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社会与时代的高速发展,我国人才培养逐步从注重知识与技能教育转化为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在此背景下逐步加强文学作品鉴赏教学,能够让学生提高自身阅读能力、理解能力与欣赏能力,对于学生成长成才和终身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语文;文学作品;鉴赏教学;意义;现状
语文作为我国基础人文学科,在培育学生人文修养以及传承优秀文化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让广大学生更好地理解优秀文化,可以融入文学作品鉴赏教学,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同时,让他们深入理解文学作品所传递的内涵。当前语文文学作品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学校方面对其缺乏重视度和投入,导致学生学习兴趣偏低,推进语文文学作品鉴赏教学改革迫在眉睫。
一、语文文学作品鉴赏教学的意义
近年来我国对文化知识教育的重视度不断提高,各个学校对语文教学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且着力推进语文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将语文课程放在了突出地位中。通过培养学生语文学习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文化知识,对于提高其文学欣赏水平与文学造诣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且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体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具有积极推动作用,不断强化语文学习,不仅有利于提高人才培育质量,同时亦能够使学生具备更强的专业技能和学习能力,更好地适应当前的社会人才需求。在语文教材中,诸多经典文学作品均符合学生的认知和理解能力,通过文学作品鉴赏教学,能够进一步深化学生文学功底和文化内涵,帮助其开拓广阔的文化视野。在鉴赏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可以学习作者运用的写作手法,有效培养学生透过表面看本质的能力,感悟作者所传递的情感和内涵,通过培养学生文学作品鉴赏能力,实现对学生精神的洗礼和升华。除此之外,在文学作品阅读和鉴赏过程中,可以有效培养学生文本理解能力,这对于其他学科知识学习均颇有裨益,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素养的全面提高。
二、语文文学作品鉴赏教学的现状
当前在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对文学作品鉴赏的重视度并不高,缺少完善的课程体系。我国诸多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均以实用型和应用型人才为主,课程设置过程中,将专科课程作为首要内容,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广大师生形成心理暗示,认为语文课程并不是重要的课程。然而在当今社会背景下,实用恰恰是最重要的,语文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人文内涵和审美标准,能够对当代学生形成有效的滋养,对其日后成长和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由于学校方面的重视度较低,导致课程设置缺乏合理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语文教学效果。
三、语文文学作品鉴赏教学的策略
(一)有效利用课堂教学资源
在语文文学作品鉴赏教学过程中,教材是十分重要的课程资源,作为一门涵盖丰富内容和信息量的学科,教师需要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为学生讲解丰富的语文知识,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修养与综合能力。学校方面必须予以高度重视,鼓励语文教师进一步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和有效利用,不断为学生学习知识拓宽路径。课程教学资源不仅包含文学作品鉴赏等相关教材,还包括通过其他途径所采取的学习资料,语文教师在进行文学作品的选择过程中,必须对其内容具有深入了解和理解,保证其具有正确的价值导向,确保将其引入文学作品鉴赏,能够对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形成积极影响,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并培养其良好的道德品质。在文学作品鉴赏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有意识地进行文学作品的选取和利用,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使其能够真正融入课堂教学活动。
(二)运用对比教学分析作品
在开展语文文学作品鉴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选取对比鉴赏的方法,选取具有相似性的文学作品,或者同一作者在相同时期创作的文学作品,带领学生共同进行品读,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文学创作背景以及传递的真情实感,同时还可以借鉴作者的语言表达方式和逻辑。特别是诗词类的文学作品,其中蕴含十分深刻的内容,通过对比分析,能够在教学过程中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以宋代的爱国诗词为例,虽然在相同的时代背景下创作,但相同事件由不同作者进行表达,所呈现的风格也具有显著的差异性,这主要是由于个体的切入角度不同,传递的情感和境界自然有差异。在《满江红》中,“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传递了作者不追求功名利禄的品质,如果国家都不在了,再高的功名也是徒劳。在同一时期,辛弃疾也曾在诗词中表达对功名的看法:“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在文学作品鉴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这样运用对比鉴赏的方法,引导学生了解创作背景和传递的情感,使学生的理解更加深入和透彻。
(三)强化传统文化教学
传统文化在教育领域始终占据重要位置,当今时代下人才培养不仅要为当下的就业服务,更要为学生树立长远的发展规划。传统文化在培养学生文化素养以及促进其全面发展中意义深远。第一,传统文化教学对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与良好品质均有裨益,亦能够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不断沉淀,具有十分丰厚的文化底蕴和内涵,将其融入语文文学作品鉴赏教学中,能够引导学生重新思考人的尊严与责任,正确认知自身的不足并不断完善,最终形成健全的人格与品质。第二,通过传统文化教育能够引导学生了解历史,形成正确的历史观,进而在文学作品鉴赏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历史涵养。第三,传统文化教育能够提高学生审美能力与鉴赏能力。语文教师可以结合地域文化开展课程教学,如此不仅能够丰富教学资源,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标准。
(四)提高教师学识修养
在语文文学作品鉴赏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虽然并不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但是是学生深入品讀和理解的引路人。教学的趣味性和新颖性,以及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兴趣,是影响教学效果的关键性因素。因此必须加强对文学作品鉴赏课程教师的选择与培养,不断提高语文教师的学识修养,使其能够带领学生更好地进行文学作品阅的读和欣赏。一方面在进行语文教师的筛选过程中,可以将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作为构成内容,重点考察教师在开展文学作品鉴赏教学过程中,如何践行文学作品的阐述和细节讲解,同时也可以选取经典文学作品,让语文教师进行鉴赏。选取合适的教师是课程教学取得成效的首要前提。另一方面,对当前现有语文教师展开针对性培训,可以通过在学校内组织专题讲座沙龙活动,引导语文教师积极融入,在实践中倾听并提高自身的文学作品鉴赏能力,进而打造优质的课堂教学。
综上所述,文学作品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瑰宝,是古代文人墨士遗留的宝贵精神财富。在素质教育背景下,语文教学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修养。通过文学作品鉴赏教学,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欣赏能力,同时这种人文教育形式也有利于提高学生文化修养。所以,应有效利用课堂教学资源、选用对比教学分析文学作品、强化传统文化教学以及提高语文教师学识修养,进一步提高文学作品鉴赏教学成效,培育广大学生健全人格。
参考文献
[1]李秀媚.高职语文教学中文学鉴赏教学模式的引入[J].职业,2017(01):92-93.
[2]杨丽萍.文学作品对高职学生行为习惯影响的探析[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7,33(03):106-107,147.
[3]吕泉.核心素养理念下高职语文第二课堂的目标定位及实施意义[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9(06):117-121.
关键词:语文;文学作品;鉴赏教学;意义;现状
语文作为我国基础人文学科,在培育学生人文修养以及传承优秀文化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让广大学生更好地理解优秀文化,可以融入文学作品鉴赏教学,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同时,让他们深入理解文学作品所传递的内涵。当前语文文学作品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学校方面对其缺乏重视度和投入,导致学生学习兴趣偏低,推进语文文学作品鉴赏教学改革迫在眉睫。
一、语文文学作品鉴赏教学的意义
近年来我国对文化知识教育的重视度不断提高,各个学校对语文教学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且着力推进语文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将语文课程放在了突出地位中。通过培养学生语文学习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文化知识,对于提高其文学欣赏水平与文学造诣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且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体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具有积极推动作用,不断强化语文学习,不仅有利于提高人才培育质量,同时亦能够使学生具备更强的专业技能和学习能力,更好地适应当前的社会人才需求。在语文教材中,诸多经典文学作品均符合学生的认知和理解能力,通过文学作品鉴赏教学,能够进一步深化学生文学功底和文化内涵,帮助其开拓广阔的文化视野。在鉴赏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可以学习作者运用的写作手法,有效培养学生透过表面看本质的能力,感悟作者所传递的情感和内涵,通过培养学生文学作品鉴赏能力,实现对学生精神的洗礼和升华。除此之外,在文学作品阅读和鉴赏过程中,可以有效培养学生文本理解能力,这对于其他学科知识学习均颇有裨益,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素养的全面提高。
二、语文文学作品鉴赏教学的现状
当前在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对文学作品鉴赏的重视度并不高,缺少完善的课程体系。我国诸多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均以实用型和应用型人才为主,课程设置过程中,将专科课程作为首要内容,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广大师生形成心理暗示,认为语文课程并不是重要的课程。然而在当今社会背景下,实用恰恰是最重要的,语文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人文内涵和审美标准,能够对当代学生形成有效的滋养,对其日后成长和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由于学校方面的重视度较低,导致课程设置缺乏合理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语文教学效果。
三、语文文学作品鉴赏教学的策略
(一)有效利用课堂教学资源
在语文文学作品鉴赏教学过程中,教材是十分重要的课程资源,作为一门涵盖丰富内容和信息量的学科,教师需要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为学生讲解丰富的语文知识,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修养与综合能力。学校方面必须予以高度重视,鼓励语文教师进一步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和有效利用,不断为学生学习知识拓宽路径。课程教学资源不仅包含文学作品鉴赏等相关教材,还包括通过其他途径所采取的学习资料,语文教师在进行文学作品的选择过程中,必须对其内容具有深入了解和理解,保证其具有正确的价值导向,确保将其引入文学作品鉴赏,能够对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形成积极影响,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并培养其良好的道德品质。在文学作品鉴赏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有意识地进行文学作品的选取和利用,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使其能够真正融入课堂教学活动。
(二)运用对比教学分析作品
在开展语文文学作品鉴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选取对比鉴赏的方法,选取具有相似性的文学作品,或者同一作者在相同时期创作的文学作品,带领学生共同进行品读,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文学创作背景以及传递的真情实感,同时还可以借鉴作者的语言表达方式和逻辑。特别是诗词类的文学作品,其中蕴含十分深刻的内容,通过对比分析,能够在教学过程中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以宋代的爱国诗词为例,虽然在相同的时代背景下创作,但相同事件由不同作者进行表达,所呈现的风格也具有显著的差异性,这主要是由于个体的切入角度不同,传递的情感和境界自然有差异。在《满江红》中,“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传递了作者不追求功名利禄的品质,如果国家都不在了,再高的功名也是徒劳。在同一时期,辛弃疾也曾在诗词中表达对功名的看法:“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在文学作品鉴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这样运用对比鉴赏的方法,引导学生了解创作背景和传递的情感,使学生的理解更加深入和透彻。
(三)强化传统文化教学
传统文化在教育领域始终占据重要位置,当今时代下人才培养不仅要为当下的就业服务,更要为学生树立长远的发展规划。传统文化在培养学生文化素养以及促进其全面发展中意义深远。第一,传统文化教学对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与良好品质均有裨益,亦能够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不断沉淀,具有十分丰厚的文化底蕴和内涵,将其融入语文文学作品鉴赏教学中,能够引导学生重新思考人的尊严与责任,正确认知自身的不足并不断完善,最终形成健全的人格与品质。第二,通过传统文化教育能够引导学生了解历史,形成正确的历史观,进而在文学作品鉴赏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历史涵养。第三,传统文化教育能够提高学生审美能力与鉴赏能力。语文教师可以结合地域文化开展课程教学,如此不仅能够丰富教学资源,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标准。
(四)提高教师学识修养
在语文文学作品鉴赏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虽然并不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但是是学生深入品讀和理解的引路人。教学的趣味性和新颖性,以及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兴趣,是影响教学效果的关键性因素。因此必须加强对文学作品鉴赏课程教师的选择与培养,不断提高语文教师的学识修养,使其能够带领学生更好地进行文学作品阅的读和欣赏。一方面在进行语文教师的筛选过程中,可以将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作为构成内容,重点考察教师在开展文学作品鉴赏教学过程中,如何践行文学作品的阐述和细节讲解,同时也可以选取经典文学作品,让语文教师进行鉴赏。选取合适的教师是课程教学取得成效的首要前提。另一方面,对当前现有语文教师展开针对性培训,可以通过在学校内组织专题讲座沙龙活动,引导语文教师积极融入,在实践中倾听并提高自身的文学作品鉴赏能力,进而打造优质的课堂教学。
综上所述,文学作品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瑰宝,是古代文人墨士遗留的宝贵精神财富。在素质教育背景下,语文教学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修养。通过文学作品鉴赏教学,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欣赏能力,同时这种人文教育形式也有利于提高学生文化修养。所以,应有效利用课堂教学资源、选用对比教学分析文学作品、强化传统文化教学以及提高语文教师学识修养,进一步提高文学作品鉴赏教学成效,培育广大学生健全人格。
参考文献
[1]李秀媚.高职语文教学中文学鉴赏教学模式的引入[J].职业,2017(01):92-93.
[2]杨丽萍.文学作品对高职学生行为习惯影响的探析[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7,33(03):106-107,147.
[3]吕泉.核心素养理念下高职语文第二课堂的目标定位及实施意义[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9(06):117-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