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博物馆是文化发扬和传承的重要场地之一,其具有历史文化收藏功能和科学研究价值以及社会教育作用,所以博物馆实际上归属于特色旅游资源范畴内。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博物馆资源尤为丰富多样,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优势。当下,旅游业如火如荼地发展着,博物馆行业和旅游业联动发展,博物馆旅游走向更加明显,但是我们不能忽视其中存在的诸多弊端和不足。文章从实际角度出发,对我国博物馆特色旅游开发要点进行详细分析和阐述。
关键词:博物馆;特色;旅游;开发;研究;分析
博物馆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博物馆是世界范围内多数国家和地区旅游的核心项目类型之一。中国地大物博且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博物馆资源尤为丰富。当前旅游行业不断发展,推动了博物馆的建设和发展,出现了博物馆和旅游业二者的合作联动趋势,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不断提升。但要需要注意的是,和西方发达国家对比,我国历史地位和当前的博物馆旅游资源开发效果不相称,与发达国家博物馆利用效率和收益相差甚远。所以,要加强对博物馆特色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循序渐进地提升开发质量和水准,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以及文化传承、旅游发展等夯实根基。
1 博物馆特色旅游开发的重要性要点分析
博物馆本体特色性要素尤为突出,在后续旅游开发中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以核心旅游资源形式出现,社会价值尤为重要。现在旅游业不断发展前行,产业变得愈加繁荣,特别是在法定假日期间,游客充斥在每个景区之中。在不断发展特色旅游产业的同时,国内外游客参观度和受吸引度不断提高,旅游经济会在博物馆特色旅游开发中不断发展,博物馆在旅游业中的地位不断攀升。
2 当前博物馆特色旅游开发中所面临的问题
一是博物馆数量很少,经济效益不达标。通过数次调查和分析发现,我国许多博物馆的游客数量少之又少,经济效益很低,很多博物馆基础性运行开支都无法得到综合保障,甚至有的博物馆只能是通过场地出租、经营游玩场地和拓展家具卖场等来维持生存。此类现状和我国可持续发展原则相违背,与精神文明建设和中国梦要求无法契合,未来的发展可谓举步维艰。
二是资金投入少,设备更新换代速度慢,安全隐患多。当前部分博物馆因为经费不足,馆内展览区域狭窄,加之基础设施建设破旧不堪,存在的安全隐患很多。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展览效果和最终客流量。国内馆藏最为丰富的故宫博物院,因为场地限制和技术局限,只有1/10的文物可以向来访者展示;中国国家博物馆由于展览面积稀缺陈列要求不能被满足,很多藏品无处摆放,民众无法见到真身。种种情况的出现,均造成了我国珍贵文物资源大肆浪费。由于装修质量不达标造成的文物损坏事件屡见不鲜,有些博物馆连最为基本的窗框和玻璃都设置得很薄弱,还没有空调设备,电子监控少且报警系统不完善,安全隐患可谓多种多样。
三是保护力度不足。博物馆与祖国壮丽山河、非遗文化等不同,其活动区域相对来说还是有严苛限制的。每逢节假日的时候,来往博物馆的游客络绎不绝,人潮涌动,甚是拥挤,博物馆不堪重负,文物受损情况和生态环境破坏情况时有发生。很多名人故居和遗址博物馆建筑本身就是一种历史文化,但是由于长期暴露在外,游客无心之失都会造成文物损坏,特别是有些素质较差的游客,在博物馆内胡乱涂写。就算是在保护力度相对大的博物展厅,也会因为游客拥挤和通风差的原因,导致有害气体不断增加,对文物造成慢性损坏和消极影响。敦煌莫高窟壁画就是因此油彩脫落,损失巨大。部分博物馆生态环境岌岌可危,生态环境受到不同程度污染和损伤,需要很时间才可以慢慢恢复。
然后是管理模式老旧。当前,尽管很多博物馆陆续进行了管理模式调整和经营改革,但是从总体效果上来看,管理仍旧差强人意,老旧式固化思维根深蒂固,管理模式比较呆板,总是对参观者发号施令,“保持肃静”“禁止拍照”等指令屡见不鲜,让游客们敬而远之。还有就是部分博物馆陈列内容太过专业化,设计过程中习惯应用殿堂化的操作风格,活动模式以埋头参观为主,整个参观过程十分单调,没有独特性,少有游客参与,也无法彰显“以人为本”的工作原则。现代科技展示手段日渐多样化,但是部分博物馆中的现代技术应用却少之又少,展示方法还是固有的几种模式。尽管观者稀少,但从不从自身去揣摩问题所在,不会反思。就算配备了文物保护设施,使用率和效果总是不尽人意。
五是宣传不到位。部分博物馆外部促销手段缺少,造成了宣传不到位,来馆人员数量不断减少,旅游成效全无。不仅如此,博物馆不重视媒介宣传以及多角度的促销,游客入馆后,促销手段很少。参观游览期间没有激动人心的热情讲解,没有透彻的图文展示,也没有图文并茂的标识,深具地域特色和博物馆特质的纪念品也少之又少。这样一来,大大降低了博物馆旅游服务质量和档次,不能吸引游客来访。还有就是外语水平不达标等问题,这些都阻碍了博物馆特色旅游的发展。
3 博物馆特色旅游开发正规策略分析
第一,要及时转变思想。更新和创新博物馆工作理念与思维十分重要,要冲破传统博物馆经营模式中的固有框架束缚,不能仅进行文物收藏和科学研究以及实施社会教育,要勇敢迈向旅游合并之路,透彻认识到博物馆的超高旅游价值。博物馆是一种难能可贵的文化旅游资源,要以旅游创收为口号,大力发展博物馆旅游业。要通过各方努力,包括旅游开发学者和专业人员的纳入,积极研究博物馆的旅游创新出路,与旅游业合作发展,由浅入深、由点及面地转变本体思想,最大限度地认识到拓展博物馆旅游业的价值所在和真谛,从根本上落实博物馆旅游任务和相关事宜,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大力重视后续博物馆资源开发和利用等问题。
第二,要有效创新管理手段。馆内要设置背景音乐,营造优质、愉悦的欣赏氛围,旨在不断强化博物馆内在感染力,借助录像放映手段,全方位、多角度地进行内容展示。无论是何种类型的博物馆,均可结合地域特征和博物馆特点进行歌曲播放,然后通过饮茶、品酒、参加活动等,提升民众参与度,加深群众们的文化印象。博物馆经营管理中,不能太过固化,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动静结合”,不能强制要求游客,通过简单警示语来提醒游客注意素质。要积极优化博物馆的各项设施建设,提升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日渐拓展服务范围,最大限度地增加娱乐性,提升游客们的参与度,让博物馆可以更加贴近大众群体生活,创建出属于博物馆自己的管理模式,以此吸引游客,推动博物馆全面发展。
第三,要合理彰显文物优势。较为正确的做法是,博物馆需要大力进行各类文化特点和本馆优势的突出与彰显,营造较为优质且良好的文化氛围。与此同时,只有在博物馆独有性方面下功夫,特色旅游的优势才能彻底迸发出来。在此期间,务必注重牢牢抓住地域文化特色和资源特点等,拓展馆藏,发挥文物优势,与来访游客产生共鸣,提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起到育人效能,让传统文化更加深入人心。
4 结束语
总的来说,博物馆旅游产业发展,可以通过博物馆本体资源条件,达成旅游经济快速发展和进步。与此同时,也可对历史文化等进行大力推广和优质宣传,让中国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做好博物馆特色旅游工作势在必行,要突出博物馆特色,在提高宣传质量、树立品牌优势的同时,加强管理和配套,利用信息化技术做好宣传,提升宣传深度和广度,为后续博物馆特色旅游的发展供给养分。
参考文献
[1]何丹,李雪妍,周爱华,等.北京地区博物馆旅游体验研究——基于大众点评网的网络文本分析[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7(2):233-237.
[2]林瑛子.博物馆旅游景点建设的现状分析及其发展策略——以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为例[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7(4):71-72.
[3]陈添珍.基于“故宫模式”引发的对陕西历史博物馆旅游文创产品开发的思考[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7(10):36.
[4]李依依,王颖.旅顺潜艇博物馆旅游纪念品开发策略研究——基于全域旅游背景[J].现代商贸工业,2018(12).
[5]魏文静,王丽娜,韩琳琳.产品层次论视角下的南京地区历史博物馆遗产旅游产品浅析[J].中国商论,2017(24):52-54.
[6]马小非.基于宋文化的博物馆陶瓷旅游纪念品开发——以“大观博物馆”为例[J].佛山陶瓷,2017(11):45-47.
[7]张娇.开放型景区特色旅游产品开发研究——以濠河景区为例[J].城市地理,2017(2X):257-258.
【作者简介】王静,现就职于南召县文物管理所。
关键词:博物馆;特色;旅游;开发;研究;分析
博物馆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博物馆是世界范围内多数国家和地区旅游的核心项目类型之一。中国地大物博且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博物馆资源尤为丰富。当前旅游行业不断发展,推动了博物馆的建设和发展,出现了博物馆和旅游业二者的合作联动趋势,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不断提升。但要需要注意的是,和西方发达国家对比,我国历史地位和当前的博物馆旅游资源开发效果不相称,与发达国家博物馆利用效率和收益相差甚远。所以,要加强对博物馆特色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循序渐进地提升开发质量和水准,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以及文化传承、旅游发展等夯实根基。
1 博物馆特色旅游开发的重要性要点分析
博物馆本体特色性要素尤为突出,在后续旅游开发中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以核心旅游资源形式出现,社会价值尤为重要。现在旅游业不断发展前行,产业变得愈加繁荣,特别是在法定假日期间,游客充斥在每个景区之中。在不断发展特色旅游产业的同时,国内外游客参观度和受吸引度不断提高,旅游经济会在博物馆特色旅游开发中不断发展,博物馆在旅游业中的地位不断攀升。
2 当前博物馆特色旅游开发中所面临的问题
一是博物馆数量很少,经济效益不达标。通过数次调查和分析发现,我国许多博物馆的游客数量少之又少,经济效益很低,很多博物馆基础性运行开支都无法得到综合保障,甚至有的博物馆只能是通过场地出租、经营游玩场地和拓展家具卖场等来维持生存。此类现状和我国可持续发展原则相违背,与精神文明建设和中国梦要求无法契合,未来的发展可谓举步维艰。
二是资金投入少,设备更新换代速度慢,安全隐患多。当前部分博物馆因为经费不足,馆内展览区域狭窄,加之基础设施建设破旧不堪,存在的安全隐患很多。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展览效果和最终客流量。国内馆藏最为丰富的故宫博物院,因为场地限制和技术局限,只有1/10的文物可以向来访者展示;中国国家博物馆由于展览面积稀缺陈列要求不能被满足,很多藏品无处摆放,民众无法见到真身。种种情况的出现,均造成了我国珍贵文物资源大肆浪费。由于装修质量不达标造成的文物损坏事件屡见不鲜,有些博物馆连最为基本的窗框和玻璃都设置得很薄弱,还没有空调设备,电子监控少且报警系统不完善,安全隐患可谓多种多样。
三是保护力度不足。博物馆与祖国壮丽山河、非遗文化等不同,其活动区域相对来说还是有严苛限制的。每逢节假日的时候,来往博物馆的游客络绎不绝,人潮涌动,甚是拥挤,博物馆不堪重负,文物受损情况和生态环境破坏情况时有发生。很多名人故居和遗址博物馆建筑本身就是一种历史文化,但是由于长期暴露在外,游客无心之失都会造成文物损坏,特别是有些素质较差的游客,在博物馆内胡乱涂写。就算是在保护力度相对大的博物展厅,也会因为游客拥挤和通风差的原因,导致有害气体不断增加,对文物造成慢性损坏和消极影响。敦煌莫高窟壁画就是因此油彩脫落,损失巨大。部分博物馆生态环境岌岌可危,生态环境受到不同程度污染和损伤,需要很时间才可以慢慢恢复。
然后是管理模式老旧。当前,尽管很多博物馆陆续进行了管理模式调整和经营改革,但是从总体效果上来看,管理仍旧差强人意,老旧式固化思维根深蒂固,管理模式比较呆板,总是对参观者发号施令,“保持肃静”“禁止拍照”等指令屡见不鲜,让游客们敬而远之。还有就是部分博物馆陈列内容太过专业化,设计过程中习惯应用殿堂化的操作风格,活动模式以埋头参观为主,整个参观过程十分单调,没有独特性,少有游客参与,也无法彰显“以人为本”的工作原则。现代科技展示手段日渐多样化,但是部分博物馆中的现代技术应用却少之又少,展示方法还是固有的几种模式。尽管观者稀少,但从不从自身去揣摩问题所在,不会反思。就算配备了文物保护设施,使用率和效果总是不尽人意。
五是宣传不到位。部分博物馆外部促销手段缺少,造成了宣传不到位,来馆人员数量不断减少,旅游成效全无。不仅如此,博物馆不重视媒介宣传以及多角度的促销,游客入馆后,促销手段很少。参观游览期间没有激动人心的热情讲解,没有透彻的图文展示,也没有图文并茂的标识,深具地域特色和博物馆特质的纪念品也少之又少。这样一来,大大降低了博物馆旅游服务质量和档次,不能吸引游客来访。还有就是外语水平不达标等问题,这些都阻碍了博物馆特色旅游的发展。
3 博物馆特色旅游开发正规策略分析
第一,要及时转变思想。更新和创新博物馆工作理念与思维十分重要,要冲破传统博物馆经营模式中的固有框架束缚,不能仅进行文物收藏和科学研究以及实施社会教育,要勇敢迈向旅游合并之路,透彻认识到博物馆的超高旅游价值。博物馆是一种难能可贵的文化旅游资源,要以旅游创收为口号,大力发展博物馆旅游业。要通过各方努力,包括旅游开发学者和专业人员的纳入,积极研究博物馆的旅游创新出路,与旅游业合作发展,由浅入深、由点及面地转变本体思想,最大限度地认识到拓展博物馆旅游业的价值所在和真谛,从根本上落实博物馆旅游任务和相关事宜,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大力重视后续博物馆资源开发和利用等问题。
第二,要有效创新管理手段。馆内要设置背景音乐,营造优质、愉悦的欣赏氛围,旨在不断强化博物馆内在感染力,借助录像放映手段,全方位、多角度地进行内容展示。无论是何种类型的博物馆,均可结合地域特征和博物馆特点进行歌曲播放,然后通过饮茶、品酒、参加活动等,提升民众参与度,加深群众们的文化印象。博物馆经营管理中,不能太过固化,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动静结合”,不能强制要求游客,通过简单警示语来提醒游客注意素质。要积极优化博物馆的各项设施建设,提升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日渐拓展服务范围,最大限度地增加娱乐性,提升游客们的参与度,让博物馆可以更加贴近大众群体生活,创建出属于博物馆自己的管理模式,以此吸引游客,推动博物馆全面发展。
第三,要合理彰显文物优势。较为正确的做法是,博物馆需要大力进行各类文化特点和本馆优势的突出与彰显,营造较为优质且良好的文化氛围。与此同时,只有在博物馆独有性方面下功夫,特色旅游的优势才能彻底迸发出来。在此期间,务必注重牢牢抓住地域文化特色和资源特点等,拓展馆藏,发挥文物优势,与来访游客产生共鸣,提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起到育人效能,让传统文化更加深入人心。
4 结束语
总的来说,博物馆旅游产业发展,可以通过博物馆本体资源条件,达成旅游经济快速发展和进步。与此同时,也可对历史文化等进行大力推广和优质宣传,让中国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做好博物馆特色旅游工作势在必行,要突出博物馆特色,在提高宣传质量、树立品牌优势的同时,加强管理和配套,利用信息化技术做好宣传,提升宣传深度和广度,为后续博物馆特色旅游的发展供给养分。
参考文献
[1]何丹,李雪妍,周爱华,等.北京地区博物馆旅游体验研究——基于大众点评网的网络文本分析[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7(2):233-237.
[2]林瑛子.博物馆旅游景点建设的现状分析及其发展策略——以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为例[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7(4):71-72.
[3]陈添珍.基于“故宫模式”引发的对陕西历史博物馆旅游文创产品开发的思考[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7(10):36.
[4]李依依,王颖.旅顺潜艇博物馆旅游纪念品开发策略研究——基于全域旅游背景[J].现代商贸工业,2018(12).
[5]魏文静,王丽娜,韩琳琳.产品层次论视角下的南京地区历史博物馆遗产旅游产品浅析[J].中国商论,2017(24):52-54.
[6]马小非.基于宋文化的博物馆陶瓷旅游纪念品开发——以“大观博物馆”为例[J].佛山陶瓷,2017(11):45-47.
[7]张娇.开放型景区特色旅游产品开发研究——以濠河景区为例[J].城市地理,2017(2X):257-258.
【作者简介】王静,现就职于南召县文物管理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