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教媒体在幼儿教育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dhbrth565657k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幼儿教育课堂教学中,恰当准确地运用电教媒体这一手段,可以大大增强教学效果和幼儿的积极性,让幼儿在较短时间内愉快地获取大量知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幼儿园的许多课程都是幼儿非常熟悉的内容,如何将这些熟知的内容讲出新意,使幼儿在熟知的基础上接受到新的知识,以此促进幼儿综合素质的提高,是常规教学中不易掌握的难点。电教媒体在教学中的运用,较好地帮助解决了这个问题,也促进幼儿学习有效性的提高。在平时的组织教学活动时,合理利用电教媒体,往往有多重收效。
  关键词:电化教学 电教媒体 幼儿课堂
  1、利用电教媒体创设情境,以调动幼儿多种感官,激发其学习兴趣
  孔子提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对学生来说“兴趣”将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兴趣是鼓舞和推动幼儿学习的巨大力量。幼儿年龄小,无意注意、无意识记忆不占优势,他们的学习活动常受直接兴趣所支配,因此,幼儿园教师更要重视幼儿兴趣激发的研究。在幼儿课堂教学中,运用电教媒体形声结合、声画并茂的特点,围绕教学内容,有目的、有计划地创设各种情境,可以调动幼儿的学习情绪,激发求知欲,促使幼儿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例如组织幼儿进行音乐教育活动,在学习歌曲《小蝌蚪》时,笔者根据歌曲内容录制了反映歌词的录像片,图像上有小蝌蚪的发育过程。原本幼儿对歌词既不理解又容易产生错觉,等看到真实的小蝌蚪及它的生长过程就很容易理解了。幼儿学得扎实又高兴,和着那优美、欢快的音乐,很快就把歌曲学会了。
  以往教学常识课“认识七星瓢虫”是利用图片教学讲解,枯燥乏味。运用电化教学,课一开始,首先出示七星瓢虫图片,幼儿边观察边回答问题。一会儿幼儿注意力就不集中了,有些不耐烦。用抽拉的形式让七星瓢虫的腿反复地伸缩,幼儿的注意力又集中了,仔细观察,认真听讲,七星瓢虫的腿动起来使幼儿非常感兴趣,学得也就轻松愉快了。
  再如“小蝌蚪找妈妈”的教育活动,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制作形象生动、绘声绘色的多媒体动画课件,这样大大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使整个活动进展得非常顺利。
  2、利用电教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学习热情,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如在教唱《小燕子》这首歌曲时,笔者按传统的教法,先教幼儿念会歌词再逐句教唱,幼儿总是提不起精神。笔者找了一盒录音带,再制作一幅美丽的以春天为背景的课件,小燕子随着优美的旋律飞舞,教学效果大不一样。随着那欢快而鲜明的节奏,看着优美的画面,幼儿仿佛置身于春天的怀抱,与小燕子一同遨游在广阔无垠的田野,兴趣浓了,歌曲一下子就学会了。他们还随着录音边唱边跳,可以说是一教室的“小燕子”在翩翩起舞,让人享受到春天的快乐。
  3、利用电教媒体,变抽象为直观,便于幼儿对知识点的理解积累
  电教媒体具有直观性、形象性、艺术性、趣味性等的特点,可以助教师演绎完美课堂一臂之力。其在“声”“形”“色”“体”的结合上给幼儿以美的享受,从而将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与幼儿的学习心态结合到一块。它通过“声”传递师生心灵深处的语言,通过“形”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通过“色”描绘师生所要描绘的五彩图。课堂教育中电教媒体的介入,能使抽象繁杂的内容化为具体的形象,所学知识更加清晰地呈现在幼儿面前,有利于幼儿的观察、理解、记忆。
  在数学上,一些抽象的数字对幼儿来说是很乏味的,他们的脑子里对1+1=2没有一个具体的概念。如何让他们把“数”与“形”结合起来,让抽象有东西具体化、形象化?笔者制作各种形式的课件,如在水波荡漾的湖面上,慢慢地游来一只黄绒绒的活泼可爱的小鸭子。小朋友们一下来了劲儿,根据笔者的提问,他们异口同声地说道:湖面上游来了一只小鸭子。一会儿又游来了一只小鸭子,这次没等笔者提问,他们已经说出结果。在这样的基础上,幼儿便很容易理解了1+1=2的内涵。
  如学习并运用游、跑、跳等动词的教学中,小班幼儿由于年龄特征的限制,抽象思维发展缓慢,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往往是教师直接告诉幼儿小鱼是游来的,小兔是跳来的,等等,让幼儿记住相应的动词。这样不能极大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不理想。而现在采用多媒体教学,把小鱼在水中游来游去,小兔在草地上跳的动态画面展现出来,再配上小动物的叫声,然后设计提问:“是谁来了幼儿园?”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很高,能很快说出动物的名称,情不自禁地模仿小动物的叫声,跟着音乐节拍模仿小动物的动作活动起来。教师抓住时机,适时地启发幼儿:“小动物是怎么来的?”引导幼儿正确学说并运用游、跑、跳等动词,幼儿在良好的心理氛围中,思维活跃,乐于表现,玩中学,学中玩,很快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4、利用电教媒体再现情境,突破教学难点,降低学习难度
  电教媒体具有生动直观、形声兼备的特点,可把书本知识转化为动态的、超越时空的、有声有色的形象化知识,既适应了幼儿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也弥补了他们视野较窄、直观表象储备少的缺陷。例如在讲一些庄稼名称时,对于生长在城市的孩子来说,对田野里的庄稼很生疏,小麦、高粱不分那是很正常的事,怎么办?一部表现庄稼生长过程的电视片帮笔者解决了这个难题。通过对部分庄稼生长发育过程的再现,幼儿不但记住了这些庄稼的名字,它们的样子,生长过程,而且农民辛辛苦苦劳动的过程,也在他们幼小的心里埋下了种子,培育了他们珍惜粮食的情感。
  总之,由于笔者在教学中恰当准确地运用了电教媒体这一手段,大大增强了教学效果,激发了幼儿的积极性,让幼儿在较短时间内愉快地获取大量知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他文献
摘要:生物学科的教学强调实验能力和科学素质的培养,而多媒体技术可以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抽象为直观,并且能够拓宽课本知识体系,拓宽教学的时间和空间,拓宽课堂学习的内涵和外延。因此,多媒体技术在中学生物学科的教学中越来越展现出无可替代的优越性。  关键词:生物教学 多媒体技术 明确  一、明确选择多媒体的基本原则  1.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选择多媒体  中学生正处在求知欲强,接受新鲜事物快的年龄段,多
摘要: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它需要教师认真研究教材,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知识水平与心理特点,精心设计提问,使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更自然生动,更活泼多样。然而,作为一名教学一线的普通教师,在自己的美术课教学实践和多次参与一些教学交流活动之后,我觉得对照新的《美术课程标准》,针对当前美术课的课堂教学,还是有必要就课堂提问提出一些问题与同行们商榷的。  关键词:美术 提问 教学  一、
摘要:根据课程改革的要求,在初中政治教学中初步实施探究式学习,以建立新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导学生在探究的活动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习和掌握科学的探究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生 探究式学习  一、探究式学习要体现方式的多样化,做到常改常新  提到探究式学习,我们往往局限于学生的小组讨论、学生答疑或学生搞一些相关性的社会调查。探究式
分析钻孔抽放瓦斯效果的影响因素表明,在设计钻孔抽放瓦斯参数时,以合理确定钻孔布置间距最为重要。提出了本煤层瓦斯抽放钻孔布置间距的优化方法,并根据钻孔瓦斯流量衰减规
摘要:在计算机课的教学中,教师富有哲理和情趣的教学语言,生动形象的比喻,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深深地感染和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从而使自己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收到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课堂上的一席谈吐,对学生的思想、情感、行为以及对知识理解的深度和掌握程度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教学语言更是一门独特的艺术,教师要会运用语言艺术,捕捉最佳的教学时机,达到完美的教育学生的目的
摘要:凡是从小学低年级教至高年级的语文教师都会有这样的感想:低年级时,学生上课发言踊跃,积极性较高;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特别到了高年级,课堂往往就变的安静了,课堂成了教师和个别学生的“舞台”,更多的学生成了“观看者”。  那么,教师应如何组织课堂争论呢?我认为可以尝试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建立和谐师生关系,创设争论的条件  近几年来,小学语文教学“高耗低效”的情况有所改善,但是,语文教学中的“三
摘要:课堂教学是中学教学实践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初中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了数学教学是一种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教师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如何进行课堂教学程序设计,对于教学效果的好坏和学生科学的思考方式、思维能力的培养都有着直接的,重要的影响.本文将结合数学课堂教学实践,探讨如何进行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程序设计。  一、新课标的要求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活动的
摘要:本文论述了猜读法的提出 猜读法在实际教学中的运用.猜读尝试着把课堂的时间还给学生,学生尝试着走进文本,触摸作者的思想,力求使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发展,让学生主动的去学习,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 提高了学生的素质.  关键词:初中语文 猜读教学  一、猜读法的提出  1.阅读教学现状之反思  阅读教学过程,是学生与文章亲密接触的过程。教师应当舍得花时间让学生感知文本,思考文本;不能以教师的阅读结果(
日前,海南省三亚市财政局印发了《三亚市行政单位国有资产配置标准》。参照该标准,办公用房装修的间隔时间原则上不得少于10年;在办公室家具配置方面,正处级领导每人不超过80
目的:   探讨实时超声弹性成像对甲状腺实性结节的定性诊断价值及判断淋巴结转移能力的价值。   方法:   对61例136个甲状腺实性结节和17枚颈部淋巴结行二维及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