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计算机操作能力对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至关重要,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中职学校的计算机教学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和不足。我们应该针对中职学校学生的学习特点,积极推进计算机教学改革,采用分层次教学,注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能力,还要注重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 中等职业学校 计算机 教学 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对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计算机操作技能更是一項实用性较强的基本技能,中职院校开设的大多都是社会需求比较大、应用性比较强的专业,要求学生在经过专业学习之后,就具备基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能够尽快投入到实际工作中,这也是保持中职学校毕业生市场竞争力的基本条件。由此看来,中职学校的计算机教学更要把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在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能之后,能够游刃有余地应用到实际工作当中。目前的中职学校计算机课程大多还处于以应试为主的阶段,教师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学生的上机操作时间不多,基本以教师的讲解和习题训练为主,教学和学习的目的一般也都是为了通过课程考试或者是计算机等级考试。这样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发挥,再加上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教学的效果很难保证。学生对计算机学习没有兴趣,对教师教授的知识处在被动接受的状态,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都不能得到很好的锻炼。为了改变中职计算机教学的现状,有必要加强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的研究和尝试,革新理念和教学方法,从学生的实际学习需要出发,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实际操作能力。
1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分层次进行教学
中职学校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往往有比较大的层次性,一些计算机基础比较好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而一些基础差的学生,几乎没有什么操作经验。这就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一定的挑战,如果按照统一标准进行教学,必然会影响一部分学生学习计算机课程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应该考虑对学生进行分层次教学。
分层次教学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实现。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分班教学,即按照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和程度,把学生分成不同的教学班级,以便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但是这种分班的方式往往在操作的时候会有一定的难度,会受到课时安排、教师分配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其实,在同一课堂中,也可以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进行分层次教学,比如,针对同样的教学内容,教师在进行讲解和演示之后,就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提出不同等级的要求,让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都能够在自己已掌握的基础上有所进步和提高,这样既充分保证了教学计划的顺利进行,又能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2 注重操作能力的培养,保证学生的上机时间
计算机课程本身就是一门实用性的学科,学生掌握理论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为操作实践服务,而现在的计算机课往往过分注重理论教学。引起这种情况的原因也比较多,比如,学校教学条件有限,学生的人数又比较多,无法给学生提供充足的上机练习时间;计算机课程的学时数量不多,教师为了完成教学计划,只能采取满堂灌的方式,学生练习的时间就很少了。另外,受到应试思想的影响,为了在短时间内提高成绩,而把大多数的精力都放在了理论教学和习题训练上。
作为中职学校的计算机教师,应该积极转变教学观念,把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作为教学的目标。我们应该知道,学生毕业后走到工作岗位上,最需要的就是实际操作能力,缺乏实践能力,即便是拿到再多的证书,也是徒劳的。学校也应该重视对学生计算机操作水平的训练,开放机房,为学生提供足够的上机时间。有条件的话可以全面实现多媒体授课,让学生在操作中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这比单纯理论授课的效果要好得多。
3 革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计算机课程教学方法陈旧,也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一个主要原因。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可以说是日新月异,而我们的计算机教材和教学方式却是使用了多年的,教材内容的陈旧,教学方法的单一,都不利于学生学习热情的激发。我们在积极引入新教材、新内容的同时,还要不断革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
教师要把富于时代气息的教学内容引入到课堂中。除了完成基本的教学之外,可以适当给学生介绍一些关于计算机技术新发展的信息和知识,开拓学生思路和眼界;还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开放性的任务或者作业,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培养创造性思维。学校还可以组织一些网页制作大赛、计算机操作技能大赛等等,提高学生对计算机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勇于钻研、勤奋学习的精神。
4 采用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中职学校计算机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入任务式教学模式,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活动的主体。教师可以把要教授的内容以任务的形式布置给学生,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对任务进行自我研习和讨论,并形成最终的解决方案。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教师只起到监督和指导的作用,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方式,主动获取知识并锻炼操作能力,学习任务的完成过程以及问题的解决过程就是学生的学习过程。这样的教学方式,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也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采用任务驱动教学的模式,要注意课堂的组织和引导,保证学生高效地参与课堂活动,避免课堂时间的浪费。教师要让学生提前做好预习,对即将要学习的内容有大致的把握,这样才能保证课堂任务的顺利完成。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是提高学习兴趣和创造力的最有效方式。
5 提高教师的学科素养和教学能力
要想提高中职学校的计算机教学水平,进一步推进计算机教学改革和研究,中职学校需要一批具有较高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的计算机教师和人才。计算机学科是一个发展十分迅速的学科,这就要求计算机教师必须不断学习、刻苦钻研,提高自身专业知识的储备,提升学科素养和教学能力,并在教学实践中认真总结和摸索,寻找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勇于创新,为中职学校培养出更多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作为一名中职学校的计算机教师,要时刻准备好迎接新的挑战。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如何能够与时俱进地搞好中职学校的计算机教学,是我们应该思考和探索的;我们培养的学生能否在激烈的求职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是我们教学肩负的重任。
参考文献
[1] 李慧文.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中“问题情境”的设置[J].发展,2011(7).
[2] 曾明.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正确引导[J].职业,2011(20).
[3] 聂志霞.中职“以技能为核心”的计算机教学改革策略[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1(2).
[4] 严新东.浅谈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改革[J].才智,2011(21).
[5] 蔡飞.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计算机教学发展模式的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11(9).
[6] 戴湘黔.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改革浅议[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12).
关键词 中等职业学校 计算机 教学 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对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计算机操作技能更是一項实用性较强的基本技能,中职院校开设的大多都是社会需求比较大、应用性比较强的专业,要求学生在经过专业学习之后,就具备基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能够尽快投入到实际工作中,这也是保持中职学校毕业生市场竞争力的基本条件。由此看来,中职学校的计算机教学更要把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在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能之后,能够游刃有余地应用到实际工作当中。目前的中职学校计算机课程大多还处于以应试为主的阶段,教师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学生的上机操作时间不多,基本以教师的讲解和习题训练为主,教学和学习的目的一般也都是为了通过课程考试或者是计算机等级考试。这样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发挥,再加上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教学的效果很难保证。学生对计算机学习没有兴趣,对教师教授的知识处在被动接受的状态,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都不能得到很好的锻炼。为了改变中职计算机教学的现状,有必要加强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的研究和尝试,革新理念和教学方法,从学生的实际学习需要出发,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实际操作能力。
1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分层次进行教学
中职学校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往往有比较大的层次性,一些计算机基础比较好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而一些基础差的学生,几乎没有什么操作经验。这就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一定的挑战,如果按照统一标准进行教学,必然会影响一部分学生学习计算机课程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应该考虑对学生进行分层次教学。
分层次教学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实现。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分班教学,即按照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和程度,把学生分成不同的教学班级,以便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但是这种分班的方式往往在操作的时候会有一定的难度,会受到课时安排、教师分配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其实,在同一课堂中,也可以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进行分层次教学,比如,针对同样的教学内容,教师在进行讲解和演示之后,就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提出不同等级的要求,让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都能够在自己已掌握的基础上有所进步和提高,这样既充分保证了教学计划的顺利进行,又能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2 注重操作能力的培养,保证学生的上机时间
计算机课程本身就是一门实用性的学科,学生掌握理论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为操作实践服务,而现在的计算机课往往过分注重理论教学。引起这种情况的原因也比较多,比如,学校教学条件有限,学生的人数又比较多,无法给学生提供充足的上机练习时间;计算机课程的学时数量不多,教师为了完成教学计划,只能采取满堂灌的方式,学生练习的时间就很少了。另外,受到应试思想的影响,为了在短时间内提高成绩,而把大多数的精力都放在了理论教学和习题训练上。
作为中职学校的计算机教师,应该积极转变教学观念,把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作为教学的目标。我们应该知道,学生毕业后走到工作岗位上,最需要的就是实际操作能力,缺乏实践能力,即便是拿到再多的证书,也是徒劳的。学校也应该重视对学生计算机操作水平的训练,开放机房,为学生提供足够的上机时间。有条件的话可以全面实现多媒体授课,让学生在操作中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这比单纯理论授课的效果要好得多。
3 革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计算机课程教学方法陈旧,也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一个主要原因。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可以说是日新月异,而我们的计算机教材和教学方式却是使用了多年的,教材内容的陈旧,教学方法的单一,都不利于学生学习热情的激发。我们在积极引入新教材、新内容的同时,还要不断革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
教师要把富于时代气息的教学内容引入到课堂中。除了完成基本的教学之外,可以适当给学生介绍一些关于计算机技术新发展的信息和知识,开拓学生思路和眼界;还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开放性的任务或者作业,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培养创造性思维。学校还可以组织一些网页制作大赛、计算机操作技能大赛等等,提高学生对计算机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勇于钻研、勤奋学习的精神。
4 采用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中职学校计算机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入任务式教学模式,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活动的主体。教师可以把要教授的内容以任务的形式布置给学生,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对任务进行自我研习和讨论,并形成最终的解决方案。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教师只起到监督和指导的作用,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方式,主动获取知识并锻炼操作能力,学习任务的完成过程以及问题的解决过程就是学生的学习过程。这样的教学方式,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也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采用任务驱动教学的模式,要注意课堂的组织和引导,保证学生高效地参与课堂活动,避免课堂时间的浪费。教师要让学生提前做好预习,对即将要学习的内容有大致的把握,这样才能保证课堂任务的顺利完成。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是提高学习兴趣和创造力的最有效方式。
5 提高教师的学科素养和教学能力
要想提高中职学校的计算机教学水平,进一步推进计算机教学改革和研究,中职学校需要一批具有较高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的计算机教师和人才。计算机学科是一个发展十分迅速的学科,这就要求计算机教师必须不断学习、刻苦钻研,提高自身专业知识的储备,提升学科素养和教学能力,并在教学实践中认真总结和摸索,寻找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勇于创新,为中职学校培养出更多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作为一名中职学校的计算机教师,要时刻准备好迎接新的挑战。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如何能够与时俱进地搞好中职学校的计算机教学,是我们应该思考和探索的;我们培养的学生能否在激烈的求职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是我们教学肩负的重任。
参考文献
[1] 李慧文.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中“问题情境”的设置[J].发展,2011(7).
[2] 曾明.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正确引导[J].职业,2011(20).
[3] 聂志霞.中职“以技能为核心”的计算机教学改革策略[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1(2).
[4] 严新东.浅谈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改革[J].才智,2011(21).
[5] 蔡飞.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计算机教学发展模式的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11(9).
[6] 戴湘黔.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改革浅议[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