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nner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信息技术教育》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结合很强的课程,在该课程教学中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发现、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团队意识,信息处理能力,实际应变能力。
  关键词: 信息技术教育 课堂教学 能力培养
  
  《信息技术教育》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结合很强的课程,在该课程教学中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些体会。
  
  一、精讲与多练结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理论性较强,且理论知识较抽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精讲”,即教师必须做到言简意赅、中心突出,让学生在听讲后能够理解和掌握,让学生有更多的实践进行操作练习。精讲也是为了“多练”。《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实践性较强,必须在实践中加以应用和训练,才能使学生加深对抽象的理论知识的理解,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多练”,花更多的时间进行实践练习。例如,教学《汉字录入——五笔录入法》一课,传统的教法是:首先介绍汉字的拆分方法,再详细讲解字根口诀,最后介绍一级简码、二级简码和几类特殊字形的拆分方法,最后让学生进行练习。这样讲授面面俱到,过于详细,讲解时间过长,留给学生的时间过少,学生就是听懂了,也没时间练习,无法将知识内化为能力,可以说效果是很差的。针对这种情况,我采取了讲解与操作相结合的方法。首先让学生打开计算机进入Word界面,将录入法调到“五笔法”,一边讲解字根口诀,一边指导拆分汉字的方法,一边进行示范操作。学生一边听讲一边拆字一边练习,这样教的特点是:教师讲得虽少,但“精”;学生听得少,但练得“多”。学生通过亲自操作印象深刻,教学效果明显。
  
  二、启发与观察相结合,培养发现、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关键是增强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思维能力,使学生善于对事物进行科学的观察,不断地将观察的事实与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思考,在别人不注意的方面发现新现象,在别人认为平常的现象中做出不平常的思考,最后再进行正确解释并总结和归纳。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必须启发学生去观察思考。例如:在教学《定义变量类型》时,关于定义变量类型的两种方式学生总是分不出两者的区别,而且这两种方式的区别根据正常思维也是很难推断得出来的。我知道在课堂上讲再多,也不能够完全理解,更不会在他们的脑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这种方式以前试过,效果不佳),所以在进行理论教学时,我没有直接给出结论,而是让学生根据正常的推理得出某个结论,然后布置相关的操作任务,让学生自己带着这个疑问上机去验证。学生通过上机实践、观察、比较,用不了一刻钟的时间,自己就总结出了答案。
  
  三、引导与想象相结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要培养有创造力的人才,就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天赋和创新能力。为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和激发学生的想象灵感,启迪学生的发散思维。如教学《Visual Basic程序设计》的过程中,一般情况下教师会依次讲解课本上的知识。长期利用此方法容易导致学生思维的依赖性,扼杀他们的想象和创造能力。笔者在教学《图像设计与处理》的过程中,依据实际情况,启发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发现、发挥、想象,并设计其他的方法,学生通过发散思维得到的方法多种多样,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通过师生共同讨论,最后确定一个科学合理的方案。这样学生不仅提高了创新能力,而且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四、辅导与合作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信息技术教育课的实践性很强,在训练教学环节,大家都会遇到一个共同的问题:学生人数多,教师辅导忙,利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例如:在教学《 Excel电子表格》的过程中,我班的学生数是48人,我一人既要讲课还要辅导,往往顾得了这头顾不了那头。后来我将班级的学生分成8个小组,每个小组6人,每个小组选出一名该门课程学习成绩较突出的学生担任组长。在以后的教学中,我重点的辅导对象就是这8个组长,这8个组长学会了,他们可以继续辅导他们的组员,在讲解的过程中他们的知识得到了巩固,其他组员在组长的带领下,学习的积极性较高,学生之间能相互配合,相互协作,很快地完成了训练任务,掌握了实践操作技能。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参与意识、表现意识和群体意识。
  
  五、注重信息的收集与整理,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
  
  《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的教育活动,绝大部分是在多媒体教室或计算机房中进行的,教师也大多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育。多媒体课件具有信息量大、知识面广、技术手段多样等特点。这些特点能够使学生在操作中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学生在多媒体网络环境下学习,既开阔了视野,又丰富了知识,不仅可以选择阅读大量的信息资料,还可以进行实践操作训练。这种方式加大了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和去伪存真的能力要求,因此,我们应当注意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
  
  六、注重社会实践培,培养学生的实际应变能力
  
  学生所学到的知识都将应用到社会实践中,一方面能够使学生从社会实践中得到启发,明确学习方向,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自发性,促进理论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也丰富了学生的社会知识,提高了业务实践和社会活动能力。
  《信息技术教育》课程与其他学科有明显的差别,其信息量大,信息的变化速度快,对学生动手能力要求高。在教学中我们必须做到“四个结合”和两个“注重”,才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标准.
  [2]钟启泉.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徐继存. 论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学科教育,2002.
  [4]王道俊,王汉澜. 教育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05.
  [5]皮连生. 学与教的心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其他文献
在当前新时期的教育教学新形势下,原有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都已渐渐的无法满足学生们的学习需求,各科教师应致力于寻找更为高效的教学方式,学习更为先进的教学理念,一改传统
摘要: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贫困大学生的数量与比例也呈增长趋势。贫困生有着来自经济、生活、就业等各方面更大的压力,更容易引发心理异常。高校及社会都要高度重视贫困生的内心和谐,积极探索使其心理和谐的路径。  关键词: 高校 贫困生 心理和谐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在校贫困生的数量进一步增加。在经济为主的压力引发下,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正逐渐浮出水面,特困生心理压力更大,在心理
GAs are general purpose optimiza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principles inspired from the biological evolution using metaphors of mechanisms, such as natural select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我国越来越重视对人才进行培养.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各学校开始重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在学校内开展各类丰富的实践
新时期环境下,社会竞争愈发激烈,但本质上是人才的竞争.本文以新时期大学生管理工作开展面临的困境入手,提出新时期大学生管理工作有效开展的策略.
本文首先分析了多媒体教学的困境和原因,并指出解决这些困境的根本途径在于反思多媒体教学的目的,提出观点:多媒体教学--有效教学的形式之一.接着从有效教学的涵义及特征入手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Eclipse是一个开放源代码的、基于Java的可扩展开发平台.Eclipses出现,为Java开发者提供了免费使用Java集成开发环境的机会.本文基于此开发环境来讲解如何搭建J2EE开发环境.
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任务型教学可以树立明确的教学导向,提升教学的针对性,因此任务型教学是提升初中英语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但是从当前的实际教育情况来看,任务型教
当前小学阶段的数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教学的方向方面要及时转变,以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重要的任务来抓,从整体上提升学生学习的质量.本文先就数学教学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