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点计时器测速度问题例析

来源 :中学生数理化·高一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ming21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各级考试来看,利用打点计时器测量速度常见的考查类型有:打点计时器的使用及其故障排除、纸带运动性质的判断、平均速度及瞬时速度的计算、v-t图像的描绘及分析。
  类型1:打点计时器的使用及其故障排除
  例1 某同学用电磁打点计时器做实验,发现每个点迹后面都拖着一个“小尾巴”,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手拉动得太快
  B.手拉动得太慢
  C.振针位置过低
  D.电源频率太高
  解析 用手拖着纸带运动,发现纸带上每个点迹后面都拖着一个“小尾巴”,可能的原冈有两个:一是手拉动得太快,振针打点的微小时间内纸带运动的距离较大;二是振针位置过低,振针压在纸带上的时间较长,所以选项A、C正确。如果仅是手拉动得太慢,则打出的点迹趋近于圆点,所以选项B错误。本实验所用的学生电源,频率基本上能保持50 Hz不变,如果确实电源频率偏高一些,也不会使纸带上的点迹后面都拖着一个“小尾巴”,所以选项D错误。答案为A、C。
  说明:根据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的“异常点”判断其原因,要从打点计时器的构造、原理、使用等方面综合分析,合理评判,才能得到正确的结论。
  类型2:纸带运动性质的判断及平均速度的计算
  例2 某次利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如图l所示,从O点(图中未画出)开始,在纸带上取一系列计数点,如1、2、3、4、5、6、7都为计数点,任意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均有四个点,测得s12=1.40 cm,s12=3.30 cm,s14=5.68 cm,s15=8.56 cm, s16=11.95 cm,s17=15.82 cm,已知打点时间间隔为0.02 s。通过计算说明在打1、7点的时间间隔内,纸带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是,则求速度;如果不是,则求平均速度。
  解析 (1)每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差分别为:
  可见,相同的时间间隔时,纸带的位移不相等,所以纸带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在打1、7点的时间间隔内运动的平均速度为v=s17/t17=(15.82×10-2)/(6×0.1)=m/s≈0.26 m/s。
  说明:对纸带进行数据处理,可以研究纸带或与纸带相连的物体的运动情况,若s1=s2=s3=s4=s5=s6,则拉动的纸带做匀速直线运动;若不相等,则做变速直线运动。如果数出纸带上一系列点的总数为N,则打这些点所用的总时间为t=(N-1)T。如果测出这N个点之间的总距离x,则t时间内纸带运动的平均速度为v=x/t=x/[(N-1)T]。如果纸带做匀速直线运动,此式计算出来的就是纸带的运动速度。
  类型3:平均速度及瞬时速度的计算、v-t图像的描绘及分析
  例3 某实验小组用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得到一纸带,如图2所示,他们并且标出了测量点A、B、C、D、E、F、G、H、I、J、K……,任意相邻的两个测量点之间有四个计时点(未画出)。
  (1)若测量得到A、B之间距离sAB=1.40 cm,试计算AB段的平均速度。
  (2)已知相邻点间的距离如下表所示,请依次计算B、C、D、E、F、G、H、I、J各点的瞬时速度并作出v-t图像。
  解析 (1)由A、B之间有四个计时点可知,A、B之间点数N=6,A、B间隔时间tAB=[0.02×(N-l)=0.02×(6-l)s=0.1 s,由
  (2)因为时间间隔很短,所以可以用平均速度代替瞬时速度。故B、C、D、E、F、G、H、I、J各点的瞬时速度为:
  取A点为起点,根据各点的速度值,在坐标系重作出各点,用平滑曲线连接,得到速度时间图像如图3所示。
  说明:(1)在时间间隔很短的情况下,可以用平均速度代替瞬时速度。(2)v-t图像表示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某段时间图像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值表示该段时间内物体通过的位移大小。
其他文献
物理课以物理知识为主要内容,科学方法又渗透于物理知识中。达尔文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法国物理学家拉普拉斯说,“认识一位巨人的研究方法对于科学的进步……并不比发现本身更少用,科学的方法通常是极富兴趣的部分”,“不得其法,则不入其门”。可见,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尤其重要。下面对“运动的描述”学习巾我们遇到的物理思维方法进行归纳。  l.理想化模型法  “物理模型思想”也
Java语言程序设计是高校计算机及软件工程专业的学生的专业核心课程,传统的教学方法过于注重语法和算法,而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本身是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在Android系统下的AP
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和高中、大学的扩招,中职学校的入学门槛变得非常低,中职学生普遍存在着文化课基础非常薄弱的现象。如何提高有效课堂,让中职学生也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随着科技技术的不断发展,短信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垃圾短信也随之出现。本文首先对于垃圾短信的基本特点进行分析,然后,对于现有的拦截技术进行分类并针对于不同
高考化学试题重点考查考生的四种能力,即思维能力、实验能力、观察能力、白学能力,现一一举例分析,以期更好地帮助大家认识它们并学以致用。  1.思维能力:思维能力就是将实际问题和相关知识结合,采用归纳、总结、分析、计算、发散、讨论的方法,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  此题的切入点有几点:氧化还原反应中各物质的关系、氧化物与水反应的规律、非金属单质与水反应的规律、金属单质与水反应的规律等,充分考查了同学们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