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积极心理学是利用心理学相关理论和行之有效的实验方法及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乐观、美德、力量、爱等积极心理特质的一门学问。而高校德育工作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和高尚的人格品质。积极心理学正好为学校德育工作中如何进行学生道德素质教育,培养其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提供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德育;建构;教学方案
积极心理学所看重的乐观进取、积极情绪、积极意义、内在动机等要项,也正是德育教学的核心价值,通过教育的过程,让学生的生活更加丰富,展现生活的意义与价值,使每个人的社会生活能更加精彩。以下笔者提出几个德育教学可努力的方向。
1.各阶段的德育教学,应以知识的引导为主轴
德育教学以追求最好、最幸福的生活为目的,而这种生活则有赖于知识的引导与思维。诚如亚里士多德所述,靠理智引导的生活是一种最好、最幸福的生活,只有依靠人性中的理性和心智能力,才能促使人们做出正确的选择,并朝向善的目的而发展。积极心理学的意义在于尝试补充(并非取代)人类的受苦与失调情绪,使心理学对人类的经验有更完整与平衡的认识,以创造更为和谐、幸福的生活。但是,要乐观进取,获得积极情绪、积极意义及内在动机,则有待人们的知识引导,学生应利用自己的智慧,来消解语言和文化的障碍,化为成长的动力,以成就生活的意义和价值。
2.德育教学课程设计,应强调各级学校的衔接与统合
德育教学课程重视人的生存、生计、生命与生活四大层面的关联,而且要从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等层级,循序渐进地学习。除了正式课程外,还须通过随机的科目整合的方式来进行教导与学习。在课程的设计上,重视各学科的统整性及与生活关联性。尤其教学的过程要以真实的问题来让学习者进行思考,并期待通过问题解决的历程,让学生去体验与感受。积极心理学家也看重这一点,强调学习者的乐观进取、积极情绪、积极意义及内在动机,由学习者去自我建构、自我引导,通过相互合作学习及脉络性学习,从体会中省思个人行为,从省思中重新诠释生活的意义与价值。
3.德育教学的议题宜多元化,以起到相互启发整合的功效
德育教学的议题要多元化及具有统整性,强调彼此的关联性与应用性,使学生习得统整性的知识,跟生活经验作适度的联结,也可有效利用网络资源,来提高其学习兴趣及知识的应用性。尤其要重视生活经验中的积极意义。在多元化与生活化的课程安排下,来引发学生关怀与认识生活的兴趣,营造有生活力的校园文化。积极心理学中的乐观进取、积极情绪、积极意义及内在动机等,均是不可或缺的元素。例如Peterson的研究就指出:乐观有助于强化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也有助于维持良好的健康习惯,可降低不良事件再次发生的概率,容易找到社会中的支持力量。诸如此类的心理感受及行为表现,均可为学校实施德育教学与学生辅导工作提供参考依据。从问题的分析转到介入问题解决,以增进学生的正常发展与心理健康。依据Beane的课程统整概要图,由主题而概念,再至活动的进行模式,应是德育教学课题可以推展的方向。
4.德育教学的实施,应着眼于培养学生挫折承受力
德育教学重视认识生活,理解生活,珍视生活,进而能体悟生活的意义与价值。在生活的长河中,不论学生处于哪个发展阶段,都可能遭遇困境,因而有需要培养其应付挫折和处理负面情绪的能力。积极心理学聚焦品格长处、积极情绪、积极环境的发展,使学生积极思维,了解生活的事实,知道自我、他人、社会及大自然的根源,有能力欣赏彼此的美与可贵,珍爱自己、尊重他人及热爱自然,强化挫折承受力,共创美好的生活。
德育教学是要辅导学生去理解“生活的艺术”。生活的艺术是人类在面对现实情境时,能把学习的潜能表现出来,并且能懂得珍视生活、关怀生活,养成灵活、创新的思维习惯,体现生活的意义与价值。学生以人文关怀的省思,探索生活的意义,培养思想情操,建立合宜的人生价值观;以良好品德,建构高尚的人格,体现生活的活力;以积极情绪和积极意义为主轴,追求幸福与快乐的人生;顺应生活的旋律,分享和感受生活的果实,体会生活的哲学与智慧。
参考文献:
[1]陈洪霞.积极心理学对心理教学的启示[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04).
[2]刘 洁.积极心理学及其在大学生教育和管理中的运用[J].高校辅导员学刊,2009(02).
(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市南长实验中学)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德育;建构;教学方案
积极心理学所看重的乐观进取、积极情绪、积极意义、内在动机等要项,也正是德育教学的核心价值,通过教育的过程,让学生的生活更加丰富,展现生活的意义与价值,使每个人的社会生活能更加精彩。以下笔者提出几个德育教学可努力的方向。
1.各阶段的德育教学,应以知识的引导为主轴
德育教学以追求最好、最幸福的生活为目的,而这种生活则有赖于知识的引导与思维。诚如亚里士多德所述,靠理智引导的生活是一种最好、最幸福的生活,只有依靠人性中的理性和心智能力,才能促使人们做出正确的选择,并朝向善的目的而发展。积极心理学的意义在于尝试补充(并非取代)人类的受苦与失调情绪,使心理学对人类的经验有更完整与平衡的认识,以创造更为和谐、幸福的生活。但是,要乐观进取,获得积极情绪、积极意义及内在动机,则有待人们的知识引导,学生应利用自己的智慧,来消解语言和文化的障碍,化为成长的动力,以成就生活的意义和价值。
2.德育教学课程设计,应强调各级学校的衔接与统合
德育教学课程重视人的生存、生计、生命与生活四大层面的关联,而且要从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等层级,循序渐进地学习。除了正式课程外,还须通过随机的科目整合的方式来进行教导与学习。在课程的设计上,重视各学科的统整性及与生活关联性。尤其教学的过程要以真实的问题来让学习者进行思考,并期待通过问题解决的历程,让学生去体验与感受。积极心理学家也看重这一点,强调学习者的乐观进取、积极情绪、积极意义及内在动机,由学习者去自我建构、自我引导,通过相互合作学习及脉络性学习,从体会中省思个人行为,从省思中重新诠释生活的意义与价值。
3.德育教学的议题宜多元化,以起到相互启发整合的功效
德育教学的议题要多元化及具有统整性,强调彼此的关联性与应用性,使学生习得统整性的知识,跟生活经验作适度的联结,也可有效利用网络资源,来提高其学习兴趣及知识的应用性。尤其要重视生活经验中的积极意义。在多元化与生活化的课程安排下,来引发学生关怀与认识生活的兴趣,营造有生活力的校园文化。积极心理学中的乐观进取、积极情绪、积极意义及内在动机等,均是不可或缺的元素。例如Peterson的研究就指出:乐观有助于强化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也有助于维持良好的健康习惯,可降低不良事件再次发生的概率,容易找到社会中的支持力量。诸如此类的心理感受及行为表现,均可为学校实施德育教学与学生辅导工作提供参考依据。从问题的分析转到介入问题解决,以增进学生的正常发展与心理健康。依据Beane的课程统整概要图,由主题而概念,再至活动的进行模式,应是德育教学课题可以推展的方向。
4.德育教学的实施,应着眼于培养学生挫折承受力
德育教学重视认识生活,理解生活,珍视生活,进而能体悟生活的意义与价值。在生活的长河中,不论学生处于哪个发展阶段,都可能遭遇困境,因而有需要培养其应付挫折和处理负面情绪的能力。积极心理学聚焦品格长处、积极情绪、积极环境的发展,使学生积极思维,了解生活的事实,知道自我、他人、社会及大自然的根源,有能力欣赏彼此的美与可贵,珍爱自己、尊重他人及热爱自然,强化挫折承受力,共创美好的生活。
德育教学是要辅导学生去理解“生活的艺术”。生活的艺术是人类在面对现实情境时,能把学习的潜能表现出来,并且能懂得珍视生活、关怀生活,养成灵活、创新的思维习惯,体现生活的意义与价值。学生以人文关怀的省思,探索生活的意义,培养思想情操,建立合宜的人生价值观;以良好品德,建构高尚的人格,体现生活的活力;以积极情绪和积极意义为主轴,追求幸福与快乐的人生;顺应生活的旋律,分享和感受生活的果实,体会生活的哲学与智慧。
参考文献:
[1]陈洪霞.积极心理学对心理教学的启示[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04).
[2]刘 洁.积极心理学及其在大学生教育和管理中的运用[J].高校辅导员学刊,2009(02).
(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市南长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