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数学的教学目标之一是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判断能力进行培养,教师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探索的关键点。可以从课前预习一直到课堂学习再到课后练习对学生进行自学能力培养,提升教学有效性和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数学;自学能力;途径
自学能力主要是学生顺应学科的教学规律,积极主动对知识进行获取并且探索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而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小学高年级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可以贯穿每一个过程,从课前预习一直到课堂学习再到课后练习,让学生的自学能力展现出来,养成自学的好习惯。
一、如何让学生在课前预习中培养自学能力
1.教师为学生有计划地布置预习项目
预习是一种习惯性的行为,教师在课前给学生预设预习目标,灵活地安排课堂计划,目的是能夠让学生的学习有条不紊地进行。课前预习是课堂教学的重点组成部分,课前预习可以温故而知新,在预习时审视自己的学习方法,形成学习思路还可以提出质疑,这样在课堂上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听教师的讲解。在自主预习方面教师可以给学生提出方法和步骤,例如先读书,后标注;多动脑、勤动手;多练习、找疑难,这样才可以让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发现自己存在哪些不足,还需要在哪些方面进行夯实,增强预习的有效性,让学生学习目标落到具体之处。例如,在学习“分数”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先给学生设定预习目标,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分数,提出问题,五个人怎样平分一个蛋糕,在此基础上带领学生进行多种感知,让学生去探索切蛋糕的方法。
2.有梯度地进行预习,实现自主性提升
课前预习还需要分层次进行,让预习更有层次化。因为学生学习基础不同,家庭和教育情况不同,因此在预习上要设置层次性目标。基础较弱的学生要预习一些简单的问题,若是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预习有难度的问题,学生预习有效果才可以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二、如何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培养自学能力
1.课堂学习可以让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提升
不同学生接受知识的速度和消化知识的速度不同,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教师巧妙地设计学生自学的情境,争取让学生在兴趣的基础上进行自学。例如,教师在教授学生“正方体”的过程中,让学生观察魔方,明确正方体是怎样构成的,然后思考正方体的面积计算。这样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自学就有理可依。兴趣和问题导入让学生的自学更加明确。
2.课堂上传授给学生自学的方法
学生的自学方式有很多,不再是传统环境中的自我学习,因此在自学方法上还需要学生加以创新。课堂中的自学方法有问题引导法、启发学习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自主探究法等。例如在学习“方程”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运用自主探究方法让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增强,学生先复习如何使用字母表示数,字母和数的乘法表示,如5×a,变成5a,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了解方程和等式的区别与联系,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方程一定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三、如何让学生在课后练习中培养自学能力
课后练习是巩固学生所学知识的重点部分,也需要学生不断地进行自主化学习。
1.实施分层自学练习
在一个班级中学生基础不同,掌握知识程度不同,因此在练习上也要进行不同的分配,学生的自学才会更加自觉。学生的自制力是自学的重要方面,对于基础差的学生自制力差,因此简单的练习才可以增强学习自主性。
2.练习检查自主化
课后练习是为了考查知识和检验知识,因此教学中教师需要锻炼学生练习的自主性,可以在下一节新课开启之前对学生的练习进行检验,运用五分钟到十分钟的时间了解学生的练习对错及存在的问题,给予有引导性的点拨,后续学生的理解力和自主练习能力才会增强。
综上所述,本文对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有效途径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自学能力的提升可以从预习、课堂学习以及课后练习方面入手分析,更好地强化课堂教学效果,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参考文献:
[1]张海燕.提高六年级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教学方法研究[J].科技展望,2017,27(23):237.
[2]高玉慧.提高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之我见[J].神州,2017(28):212.
[3]沈文朋.培养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提高智育素质[J].师道(教研),2017(12):84.
注:本文系兰州市教育科研个人课题《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自学能力培养策略研究》成果论文,课题立项号:LZ[2018]GR1284。
编辑 温雪莲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数学;自学能力;途径
自学能力主要是学生顺应学科的教学规律,积极主动对知识进行获取并且探索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而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小学高年级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可以贯穿每一个过程,从课前预习一直到课堂学习再到课后练习,让学生的自学能力展现出来,养成自学的好习惯。
一、如何让学生在课前预习中培养自学能力
1.教师为学生有计划地布置预习项目
预习是一种习惯性的行为,教师在课前给学生预设预习目标,灵活地安排课堂计划,目的是能夠让学生的学习有条不紊地进行。课前预习是课堂教学的重点组成部分,课前预习可以温故而知新,在预习时审视自己的学习方法,形成学习思路还可以提出质疑,这样在课堂上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听教师的讲解。在自主预习方面教师可以给学生提出方法和步骤,例如先读书,后标注;多动脑、勤动手;多练习、找疑难,这样才可以让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发现自己存在哪些不足,还需要在哪些方面进行夯实,增强预习的有效性,让学生学习目标落到具体之处。例如,在学习“分数”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先给学生设定预习目标,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分数,提出问题,五个人怎样平分一个蛋糕,在此基础上带领学生进行多种感知,让学生去探索切蛋糕的方法。
2.有梯度地进行预习,实现自主性提升
课前预习还需要分层次进行,让预习更有层次化。因为学生学习基础不同,家庭和教育情况不同,因此在预习上要设置层次性目标。基础较弱的学生要预习一些简单的问题,若是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预习有难度的问题,学生预习有效果才可以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二、如何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培养自学能力
1.课堂学习可以让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提升
不同学生接受知识的速度和消化知识的速度不同,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教师巧妙地设计学生自学的情境,争取让学生在兴趣的基础上进行自学。例如,教师在教授学生“正方体”的过程中,让学生观察魔方,明确正方体是怎样构成的,然后思考正方体的面积计算。这样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自学就有理可依。兴趣和问题导入让学生的自学更加明确。
2.课堂上传授给学生自学的方法
学生的自学方式有很多,不再是传统环境中的自我学习,因此在自学方法上还需要学生加以创新。课堂中的自学方法有问题引导法、启发学习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自主探究法等。例如在学习“方程”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运用自主探究方法让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增强,学生先复习如何使用字母表示数,字母和数的乘法表示,如5×a,变成5a,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了解方程和等式的区别与联系,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方程一定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三、如何让学生在课后练习中培养自学能力
课后练习是巩固学生所学知识的重点部分,也需要学生不断地进行自主化学习。
1.实施分层自学练习
在一个班级中学生基础不同,掌握知识程度不同,因此在练习上也要进行不同的分配,学生的自学才会更加自觉。学生的自制力是自学的重要方面,对于基础差的学生自制力差,因此简单的练习才可以增强学习自主性。
2.练习检查自主化
课后练习是为了考查知识和检验知识,因此教学中教师需要锻炼学生练习的自主性,可以在下一节新课开启之前对学生的练习进行检验,运用五分钟到十分钟的时间了解学生的练习对错及存在的问题,给予有引导性的点拨,后续学生的理解力和自主练习能力才会增强。
综上所述,本文对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有效途径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自学能力的提升可以从预习、课堂学习以及课后练习方面入手分析,更好地强化课堂教学效果,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参考文献:
[1]张海燕.提高六年级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教学方法研究[J].科技展望,2017,27(23):237.
[2]高玉慧.提高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之我见[J].神州,2017(28):212.
[3]沈文朋.培养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提高智育素质[J].师道(教研),2017(12):84.
注:本文系兰州市教育科研个人课题《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自学能力培养策略研究》成果论文,课题立项号:LZ[2018]GR1284。
编辑 温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