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她是当下日本最红的少女歌星,万千宅男宅女为之痴狂,出道5年就创下超过100亿日元的经济效益。然而,与其他明星不同的是,她不用吃饭、不用睡觉、没有绯闻、不会衰老……她是谁?
日本东京体育馆,身高不足1.60米的少女歌姬扎着电光蓝色双马尾,在超过1万名观众的簇拥下出现在舞台。她拨动手中的吉他,无数荧光棒和着欢快的旋律疯狂舞动。
热血沸腾的观众松岛优子说:“如果你曾参加过AKB48或者贾斯汀·比伯的演唱会,一定知道那种场面——年轻人成群地拥进,打闹嬉笑,尖叫着,不停地喊着歌名。乐队出现,一阵欢呼。”
——这是2014年9月20日,日本当红流行歌星初音未来《魔法未来2014》演唱会,一万多张门票在开售日瞬间被抢光,更有数以万计无法进入现场的歌迷通过付费网络观看。然而,初音未来并不是人类。
简单地说,这是一个由日本科技公司打造的虚拟歌姬,一个人形影像,一个通过声音合成器“歌唱”、借助3D全息投影技术登场演出的动画角色。
从诞生至今,她俨然已成为全球最受欢迎的虚拟偶像:在日本给MTV颁奖典礼当嘉宾,在巴黎唱歌剧,在美国给Lady Gaga的演唱会当嘉宾,凭借《甩葱歌》打进中国市场……2014年,她更是被美国《时代》杂志评为娱乐界最具影响力的年度“架空人物”之一。
宅男入口
初音未来并非来自某一部动漫作品,而是源自日本Yamaha(雅马哈)公司的VOCALOID软件。这是一个制作电子音乐的语音合成软件,可以让用户通过使用个人电脑,输入歌词和乐曲创造出人工合成的音质和歌曲。而初音未来,则只是雅马哈的合作伙伴Crypton (克里普顿)公司为VOCALOID第二代软件所设计的一个角色。
被誉为“初音之父”的伊藤博之在学生时代便开始热爱音乐,毕业后于1995年创立了Crypton 公司,主要进行各种效果音的出售以及和音乐有关的商业活动。2003年,Yamaha公司开发出了合成虚拟歌声的技术——VOCALOID软件,于是Crypton 公司也开始参与软件产品的开发,并于2007年使用第二代VOCALOID设计开发出女性歌手软件角色“初音未来”。
初音未来曾有过几版失败的前任。Crypton公司最初的仿声软件是由两男两女组成,面向海外市场销售,英文发音,软件封盒上分别印着男人和女人的嘴唇。由于英美市场各有不同英文发音习惯,它们在哪里都不讨巧,几乎没怎么卖出去。
受挫后的伊藤博之决定回到日本市场,并且把用户瞄准宅男,而打动宅男的关键还是在动漫这个已经在日本开发得深入骨髓的行业。于是,一个蓝发黑衣的16岁动漫少女形象便惊艳面世。
初音未来于2007年8月31日首发,虽然VOCALOID软件并不是为非专业用户设计,然而初音未来甜美的音色和清爽可爱的形象深得宅男之心,立刻引起了他们的兴趣。该软件的销量很快便超乎预期地大卖,上市仅1个月内就售出约1万套,到3个月时售出了超过2.5万套。这对于音乐软件的销售而言实属罕见,更是由此引发了电子音乐创作热潮在日本再次兴起。
伴随着初音未来的大卖,在不足一个月内Crypton 在日本音乐软件公司的市场占有率由6%急速上升至约33.9%。在初音未来诞生之初,虽然产品极其粗糙,但她为Crypton公司带来了六千万日元的盈利,这也让伊藤博之有了更大的野心。
同人战略
2010年3月9日,初音未来的个人演唱会“初音未来之日感谢祭”在东京举行,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使用半全息投影技术举办演唱会的虚拟偶像。2011年11月,真正意义上的3D技术被应用于初音未来的新加坡演唱会中——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她的形象都非常立体。
然而,只靠卖软件,怎么也不会卖出演唱会。实际上支撑起初音未来那套庞大而繁杂的商业体系的,除了科技,更重要的是一直以来都与商业关系颇为微妙的“同人文化”。
同人文化,实际上就是粉丝作品,某一作品的粉丝出于喜爱,在该作品的故事和世界观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创作。
对于VOCALOID软件用户创作的歌曲,乃至绘画、动画、小说,都可以算入同人作品之列。同人作品的初衷是相同爱好者之间的交流,但既然同人作品中包含了创作者的劳动,又存在其他粉丝的外部需求,那么商业活动自然就会产生。
伊藤博之成功的诀窍在于,他更像是一个商人而不是一个录音师或者软件开发者。伊藤博之说,“一开始,我们并不急着赚钱,而是吸引粉丝进行二次创作。”
于是,Crypton公司在2007年12月开设了二次创作作品的投稿网站,同时还举办一个全球性的创作者大会,让初音未来的创作型粉丝迅速聚合了起来。这样一来,以初音未来为主题的创作变得非常活跃,粉丝上传的电音作品通过平台在许多流行的影音分享网站上热播。例如原创歌曲《把你给MIKUMIKU掉》在发表的2个月内就有165万人次观看,初音未来在短时间内成为了网络偶像。
随着初音未来知名度的不断扩大,也激发了其他围绕着这一形象进行的创作热情。网友自发地合作进行创作,分别担当作曲、编曲、作词、绘画、动画等工作,由此带动一股前所未有的网络创作热潮。
直到这时,Crypton公司才真正开始赚钱了。
伊藤博之迅速与各个领域展开合作,涉及漫画、音乐CD、游戏、手机铃声下载、图书、衣物、海报、玩偶,甚至汽车贴纸等。而这一切,都来自对“二次创作”的授权开放。
“虚拟”产业链
那么,参与初音未来“二次创作”的各方又是怎样相互合作,并实现盈利的呢?伊藤博之与所有日本动漫行业公司一样选择稳妥持续的投资方式:人物形象授权。
一首初音未来的VOCALOID歌曲被创作之后,将被发布在独立音乐人平台或动漫网站进行同人传播,积攒到一定人气后就可以公开贩售,进一步商业化。而商业化的受益者只有歌曲的创作团队和音乐发行商,Yamaha等软件开发商只在软件销售中盈利,并不参与CD发行的产业链条。 如果这首歌曲的人气持续攀升,最终成长为“殿堂级神曲”,可能就会衍生出T恤、手办(人形作品)等诸多周边产品。以“初音未来深海少女”手办为例,发行商需要同时从Crypton处取得初音未来的形象版权,从原曲“深海少女”的曲绘作者处取得该形象的设计版权。如果手办造型来自某个已有的3D建模的话,还需要取得该建模的创作者的版权。手办发售的收益也就归于以上几方。
如果以演唱会为例,主办方一般由与之相关的公司担任,他们将提供全息投影设备,并负责演唱会中初音未来的建模、形象设计和动作设计。为了能够使用初音未来的形象,主办方需要向Crypton获取版权,而为了演唱某一首歌曲,需要向其创作团队获取版权。
在游戏开发方面同样如此,著名的电子游戏制造商世嘉(SEGA)公司以初音为主角,陆续推出了基于PSP、任天堂3DS和PSVita等平台的音乐游戏,并在其中收录了初音未来创作热潮中的知名曲目。这些游戏目前已销售出100万套,而世嘉(SEGA)公司同样需要从Crypton那里取得形象版权。
对此,伊藤博之在各种场合反复强调,“一旦你使用了初音未来,那就是我们的财产。”
根据日本产经新闻提供的报道,早在2012年,初音未来及相关产业创下的经济效益就已经超过100亿日元(当时约合人民币8亿元)。
初音未来在商业方面的成功在日本之外能复制吗?
2012年,中国版的初音——“洛天依”作为世界第一款能唱中文的虚拟歌手诞生。2013年,出自洛天依同一公司的虚拟歌姬“言和”诞生。但从目前的影响力和催生的商业价值来看,她们与初音未来相去甚远。由此看来,最重要的不是复制产品,而是一个国家包括动漫在内的文化创意产业是否能够生成一片为产品不断输送营养的肥沃土壤。
虚拟偶像,娱乐生态的下一个风口
2002年,美国电影《西蒙尼》上映,其“虚拟偶像”的题材在观众中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在当时,“虚拟偶像”仅仅存在于人们的想象中。但十几年之后,“虚拟偶像”已经从电影走进了现实生活中。
2013年9月,流行歌手周杰伦2013“魔天伦”世界巡回演唱会台北站现场,全场数万名观众见证了另一位华人巨星邓丽君“复活”。“邓丽君”与周杰伦进行了隔空对唱,惟妙惟肖的动作、神态与歌声,一时间让台下的观众真假难辨。这是运用“虚拟影像重建技术”打造的虚拟邓丽君,脸型与邓丽君相似度达到90%以上。
在2014年公告牌音乐颁奖礼上,迈克尔·杰克逊在全息影像般的幻影中“复活”,并演唱了他离世后最新专辑中的一首歌曲《Slave To The Rhythm》。“迈克尔·杰克逊”在舞台上重现经典舞步,引起现场观众惊叫连连!这其实是迈克尔·杰克逊遗产管理委员会与Pulse Evolution公司利用佩珀尔幻象技术的最新形式打造出的虚拟迈克尔·杰克逊。之后,虚拟迈克尔·杰克逊还进行了《不朽传奇》演唱会,并发行了一张新专辑。
可以确定的是,未来几年,虚拟明星的演出将会得到更大的发展,“他们”在改变娱乐生态的同时,也极有可能创造出新的商业奇迹。而在新一波的科技浪潮下,各种虚拟人物也将走进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或许,这就是未来世界的常态。
日本东京体育馆,身高不足1.60米的少女歌姬扎着电光蓝色双马尾,在超过1万名观众的簇拥下出现在舞台。她拨动手中的吉他,无数荧光棒和着欢快的旋律疯狂舞动。
热血沸腾的观众松岛优子说:“如果你曾参加过AKB48或者贾斯汀·比伯的演唱会,一定知道那种场面——年轻人成群地拥进,打闹嬉笑,尖叫着,不停地喊着歌名。乐队出现,一阵欢呼。”
——这是2014年9月20日,日本当红流行歌星初音未来《魔法未来2014》演唱会,一万多张门票在开售日瞬间被抢光,更有数以万计无法进入现场的歌迷通过付费网络观看。然而,初音未来并不是人类。
简单地说,这是一个由日本科技公司打造的虚拟歌姬,一个人形影像,一个通过声音合成器“歌唱”、借助3D全息投影技术登场演出的动画角色。
从诞生至今,她俨然已成为全球最受欢迎的虚拟偶像:在日本给MTV颁奖典礼当嘉宾,在巴黎唱歌剧,在美国给Lady Gaga的演唱会当嘉宾,凭借《甩葱歌》打进中国市场……2014年,她更是被美国《时代》杂志评为娱乐界最具影响力的年度“架空人物”之一。
宅男入口
初音未来并非来自某一部动漫作品,而是源自日本Yamaha(雅马哈)公司的VOCALOID软件。这是一个制作电子音乐的语音合成软件,可以让用户通过使用个人电脑,输入歌词和乐曲创造出人工合成的音质和歌曲。而初音未来,则只是雅马哈的合作伙伴Crypton (克里普顿)公司为VOCALOID第二代软件所设计的一个角色。
被誉为“初音之父”的伊藤博之在学生时代便开始热爱音乐,毕业后于1995年创立了Crypton 公司,主要进行各种效果音的出售以及和音乐有关的商业活动。2003年,Yamaha公司开发出了合成虚拟歌声的技术——VOCALOID软件,于是Crypton 公司也开始参与软件产品的开发,并于2007年使用第二代VOCALOID设计开发出女性歌手软件角色“初音未来”。
初音未来曾有过几版失败的前任。Crypton公司最初的仿声软件是由两男两女组成,面向海外市场销售,英文发音,软件封盒上分别印着男人和女人的嘴唇。由于英美市场各有不同英文发音习惯,它们在哪里都不讨巧,几乎没怎么卖出去。
受挫后的伊藤博之决定回到日本市场,并且把用户瞄准宅男,而打动宅男的关键还是在动漫这个已经在日本开发得深入骨髓的行业。于是,一个蓝发黑衣的16岁动漫少女形象便惊艳面世。
初音未来于2007年8月31日首发,虽然VOCALOID软件并不是为非专业用户设计,然而初音未来甜美的音色和清爽可爱的形象深得宅男之心,立刻引起了他们的兴趣。该软件的销量很快便超乎预期地大卖,上市仅1个月内就售出约1万套,到3个月时售出了超过2.5万套。这对于音乐软件的销售而言实属罕见,更是由此引发了电子音乐创作热潮在日本再次兴起。
伴随着初音未来的大卖,在不足一个月内Crypton 在日本音乐软件公司的市场占有率由6%急速上升至约33.9%。在初音未来诞生之初,虽然产品极其粗糙,但她为Crypton公司带来了六千万日元的盈利,这也让伊藤博之有了更大的野心。
同人战略
2010年3月9日,初音未来的个人演唱会“初音未来之日感谢祭”在东京举行,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使用半全息投影技术举办演唱会的虚拟偶像。2011年11月,真正意义上的3D技术被应用于初音未来的新加坡演唱会中——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她的形象都非常立体。
然而,只靠卖软件,怎么也不会卖出演唱会。实际上支撑起初音未来那套庞大而繁杂的商业体系的,除了科技,更重要的是一直以来都与商业关系颇为微妙的“同人文化”。
同人文化,实际上就是粉丝作品,某一作品的粉丝出于喜爱,在该作品的故事和世界观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创作。
对于VOCALOID软件用户创作的歌曲,乃至绘画、动画、小说,都可以算入同人作品之列。同人作品的初衷是相同爱好者之间的交流,但既然同人作品中包含了创作者的劳动,又存在其他粉丝的外部需求,那么商业活动自然就会产生。
伊藤博之成功的诀窍在于,他更像是一个商人而不是一个录音师或者软件开发者。伊藤博之说,“一开始,我们并不急着赚钱,而是吸引粉丝进行二次创作。”
于是,Crypton公司在2007年12月开设了二次创作作品的投稿网站,同时还举办一个全球性的创作者大会,让初音未来的创作型粉丝迅速聚合了起来。这样一来,以初音未来为主题的创作变得非常活跃,粉丝上传的电音作品通过平台在许多流行的影音分享网站上热播。例如原创歌曲《把你给MIKUMIKU掉》在发表的2个月内就有165万人次观看,初音未来在短时间内成为了网络偶像。
随着初音未来知名度的不断扩大,也激发了其他围绕着这一形象进行的创作热情。网友自发地合作进行创作,分别担当作曲、编曲、作词、绘画、动画等工作,由此带动一股前所未有的网络创作热潮。
直到这时,Crypton公司才真正开始赚钱了。
伊藤博之迅速与各个领域展开合作,涉及漫画、音乐CD、游戏、手机铃声下载、图书、衣物、海报、玩偶,甚至汽车贴纸等。而这一切,都来自对“二次创作”的授权开放。
“虚拟”产业链
那么,参与初音未来“二次创作”的各方又是怎样相互合作,并实现盈利的呢?伊藤博之与所有日本动漫行业公司一样选择稳妥持续的投资方式:人物形象授权。
一首初音未来的VOCALOID歌曲被创作之后,将被发布在独立音乐人平台或动漫网站进行同人传播,积攒到一定人气后就可以公开贩售,进一步商业化。而商业化的受益者只有歌曲的创作团队和音乐发行商,Yamaha等软件开发商只在软件销售中盈利,并不参与CD发行的产业链条。 如果这首歌曲的人气持续攀升,最终成长为“殿堂级神曲”,可能就会衍生出T恤、手办(人形作品)等诸多周边产品。以“初音未来深海少女”手办为例,发行商需要同时从Crypton处取得初音未来的形象版权,从原曲“深海少女”的曲绘作者处取得该形象的设计版权。如果手办造型来自某个已有的3D建模的话,还需要取得该建模的创作者的版权。手办发售的收益也就归于以上几方。
如果以演唱会为例,主办方一般由与之相关的公司担任,他们将提供全息投影设备,并负责演唱会中初音未来的建模、形象设计和动作设计。为了能够使用初音未来的形象,主办方需要向Crypton获取版权,而为了演唱某一首歌曲,需要向其创作团队获取版权。
在游戏开发方面同样如此,著名的电子游戏制造商世嘉(SEGA)公司以初音为主角,陆续推出了基于PSP、任天堂3DS和PSVita等平台的音乐游戏,并在其中收录了初音未来创作热潮中的知名曲目。这些游戏目前已销售出100万套,而世嘉(SEGA)公司同样需要从Crypton那里取得形象版权。
对此,伊藤博之在各种场合反复强调,“一旦你使用了初音未来,那就是我们的财产。”
根据日本产经新闻提供的报道,早在2012年,初音未来及相关产业创下的经济效益就已经超过100亿日元(当时约合人民币8亿元)。
初音未来在商业方面的成功在日本之外能复制吗?
2012年,中国版的初音——“洛天依”作为世界第一款能唱中文的虚拟歌手诞生。2013年,出自洛天依同一公司的虚拟歌姬“言和”诞生。但从目前的影响力和催生的商业价值来看,她们与初音未来相去甚远。由此看来,最重要的不是复制产品,而是一个国家包括动漫在内的文化创意产业是否能够生成一片为产品不断输送营养的肥沃土壤。
虚拟偶像,娱乐生态的下一个风口
2002年,美国电影《西蒙尼》上映,其“虚拟偶像”的题材在观众中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在当时,“虚拟偶像”仅仅存在于人们的想象中。但十几年之后,“虚拟偶像”已经从电影走进了现实生活中。
2013年9月,流行歌手周杰伦2013“魔天伦”世界巡回演唱会台北站现场,全场数万名观众见证了另一位华人巨星邓丽君“复活”。“邓丽君”与周杰伦进行了隔空对唱,惟妙惟肖的动作、神态与歌声,一时间让台下的观众真假难辨。这是运用“虚拟影像重建技术”打造的虚拟邓丽君,脸型与邓丽君相似度达到90%以上。
在2014年公告牌音乐颁奖礼上,迈克尔·杰克逊在全息影像般的幻影中“复活”,并演唱了他离世后最新专辑中的一首歌曲《Slave To The Rhythm》。“迈克尔·杰克逊”在舞台上重现经典舞步,引起现场观众惊叫连连!这其实是迈克尔·杰克逊遗产管理委员会与Pulse Evolution公司利用佩珀尔幻象技术的最新形式打造出的虚拟迈克尔·杰克逊。之后,虚拟迈克尔·杰克逊还进行了《不朽传奇》演唱会,并发行了一张新专辑。
可以确定的是,未来几年,虚拟明星的演出将会得到更大的发展,“他们”在改变娱乐生态的同时,也极有可能创造出新的商业奇迹。而在新一波的科技浪潮下,各种虚拟人物也将走进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或许,这就是未来世界的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