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番茄的主要病害有病毒病、早疫病、晚疫病、灰霉病、叶霉病、青枯病等;害虫主要有蚜虫、斑潜蝇等。其防治原则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无害化防治原则,达到安全、优质、高效的目的。
一、农业防治
1.选用抗病虫品种
选用抗病虫性强的优良品种,是防治病虫危害最经济有效的技术措施。毛粉802、L-402、佳粉10号、中杂9号等抗烟草花叶病毒;双抗2号抗叶霉病;多丽、R144等有较好的丰产抗病性。
2.轮作倒茬和土壤消毒
凡种过茄科植物或具有与番茄类似病害的田地,要经过3~4年的轮作才能栽培番茄。用50%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每平方米10g,加干细土10kg配成药土,播种时1/3药土垫在种子下,2/3药土盖于种子上面。
3.适时播种,培育无病壮苗
选择适宜播种期,避开病虫危害高峰期。播前种子要处理。可用10%磷酸三钠溶液常温下浸种20min,并用清水洗净,再在50℃水中浸30min,而后催芽播种,可同时预防病毒病和真菌性病害,或用50%福美双、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用种子量的0.4%拌种,预防真菌性病害。
4.实行科学的田间管理
(1)改进栽培技术。及时清园,采用深耕、夏炕、冬冻等措施,改良土壤结构;应用嫁接育苗技术;采用高垄窄畦栽培,并覆盖地膜,应用微滴灌或膜下暗灌技术;保护地应用消雾型无滴膜,加强棚内温湿度调控,适当控制浇水,及时通风排湿,尽量控制叶面不结露,以控制病害发生。
(2)合理密植和调整植株。根据栽培形式、品种特性和土壤肥力,确定适宜的定植密度。及时整枝、抹杈、吊秧、绑蔓防倒伏,及时清除老、病叶、病残体和虫蛀果。
5.合理施肥
重施底肥,增施磷、钾肥,底肥以有机肥为主,切忌氮肥过多。在定植前15~20d,每亩施腐熟优质有机肥2000kg、50kg三元素复合肥,施肥后深耕耙平,并及时追肥,每次追肥应结合浇水。
二、生物防治
用2%宁南菌素200~250倍液,在发病初期防治病毒病;用1 %农抗武夷菌素150~200倍液,在发病初期防治灰霉病、叶霉病、早疫病。
用1.8%阿维菌素3000倍液或10 %浏阳霉素乳油1000~1500倍液,防治美洲(删除)斑潜蝇、蚜虫等;用72 %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3000~4000倍液,喷雾防治青枯病等细菌性病害。
三、物理防治
在田间或大棚内,采用黄板涂机油的方法,诱杀蚜虫、斑潜蝇等害虫;利用银灰色反光膜或防虫网、遮阳网等防蚜虫危害,预防病毒病发生。
四、化学防治
在关键期用药防治,先用低毒,低残留农药,采收前20d停止用药。
1.番茄晚疫病
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及时进行药剂防治,用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8%雷多米尔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者72.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喷雾,7~10d1次,连续4~5次。
2.早疫病
防治方法:发病初用80%代森猛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交替使用,5~7d一次,连喷3~4次。
3.病毒病
番茄病毒病常见的症状有花叶病、条斑病和蕨叶病三种。防治方法:用1.5%植病800倍液喷雾,或用5%的菌毒清水剂200倍液,或20%的病毒A600倍淮幼苗期喷2次,花后每10d一次,连喷3~4次用45%的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000倍防治蚜蟲。
4.灰霉病
进行化防时要尽量减少施药次数和施药量,并注意轮换和混合施药;预防时,可选用50%朴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防治时可用22.5%农利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加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000倍液,或亩用200~250g 45%百菌清烟剂熏烟。
5.生理性病害
(1)番茄脐腐病病状:初期幼苗脐部出现水浸状斑点,严重时扩大到少半个果实,后期遇潮湿条件,病斑出现黑色或红色霉状物;病因:水分供应失常及缺钙;防治方法:a地膜覆盖,选用抗病品种。b药剂防治,喷洒1%过磷酸钙,或0.1%硝酸钙,从初花期开始,每隔15d喷一次,连续喷2~3次。
(2)番茄裂果症状:是以果蒂为中心,向果肩部延伸,呈放射状浅裂,多在果实成熟前出现;病因:果实发育后期或转色期遇夏季高温、烈日、干旱和暴雨都会产生裂果;防治方法a、选择抗裂,枝叶繁茂的品种,适当密植,合理间套作。B喷洒0.1%的96%的硫酸铜或喷洒0.1%的硫酸锌,提高抗热性。
6.防治
蚜虫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4.5%高效氯氰菊酯1500倍液,并兼治甜菜夜蛾;防治斑潜蝇,用48%乐斯本乳油600~800倍液喷雾。
在使用化学药剂防治病虫害时,要严格执行农药安全使用标准和农药合理使用准则的有关规定,按照无公害蔬菜安全要求,选择合适的药剂、浓度和施药方法,并按规定的安全间隔期用药,应先采摘后施药,采收前7天严禁使用化学杀虫剂,并首选生物制剂或天敌控制,交替使用不同类型的农药。因此发展无公害蔬菜番茄的生产,应从菜田生态系统总体出发,本着经济、安全、有效、简便的原则,优化协调运用农业、生物、化学和物理的配套措施,创造有利于番茄的丰产,而不利病虫害发生的条件,达到高产、优质、低毒、无害的目的,以更好地满足人们对无公害蔬菜的需求。
一、农业防治
1.选用抗病虫品种
选用抗病虫性强的优良品种,是防治病虫危害最经济有效的技术措施。毛粉802、L-402、佳粉10号、中杂9号等抗烟草花叶病毒;双抗2号抗叶霉病;多丽、R144等有较好的丰产抗病性。
2.轮作倒茬和土壤消毒
凡种过茄科植物或具有与番茄类似病害的田地,要经过3~4年的轮作才能栽培番茄。用50%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每平方米10g,加干细土10kg配成药土,播种时1/3药土垫在种子下,2/3药土盖于种子上面。
3.适时播种,培育无病壮苗
选择适宜播种期,避开病虫危害高峰期。播前种子要处理。可用10%磷酸三钠溶液常温下浸种20min,并用清水洗净,再在50℃水中浸30min,而后催芽播种,可同时预防病毒病和真菌性病害,或用50%福美双、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用种子量的0.4%拌种,预防真菌性病害。
4.实行科学的田间管理
(1)改进栽培技术。及时清园,采用深耕、夏炕、冬冻等措施,改良土壤结构;应用嫁接育苗技术;采用高垄窄畦栽培,并覆盖地膜,应用微滴灌或膜下暗灌技术;保护地应用消雾型无滴膜,加强棚内温湿度调控,适当控制浇水,及时通风排湿,尽量控制叶面不结露,以控制病害发生。
(2)合理密植和调整植株。根据栽培形式、品种特性和土壤肥力,确定适宜的定植密度。及时整枝、抹杈、吊秧、绑蔓防倒伏,及时清除老、病叶、病残体和虫蛀果。
5.合理施肥
重施底肥,增施磷、钾肥,底肥以有机肥为主,切忌氮肥过多。在定植前15~20d,每亩施腐熟优质有机肥2000kg、50kg三元素复合肥,施肥后深耕耙平,并及时追肥,每次追肥应结合浇水。
二、生物防治
用2%宁南菌素200~250倍液,在发病初期防治病毒病;用1 %农抗武夷菌素150~200倍液,在发病初期防治灰霉病、叶霉病、早疫病。
用1.8%阿维菌素3000倍液或10 %浏阳霉素乳油1000~1500倍液,防治美洲(删除)斑潜蝇、蚜虫等;用72 %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3000~4000倍液,喷雾防治青枯病等细菌性病害。
三、物理防治
在田间或大棚内,采用黄板涂机油的方法,诱杀蚜虫、斑潜蝇等害虫;利用银灰色反光膜或防虫网、遮阳网等防蚜虫危害,预防病毒病发生。
四、化学防治
在关键期用药防治,先用低毒,低残留农药,采收前20d停止用药。
1.番茄晚疫病
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及时进行药剂防治,用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8%雷多米尔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者72.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喷雾,7~10d1次,连续4~5次。
2.早疫病
防治方法:发病初用80%代森猛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交替使用,5~7d一次,连喷3~4次。
3.病毒病
番茄病毒病常见的症状有花叶病、条斑病和蕨叶病三种。防治方法:用1.5%植病800倍液喷雾,或用5%的菌毒清水剂200倍液,或20%的病毒A600倍淮幼苗期喷2次,花后每10d一次,连喷3~4次用45%的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000倍防治蚜蟲。
4.灰霉病
进行化防时要尽量减少施药次数和施药量,并注意轮换和混合施药;预防时,可选用50%朴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防治时可用22.5%农利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加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000倍液,或亩用200~250g 45%百菌清烟剂熏烟。
5.生理性病害
(1)番茄脐腐病病状:初期幼苗脐部出现水浸状斑点,严重时扩大到少半个果实,后期遇潮湿条件,病斑出现黑色或红色霉状物;病因:水分供应失常及缺钙;防治方法:a地膜覆盖,选用抗病品种。b药剂防治,喷洒1%过磷酸钙,或0.1%硝酸钙,从初花期开始,每隔15d喷一次,连续喷2~3次。
(2)番茄裂果症状:是以果蒂为中心,向果肩部延伸,呈放射状浅裂,多在果实成熟前出现;病因:果实发育后期或转色期遇夏季高温、烈日、干旱和暴雨都会产生裂果;防治方法a、选择抗裂,枝叶繁茂的品种,适当密植,合理间套作。B喷洒0.1%的96%的硫酸铜或喷洒0.1%的硫酸锌,提高抗热性。
6.防治
蚜虫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4.5%高效氯氰菊酯1500倍液,并兼治甜菜夜蛾;防治斑潜蝇,用48%乐斯本乳油600~800倍液喷雾。
在使用化学药剂防治病虫害时,要严格执行农药安全使用标准和农药合理使用准则的有关规定,按照无公害蔬菜安全要求,选择合适的药剂、浓度和施药方法,并按规定的安全间隔期用药,应先采摘后施药,采收前7天严禁使用化学杀虫剂,并首选生物制剂或天敌控制,交替使用不同类型的农药。因此发展无公害蔬菜番茄的生产,应从菜田生态系统总体出发,本着经济、安全、有效、简便的原则,优化协调运用农业、生物、化学和物理的配套措施,创造有利于番茄的丰产,而不利病虫害发生的条件,达到高产、优质、低毒、无害的目的,以更好地满足人们对无公害蔬菜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