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猪链球菌病是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由多个血清群链球菌感染所引起的多型性传染病,分急性和慢性,急性以败血性和脑膜炎为特征,慢性的以关节炎、心内膜炎为特点,淋巴结脓肿为常见。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春、冬季发生较多,主要经呼吸道、损伤皮肤及口腔黏膜感染。
1.发病
今年十月我县有两家养猪户2-6月龄小猪突然发病表现畏寒、高热、伴全身不适、干燥、眼结膜潮红、流泪等,部分步态不稳,似醉酒样,昏睡等神经症状,有的发病1-3天死亡,有的发病2-6天死亡,临死时口鼻流血,死亡率占发病率的53%,我们怀疑猪链球菌病,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了疫病。
2.临床症状
患链球菌病 的猪只日龄越小、体质差、养殖密度大的发病越急越重,死亡率越高;日龄长、体质强、饲养环境较好的发病缓慢,病程延长,死亡率相对降低;哺乳仔猪有的无症状即死亡,有时几种症状同时表现,变化幅度较大,有的不出现明显症状,有时只有发热,出现渐进性消瘦,直到皮包骨,最后造成衰竭性死亡。
2.1最急性型:发病几个小时或2天死亡。
2.2脑膜炎型:建于哺乳仔猪和断奶小猪,病初体温40.5-43℃,共济失调,不食,便秘,磨牙,个别有浆性或粘性鼻液,转圈、继而后肢麻痹,前肢爬行,四肢作游泳状或昏睡不醒,有的病猪呼吸困难,腹部有出血点等。
2.3亚急性和慢性:一肢或多个关节肿大,跛行,逐渐消瘦。
3.剖检变化
脑膜有不同程度的充血,有时出血,个别脑膜水肿,严重者溢血,少数脑膜下充满积液,脑切面可见白质和灰质有明显的小点状出血,其它与败血型变化相似;鼻腔,喉头、气管充血,常见大量泡沫。颈部、腹部、四肢皮下出血,全身各器官充血、出血明显,呈败血性病症,全身淋巴结肿大出血,甚至坏死,特别是颌下淋巴结、腹股沟淋巴结、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明显;心包有积液,浅黄色,心冠沟、心脏的心肌外膜、内膜有出血斑点,少数可见轻度纤维素性心包炎,心内膜有出血点。有的心瓣增厚,表面粗糙,在瓣上有菜花样赘生物,有时还见于心房、心室和血管内;肺脏呈现水肿充血,肝脏肿大淤血;脾肿大是正常体积的1-3倍,呈暗红色或紫蓝色,软而易脆裂;胃黏膜层脱落,胃和小肠粘膜有不同程度的充血和出血,小肠、结肠、大肠出现水肿,呈散在广泛性出血,腸壁明显似“果冻”样;肾脏不同程度肿大、充血和出血,有出血点;膀胱发病严重时出血,一般无明显变化;关节囊内液体增多,囊内外有黄色胶冻样液体或纤维素性脓性浑浊物质。
严重的胸、腹腔出现纤维性病变,有时整个腹腔、胸腔和脏器全部被纤维粘连、覆盖成一个整体,难以剥离分开。
4.实验室检验
主要方法是镜检,取病猪的肝、脾、血液、淋巴结、脑、关节囊液等,涂片染色检查;分离培养;动物接种等。
4.1细菌学培养
采心血、肝、脾、关节液等组织病料接种鲜血琼脂平板上,菌落集中隆起、湿润透明、灰白色菌落周围形成完全透明的溶血圈,呈现β溶血。
4.2细菌学检查
将提取的病料进一步纯化,分离,涂片镜检及生化试验呈阳性,鉴定为猪链球菌感染,见成对、单个、圆形大小不等的细菌,无鞭毛、牙孢,有的细菌有荚膜。
4.3动物接种
将病料接种于马丁肉汤培养基,经24h后,取定量培养物皮下注射小白鼠,2-3d死亡,解剖小白鼠提取病料,分离等,再捡发现链球菌。
5.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实验室检查等确诊为猪链球菌病。
6.防治措施
病猪隔离,对病猪和可疑猪应采用药物治疗,全场用10%生石灰乳或2-4%烧碱等药进行彻底消毒。
①青霉素1万单位/千克体重肌注,同时配合肌注链霉素克,每天2次,连用3-5天。
②磺胺-6-甲氧嘧啶钠0.15毫克/千克体重肌注。
③磺胺嘧啶钠每千克体重0.2毫克溶于10%葡萄糖200毫升静注,首次加倍,连用3-5天。
④头孢噻呋钠预混剂(5%)1000克/吨料,连用5-7天。
7.小结
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加强饲养管理,保持舍内卫生、通风、干燥,设有病畜隔离间,猪连球菌春冬多发,多见于仔猪,有时常因断乳、去势、转群、拥挤和气候骤变等诱发。因个体、日龄的不同,呈现症状也不一样,有时出现一种症状,有时几种症状同时出现。
猪群免疫是防制猪链球菌病的重要环节,每年定期进行链球菌苗的预防注射,一般在断奶前后进行免疫1次,免疫期半年。留做种用的6个月再免疫1次。发生本病流行时,应采取封锁、隔离等措施。
诊断本病的症状和剖检变化比较复杂,容易与败血型猪丹毒、慢性猪丹毒、李氏杆菌病、猪瘟、猪弓形虫等病相混淆,和其它败血性传染病及出现脑膜炎症状等病也都有不同程度相似处,诊断时应注意区别。因此应与水肿病、传染性胸膜肺炎、猪肺疫、圆环病毒病、伪狂犬病区分鉴别,尽快治疗。
在临床上,往往猪链球菌是继发性病原,时常引起猪肺疫、肺炎、嗜血杆菌、放线杆菌、沙门氏菌、葡萄球菌、非典型性猪瘟、猪流感、伪狂犬病的混合感染,使发病率及死亡率提高。
猪链球菌人畜共患,加强生猪买卖检疫工作,防止该病的传播。平时要加强饲养管理,注意清洁卫生和消毒工作。
本病菌对药物,特别是抗菌素容易产生耐药性,所以发生本病必须早用药,药量要足。不得见症状好转或消失而停药,以免该病复发。有条件可作药敏试验,选用最有效的抗菌药物来治疗。
1.发病
今年十月我县有两家养猪户2-6月龄小猪突然发病表现畏寒、高热、伴全身不适、干燥、眼结膜潮红、流泪等,部分步态不稳,似醉酒样,昏睡等神经症状,有的发病1-3天死亡,有的发病2-6天死亡,临死时口鼻流血,死亡率占发病率的53%,我们怀疑猪链球菌病,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了疫病。
2.临床症状
患链球菌病 的猪只日龄越小、体质差、养殖密度大的发病越急越重,死亡率越高;日龄长、体质强、饲养环境较好的发病缓慢,病程延长,死亡率相对降低;哺乳仔猪有的无症状即死亡,有时几种症状同时表现,变化幅度较大,有的不出现明显症状,有时只有发热,出现渐进性消瘦,直到皮包骨,最后造成衰竭性死亡。
2.1最急性型:发病几个小时或2天死亡。
2.2脑膜炎型:建于哺乳仔猪和断奶小猪,病初体温40.5-43℃,共济失调,不食,便秘,磨牙,个别有浆性或粘性鼻液,转圈、继而后肢麻痹,前肢爬行,四肢作游泳状或昏睡不醒,有的病猪呼吸困难,腹部有出血点等。
2.3亚急性和慢性:一肢或多个关节肿大,跛行,逐渐消瘦。
3.剖检变化
脑膜有不同程度的充血,有时出血,个别脑膜水肿,严重者溢血,少数脑膜下充满积液,脑切面可见白质和灰质有明显的小点状出血,其它与败血型变化相似;鼻腔,喉头、气管充血,常见大量泡沫。颈部、腹部、四肢皮下出血,全身各器官充血、出血明显,呈败血性病症,全身淋巴结肿大出血,甚至坏死,特别是颌下淋巴结、腹股沟淋巴结、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明显;心包有积液,浅黄色,心冠沟、心脏的心肌外膜、内膜有出血斑点,少数可见轻度纤维素性心包炎,心内膜有出血点。有的心瓣增厚,表面粗糙,在瓣上有菜花样赘生物,有时还见于心房、心室和血管内;肺脏呈现水肿充血,肝脏肿大淤血;脾肿大是正常体积的1-3倍,呈暗红色或紫蓝色,软而易脆裂;胃黏膜层脱落,胃和小肠粘膜有不同程度的充血和出血,小肠、结肠、大肠出现水肿,呈散在广泛性出血,腸壁明显似“果冻”样;肾脏不同程度肿大、充血和出血,有出血点;膀胱发病严重时出血,一般无明显变化;关节囊内液体增多,囊内外有黄色胶冻样液体或纤维素性脓性浑浊物质。
严重的胸、腹腔出现纤维性病变,有时整个腹腔、胸腔和脏器全部被纤维粘连、覆盖成一个整体,难以剥离分开。
4.实验室检验
主要方法是镜检,取病猪的肝、脾、血液、淋巴结、脑、关节囊液等,涂片染色检查;分离培养;动物接种等。
4.1细菌学培养
采心血、肝、脾、关节液等组织病料接种鲜血琼脂平板上,菌落集中隆起、湿润透明、灰白色菌落周围形成完全透明的溶血圈,呈现β溶血。
4.2细菌学检查
将提取的病料进一步纯化,分离,涂片镜检及生化试验呈阳性,鉴定为猪链球菌感染,见成对、单个、圆形大小不等的细菌,无鞭毛、牙孢,有的细菌有荚膜。
4.3动物接种
将病料接种于马丁肉汤培养基,经24h后,取定量培养物皮下注射小白鼠,2-3d死亡,解剖小白鼠提取病料,分离等,再捡发现链球菌。
5.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实验室检查等确诊为猪链球菌病。
6.防治措施
病猪隔离,对病猪和可疑猪应采用药物治疗,全场用10%生石灰乳或2-4%烧碱等药进行彻底消毒。
①青霉素1万单位/千克体重肌注,同时配合肌注链霉素克,每天2次,连用3-5天。
②磺胺-6-甲氧嘧啶钠0.15毫克/千克体重肌注。
③磺胺嘧啶钠每千克体重0.2毫克溶于10%葡萄糖200毫升静注,首次加倍,连用3-5天。
④头孢噻呋钠预混剂(5%)1000克/吨料,连用5-7天。
7.小结
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加强饲养管理,保持舍内卫生、通风、干燥,设有病畜隔离间,猪连球菌春冬多发,多见于仔猪,有时常因断乳、去势、转群、拥挤和气候骤变等诱发。因个体、日龄的不同,呈现症状也不一样,有时出现一种症状,有时几种症状同时出现。
猪群免疫是防制猪链球菌病的重要环节,每年定期进行链球菌苗的预防注射,一般在断奶前后进行免疫1次,免疫期半年。留做种用的6个月再免疫1次。发生本病流行时,应采取封锁、隔离等措施。
诊断本病的症状和剖检变化比较复杂,容易与败血型猪丹毒、慢性猪丹毒、李氏杆菌病、猪瘟、猪弓形虫等病相混淆,和其它败血性传染病及出现脑膜炎症状等病也都有不同程度相似处,诊断时应注意区别。因此应与水肿病、传染性胸膜肺炎、猪肺疫、圆环病毒病、伪狂犬病区分鉴别,尽快治疗。
在临床上,往往猪链球菌是继发性病原,时常引起猪肺疫、肺炎、嗜血杆菌、放线杆菌、沙门氏菌、葡萄球菌、非典型性猪瘟、猪流感、伪狂犬病的混合感染,使发病率及死亡率提高。
猪链球菌人畜共患,加强生猪买卖检疫工作,防止该病的传播。平时要加强饲养管理,注意清洁卫生和消毒工作。
本病菌对药物,特别是抗菌素容易产生耐药性,所以发生本病必须早用药,药量要足。不得见症状好转或消失而停药,以免该病复发。有条件可作药敏试验,选用最有效的抗菌药物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