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焦虑情绪的研究,焦虑情绪与公路驾驶人员的关系,它的产生诱因和危害,如何减轻和预防焦虑情绪对事故的发生和造成的伤害;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与对策 。
[关键词]:焦虑 情绪 驾驶员 交通安全
情绪对事故的关系研究可能是一个新课题,深入的研究文章并不多。近几年的发生案例并非个例,究其原因或多或少都与焦虑情绪的产生从而引发事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透过这个课题的研究和探讨,力求达到此类事故的不发生和减少,消除给我们生活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这是我们研究这个课题的主要原因。
一、问题的引入
焦虑研究起源于存在主义哲学领域,哲学家克儿凯郭尔于1844年出版的《恐惧的概念》一书,最早提出了焦虑理论。在之后的一百多年里,学者们对焦虑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美国心理学家斯皮尔伯格提出了“状态——特质焦虑”理论,指出状态焦虑是由特定的情境引起的专门反应状态,如紧张、恐惧、忧虑等,往往伴有植物神经系统的功能改变,一般比较短暂;特质焦虑是一种人格特征,是具有个体差异的相对稳定的焦虑倾向。①俄罗斯心理学家贝科夫分析焦虑的既有研究结果后指出:“虽然心理学界对焦虑的定义纷杂,但区分两种不同的焦虑定义是有必要的,一种是个性焦虑,另一种是情境焦虑。个性焦虑与个人性情有关,是一种觉察到更大范围的能引起威胁的关联性情境的趋向或趋势,并通过转入焦虑的状态以应对这种情景;情境焦虑是一种由特定情景引起的紧张、不安、担心和精神不振等情绪的主观体验,通过神经系统持续有力的强化作用、心率加快和持续出汗等症状表现出来”。②是焦虑的具体反映。
这种研究,为驾驶员焦虑、情绪的变化提供了指导和借鉴,我们研究这些焦虑及其情绪变化的产生源,并将这些易情绪激动的人员挡在驾驶门槛外,让危险离我们远一点将是一件大大的好事。而我们重点要探讨的则是前边所述的第二种焦虑状况——情境焦虑。首先,焦虑作为主观情绪体验存在对象差异;其次,除了焦虑产生的生理反应相似外,驾驶员的情绪外显不尽相同,但它们的危害则是相同的。
二、情绪源的寻踪
驾驶员的情绪危险源寻踪,相对于驾驶员的情绪发生应得到学者们的广泛且深入的研究,只有有的放失,才能在生产活动中避免情绪大的波动而危及公路安全。但是这种研究就目前的状况看,还有不小的差距,对这种状况的认识还远未达到我们认为的高度,还没有形成系统的、清晰的认识理论。
通过对不同人群的调查和走访,几乎每个驾驶员都有不同程度的坏情绪伴随生产活动的全过程,譬如客车公司的驾驶员在行车中,因某个动作做的不好,客人产生了不适感,乘客嘘声发出,驾驶员可能认为这些人对自己的权威发出了挑战或有不敬的言行,至少是对我的劳动没有得到理解、尊敬。那么他就有可能在后面的驾驶过程中,粗暴的刹车,拼命的加油,快速的打方向,使车辆越发颠簸和不适,来达到自己对情绪的渲泄和释放;这一系列的危险举动就暗藏着不安全因素。通过调查得知,驾驶员朋友的情绪的产生是相同的,只是强弱不相同。再譬如:野蛮超车,强行并线使得正常行驶的车辆驾驶员突遇惊魂一刻,至使被超车驾驶员情绪突变,惊恐、愤怒、报复的念头陡生;可以想象后面要发生的事情是什么的。通过这样的调查研究得出的结论是,驾驶员焦虑、情绪变化、不文明驾驶习惯的养成或许是众多车祸发生的原因之一。
三、情绪变化的探讨
心理学研究表明,情绪是有两面性的,积极的一面能使人心旷神怡,精神抖擞;但如果相反的话,安全就会受到威胁。驾驶员的情绪受到影响是多方面的,并且在自己的驾驶过程中会贯穿全程,可喜的是大部分驾驶员朋友会在自己的控制下逐渐平复这种不利,从而达到最终消除这种不利于行车安全的因素。具医生讲,长期的情绪紧张易使驾驶员出现生理紊乱,患上结肠炎、心律失常、高血压等疾病;另外驾驶员在情绪不能得到有效缓解的情况下冒险出车,还极易引发操作的失务,且自身也易养成坏毛病,如酗酒、闹家庭矛盾、同事关系紧张等;这种不利情绪反过来会加重驾驶员思想负担,形成坏情绪的恶性循环。而他们的岗位重要特殊。我们认为驾驶员的情绪变化,对行车安全有着紧密的联系,乘客可能是最直接的受害者;通常驾驶员的情绪好坏,直接作用给乘客的感受是明显的,如果负面的因素占上风,那么车辆就无法平稳运行,安全得不到保证,相反的话,驾驶员心情舒畅,对车辆的平稳驾驶也能传递给乘客,那么将会是一路欢歌,司乘人员都满意,这样才是希望的多赢局面。透过这样的研究我们也希望广大驾驶员朋友要提高自身的修养,保持心情舒畅,遇事要大度,从平时的生活中吸取经验教训,使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得到提高。我们的情绪传导能给乘客制造欢快和压抑的能量,那何不让好的心情伴我左右,欢乐随我前行,让车辆这个小社会充满笑声多一点呢?
四、驾驶员情绪干预策略
驾驶员的情绪负面影响是不可避免的,争取有效的方法给予干预和预防是必要的。我们认为应该从两个方面创造条件和环境:首先是研究防预策略,其次是针对情绪因素化解不利后患。这两种缓和矛盾的方法我们认为以第二种为直接和有效。第一种研究以心理治疗和辅导为基础,从驾驶训练班开始贯彻全程(当然,驾驶培训班是一个技能培养为主的机构,但情绪的表现在平时训时就有可能暴露出来,从而抓住苗头正确引导,消除隐患)。并辅以医疗技术人员的发现和现代器械的运用治疗(通过仪器测量肌肉的收缩和放松程度,以及皮肤的反应和温度,得出的结果能反应出受测人员的情绪症状,然后给受测人员克服治疗情绪不稳提供参考意见,并通过使驾驶员放松反应及替代情绪异常的过度症状),这也是防患于未然的好办法。第二种研究以驾驶员的情绪应发原因,从驾驶员的过激动因上研究并干预;譬如有交通违法行为者(刑事负案者不在此例)害怕撞见交通警察,见了警察部分驾驶员可能会心跳加速,语无伦次,手脚忙乱,操作失误,欲逃现场;极端的情况下有不可预料的残局发生,如发生在某收费站外的警察查车致死案件,警察车前强行拦查车辆,司机怕也是和紧张、恐惧情绪有很大关系,(暂且不说警察的自我防护有否问题)。所以我们针对这种情况,可以在驾驶员培训班培训时让警察驻培训全程,经常接触,回放一些案例,从感情上认识警察,知道他们的执法是对我们日后上路的保护,打击罪犯和纠正违法才是他们的真正目的,这也是可以偿试的方法之一。再譬如:一驾驶员在前面正常慢车排队依次通行,从后面冷不防穿出一个加塞者,硬挤进了正常行驶的车前面,这样的后果是要么酿成追尾或刮擦,引起驾驶员间的不愉快,或可激起后车驾驶员的无明之火和报复心理(俗称路怒族),如果要是后者那就太可怕了,他也可能如法炮制,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你让我心惊肉跳,我也让你跳一次蹦极,如果这样的话引发祸端也就不远了。从这来看,驾驶员的心理素质、情绪修养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五、当前业界对情绪影响的认识
公路交通运输业已发展了几百年,但相对于情绪所引发的交通事故和航空运输业来比,后者可能对情绪的关心程度肯定要重视的多(一个是地上,一个是天上,正常人都会这样想)。我们已迈入到了二十一世纪,随着汽车的普及,公路驾驶安全也不是一个可忽略小视的问题了;恰恰是我们对这个行业的不重视,尤其是一个交通事故发生了,没有深刻的剖析其原因,深层次的去认识,从而使我们再一再二的犯这种低级的错误,这才是我们的悲哀;从国家层面和企业管理者来说,的确对于因情绪引发的事故,关注的的确不是太多。可喜的是国家对这个问题已经有了认识,譬如酒后驾驶车辆(饮洒可引起情绪不正常),将会受到严厉的处罚甚至刑罚,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做为企业,如果驾驶员情绪不愉快,或同事之间、家庭成员、司乘人员之间矛盾,在未缓解之前最好是不要上路操控车辆,应该给他们更多的关爱和帮助,把各种不利于安全的隐患化解在萌牙中,消除在上路前,这对他们来说是最大的关怀。如果我们能在病理、心理层面对驾驶人员各方面提供充足的保障,关心他们各方面的变化,想他们之所想,公路安全才可能得到保证,才能不使公路成为无故流血的地方。
参考文献:
[1] 克儿凯郭尔:(1813~1855)丹麦基督教思想家、哲学家,存在主义的先驱,哲学著作主要有《恐惧的概念》。1966.1-19
[2] 贝科夫:苏联生理学家,曾任医学科学院中枢神经系统生理研究所所长、苏联科学院生理研究所所长。主要著作有:《内外感受器对大脑皮层的信号作用》。2007.62-72
[关键词]:焦虑 情绪 驾驶员 交通安全
情绪对事故的关系研究可能是一个新课题,深入的研究文章并不多。近几年的发生案例并非个例,究其原因或多或少都与焦虑情绪的产生从而引发事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透过这个课题的研究和探讨,力求达到此类事故的不发生和减少,消除给我们生活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这是我们研究这个课题的主要原因。
一、问题的引入
焦虑研究起源于存在主义哲学领域,哲学家克儿凯郭尔于1844年出版的《恐惧的概念》一书,最早提出了焦虑理论。在之后的一百多年里,学者们对焦虑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美国心理学家斯皮尔伯格提出了“状态——特质焦虑”理论,指出状态焦虑是由特定的情境引起的专门反应状态,如紧张、恐惧、忧虑等,往往伴有植物神经系统的功能改变,一般比较短暂;特质焦虑是一种人格特征,是具有个体差异的相对稳定的焦虑倾向。①俄罗斯心理学家贝科夫分析焦虑的既有研究结果后指出:“虽然心理学界对焦虑的定义纷杂,但区分两种不同的焦虑定义是有必要的,一种是个性焦虑,另一种是情境焦虑。个性焦虑与个人性情有关,是一种觉察到更大范围的能引起威胁的关联性情境的趋向或趋势,并通过转入焦虑的状态以应对这种情景;情境焦虑是一种由特定情景引起的紧张、不安、担心和精神不振等情绪的主观体验,通过神经系统持续有力的强化作用、心率加快和持续出汗等症状表现出来”。②是焦虑的具体反映。
这种研究,为驾驶员焦虑、情绪的变化提供了指导和借鉴,我们研究这些焦虑及其情绪变化的产生源,并将这些易情绪激动的人员挡在驾驶门槛外,让危险离我们远一点将是一件大大的好事。而我们重点要探讨的则是前边所述的第二种焦虑状况——情境焦虑。首先,焦虑作为主观情绪体验存在对象差异;其次,除了焦虑产生的生理反应相似外,驾驶员的情绪外显不尽相同,但它们的危害则是相同的。
二、情绪源的寻踪
驾驶员的情绪危险源寻踪,相对于驾驶员的情绪发生应得到学者们的广泛且深入的研究,只有有的放失,才能在生产活动中避免情绪大的波动而危及公路安全。但是这种研究就目前的状况看,还有不小的差距,对这种状况的认识还远未达到我们认为的高度,还没有形成系统的、清晰的认识理论。
通过对不同人群的调查和走访,几乎每个驾驶员都有不同程度的坏情绪伴随生产活动的全过程,譬如客车公司的驾驶员在行车中,因某个动作做的不好,客人产生了不适感,乘客嘘声发出,驾驶员可能认为这些人对自己的权威发出了挑战或有不敬的言行,至少是对我的劳动没有得到理解、尊敬。那么他就有可能在后面的驾驶过程中,粗暴的刹车,拼命的加油,快速的打方向,使车辆越发颠簸和不适,来达到自己对情绪的渲泄和释放;这一系列的危险举动就暗藏着不安全因素。通过调查得知,驾驶员朋友的情绪的产生是相同的,只是强弱不相同。再譬如:野蛮超车,强行并线使得正常行驶的车辆驾驶员突遇惊魂一刻,至使被超车驾驶员情绪突变,惊恐、愤怒、报复的念头陡生;可以想象后面要发生的事情是什么的。通过这样的调查研究得出的结论是,驾驶员焦虑、情绪变化、不文明驾驶习惯的养成或许是众多车祸发生的原因之一。
三、情绪变化的探讨
心理学研究表明,情绪是有两面性的,积极的一面能使人心旷神怡,精神抖擞;但如果相反的话,安全就会受到威胁。驾驶员的情绪受到影响是多方面的,并且在自己的驾驶过程中会贯穿全程,可喜的是大部分驾驶员朋友会在自己的控制下逐渐平复这种不利,从而达到最终消除这种不利于行车安全的因素。具医生讲,长期的情绪紧张易使驾驶员出现生理紊乱,患上结肠炎、心律失常、高血压等疾病;另外驾驶员在情绪不能得到有效缓解的情况下冒险出车,还极易引发操作的失务,且自身也易养成坏毛病,如酗酒、闹家庭矛盾、同事关系紧张等;这种不利情绪反过来会加重驾驶员思想负担,形成坏情绪的恶性循环。而他们的岗位重要特殊。我们认为驾驶员的情绪变化,对行车安全有着紧密的联系,乘客可能是最直接的受害者;通常驾驶员的情绪好坏,直接作用给乘客的感受是明显的,如果负面的因素占上风,那么车辆就无法平稳运行,安全得不到保证,相反的话,驾驶员心情舒畅,对车辆的平稳驾驶也能传递给乘客,那么将会是一路欢歌,司乘人员都满意,这样才是希望的多赢局面。透过这样的研究我们也希望广大驾驶员朋友要提高自身的修养,保持心情舒畅,遇事要大度,从平时的生活中吸取经验教训,使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得到提高。我们的情绪传导能给乘客制造欢快和压抑的能量,那何不让好的心情伴我左右,欢乐随我前行,让车辆这个小社会充满笑声多一点呢?
四、驾驶员情绪干预策略
驾驶员的情绪负面影响是不可避免的,争取有效的方法给予干预和预防是必要的。我们认为应该从两个方面创造条件和环境:首先是研究防预策略,其次是针对情绪因素化解不利后患。这两种缓和矛盾的方法我们认为以第二种为直接和有效。第一种研究以心理治疗和辅导为基础,从驾驶训练班开始贯彻全程(当然,驾驶培训班是一个技能培养为主的机构,但情绪的表现在平时训时就有可能暴露出来,从而抓住苗头正确引导,消除隐患)。并辅以医疗技术人员的发现和现代器械的运用治疗(通过仪器测量肌肉的收缩和放松程度,以及皮肤的反应和温度,得出的结果能反应出受测人员的情绪症状,然后给受测人员克服治疗情绪不稳提供参考意见,并通过使驾驶员放松反应及替代情绪异常的过度症状),这也是防患于未然的好办法。第二种研究以驾驶员的情绪应发原因,从驾驶员的过激动因上研究并干预;譬如有交通违法行为者(刑事负案者不在此例)害怕撞见交通警察,见了警察部分驾驶员可能会心跳加速,语无伦次,手脚忙乱,操作失误,欲逃现场;极端的情况下有不可预料的残局发生,如发生在某收费站外的警察查车致死案件,警察车前强行拦查车辆,司机怕也是和紧张、恐惧情绪有很大关系,(暂且不说警察的自我防护有否问题)。所以我们针对这种情况,可以在驾驶员培训班培训时让警察驻培训全程,经常接触,回放一些案例,从感情上认识警察,知道他们的执法是对我们日后上路的保护,打击罪犯和纠正违法才是他们的真正目的,这也是可以偿试的方法之一。再譬如:一驾驶员在前面正常慢车排队依次通行,从后面冷不防穿出一个加塞者,硬挤进了正常行驶的车前面,这样的后果是要么酿成追尾或刮擦,引起驾驶员间的不愉快,或可激起后车驾驶员的无明之火和报复心理(俗称路怒族),如果要是后者那就太可怕了,他也可能如法炮制,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你让我心惊肉跳,我也让你跳一次蹦极,如果这样的话引发祸端也就不远了。从这来看,驾驶员的心理素质、情绪修养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五、当前业界对情绪影响的认识
公路交通运输业已发展了几百年,但相对于情绪所引发的交通事故和航空运输业来比,后者可能对情绪的关心程度肯定要重视的多(一个是地上,一个是天上,正常人都会这样想)。我们已迈入到了二十一世纪,随着汽车的普及,公路驾驶安全也不是一个可忽略小视的问题了;恰恰是我们对这个行业的不重视,尤其是一个交通事故发生了,没有深刻的剖析其原因,深层次的去认识,从而使我们再一再二的犯这种低级的错误,这才是我们的悲哀;从国家层面和企业管理者来说,的确对于因情绪引发的事故,关注的的确不是太多。可喜的是国家对这个问题已经有了认识,譬如酒后驾驶车辆(饮洒可引起情绪不正常),将会受到严厉的处罚甚至刑罚,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做为企业,如果驾驶员情绪不愉快,或同事之间、家庭成员、司乘人员之间矛盾,在未缓解之前最好是不要上路操控车辆,应该给他们更多的关爱和帮助,把各种不利于安全的隐患化解在萌牙中,消除在上路前,这对他们来说是最大的关怀。如果我们能在病理、心理层面对驾驶人员各方面提供充足的保障,关心他们各方面的变化,想他们之所想,公路安全才可能得到保证,才能不使公路成为无故流血的地方。
参考文献:
[1] 克儿凯郭尔:(1813~1855)丹麦基督教思想家、哲学家,存在主义的先驱,哲学著作主要有《恐惧的概念》。1966.1-19
[2] 贝科夫:苏联生理学家,曾任医学科学院中枢神经系统生理研究所所长、苏联科学院生理研究所所长。主要著作有:《内外感受器对大脑皮层的信号作用》。2007.6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