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承担着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任。教师决定着人类的今天,也决定着人类的未来,教师是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工作。教师职业理念是教师职业的责任与价值,那么作为中学教师对其职业理念的把握是必不可少的,中学教师职业理念主要分为三个板块:教育观、教师观和学生观。中学教育属基础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处于基础性、先导性地位,必须把握好定位,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从多方面采取措施,努力把我国基础教育越办越好。
关键词:教师 中学教育 职业理念
一、职业理念中的教育观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本質特征,是教育的本质属性。职业理念中的教育观又包含着两个方面,一是素质教育观,二是新课改的教学观。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是针对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具有全体性、全面性、基础性、发展性和未来性等特征。素质教育观是不同于传统应试教育的科学的教育观念。
新课改以来,人们对教师在基础教育新课程发展中的地位和角色等问题的认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学观也随之发生了变化。新课改的目标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的定位已不再单是传统观念中的“传道、授业、解惑”,而是再加上“育人”。 第一,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现代教育学之父赫尔巴特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然而新课改下的教学更应该实现从教育者为中心向学习者为中心的转变,要“以人为本”、“以生为本”,打造高效生本课堂,树立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的观念,开发其独特的潜能,使其个性的发展。第二,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过去的教学强调的就是一味的给学生传授知识,但是新课改告诉我们,应该要更加注重如何让学生在学习中主动学会学习,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主动学习,切实提高学习能力。第三,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在以往的教学中更多的是只注重过程之后的结果,对于在这个过程呈现的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是忽略了的。第四,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新课改中要求教学更多的是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可以在学习中能够增加学生对课本的情感理解,达到精神的共鸣。
二、职业理念中的学生观
学生观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学生是发展的人把学生看成是发展的人,二是学生是独特的人, 把学生看成是独特的人,三是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把学生看成是具有独立意识的。 第一个方面的内容指出,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第二个方面的内容指出,学生是完整的人,学生是有着丰富个性的完整的人;其次,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第三个方面的内容指出,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不依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不可以由教师任意捏塑;其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谓“成长无法替代”,“只有学会的,没有教会的” 。教师只能让学生自己读书,自己感受事物,自己观察、分析、思考,从而使他们自己明白整理,自己掌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
三、职业理念中的教师观
新课改下的教师观包括了教师角色转换和教师行为的转变两个方面,而角色转换方面又包含了四个内容,一是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教师再也不能以传授知识作为自己的主要职责和目的,而应该把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组织管理和指导学生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作为自己工作的主要目标。二是从课程的忠实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这就要求教师具有强烈的课程意识和参与意识,改变以往学科本位的观念和被动实施课程的做法。三是教师要从“教书匠”转变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和反思的实践者。要求教师应该是一个研究者,对出现的教学问题进行研究,总结经验,并形成规律性的认识。四是教师要从学校的教师转变为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教师的角色不能再仅仅局限于学校和课堂,教师不仅是学校的一员.而且是整个社区的一员,是整个社区教育、文化事业建设的共建者。此外,在教师行为转变方面也有四个内容,一是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二是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教师的本质在于引导,引导的特点是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引导的内容不仅包括方法和思维,也包括价值观和做人。三是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重要因素,促使教师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四是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新课程强调课程的综合,这种趋势特别需要教师之间的合作。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寄语教师金句:要成为塑造学生的“大先生”[N].人民日报,2018-09-06.
[2]赵素萍.以生为本,切实提高课堂实效[J].中学教学参考,2019,(15):73-74.
关键词:教师 中学教育 职业理念
一、职业理念中的教育观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本質特征,是教育的本质属性。职业理念中的教育观又包含着两个方面,一是素质教育观,二是新课改的教学观。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是针对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具有全体性、全面性、基础性、发展性和未来性等特征。素质教育观是不同于传统应试教育的科学的教育观念。
新课改以来,人们对教师在基础教育新课程发展中的地位和角色等问题的认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学观也随之发生了变化。新课改的目标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的定位已不再单是传统观念中的“传道、授业、解惑”,而是再加上“育人”。 第一,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现代教育学之父赫尔巴特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然而新课改下的教学更应该实现从教育者为中心向学习者为中心的转变,要“以人为本”、“以生为本”,打造高效生本课堂,树立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的观念,开发其独特的潜能,使其个性的发展。第二,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过去的教学强调的就是一味的给学生传授知识,但是新课改告诉我们,应该要更加注重如何让学生在学习中主动学会学习,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主动学习,切实提高学习能力。第三,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在以往的教学中更多的是只注重过程之后的结果,对于在这个过程呈现的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是忽略了的。第四,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新课改中要求教学更多的是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可以在学习中能够增加学生对课本的情感理解,达到精神的共鸣。
二、职业理念中的学生观
学生观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学生是发展的人把学生看成是发展的人,二是学生是独特的人, 把学生看成是独特的人,三是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把学生看成是具有独立意识的。 第一个方面的内容指出,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第二个方面的内容指出,学生是完整的人,学生是有着丰富个性的完整的人;其次,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第三个方面的内容指出,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不依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不可以由教师任意捏塑;其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谓“成长无法替代”,“只有学会的,没有教会的” 。教师只能让学生自己读书,自己感受事物,自己观察、分析、思考,从而使他们自己明白整理,自己掌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
三、职业理念中的教师观
新课改下的教师观包括了教师角色转换和教师行为的转变两个方面,而角色转换方面又包含了四个内容,一是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教师再也不能以传授知识作为自己的主要职责和目的,而应该把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组织管理和指导学生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作为自己工作的主要目标。二是从课程的忠实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这就要求教师具有强烈的课程意识和参与意识,改变以往学科本位的观念和被动实施课程的做法。三是教师要从“教书匠”转变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和反思的实践者。要求教师应该是一个研究者,对出现的教学问题进行研究,总结经验,并形成规律性的认识。四是教师要从学校的教师转变为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教师的角色不能再仅仅局限于学校和课堂,教师不仅是学校的一员.而且是整个社区的一员,是整个社区教育、文化事业建设的共建者。此外,在教师行为转变方面也有四个内容,一是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二是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教师的本质在于引导,引导的特点是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引导的内容不仅包括方法和思维,也包括价值观和做人。三是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重要因素,促使教师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四是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新课程强调课程的综合,这种趋势特别需要教师之间的合作。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寄语教师金句:要成为塑造学生的“大先生”[N].人民日报,2018-09-06.
[2]赵素萍.以生为本,切实提高课堂实效[J].中学教学参考,2019,(15):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