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师的美育素质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1838859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霍姆林斯基说:“所有能使孩子得到美的享受、美的快乐和美的满足的东西,都具有一种奇特的教育力量。”郭沫若同志也曾说过:“人类社会根本改造的步骤之一,应是人的改造,而人的根本改造当从幼儿情感教育,美的教育着手。”人的行为总是受一定的思想感情所支配的,没有崇高的的审美理想,就不会有崇高的审美实践。如果一个人自幼就受到良好的审美教育,懂得热爱美、维护美,那就会在实践中自觉抵制一切丑恶的东西,就会成为一个高尚的人。可见,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让他们认识美、爱好美、创造美是十分必要的。而作为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主要实施者——教师,不但要有一定的审美能力,而且本身要有高尚的共产主义理想情操、美好的心灵、丰富的知识、强健的体魄、鲜明的个性、真挚的感情。
  乌申斯基说:“一切教育因素都必须建立在教师的个性基础上,因为人的个性是教育力量的唯一的活动源泉。”教师无论在语言、教态,还是品德、行为,都必须成为学生的楷模。
  笔者认为教师要塑造自身的美好形象必须具备如下几个方面的美育素质。
  一、教师必须具有美的语言
  语言,是人们进行社会交往,传递思想信息的媒介,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工具。美的语言能启迪美的心灵,所以,教师要做到口齿清楚,发言准确、畅达、幽默、风趣、富有启发性,循循善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应注意运用语音、语调、语气来表情达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优美的语言是教学成功的一半,好的教学效果又是教师工作成功的前提。
  在与学生谈心和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语言的魅力作用不可估量。例如:批评学生时,语言中肯实在;表扬学生时语气真挚充满鼓励,就会使学生觉得教师是在真心实意的帮助他、激励他,增加其自尊心和自信心,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教师要有美的教态、美的仪表
  教态,是指在教学这个特定的艺术系统中,教师在深得教材精髓的前提下,借助面部表情,手臂活动等教学辅助手法外化教材的主题、情感,让学生把握教材并开发其思维的教学手段。从美学角度看,在课堂教学中,单就课文与学生的审美关系而言,课文是审美的客体,学生是审美的主体,教师美的教态和美的语言则是一种媒介,沟通主客体之间的联系。所以教师的举手投足、音容笑貌都应该是美的,使学生在美的熏陶中接受知识,特别是眼睛的表情美,更可以使师生间在课堂上传情达意进行信息交流。与此同时,教师还要注意自己仪表美,仪表美是内在美的外在表现。教师仪表对学生起着耳濡目染、无声胜有声的作用。如果平时不修边幅,不讲卫生、穿戴奇异、精神不振、动作怪异无疑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反感。相反,举止端庄大方,服饰典雅美观,精力充沛旺盛,毅力坚韧顽强,必然会引起学生的好感,争相仿效。因此,教师要注重自己的仪表美,应该以自然潇洒的举止,给学生以轻松舒畅的感觉;以稳重大方的姿态给学生以踏实可靠的印象;以整洁合体的衣着,给学生以赏心悦目的美感。
  三、教师必须具有美的人格
  教师具有怎样的人格,直接影响到与之朝夕相处的几十名学生。因此教师的言行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符合教师的道德规范,事事为学生做出表率。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实践证明,教师不断加强自身品德修养,以完美的人格教育影响学生,就会使学生产生敬佩感和敬重感,潜移默化地内化学生自己的人格,加里宁说:“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全体学生。”他的话十分清楚地表明,教师要有科学的世界观,良好的道德品质,高尚的人格。以此感染学生,影响学生,把他们引上人生的坦途。
  总之,教师应具备高层次的美育素质,这是直接影响着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学生在接受美育教育的过程中得到启迪和感化,得到学习和效仿的榜样,进而升华为一种美感,就是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的高尚情操。由此可见,教师工作中的美育,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是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所具有的高层次素质的基础。
其他文献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学”是孔子最先提倡的教育思想。在当今社会素质教育语文新课标颁布的背景下,提出快乐教学在小学语文当中的应用,是符合时代发展的。我们都知道,语文是一门学习起来见效很慢的学科,常常使学生望课兴叹。如何变学生的苦学为乐学?这是广大语文教师十分关注的问题。我以平时的教学实践为例,根据学情,积极引导学生快乐学习,唤醒学生的认知系统,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让语文课
期刊
我国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青少年对外界事物是很敏感的,他们活泼大胆,富有探索精神,他们不愿意依样画葫芦,跟在人后亦步亦趋、人云亦云。“疑问”的产生,激起他们追根究源的兴趣,推动着学生去探求知识、去发现一个新天地,解疑的过程又给予他们丰富的情绪体验,随着这些情绪体验的深化,就会产生进一步的学习需要,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使学生的学习行为得以持续和深入,如果教者有心,将会发现此时连学生的眼睛
期刊
读书能使人开阔视野、丰富知识、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童年是人生的起步,也是学习的起点,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会使他们受益终身。读书兴趣需要教师的激发,读书习惯更需要教师的长期引导。学生读什么书、怎么读、怎样学以致用,都应从学生的成长需求入手。  一、读书满足每一个学生获取知识的需求  2012年9月,接了五年级的新班。在语文课的学习中,我发现这个班的孩子普遍单纯,思考问题缺乏深度,平时就知道疯
期刊
一位资深学者对课堂教学这样描述:对学生来说,课堂是其学校生活的最基本构成,学习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到他当前和今后的发展;对教师来说,课堂是其职业生涯的最基本构成,教学水平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教师对这个职业的感受、专业水平的发展和事业的成功,课堂教学是师生的生命所在。新课程实施近一年,在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一种与以往不同的教学意识突现出来: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并为这种价值的实现刨造各种条件,
期刊
创设情境可以增强学习的针对性,有利于发挥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习更为有效。发挥好语文教学中的情境效应,不仅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智力、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于促进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提高教学质量产生积极的影响。  如果说课堂是老师的阵地,那么语文课文就是每个语文老师阵地的制高点,在语文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课堂上想让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境中
期刊
中国科协副主席、原教育部副部长韦钰院士从人脑的发育过程分析了儿童早期感知的形成和青少年青春期特征,并通过分析脑神经元对外部刺激所产生的物质变化过程论证了环境和基因对人脑发育的影响,得出了每个孩子都与众不同的根本原因。人脑在个体成长的不同阶段,其发展程度与速度都是不同的,人与人之间,大脑发育的差异性及思维方式的异同,在很大一方面影响着每个人的学习,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客观地看待学生的差别和学习历程。 
期刊
我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十多年,十多年来,我大多从事高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在教学中,我虚心涵佣,牢记“只有跟着跑的快的人,自己才能跑的快”这句话。在实践中不断地探讨、改进,使自己的教学不断地得以深化,自然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尤其是在批改作业方面,我不断地探索、研究,我认为批改作业是日常工作中最平凡、最繁杂的一件事。对于数学老师来说,还是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情况的一面窗口,是一个重要的反馈手段。灵敏的老师,
期刊
苏姆林斯基说过:“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热爱孩子。”罗曼罗兰说过:“要播撒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要有阳光!”  的确,作为教师首先就应该爱自己的学生,大家在平时应该很清楚,闲聊时或课后,我们的一些同事,经常怒气冲冲抱怨:“某某同学,真没良心! 我这么辛苦也没人理解。”实际上在平时的工作中大家都曾经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其实这就需要老师来心平气和的考虑一下:我为什么要生气?我为什么不快
期刊
数学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与补充,是巩固、强化学生知识和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重要手段,故此一份有效的、科学的、创造性的数学作业对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学业成绩起着关键的作用,也就是说每次的作业都是学生成长的生长点。于是我就从数学作业这方面对我校的学生展开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的作业质量不尽人意,故此对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原因,提出相应的策略。  一、调查结果与分析  这学校的学生,外来人口子女占学生总人数
期刊
新的教改方向衍生着新的语文教育观。教师要联系学生生活的和学习实际,站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度,审视教学内容,确立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法加工,而不是原原本本地将教材内容直接呈现出来,做好教材的充实和变通,化聚知识,分散难点,选择最  佳角度,创造性地发挥教师的见解和才华。  新课程基本理念是要让课程走向生活课程要面向儿童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教学活动必须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