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规律的发现和物理理论的建立都要以物理实验为基础。因此,实验教学在物理课程中十分重要。教师要重视物理实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实验中提高科学素养。
【关键词】 物理;实验教学;科学素养
物理是高中阶段学生们所面临的一门极为重要的理科学科,很多学生把这一门需要认真实验并加以总结的学科作为了一门仅需要“刷题”的学科。如此一来,物理学的科学意义便被稀释、解构了,将科学中最宝贵的一部分假设和论证的内容沦为了走过场,这是极其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现象:形式主义盛行
在高中的物理课堂上,或许可以得见倚叠如山的课本、习题集、试卷、讲义,却很难发现足够的实验设备。很多高中生在整整一学年的学习中,做的实验次数屈指可数。很多学生都不曾有过去实验室的经历。著名学者丁肇中先生曾言,中国的学生有着很高的考试技能,然而在专业的操作以及创新性上颇为逊色;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先生曾有过一句著名疑问:为什么我们的国家培养不出一流的科学人才?这和当年的李约瑟难题一样困扰着众人。笔者以为,缺乏大胆创新的精神、缺乏真抓实干的精神、缺乏身体力行的精神都是缺乏科学精神的表现。当年的伽利略可以为了验证自由落体的理论走上比萨斜塔、哥白尼可以为了捍卫日心说葬身火海、居里夫人为了提炼镭寻找了几吨的煤,爱因斯坦可以为了相对论饱受攻击,然而中国却缺乏类似的真理捍卫者。很大一个原因便是中国的学生在青少年时期便被种种内在的锁链和枷锁深深捆绑,缺乏自由求知的勇气、毅力、信念,往往不是为了科学的本真精神而实验,仅仅是为了获取书本的标准而实验。如此一来,所谓的课堂实验成为了过场、表演和形式主义,这与科学的本质大相径庭。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然而,泛滥的形式主义取代了勇敢真诚的实证精神,这样的做法消弭了学生的积极进取和科学精神,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功利主义、迎合主义、形式主义,将极为严肃的科学研究转变为了一件走过场的演出,不是从实验中寻找结论,而是给出了一个既定的结论来“要求”实验。长此以往,难以出现卓越科学家和人才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在许多高中生那里,打点计时器、定值变阻器、电压表、电流表等等知识停留在纸面上,只有抽象的认知而从没有具体的使用和实践,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巨大的悲哀,也很难想象这样的学生会成为真正的自然科学家。
二、成因:高考压力作祟
那么,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原因很简单,教学的时间有限,高中阶段的学习还是以应试为主。所谓高考就是指挥棒。高考考什么内容,学生就学习什么内容。对于老师和学生而言,他们都不在乎开普勒的定律抑或其他理论是怎样论证而出的,最关键的是要通过自己的反复做题来提升自己的成绩才是主旋律和王道。如此一来,不能带来任何成绩上的回报的实验被冷落也就不足为奇了。从短时间来看,这样的做法的的确确是有利于高分成绩的取得的,但是从长远来看,如此露骨的功利主义做法很难令学生成长为一个顶尖的人才。据不完全统计,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考所选拔而出的高考状元无一人成为自身领域的领军人物。当然,这个统计并不能说明高考是没有意义的,也不能说明高考状元没有取得成就——没有成为领军人物不能证明高考状元们没有成为优秀人才。这个统计所验证的一点便是:即便在高考上取得了极为优异的成绩,未必能够在今后的人生中取得震古烁今的成就,很有可能会泯然众人矣。而这内在的问题是不是凸显了功利主义的弊端呢?人生是一场马拉松,在之前领先的人未必能够持续领先,在青少年时期养成一个好的学习习惯是奠定优质人生的重要基石。如果一个学生有志于科研,就应该惊醒于这种一心扑向成绩的功利化的教学模式。应该使得自身回归科学的本位,使得物理学成为物理学,使得科学成为科学。不认真实验,无法得到真正属于自己的答案,高中生对于科学研究如同隔靴搔痒,尽管他们的纸面成绩极为优异。然而这绝非科学的本质。爱迪生、牛顿、爱因斯坦等伟大的科学家都不是老师们的宠儿,更没有在应试教育中一枝独秀,然而这不妨碍他们的伟大。笔者希望学生们通过实验真正靠近物理、靠近科学。
三、解决:回归科学本位
笔者尚且记得在自己的高中阶段,老师们为笔者及各位同学论证物体的自由落体时间与自身的质量无关这一条科学定理时,将一片羽毛和一个小石子分别放在了两个密闭的试管中,这两根试管是真空状态的。结果发生了一幕令笔者终身难忘的情景:那根羽毛与小石子在同样的高度以同样的速度急遽下落,在同一刻落下。科学的意义便是引其惊叹、反思、喜悦,扫除人们头脑中一直存在着的若干偏见,将赤裸裸的真相揭示于人前,即使周遭的人们再不愿意面对这样的真相。如果想要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必须要勤加实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实验,才能使那些沉睡在课本中的定理定律变得鲜活生动富有尊严,才会使得那些对科学不以为意、一知半解的学生们感受到科学世界的浩瀚与奇妙,才能真正感受到科学带给人心的震颤,令人为之奋斗、为之探寻,才能真正培养一心向往科学、向往真理的科学家。当科学回归到了科学的本位,学生才能真正享受得到科学带给人心的喜悦与满足,才会真正陶冶于知识的海洋中,劈波斩浪、奋勇向前。
本文论述了当下高中物理學习中存在着的若干问题,其中最为重大的问题便是在高考威临下的功利主义的泛滥。这样的做法使得实验被大大悬置,丧失了用武之地,以至于学生们学习的所谓的物理转变为了一种似是而非的表演。学生们感受不到科学的奇妙。鉴于此,笔者认为应该相对抛却功利主义的大旗,使学生们回归科学的本位,在科学精神的引导下勇敢实验、自由前行!
【参考文献】
[1]冯宽线.强化物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能力和科学素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24).
[2]陈敏.完善物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J].科技资讯,2017(04).
【关键词】 物理;实验教学;科学素养
物理是高中阶段学生们所面临的一门极为重要的理科学科,很多学生把这一门需要认真实验并加以总结的学科作为了一门仅需要“刷题”的学科。如此一来,物理学的科学意义便被稀释、解构了,将科学中最宝贵的一部分假设和论证的内容沦为了走过场,这是极其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现象:形式主义盛行
在高中的物理课堂上,或许可以得见倚叠如山的课本、习题集、试卷、讲义,却很难发现足够的实验设备。很多高中生在整整一学年的学习中,做的实验次数屈指可数。很多学生都不曾有过去实验室的经历。著名学者丁肇中先生曾言,中国的学生有着很高的考试技能,然而在专业的操作以及创新性上颇为逊色;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先生曾有过一句著名疑问:为什么我们的国家培养不出一流的科学人才?这和当年的李约瑟难题一样困扰着众人。笔者以为,缺乏大胆创新的精神、缺乏真抓实干的精神、缺乏身体力行的精神都是缺乏科学精神的表现。当年的伽利略可以为了验证自由落体的理论走上比萨斜塔、哥白尼可以为了捍卫日心说葬身火海、居里夫人为了提炼镭寻找了几吨的煤,爱因斯坦可以为了相对论饱受攻击,然而中国却缺乏类似的真理捍卫者。很大一个原因便是中国的学生在青少年时期便被种种内在的锁链和枷锁深深捆绑,缺乏自由求知的勇气、毅力、信念,往往不是为了科学的本真精神而实验,仅仅是为了获取书本的标准而实验。如此一来,所谓的课堂实验成为了过场、表演和形式主义,这与科学的本质大相径庭。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然而,泛滥的形式主义取代了勇敢真诚的实证精神,这样的做法消弭了学生的积极进取和科学精神,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功利主义、迎合主义、形式主义,将极为严肃的科学研究转变为了一件走过场的演出,不是从实验中寻找结论,而是给出了一个既定的结论来“要求”实验。长此以往,难以出现卓越科学家和人才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在许多高中生那里,打点计时器、定值变阻器、电压表、电流表等等知识停留在纸面上,只有抽象的认知而从没有具体的使用和实践,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巨大的悲哀,也很难想象这样的学生会成为真正的自然科学家。
二、成因:高考压力作祟
那么,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原因很简单,教学的时间有限,高中阶段的学习还是以应试为主。所谓高考就是指挥棒。高考考什么内容,学生就学习什么内容。对于老师和学生而言,他们都不在乎开普勒的定律抑或其他理论是怎样论证而出的,最关键的是要通过自己的反复做题来提升自己的成绩才是主旋律和王道。如此一来,不能带来任何成绩上的回报的实验被冷落也就不足为奇了。从短时间来看,这样的做法的的确确是有利于高分成绩的取得的,但是从长远来看,如此露骨的功利主义做法很难令学生成长为一个顶尖的人才。据不完全统计,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考所选拔而出的高考状元无一人成为自身领域的领军人物。当然,这个统计并不能说明高考是没有意义的,也不能说明高考状元没有取得成就——没有成为领军人物不能证明高考状元们没有成为优秀人才。这个统计所验证的一点便是:即便在高考上取得了极为优异的成绩,未必能够在今后的人生中取得震古烁今的成就,很有可能会泯然众人矣。而这内在的问题是不是凸显了功利主义的弊端呢?人生是一场马拉松,在之前领先的人未必能够持续领先,在青少年时期养成一个好的学习习惯是奠定优质人生的重要基石。如果一个学生有志于科研,就应该惊醒于这种一心扑向成绩的功利化的教学模式。应该使得自身回归科学的本位,使得物理学成为物理学,使得科学成为科学。不认真实验,无法得到真正属于自己的答案,高中生对于科学研究如同隔靴搔痒,尽管他们的纸面成绩极为优异。然而这绝非科学的本质。爱迪生、牛顿、爱因斯坦等伟大的科学家都不是老师们的宠儿,更没有在应试教育中一枝独秀,然而这不妨碍他们的伟大。笔者希望学生们通过实验真正靠近物理、靠近科学。
三、解决:回归科学本位
笔者尚且记得在自己的高中阶段,老师们为笔者及各位同学论证物体的自由落体时间与自身的质量无关这一条科学定理时,将一片羽毛和一个小石子分别放在了两个密闭的试管中,这两根试管是真空状态的。结果发生了一幕令笔者终身难忘的情景:那根羽毛与小石子在同样的高度以同样的速度急遽下落,在同一刻落下。科学的意义便是引其惊叹、反思、喜悦,扫除人们头脑中一直存在着的若干偏见,将赤裸裸的真相揭示于人前,即使周遭的人们再不愿意面对这样的真相。如果想要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必须要勤加实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实验,才能使那些沉睡在课本中的定理定律变得鲜活生动富有尊严,才会使得那些对科学不以为意、一知半解的学生们感受到科学世界的浩瀚与奇妙,才能真正感受到科学带给人心的震颤,令人为之奋斗、为之探寻,才能真正培养一心向往科学、向往真理的科学家。当科学回归到了科学的本位,学生才能真正享受得到科学带给人心的喜悦与满足,才会真正陶冶于知识的海洋中,劈波斩浪、奋勇向前。
本文论述了当下高中物理學习中存在着的若干问题,其中最为重大的问题便是在高考威临下的功利主义的泛滥。这样的做法使得实验被大大悬置,丧失了用武之地,以至于学生们学习的所谓的物理转变为了一种似是而非的表演。学生们感受不到科学的奇妙。鉴于此,笔者认为应该相对抛却功利主义的大旗,使学生们回归科学的本位,在科学精神的引导下勇敢实验、自由前行!
【参考文献】
[1]冯宽线.强化物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能力和科学素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24).
[2]陈敏.完善物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J].科技资讯,20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