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物理教师角色的转变

来源 :物理教学探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lfang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每个教师必须突破自身的素质局限和角色定位,不断完善知识结构,大胆改革教育方式,逐步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最终实现新环境下塑造新角色。
  关键词:新课程;物理教师;角色;转变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148(2008)05(S)-0014-3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轰轰烈烈的开展。新课程,犹如一列火车,平稳地驶入了学校,进入师生的生活,进入了千家万户。这将使我国中学教师物理队伍发生一次质的变化,每个教师必须突破自身的素质局限和角色定位,不断完善知识结构,大胆改革传统的教育方式,逐步构建起新型的师生关系,最终在新环境下塑造自身新角色。因此,物理教师在从《教学大纲》向《课程标准》过渡,实施新课程教学计划的过程中,转变自身的角色已刻不容缓。教师应该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化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由教学管理者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化为教与学中平等的合作者。那么作为学生物理学习的促进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物理教师,面对新的物理课程标准,应该怎样对自身角色重新审视与定位,树立正确的角色意识,以多重身份、多重角色身体力行地体现物理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值得我们关注和探索。
  
  1 知识的传播者向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转变
  
  物理是自然科学,生活处处皆物理,而且在信息时代,学生很容易从各种渠道获取信息和知识。教师最重要的是帮助学生确定物理学习目标,引导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知道学生懂得如何获取自己需要的知识,掌握获取知识的工具及学会处理各种信息的方法。 
  教师角色不仅是信息的传播者、讲授者和良好的知识体系的呈现者,其主要职能已由知识的传播者转变为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一般来说,物理教师作为课本与学生的中介,其思想深度、文化水平、人生经验、审美水平要高于学生,从而起到指导作用,但不能替代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物理教师要充分利用物理学科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积极影响,重视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节、自我学习,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健康发展,真正成为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者。 
  教师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还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这一方面要求教师不能仅仅是向学生传播知识,而是要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并且不断地在他们成长的道路上设置不同的路标,引导他们不断地向更高的目标奋进。另一方面要求教师从过去作为“道德说教者”“道德偶像”的传统角色中解放出来,成为学生健康心理、健康品德的促进者、催化剂,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适、自我选择。 
  
  2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是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
  
  在新课程理念下,传统意义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在这一互动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地位是平等的,教师不再是权威的代表,而是学生的向导和顾问。老师和学生一样,有时是静态者(倾听、接受),有时是动态者(发言、活动)。角色也在不断变化,有时是导演,有时是观众,有时是裁判,有时是主持,有时也是演员。但无论何种角色,无论何种变化,教师都应是学生学习的“参谋”、“助手”、“服务者”和“配角”,都必须根据学生学习的需要进行转换,构建一种新型的民主的、平等的、自由的、合作的师生关系,创设和谐的学习环境,使自己贴近学生,把自己变换成课堂活动的成员,融入学生的学习活动之中,真正起到教师的引导作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事实上,面对未来尚不知晓的世界,已不可能完全由教师告诉学生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学生自身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能。教师只有在知识面前忘却师生的界限,学会以平等的态度与学生共同商讨,和学生做一个探索问题的合作伙伴,才能使师生在教学相长中得到提高,才能使得师生在这种探究学习的氛围中发挥最大的创造潜能。才能还学生以主体地位,给学生提供均等的学习机会,才能使教师在教学中实现角色的转变。 
  
  3 由单一的注重结果、学会向多向的注重过程、会学转变 
  
  传统教学,教师教给学生的是知识的结果,把大量的结论性的内容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的记忆下来,学生只能单一的从教师这一条信息途径获取知识;而现代化的教学则要求教师转变为要学生注重过程方法,交给学生一把金钥匙,因为 “会学”比“学会”更重要;学生除了从老师这条传播知识的途径外,还可以从网络、书籍、社会和其它方面多条途径获取信息。把传统课程和现代课程归纳比较如下: 
  传统课程(应试教育):知识结果——授之以鱼——给学生真理(知识)——量——记忆——结果——学会——教师的方法——单向信息传递
  现代课程(素质教育):过程方法——授之以渔(网)——给学生钥匙(方法)——质——思维——过程——会学——师生合作方法——双向或多向的信息传递
  
  4 教师“讲”实验转变为学生做实验
  
  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过去由于各校仪器的缺乏和教师的懒惰,无论是学生分组实验还是演示实验或课后的小实验,全都是教师“讲”实验。新课程教师理念改变了,除配备的仪器外,师生们自己动手自制、研制、改制了一些仪器使之配套,使大小实验都可以完成。这一转变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和实验技能,而且还提高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
  
  5 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
  
  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师活动为主体,在方法上以教师的“填鸭式”灌输为主,不少教师片面强调“讲透”、“听懂”结果却形成了“满堂灌”、“填鸭式”,独霸了讲台。学生没有一点自由支配的时间,只能被动的接受。过去有一种比喻:“教师要装满一桶水,才能给学生一杯水”。从某种意义上说,把学生比作一个容器,教师的教就是往这个容器里灌,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得不到充分关注。而现代的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把学生放到学习的中心地位,一堂课教师可以不讲,也可以只讲五分钟、十分钟、一刻钟或由几个教师互相串讲二十分钟,把剩余的时间全交给学生支配,可以由学生互动、师生互动、学习个体与教学中介的互动,产生教、学协同与共振,从而切实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正如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近年来大声疾呼的:“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
  
  6 老师应由面向全体学生向面向全体与个体相结合转变
  
  教师面对的是既有共同的身心特点,又有不同的遗传素质、家庭环境、智力因素、人格特性,而且身心发展又处于从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中的学生。教学既要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向他们提出统一的要求,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又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多种不同的教育措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做到因材施教。新课程从课程目标到教材内容都体现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多样化,允许学生发展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和评价标准,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
  7 由孤立封闭向相互合作转变
  
  教师要实现专业的深入发展,必须突破目前普遍存在的教师彼此孤立与封闭的现象,学会与同事合作,与学生合作,与家长合作,与领导合作、与社会上各界人士合作,这样才能使自己的专业视野更加宽广,进而扩充个人的专业实践理论的内涵。同时还要学会与家长和教育管理者等多方面的合作,听取方方面面的不同意见,从而完善角色的转变。 
  
  8 用角色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作为教师不仅要用自己的知识影响学生,还要通过自己的人格魅力和道德力量,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去影响和感染学生。教师的这一角色特征要求教师注意自己的人格和道德方面的修养,并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注意自己人格因素对学生所起的影响作用。教师应更多地理解、信任、同情、关心、爱护学生,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教师应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和情感素养,形成宽容、尊重的良好个性和人格魅力,开展平等对话,提高师生间的合作水平,创造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而要达到这种境界,有赖于教师素养的提高和角色的改变。 
  总之,由于网络的普及,教师的权威受到挑战,一位教师教了一家几代人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因此,教师必须面对现实,把过去的“学习一次管用一生”的观念转变为“贯穿一生”。并经常“充电”,自我加压,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所谓“充电一次,放电一生”是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的。教师应更新观念,改变现有状态,把新的教育理念贯穿到教学实践中去,并让学生接受,被社会认可,在新环境中塑造自己的新形象,新角色,成功地完成转变。 
  
  参考文献:
  [1]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4月. 
  [2]傅道春主编.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3月. 
  [3]国家教育部颁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
  [4]苏立康主编.现代教育思想,北大出版社.2001年. 
  [5]张行涛、郭东歧主编.新世纪教师素养,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
  [6]永州市教育局编.教育文件汇编,2003年.
  [7]尤永清、孙建全主编.新课程典型课案例与点评,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栏目编辑赵保钢)
其他文献
课堂提问在英语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提问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笔者对一节高中英语课堂提问实录显示:展示性问题的数量大于参照性问题,应适当增加参照性问题的比率;部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疾病的临床特点、有效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2月至2010年2月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56例,根据患者临床表现采用解痉、镇静、降压以及
目的探讨垂体降调节前后常用指标预测控制性超排卵(COH)中卵巢反应性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9月在我中心行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治
本文是在2006年、2007年、2008年高考(重庆)理科综合试卷物理试题研究的基础上继续深入研究2009年高考(重庆)理科综合试卷物理试题。进一步发掘重庆高考物理自主命题的规律,指导重
伴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的汽车市场逐渐成熟,各个企业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这种情况下,汽车厂家和他们的经销商必须寻找新的营销方式来促进销售。企业界和理论界现在最
本文列举了学生在探究性活动中常见的一些学习障碍的表现并加以总结。并指出了以上种种表现的症结在于学生没有探究的习惯和热情,没有正确的探究思维和方式。之后.针对上述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