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春同志:
你好!读了你的来信,看得出,你是一位守土有责的文化干部。你提出“农民为啥闹‘心荒’”的困惑,在当前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长期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基层文化建设工作,尤其是直辖以来,我市积极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毋庸讳言,正如你来信所说,从整体而言,农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确实还比较单调乏味。有这样一组数据:去年我市艺术院团到农村演出4760场,平均每村每年看半场戏,仅相当于上世纪60年代的1/3;乡镇综合文化站达标率仅58%,没有活动载体的超过55%,村文化活动室没有活动载体的占70%……
除了硬件设施没到位以外,我觉得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少地方开展的文化设施建设和“文化下乡”活动不对群众的“胃口”。所以,尽管国家投了钱,干部们费了力,群众却并不领情。有一首顺口溜说:“农书”上千种,农民手空空;电视进乡村,节目不姓“农”;除了唱还有跳,打打腰鼓三大样。精神空虚,缺乏娱乐设施,于是乎打麻将、看电视、“斗地主”就成了最常见的乐子,有的地方封建迷信抬头,有的村60%以上的人参与迷信和宗教活动。
缓解农民闹“心荒”的问题,最现实的途径还是要送文化下乡。市委三届五次全会提出,大力开展送电影、图书、故事、戏剧、展览“五下乡”活动,既要有热热闹闹的形式,更要有生动有趣的内容,要适合农民的口味,走村入户、常年下乡,使百姓舒心满意。随着市委三届五次全会精神的贯彻落实,今后农民群众的文化饥荒问题应该会有所缓解。
我认为,要彻底解决农民群众的文化饥荒,在送文化的同时,还要“种”文化。
如何才能“种”好文化?除了加大对农村文化设施的投入和管理外,笔者还有几点建议,供和你有着同样困惑的同志参考。
首先要培“土”。这个“土”就是要培育一种乡土文化氛围,让村民在潜移默化中浸润文化因子。北碚区天府镇利用农家院坝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并请来专业老师辅导。63岁的刘支碧曾是村里出了名的“麻将专业户”,在大伙的劝说下,她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加入舞蹈队,这一试便着了迷。如今,她已经当上了领队,这个舞蹈队也由10多人发展到60多人。
其次要育“苗”。这个“苗”就是要抓好熟悉农村情况的文化专业户。江津区的程烈超和妻子组成一个放映队,负责8个村和52所中小学8000多名学生的电影放映任务。为了让偏远山区的人们看到电影,他们常常顶严寒、冒酷暑,背负100多公斤的设备步行前往。他们精心挑选的影片深受群眾喜爱,场场爆满,被村民们誉为“夫妻电影放映队”。
再次要选“种”。这个“种”就是要选择适合农民群众“胃口”的产品。重庆农村户籍人口占70%,大多只有小学文化程度,所以我们在选择文化下乡时,既要有“阳春白雪”,也要有“下里巴人”。万州区推出的话剧《移民金大花》,就地取材,形象生动,演出近300场,观众超过30万人次,群众反响很好。只要细心筛选,一定能找到适合本地群众喜爱的文化活动。
最后还要“流”。这个“流”就是要形成城乡互动。除了城市“五下乡”外,身在农村的干部也要积极把乡村文化推向城市,形成良性互动。五宝镇是江北区一个较为偏远的乡镇,每年都有杀年猪的习俗。在此基础上,他们以年猪文化为核心办起了“五宝文化节”。这个节越办越红火,去年还从农家院坝办到了观音桥商圈,让市民大开眼界。
总之,解决农村群众“心荒”的问题,最根本的就是要把文化“种”进农民的心坎里!市委三届五次全会已经作出了详细部署——让20户以上自然村每月看一场电影,实现10万场电影进院坝;实现每个村文化室新增图书100册;每年组织10台以上专业艺术院团优秀剧目到村镇;要精选100个红色故事制成VCD发行……大春同志,让我们一起努力,让农村文化火起来!
重庆市委外宣办事业处副处长徐建明
2009年7月25日?笊
你好!读了你的来信,看得出,你是一位守土有责的文化干部。你提出“农民为啥闹‘心荒’”的困惑,在当前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长期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基层文化建设工作,尤其是直辖以来,我市积极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毋庸讳言,正如你来信所说,从整体而言,农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确实还比较单调乏味。有这样一组数据:去年我市艺术院团到农村演出4760场,平均每村每年看半场戏,仅相当于上世纪60年代的1/3;乡镇综合文化站达标率仅58%,没有活动载体的超过55%,村文化活动室没有活动载体的占70%……
除了硬件设施没到位以外,我觉得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少地方开展的文化设施建设和“文化下乡”活动不对群众的“胃口”。所以,尽管国家投了钱,干部们费了力,群众却并不领情。有一首顺口溜说:“农书”上千种,农民手空空;电视进乡村,节目不姓“农”;除了唱还有跳,打打腰鼓三大样。精神空虚,缺乏娱乐设施,于是乎打麻将、看电视、“斗地主”就成了最常见的乐子,有的地方封建迷信抬头,有的村60%以上的人参与迷信和宗教活动。
缓解农民闹“心荒”的问题,最现实的途径还是要送文化下乡。市委三届五次全会提出,大力开展送电影、图书、故事、戏剧、展览“五下乡”活动,既要有热热闹闹的形式,更要有生动有趣的内容,要适合农民的口味,走村入户、常年下乡,使百姓舒心满意。随着市委三届五次全会精神的贯彻落实,今后农民群众的文化饥荒问题应该会有所缓解。
我认为,要彻底解决农民群众的文化饥荒,在送文化的同时,还要“种”文化。
如何才能“种”好文化?除了加大对农村文化设施的投入和管理外,笔者还有几点建议,供和你有着同样困惑的同志参考。
首先要培“土”。这个“土”就是要培育一种乡土文化氛围,让村民在潜移默化中浸润文化因子。北碚区天府镇利用农家院坝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并请来专业老师辅导。63岁的刘支碧曾是村里出了名的“麻将专业户”,在大伙的劝说下,她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加入舞蹈队,这一试便着了迷。如今,她已经当上了领队,这个舞蹈队也由10多人发展到60多人。
其次要育“苗”。这个“苗”就是要抓好熟悉农村情况的文化专业户。江津区的程烈超和妻子组成一个放映队,负责8个村和52所中小学8000多名学生的电影放映任务。为了让偏远山区的人们看到电影,他们常常顶严寒、冒酷暑,背负100多公斤的设备步行前往。他们精心挑选的影片深受群眾喜爱,场场爆满,被村民们誉为“夫妻电影放映队”。
再次要选“种”。这个“种”就是要选择适合农民群众“胃口”的产品。重庆农村户籍人口占70%,大多只有小学文化程度,所以我们在选择文化下乡时,既要有“阳春白雪”,也要有“下里巴人”。万州区推出的话剧《移民金大花》,就地取材,形象生动,演出近300场,观众超过30万人次,群众反响很好。只要细心筛选,一定能找到适合本地群众喜爱的文化活动。
最后还要“流”。这个“流”就是要形成城乡互动。除了城市“五下乡”外,身在农村的干部也要积极把乡村文化推向城市,形成良性互动。五宝镇是江北区一个较为偏远的乡镇,每年都有杀年猪的习俗。在此基础上,他们以年猪文化为核心办起了“五宝文化节”。这个节越办越红火,去年还从农家院坝办到了观音桥商圈,让市民大开眼界。
总之,解决农村群众“心荒”的问题,最根本的就是要把文化“种”进农民的心坎里!市委三届五次全会已经作出了详细部署——让20户以上自然村每月看一场电影,实现10万场电影进院坝;实现每个村文化室新增图书100册;每年组织10台以上专业艺术院团优秀剧目到村镇;要精选100个红色故事制成VCD发行……大春同志,让我们一起努力,让农村文化火起来!
重庆市委外宣办事业处副处长徐建明
2009年7月25日?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