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导语,是每一堂语文课的起始,是语文教学环节的发端。导语的作用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自然地引导学生进入预设的教学轨道。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老师曾说过:“好的导语像磁铁,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聚拢起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催人奋进。”语文特级教师于漪也说过:“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课文的环节,一开课就要把学生牢牢的吸引住。课的开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和歌唱奠定了基础。”由此可见,导语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在每一堂课的教学中,我都十分注重对导语的精心设计。
在七年级下册《斑羚飞渡》一文的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中,我对“导语”进行了两次不同的尝试,并达到了不同的课堂效果,积累了有益的经验。
第一次尝试——动画导入法
托尔斯泰曾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尽快地进入到课文所描述的故事情境中,我采用了學生都很喜欢的动画形式,我将“斑羚飞渡”的过程制成了动画片段——随着猎人、猎狗渐渐缩小包围圈,头羊果断地指挥羊群按年老和年少分为两群,然后走出一老一少的一对斑羚,同时快速起跑,半大斑羚跑到悬崖边缘,纵身一跃,朝山涧对面跳去,老斑羚紧跟在后面,头一勾,也从悬崖上蹿跃出去,在半大斑羚从最高点往下降落的瞬间,老斑羚正好出现在半大斑羚的蹄下,半大斑羚的四只蹄子在老斑羚宽阔结实的背上猛蹬一下,如踏在跳板上,在空中再次起跳,下坠的身体再度升高,轻巧地到达对面的山峰上;而老斑羚在半大斑羚的猛力踢蹬下,笔直的坠落崖底……
在我的设计思路中,这样悲壮、逼真的画面,一定会使学生感受到心灵的震撼,留下深刻的印象。而课堂上所达到的效果也果然跟我所预想的一致,学生看完这一动画片断后先是有片刻的沉静,紧接着就七嘴八舌地说起自己对这一动画片段的感受、对斑羚机智勇敢、勇于牺牲精神的敬佩等等。听到学生的踊跃发言,我很高兴,但接下来的教学过程却出乎我的意料。当我让学生体味文本,深入品析斑羚群飞渡的整个过程、感悟斑羚的精神时,学生因为已经有了直观的视觉感受,而缺少了对文字品析的浓厚兴趣,失去了头脑中的想象空间,变得兴味索然,发言也不如初上课时积极了,本课重点——“感悟斑羚精神”这一教学目标未能很好地实现。
这一次导语的设计与实施使我认识到:语文教学不应只注重课堂形式的新颖和课堂氛围的热闹,而应将教学重点放在引导、教会学生阅读、赏析语言文字,提高学生对文字的感知、理解和领悟能力上面。
因此,我推翻了第一次的导语设计,对《斑羚飞渡》一课的导语重新进行设计。
第二次尝试——情境导入法
经过认真思考,第二次上《斑羚飞渡》一课时,我设计了以下的导入方法:
师:有一个由七八十只斑羚组成的斑羚群体,它们中间有公斑羚,有母斑羚,还有小斑羚,它们幸福自在地生活在山崖之上。但是有一天,一群猎人的到来打破了这种宁静。猎人们带着凶猛的猎狗,苦苦地追赶着斑羚群,将它们逼到了陡峭山峰的悬崖之上。对面隔河的山峰相距有六米多远,这是斑羚的跳跃能力远远达不到的,斑羚们被逼入了绝境,面临着整个种群灭绝的危险。它们怎么办?斑羚能脱险吗?
(此时教师已将文中的情境充分创设出来,学生的心不由地紧张起来,都为斑羚的命运捏了一把汗。)
师:假如你是此时斑羚群中的一员,你将如何去做呢?
生一:我宁愿跳下山崖,也不愿意死在猎人的枪口之下。
生二:我会试着向对面山峰跳,万一能够跳过去呢!
生三:我会带领斑羚群一起向猎人们冲过去,这样大部分斑羚有可能会活下来。
……
(学生们纷纷发挥自己的想象,设想斑羚此时会怎样去做,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被调动起来。)
师:作者笔下的斑羚是怎样做的呢?他们是否能最终脱离险境呢?让我们共同走近斑羚,去重温它们那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壮举,感受它们富于智慧、勇于牺牲的伟大精神!
(教师充满赞颂的语言,对学生的情感产生了较强的冲击力,学生受到了感染,产生了急于与文本进行对话交流的冲动。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了他们学习探究的欲望,促使他们很快就进入了课文学习的最佳状态。)
第二次导语的设计虽不如第一次直观、具体、充满动态美和冲击力,显得有些朴实无华,但这一导语却很好地成为沟通学生与文本的情感桥梁,饱含真情的导语能够感染学生,引起学生的心灵共鸣,点燃他们情感的火苗,有利于完成情感目标;同时想象力的发挥激活了教材,也给课堂带来了活力。
孟子说:“教也多术也”。导语的设计是一种教学的艺术,因此不可能只有一种固定不变的模式。作为一名教师,只有在教学实践中勤于思索、大胆尝试,勇于创新,才能不断摸索出最切合文本、最适于学生的教学方法,才能使有限的课堂教学产生最优的效果。
在七年级下册《斑羚飞渡》一文的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中,我对“导语”进行了两次不同的尝试,并达到了不同的课堂效果,积累了有益的经验。
第一次尝试——动画导入法
托尔斯泰曾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尽快地进入到课文所描述的故事情境中,我采用了學生都很喜欢的动画形式,我将“斑羚飞渡”的过程制成了动画片段——随着猎人、猎狗渐渐缩小包围圈,头羊果断地指挥羊群按年老和年少分为两群,然后走出一老一少的一对斑羚,同时快速起跑,半大斑羚跑到悬崖边缘,纵身一跃,朝山涧对面跳去,老斑羚紧跟在后面,头一勾,也从悬崖上蹿跃出去,在半大斑羚从最高点往下降落的瞬间,老斑羚正好出现在半大斑羚的蹄下,半大斑羚的四只蹄子在老斑羚宽阔结实的背上猛蹬一下,如踏在跳板上,在空中再次起跳,下坠的身体再度升高,轻巧地到达对面的山峰上;而老斑羚在半大斑羚的猛力踢蹬下,笔直的坠落崖底……
在我的设计思路中,这样悲壮、逼真的画面,一定会使学生感受到心灵的震撼,留下深刻的印象。而课堂上所达到的效果也果然跟我所预想的一致,学生看完这一动画片断后先是有片刻的沉静,紧接着就七嘴八舌地说起自己对这一动画片段的感受、对斑羚机智勇敢、勇于牺牲精神的敬佩等等。听到学生的踊跃发言,我很高兴,但接下来的教学过程却出乎我的意料。当我让学生体味文本,深入品析斑羚群飞渡的整个过程、感悟斑羚的精神时,学生因为已经有了直观的视觉感受,而缺少了对文字品析的浓厚兴趣,失去了头脑中的想象空间,变得兴味索然,发言也不如初上课时积极了,本课重点——“感悟斑羚精神”这一教学目标未能很好地实现。
这一次导语的设计与实施使我认识到:语文教学不应只注重课堂形式的新颖和课堂氛围的热闹,而应将教学重点放在引导、教会学生阅读、赏析语言文字,提高学生对文字的感知、理解和领悟能力上面。
因此,我推翻了第一次的导语设计,对《斑羚飞渡》一课的导语重新进行设计。
第二次尝试——情境导入法
经过认真思考,第二次上《斑羚飞渡》一课时,我设计了以下的导入方法:
师:有一个由七八十只斑羚组成的斑羚群体,它们中间有公斑羚,有母斑羚,还有小斑羚,它们幸福自在地生活在山崖之上。但是有一天,一群猎人的到来打破了这种宁静。猎人们带着凶猛的猎狗,苦苦地追赶着斑羚群,将它们逼到了陡峭山峰的悬崖之上。对面隔河的山峰相距有六米多远,这是斑羚的跳跃能力远远达不到的,斑羚们被逼入了绝境,面临着整个种群灭绝的危险。它们怎么办?斑羚能脱险吗?
(此时教师已将文中的情境充分创设出来,学生的心不由地紧张起来,都为斑羚的命运捏了一把汗。)
师:假如你是此时斑羚群中的一员,你将如何去做呢?
生一:我宁愿跳下山崖,也不愿意死在猎人的枪口之下。
生二:我会试着向对面山峰跳,万一能够跳过去呢!
生三:我会带领斑羚群一起向猎人们冲过去,这样大部分斑羚有可能会活下来。
……
(学生们纷纷发挥自己的想象,设想斑羚此时会怎样去做,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被调动起来。)
师:作者笔下的斑羚是怎样做的呢?他们是否能最终脱离险境呢?让我们共同走近斑羚,去重温它们那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壮举,感受它们富于智慧、勇于牺牲的伟大精神!
(教师充满赞颂的语言,对学生的情感产生了较强的冲击力,学生受到了感染,产生了急于与文本进行对话交流的冲动。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了他们学习探究的欲望,促使他们很快就进入了课文学习的最佳状态。)
第二次导语的设计虽不如第一次直观、具体、充满动态美和冲击力,显得有些朴实无华,但这一导语却很好地成为沟通学生与文本的情感桥梁,饱含真情的导语能够感染学生,引起学生的心灵共鸣,点燃他们情感的火苗,有利于完成情感目标;同时想象力的发挥激活了教材,也给课堂带来了活力。
孟子说:“教也多术也”。导语的设计是一种教学的艺术,因此不可能只有一种固定不变的模式。作为一名教师,只有在教学实践中勤于思索、大胆尝试,勇于创新,才能不断摸索出最切合文本、最适于学生的教学方法,才能使有限的课堂教学产生最优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