足够的健康,以便鼓舞起热情使自己的目光和感情超过身体上的限制!即使在别的地方是世故的,但是在这里要天真无邪!要相信,要能够相信痛苦……
  但是他的的确确相信痛苦,相信得这样深刻,这样诚恳,以致于在痛苦中发生的一切事情,根据这种信仰看去,既不是无用,也不坏。他将眼光投向稿子,把胳臂交叉起来,紧紧地压在胸部。才能——它本身不就是痛苦吗?如果说桌上的那个该死的作品使他痛苦,那不是应该这样而且几乎是一个好的征兆吗?他从来没有以自己的才能来炫耀,容易满足和无知的人才炫耀。这些人是不在才能的羁绊和控制下生活的。因为才能,你们住在最下层的先生们和太太们呵!才能并不是很容易的事情,并不是随随便便的事情,它不仅仅是一种本领。归根结蒂,它是一种需要。一种对理想的艰巨的探求,一种在痛苦中产生并提高它的能力和不满足。对最伟大的人,最不满足的人来说,他们的才能就是最严峻的鞭策。——不要抱怨!不要夸耀!要谦虚地忍耐地想到人们已经承担的一切!假如一个星期以内,连一天,一个小时都不能没有痛苦,那该怎么办?不要重视那些负担和成绩,那些要求、控诉和困苦,要蔑视它们——这就是使人伟大的关键!
  他站起来,拿来鼻烟盒,狠狠地闻了一下,然后背起手在屋子里急促地走起来,烛光在他带动的风中摇晃。——伟大!不平凡!征服世界和永垂不朽!一个永远不能为人所知的人的所有的幸福,同这个比起来又算得什么呢?要出名;——要为全世界的人民所知道,所爱戴!你们胡说八道地谈到利己主义,你们根本不知道这一个梦和这个要求的甜蜜!一切不平凡的东西,只要它忍受痛苦,都是自私自利的。它说:你们自己要看一看,你们这些没有使命的人,你们在世界上,生活得很愉快吧!荣誉心说:痛苦难道是白忍受的吗?它应该使我伟大!
  他那大鼻子的鼻翼鼓起来了。眼睛里射出了威胁的光。他的右手深深地插进睡衣里,同里垂着左手攥起了一个拳头。他的瘦削的腮上升起一阵红晕,一缕火焰从艺术家的自我中心的火中喷发出来。他那种对自我的狂热在他内心里不可消灭地燃烧着。他认识这种神秘的爱的陶醉。有时候他只需要看看他的手,就能够充满了兴奋的、温柔的感觉,他决心把才能和艺术方面的武器完全为它施展出来。他可以这样做,这里面没有什么卑鄙的东西。因为比自高自大更强的是那种意识,意识到他要为一些更高的东西,不是为了报酬而只是由于必要,忘我地把自己消耗净尽,把自己牺牲。这就是他的野心,没有人可以比他更伟大,也没有人能为这崇高的东西忍受更多的痛苦。
  没有人!——他站住了,用手捂着眼睛,上身稍微倾斜。他要躲开,他要逃避。但是他在心里已经感觉到这种不可避免的思想的刺激,就是想到另外那个人,那个光明的、满足于触觉的快乐和感官世界的实际的神一般不自觉的人,那个在魏玛的人,他用一种渴望的敌意爱着他。同平常一样,他又陷又极大的不安中,又急躁,又热心,他感觉到自己内心在活动,因为他想到,他要保卫他自己的品质和艺术家的人格,来反抗另外那个人。那个人真是伟大些吗?在哪点?为什么?假如他胜利的话,难道他是白白地耗尽心血吗?他的屈服会成为一个悲剧吗?他也许是一个神,而并不是一个英雄。但是做一个神容易,做一个英雄却很难!比较容易……另外那一个人比较容易!他用聪明的、幸福的手把认识和创造分开来,这可能就使得他愉快,没有痛苦而能生产。但是假如说,创造可以有神性的话,那么认识就是英雄精神,一个神和一个英雄合起来就是在认识中创造的那个人!
  向往困难的意志……人们听到了没有,一句话,一个严格的思想会让他忍受多大的限制?因为他终究是个无知的、受过很少训练的、迟钝的、热衷的梦想者。写一封尤里乌斯的信比写好的一幕戏都困难,这是多大的斗争啊!多大的痛苦的过程啊!他的作品就是对形象、界限、具体的憧憬,对那个人的明朗世界的憧憬,那个人直接用神一般的嘴,把明朗的事物都指名呼唤出来了。
  但是他仍然对那一个人怀着抗拒心:谁是一个像他一样的艺术家,像他一样的诗人呢?谁像他一样,从一无所有中,从自己的胸膛里创造呢:一首诗在从现象世界里面取得形象和外衣之前很久,不是作为音乐,作为存在的纯粹的原始形象,在他灵魂内产生出来的吗?历史、哲理、热情,只是手段和借口,是那些事物的手段和借口,这些事物跟上面那些没有什么关系,而是产生自奥尔菲斯的深处。字和概念只是他的艺术天才为了奏一首乐曲而弹的琴键,——人们知道这个吗?他们非常赞美他,这些好人,赞美他的弹奏琴键的思想力量。他最爱说的话,他最后的热情,他那用来号召人们走向灵魂的最高的堡垒的大钟,引诱了很多人。自由,——他对它的了解比那欢呼的人们也多,也少。自由,——这是什么意思呢?总不是在王侯的宝座前那么一点市民的光荣吧?有一个人用这个字所想到的一切你们都能梦到吗?从什么地方得到自由呢?到底从什么地方呢?也许还是从人类的幸福,那丝的镣铐,温柔而美丽的债务那里吧。   从幸福那里……他的嘴唇抽搐起来;就仿佛他的目光转向了内心。他慢慢用手捂住了脸。他走进隔壁的屋子里,淡蓝的灯光从挂灯上泻出来。花布帘子静静地遮盖着窗子。他站在床边,向枕头上那甜蜜的头弯下腰去……一缕黑发盘曲在腮上,腮上发出珍珠般的光泽,孩子似的嘴唇在沉睡中张开来……我的妻!亲爱的!你追随我的渴望吗?你到我这儿来,变成我的幸福吗?你是我的幸福,安静吧!睡吧!现在不要把这甜密的长长的睫毛睁开来看我,这样大,这样黑,有时候就仿佛你要问我,要找我。上帝作证,我非常爱你。我只是有时候找不到我的情感,因为我常常由于痛苦而疲倦,由于同我自己授予自己的任务斗争而疲倦。为了我的使命,我不能够太多想到你,我不能够完全因你而幸福。
  他亲她,离开她那可爱的睡眠的温暖,向周围看了看,走回去了。钟声警告他,夜是多么深了,但同时也很慈祥地告诉他,沉重的时刻结束了。他轻松地呼吸了一下,他的嘴唇紧闭起来,他走过去拿起了笔,——不要胡思乱想,他是想得太深了,不应该胡思乱想,不要走向混乱,至少不要在那里停住,而是要从混乱中走向光明。这样他就可以找到形式。不要胡思乱想!要工作!划定界线,舍弃一些东西,创造一些东西,完成它!
  真的搞完了,这痛苦中产生的作品。它可能不好,但是完成了。看吧,只要能完成,它也就是好的。从他的灵魂中,从音乐中,从概念中又有新的作品在露头,铿锵的、闪耀的形象在形成,这些形象的神圣的形式让人惊异地想起那无边无际的故乡,下如蚌壳是从海里捞出来的,海却在蚌壳里呼啸一样。
  知识链接
  保尔·托马斯·曼
  保尔·托马斯·曼(Paul Thomas Mann,1875年6月6日-1955年8月12日),德国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布登勃洛克一家》、《魔山》等。1929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 “由于他那在当代文学中具有日益巩固的经典地位的伟大小说《布登勃洛克一家》。”二十世纪初,德国文学界出现了一颗光灿夺目的巨星,它华光熠熠地照亮了欧洲整个文坛,赢得了世界各国千百万读者,这就是一九二九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托马斯·曼。他的成名作和代表作《布登勃洛克一家》,一经发表便引起轰动,奠定了他在德国乃至欧洲文坛上的地位。
  人物生平
  托马斯·曼(ThomasMann,1875—1955),一八七五年六月六日生于德国北部吕贝克市一个富有的粮商家庭。父亲曾任该市参议员。一八九一年,父亲去世,商行关闭,家业随之衰败。除托马斯·曼继续留在吕贝克市完成中学学业外,全家迁居慕尼黑。一八九四年,托马斯·曼中学毕业后,进慕尼黑的一家保险公司做见习生,同年发表处女作中篇小说《沦落》 ,写一个女人沦落的故事。随后便决心走文学创作道路,开始在慕尼黑大学旁听历史、文学、艺术史和经济学等课程,并参与编辑其兄亨利希·曼主编的文学杂志《二十世纪》 。一八九五年,托马斯·曼随兄长亨利希·曼一起去意大利游历,着手创作长篇小说《布登勃洛克一家》。一八九八年回国后任慕尼黑著名讽刺杂志《西卜里其斯木斯》的编辑,并出版小说集《矮个儿先生弗里德曼》。
其他文献
在我的童年生活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除了饑饿和孤独外,那就是恐惧了。然而我们恐惧的到底是什么,我们的恐惧从何处来,一直像是一个怪圈问题。  我出生在一个闭塞落后的乡村,在那里一直长到二十一岁才离开。那个地方直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才有了电,在没有电之前,只能用油灯和蜡烛照明。蜡烛是奢侈品,只有在春节这样的重大节日才点燃,平常的日子里,只能用油灯照明。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煤油要凭票供应,而且价格昂贵
2019SWPA公開组投稿作品:风光类别(Nguyen Phuc Thanh越南)  久负盛名的索尼世界摄影大赛迄今为止已经走过了12个年头,2019年SWPA各奖项揭晓在即。在2019索尼世界摄影大赛进入收官之际,众多国际知名摄影行业艺术家针对索尼世界摄影大赛这个独一无二的全球性平台提出了自己的感言,并着重提及了大赛对自己职业生涯的独特帮助,其中包括国际媒体的曝光、影展、画册出版等。  此外,作
《诗经》写道:七月流火,八月萑苇。七月流火,八月萑苇。蚕月条桑,取彼斧斨。以伐远扬,猗彼女桑。七月鸣鵙,八月载绩。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  昔日里的三江村的確如此。每逢八月上旬,三江人民便聚首于河西头,举行他们特有的节日——火篝节。  这是每年最热的日子,出奇的却是每到夜晚天气就开始变得凉爽起来。湿润的风扑在三江人民的脸颊上,夹杂着白莲花的清香。宁静的夜晚,孩童们坐在用木板和麻绳吊起来秋千
2018年7月25日,我进入了高中。自那天起,我开始发现不同于以前的爸妈。  我爸  我说的每一件事,我爸都记得。我早晨要听英语单词,顺便当闹钟用——这只是我随口说的一句话。但在第二天清晨,我的眼还没完全睁开的时候,耳边就传来了声音。他不到五点就起床,只为让我的专属闹钟准时响起,天天如此。  早晨,除了准时的闹钟,还有装满热水的杯子、洗好的水果、手表、钥匙、校园卡,整齐地排在桌上。晚上,进了家门就
微笑,它不是开怀大笑,但同样是真情流露;它不是冷笑假笑,而能帶给人春风般的温暖。钥匙,它能解开那个与它匹配的锁。微笑是一把钥匙,它能解开许多的锁,但它不是万能钥匙,总会在一些锁前却步。  为什么我们照相时要笑?因为微笑使人更好看。微笑时,我们的眼睛流露出来的是善良而非冷酷,是对人与人交往的渴望而非拒绝,所以,微笑才能解开人与人之间的锁,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就像《笑猫日记》中的笑猫,它之所以能得到
这是一部独特的作品:作为一部政治讽刺喜剧片,《希特勒在现代》能轻易地带给人十倍于恐怖片的惊悚感。我们从近一个世纪前的历史中所能得到的教训就是:我们不能从毒气室和残肢断臂中得到任何启示。  2014年,一名职场失意的记者在偶然之间发现了希特勒。在元首地堡的旧址,在一片狼藉中,希特勒睁开了惺忪的睡眼。将希特勒误认为喜剧演员的记者试图靠他大展宏图,电视台的主任想要靠他创造业绩,副主任则希望靠他做掉顶头上
梦想是人生的种子,须在成长里找到真实的力量。偶像是青春的舞伴,须在舞台上炫出绚丽的风度。  在爱的土壤里,我开始萌发,怯生生得使尽力气顶破板结的土壤,从黑暗世界来到了一个阳光明媚的春天。偶像也像是三月里的翠鸟,浅浅婉转的鸣唱萦绕在耳旁。我爱他那浅浅的梨涡、分明的虎牙和平静不掺一丝杂质的声音,明眸皓齿的微笑和温润柔软的眼睛,爱他额头的汗珠,娴熟的舞姿,悠扬的歌声以及少年们稚嫩手掌挥动的奔放。我幻想这
三、佳作展示  寒门骄子,来自北大的王心仪写下了一篇《感谢贫穷》的文章,意在感谢“贫穷”对自己的“帮助”。然而面对这困扰人类千年的宿疾,我们不应感谢,而是要看清它的本质,并为消灭它而勠力同心。  贫穷即逆境,逆境可造就英雄,但英雄不全出于逆境。人们总是更加喜欢那些崛起于微末、处于穷困之境中的英雄。这些人物固然更能表现出人类的潜能与毅力,但并非是“贫穷有利,逆境造人”的证据。英雄不是因为有了逆境才诞
有清一朝,秘书,也就是师爷虽然作为朝廷认可的一个庞大参政的群体,但是,他们真正那个晋升为朝廷命官的机会并不多,尤其是州县一级的秘书。但省以上的办理军务、赈灾、漕运等位置的师爷,相对来说就比较容易晋升为朝廷命官。据有关史料,记载从幕僚转而为一代权臣的,在晚晴官场非常之多,较为出名的如赵翼、戴震、章学诚、刘蓉等人,尤其是晚清重臣林则徐、左宗棠和李鸿章,这三人均出身于秘书群体,但后来都成为了叱咤风云权重
“每个女人的前二十年是靠美丽的外表生活,后半生是要靠自己的修炼的。”由多家媒体评选的“中国最美的50名女人”,被众多粉丝期望很高的李宇春落榜,而杨澜、于丹却位列其中。人美不在外表,“内涵美”才是令大多数人折服的真美。  人皆有爱美之心,但外表美往往是容易腐烂的苹果。白居易《琵琶行》中的琵琶女年轻时凭着自己的容貌令“五陵年少争缠头”。她的风光令许多人羡慕甚至嫉妒,然而“青春饭”吃不长,年长色衰之后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