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记者走基层报道活动的深入开展,这种讲故事报道方式越来越受到老百姓的欢迎,如何讲好百姓故事,折射国情民意,这就对记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以近年来优秀的记者走基层新闻作品為例,分析如何做好记者走基层报道,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变逐渐失衡的网络舆论生态。
关键词 记者;走基层;讲故事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7)14-0107-02
2011年,中宣部提出要“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自此,记者走基层报道拉开了帷幕,迄今已经连续开展6年,6年来,走基层报道正在从最初的单纯走向基层,进入到走出深度、折射社会的新阶段。与此同时,6年来,随着时代发展,传播方式也在进一步发生着改变,在全媒体、高频度、高刺激性的资讯轰炸之下,要求新闻采编人员要把百姓故事讲的更好、更精彩,让走基层报道成为电视新闻发展改革的重要抓手。
1 发现好故事
在采访前,首先要做的就是新闻的选题工作,什么样的选题才能在新的媒体环境下受欢迎、有看点,看后产生反响、让人深思,首先就要有一双善于发现新闻线索的眼睛,然后把新闻线索放在社会和时代的大背景下看待。
1)百步之内、必有芳草。《索道医生邓前堆》讲述了在大山深处,医生溜索帮助村民治病的故事,艰辛又危难。《边境线上的哨兵》讲述在海拔5 000米以上的官兵的艰苦生活,这些报道都受到了观众的热烈反响。因此,一些人认为走基层要抓人眼球,务必要采访到“极致”的人和事,即人们在极致环境下的生活、工作状态,这种情况下,人们表现出来的种种细节被不断放大,最终达到触动人心的效果,这是一种讨巧的做法,这样的选材方式极大的限制了新闻选题范围。笔者认为,走基层报道应该选材于是生活中平凡人中的不平凡,要把镜头对准普通人,记录他们的平凡生活和美好期盼,记录他们在岗位上的付出与坚守,记录他们在时代的大背景下做出的选择。近年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策划报导了“最美乡村教师”“最美孝心少年”等大型公益活动,节目把镜头对准平凡岗位上的优秀人物,这些在我们身边的人,我们听得到的事迹,我们感受到的真情,在荧幕上出现更有感染力和影响力。中央电视台台长胡占凡曾以《百步之内、必有芳草》为题在内部策划会上发言,指出新闻工作者要有一双发现好新闻的眼睛,要有一双深入基层的双腿,对于新闻从业者来说,胡占凡所说的百步不是从办公室到会议室,不是从这个网页到另外一个网页,而是深入基层之后,发现的无数普通人在不普通的事迹中闪耀出来的光芒;是对社会和人性的透彻了解;是对国情民情的深度认知;也是记者对采访对象以心换心的沟通交流;走出这样的百步,芳草遍俯首皆是。
2)以小见大,贴近民生。很多走基层报道都热衷于讲一个情节曲折的故事,但如果仅仅是单独的一个故事,而没有与大的文化背景、社会背景、时代背景相关联,其实也就背离了走基层的本源。因此走基层必须回归到现实的土地上。以《走基层·蹲点日记:马子硕的求医路》为例,报道中讲述了一个3岁的河北农村孩子马子硕,身患白血病,前往北京求医的故事,子硕的求医路,牵动着许多观众的心,报道的虽然是小子硕,但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经历这条艰难的求医路,通过子硕,我们看到了目前我国医疗资源供需矛盾的复杂性,看到了出诊老院士张金哲以及许多相关医院、政府部门在环节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上做出的努力,马子硕的求医路是典型的以小见大。笔者认为,在新闻报道中,任何一个故事孤立的存在都是无根之水、无本之木,只有当事件与社会发生关系,事件本身可以揭示出现实社会,这才把走基层落到实处。
2 采出好故事
走基层报道中运动了大量的现场声、同期声、记者出镜等内容,也正是这些原生态的记录,更亲切真实,更抓人眼球,也更具有视觉和情感的冲击力,这就对记者前期采访的过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切勿主题先行。编辑定调子、记者找例子是不少新闻工作者在策划采访中出现的现象,一些记者往往带着主题去采访在采访之前,在新闻现场只采访符合预设主题的内容,这样制作出来的新闻成品,由于主观臆断,往往偏离实际,为受众所诟病。那么如何从寻找证据转为寻求答案,同时又避免盲目拍摄,就需要记者在开拍前决定关注的方面,在拍摄中发现新闻的价值。一段时间以来,城管这个部门常常出现在舆论的风口浪尖上,城管的工作状态究竟怎样?在城市管理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为观众所好奇,作为党政喉舌的中央电视台,在《长沙走基层:城管朝阳中队蹲点日记》这篇报道中,抛弃了歌功颂德式的宣传方式,不回避社会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公正客观的态度来展示城管与商贩在社会变革期的矛盾冲突,随着故事的开展,让观众随着镜头体验双方人生。节目播出后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观众在评论中纷纷认为,只要报道真实客观反映社会问题,让观众看了有所触动,同时面对真实复杂的中国,踏踏实实的做好自己的事情,为社会、为国家提供正能量,就是优秀的新闻作品。
2)从采访者变为观察者。好的走基层报道,要求记者不仅报道信息,更重要的是强调记者的参与感,但参与的程度要拿捏得当,既要突出个人特性又不能过犹不及,如何拿捏好这个度,就要求记者带着真情,从单一的采访者变为社会的观察者,采访的着眼点不是论证,而是深入的事物本身,用自身体验、用心体会,不轻易接受答案,也不轻易的放弃对人性的探索。《新春走基层:高铁上的掏粪男孩》播出后,引起了观众的强烈共鸣,报道中主人公也在不经意间成为了网红,采访记者谈到,刚开始这些小伙子们表面上对记者十分尊重,但并不说心里话,因为每个人都有内心的一道防线,为了深入了解人物内心,记者与男孩儿们一起昼夜工作,向他们学经验掏厕所,慢慢的主人公打开了心扉……从这群男孩儿身上,人们看到了坦诚真实,这源于记者的真心真情,而在播出的新闻中并没有记者掏粪的画面,仅有记者与男孩儿握手的画面,这就是对参与度的把握,不喧宾夺主,真诚的表现主题。 3)把握细节。笔者所说的细节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发生在采访时的细节,这些细节起到烘托气氛、渲染情绪的作用。《长沙走基层:城管朝阳中队蹲点日记》中的主人公王涛,由于多年来从事城管工作,因此改掉了吃水果的生活习惯,这个细节生动的表现出了城管队员长期以来的压抑以及不被理解。《走基层厅级村官吴树兰的驻村故事》中,贫困户张拴柱家住在山上,从村委步行近四十分钟才能到,吴树兰每去一次,张拴柱就在纸上画一横,这张花满了密密麻麻横线的纸就是展现共产党员吴树兰一心为民的生动细节,这些细节让人物更鲜活更具体。另一种细节则是在节目编排过程中,对于镜头把握的细节。在《云南沾益招工局长陈家顺》系列报道中,有一段画面令人印象深刻,陈家顺带着269名老乡从云南到浙江打工,临上火车前,陈家顺举着喇叭给大家讲火车上的注意事项,在这段一分多钟的画面里,陈家顺从如何排队讲到如何藏钱,刚开始观众感受到的是陈家顺的事无巨细和认真负责,随着时间线的推移,当陈家顺交代老乡们如何给厕所锁门這样的问题时,我们开始感受到,这些老乡们的紧张与茫然,开始担心他们到浙江后能否顺利工作生活,以及感叹陈家顺肩上的担子之重。在这个长达2分钟的现场声中,细节被不断的放大,成为一种有效的表达手段,这都得益于新闻采编人员对于报道细节的整体把握。
4)让采访对象回归到普通人的身份。在传统新闻报道对正面人物的塑造中,往往只能看到一个高大、伟岸的形象,人物塑造不够真实、丰满,距离现实生活太远,因此观众并不欢迎,优秀的走基层报道就要避免塑造一个“高、大、全”的人物形象,而回归到与我们每一个人一样普通的血肉之躯,在《高铁上的掏粪男孩》的报道中,男主人公田壮讲述自己和同事制作公益MV时,说自己也是有私心的,就是为了以后少掏厕所。在走基层报道塑造郑州“烦人”民警杨华民师时,讲述他为了工作一直疏于照顾自己的家庭,想弥补娶妻子的同时又囊中羞涩,于是买了一个假的首饰送给妻子。通过这些客观真实的报道,让观众感到十分亲切,自然受到欢迎。
总之,在走基层报道中,讲好百姓故事就要求记者以高度的责任感,认真的心态,通过搜集最接地气的人和事,通过带着真情、全身心投入,把百姓故事讲的更精彩,让记者走基层走入人心,引发共鸣。
参考文献
[1]刘俊.探索规律创新手段——中央电视台“走基层”报道业务研讨会综述[J].现代传播,2012(4):135-136.
[2]李元良.心装老百姓 做好“小新闻”[J].新闻爱好者,2012(20):40-41.
关键词 记者;走基层;讲故事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7)14-0107-02
2011年,中宣部提出要“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自此,记者走基层报道拉开了帷幕,迄今已经连续开展6年,6年来,走基层报道正在从最初的单纯走向基层,进入到走出深度、折射社会的新阶段。与此同时,6年来,随着时代发展,传播方式也在进一步发生着改变,在全媒体、高频度、高刺激性的资讯轰炸之下,要求新闻采编人员要把百姓故事讲的更好、更精彩,让走基层报道成为电视新闻发展改革的重要抓手。
1 发现好故事
在采访前,首先要做的就是新闻的选题工作,什么样的选题才能在新的媒体环境下受欢迎、有看点,看后产生反响、让人深思,首先就要有一双善于发现新闻线索的眼睛,然后把新闻线索放在社会和时代的大背景下看待。
1)百步之内、必有芳草。《索道医生邓前堆》讲述了在大山深处,医生溜索帮助村民治病的故事,艰辛又危难。《边境线上的哨兵》讲述在海拔5 000米以上的官兵的艰苦生活,这些报道都受到了观众的热烈反响。因此,一些人认为走基层要抓人眼球,务必要采访到“极致”的人和事,即人们在极致环境下的生活、工作状态,这种情况下,人们表现出来的种种细节被不断放大,最终达到触动人心的效果,这是一种讨巧的做法,这样的选材方式极大的限制了新闻选题范围。笔者认为,走基层报道应该选材于是生活中平凡人中的不平凡,要把镜头对准普通人,记录他们的平凡生活和美好期盼,记录他们在岗位上的付出与坚守,记录他们在时代的大背景下做出的选择。近年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策划报导了“最美乡村教师”“最美孝心少年”等大型公益活动,节目把镜头对准平凡岗位上的优秀人物,这些在我们身边的人,我们听得到的事迹,我们感受到的真情,在荧幕上出现更有感染力和影响力。中央电视台台长胡占凡曾以《百步之内、必有芳草》为题在内部策划会上发言,指出新闻工作者要有一双发现好新闻的眼睛,要有一双深入基层的双腿,对于新闻从业者来说,胡占凡所说的百步不是从办公室到会议室,不是从这个网页到另外一个网页,而是深入基层之后,发现的无数普通人在不普通的事迹中闪耀出来的光芒;是对社会和人性的透彻了解;是对国情民情的深度认知;也是记者对采访对象以心换心的沟通交流;走出这样的百步,芳草遍俯首皆是。
2)以小见大,贴近民生。很多走基层报道都热衷于讲一个情节曲折的故事,但如果仅仅是单独的一个故事,而没有与大的文化背景、社会背景、时代背景相关联,其实也就背离了走基层的本源。因此走基层必须回归到现实的土地上。以《走基层·蹲点日记:马子硕的求医路》为例,报道中讲述了一个3岁的河北农村孩子马子硕,身患白血病,前往北京求医的故事,子硕的求医路,牵动着许多观众的心,报道的虽然是小子硕,但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经历这条艰难的求医路,通过子硕,我们看到了目前我国医疗资源供需矛盾的复杂性,看到了出诊老院士张金哲以及许多相关医院、政府部门在环节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上做出的努力,马子硕的求医路是典型的以小见大。笔者认为,在新闻报道中,任何一个故事孤立的存在都是无根之水、无本之木,只有当事件与社会发生关系,事件本身可以揭示出现实社会,这才把走基层落到实处。
2 采出好故事
走基层报道中运动了大量的现场声、同期声、记者出镜等内容,也正是这些原生态的记录,更亲切真实,更抓人眼球,也更具有视觉和情感的冲击力,这就对记者前期采访的过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切勿主题先行。编辑定调子、记者找例子是不少新闻工作者在策划采访中出现的现象,一些记者往往带着主题去采访在采访之前,在新闻现场只采访符合预设主题的内容,这样制作出来的新闻成品,由于主观臆断,往往偏离实际,为受众所诟病。那么如何从寻找证据转为寻求答案,同时又避免盲目拍摄,就需要记者在开拍前决定关注的方面,在拍摄中发现新闻的价值。一段时间以来,城管这个部门常常出现在舆论的风口浪尖上,城管的工作状态究竟怎样?在城市管理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为观众所好奇,作为党政喉舌的中央电视台,在《长沙走基层:城管朝阳中队蹲点日记》这篇报道中,抛弃了歌功颂德式的宣传方式,不回避社会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公正客观的态度来展示城管与商贩在社会变革期的矛盾冲突,随着故事的开展,让观众随着镜头体验双方人生。节目播出后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观众在评论中纷纷认为,只要报道真实客观反映社会问题,让观众看了有所触动,同时面对真实复杂的中国,踏踏实实的做好自己的事情,为社会、为国家提供正能量,就是优秀的新闻作品。
2)从采访者变为观察者。好的走基层报道,要求记者不仅报道信息,更重要的是强调记者的参与感,但参与的程度要拿捏得当,既要突出个人特性又不能过犹不及,如何拿捏好这个度,就要求记者带着真情,从单一的采访者变为社会的观察者,采访的着眼点不是论证,而是深入的事物本身,用自身体验、用心体会,不轻易接受答案,也不轻易的放弃对人性的探索。《新春走基层:高铁上的掏粪男孩》播出后,引起了观众的强烈共鸣,报道中主人公也在不经意间成为了网红,采访记者谈到,刚开始这些小伙子们表面上对记者十分尊重,但并不说心里话,因为每个人都有内心的一道防线,为了深入了解人物内心,记者与男孩儿们一起昼夜工作,向他们学经验掏厕所,慢慢的主人公打开了心扉……从这群男孩儿身上,人们看到了坦诚真实,这源于记者的真心真情,而在播出的新闻中并没有记者掏粪的画面,仅有记者与男孩儿握手的画面,这就是对参与度的把握,不喧宾夺主,真诚的表现主题。 3)把握细节。笔者所说的细节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发生在采访时的细节,这些细节起到烘托气氛、渲染情绪的作用。《长沙走基层:城管朝阳中队蹲点日记》中的主人公王涛,由于多年来从事城管工作,因此改掉了吃水果的生活习惯,这个细节生动的表现出了城管队员长期以来的压抑以及不被理解。《走基层厅级村官吴树兰的驻村故事》中,贫困户张拴柱家住在山上,从村委步行近四十分钟才能到,吴树兰每去一次,张拴柱就在纸上画一横,这张花满了密密麻麻横线的纸就是展现共产党员吴树兰一心为民的生动细节,这些细节让人物更鲜活更具体。另一种细节则是在节目编排过程中,对于镜头把握的细节。在《云南沾益招工局长陈家顺》系列报道中,有一段画面令人印象深刻,陈家顺带着269名老乡从云南到浙江打工,临上火车前,陈家顺举着喇叭给大家讲火车上的注意事项,在这段一分多钟的画面里,陈家顺从如何排队讲到如何藏钱,刚开始观众感受到的是陈家顺的事无巨细和认真负责,随着时间线的推移,当陈家顺交代老乡们如何给厕所锁门這样的问题时,我们开始感受到,这些老乡们的紧张与茫然,开始担心他们到浙江后能否顺利工作生活,以及感叹陈家顺肩上的担子之重。在这个长达2分钟的现场声中,细节被不断的放大,成为一种有效的表达手段,这都得益于新闻采编人员对于报道细节的整体把握。
4)让采访对象回归到普通人的身份。在传统新闻报道对正面人物的塑造中,往往只能看到一个高大、伟岸的形象,人物塑造不够真实、丰满,距离现实生活太远,因此观众并不欢迎,优秀的走基层报道就要避免塑造一个“高、大、全”的人物形象,而回归到与我们每一个人一样普通的血肉之躯,在《高铁上的掏粪男孩》的报道中,男主人公田壮讲述自己和同事制作公益MV时,说自己也是有私心的,就是为了以后少掏厕所。在走基层报道塑造郑州“烦人”民警杨华民师时,讲述他为了工作一直疏于照顾自己的家庭,想弥补娶妻子的同时又囊中羞涩,于是买了一个假的首饰送给妻子。通过这些客观真实的报道,让观众感到十分亲切,自然受到欢迎。
总之,在走基层报道中,讲好百姓故事就要求记者以高度的责任感,认真的心态,通过搜集最接地气的人和事,通过带着真情、全身心投入,把百姓故事讲的更精彩,让记者走基层走入人心,引发共鸣。
参考文献
[1]刘俊.探索规律创新手段——中央电视台“走基层”报道业务研讨会综述[J].现代传播,2012(4):135-136.
[2]李元良.心装老百姓 做好“小新闻”[J].新闻爱好者,2012(20):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