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初中学生要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朗读是普通话正音训练的重要方法,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环节,是提高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和提高书面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有助于深入体味文学作品,有助于提高文学修养,有助于培养文学作品鉴赏能力。
关键词:农村教学 朗读 技巧 自由品读
著名教育家张田若先生有过相关论述:“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读懂的过程,就是阅读能力形成的过程,就是语感形成的过程,语言积累的过程。”农村学生朗读整体水平低,朗读形式单一,朗读技巧不足,最普遍表现:一部分学生不敢开口大声朗读;有些学生就是开口读也只是声音在嗓子眼,结结巴巴,连不成文;文章读过以后大脑空白,领会不了作品的中心;极少学生能够领会作品思想,却谈不上运用朗读技巧与作品融为一体。朗读是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培养朗读能力是语文老师教学的首要任务,每位语文老师要根据不同地区学生的水平和每位学生的能力,找到一套适合有效的方法训练学生。
一、要让学生明确朗读的基本要求
发音准确,吐字清晰。要熟练掌握普通话,注意克服方言语调及发音习惯,并掌握一般异读字和多音字的规范读音,做到不读错字、别字,同时还要克服口齿不清,吐字含混的现象。
朗读流利、停顿合理。在正确发音的基础上还应做到:不丢字、不添字、不颠倒、不重复,停顿合理,语速适中等。
语调自然,感情恰当。课文的朗读不同于带有表演性的朗读,新课程标准要求提高普通话水平及口头表达能力等。因此,感情要自然恰当,语调既不可过于夸张,以避哗众取宠之嫌,又不可平直单调,要通过语调、重音、停顿、节奏、强弱等的变化来表达恰当的感情。
二、不吝啬课堂时间培养朗读
有些老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一篇文章仅仅局限于自己范读,或者请上一位朗读能力稍微好点的学生读上一遍,就开始全盘填鸭式的分析灌输。学生没有朗读,没有自己的理解,只能是被动地接受,一节课下来收获甚微。农村大部分初中学生家庭中没有很好的学习氛围,谈不上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对语文的学习仅限于课堂四十五分钟。语文老师要还课堂予学生,多给学生朗读时间,讓学生对文本有个基本的了解,再加上老师的适当点拨,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课堂上教师先要重视“读”的能力,再培养“朗读”水平。学生文章拿到手先是默读或者小声地读,此时做到“眼到、口到、手到、心到”,手到就是要求学生在读的过程中留下读过的痕迹,随手勾画出自己感觉重要的字、词、句。对于难点、疑点用自己平时用惯的符号标注;对于自己体会深的地方,例如文章的主要内容、结构层次、运用的写作手法以及文章的语言特色,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见解,或读完文章后的心得体会都可以写下来。通过老师的讲解和自己的分析,学生就能在较短的时间里领会文章的思想感情。读明白读懂作品,再来声情并茂地朗读,走进作者内心,与作者进行一次次情感的交流和灵魂的碰撞。这些都要花费不少的课堂时间,老师要有耐心,给足学生自己读的时间。
三、培养学生朗读技巧和方法
教师要重视自己的示范朗读,学生从教师的朗读过程中不仅仅领会文章的内容,感受作者的思想,更多的是要从老师的朗读中学到一些朗读的技巧和方法。
注意朗读运用合适的语气语调,语音的轻重。朗读时声音高低、自由升降、宽厚与细腻的把握,避免“千文一腔”。朗读时激情处要情绪高涨,语调激昂;委婉处要语调平缓细腻。如《雨的四季》的朗读,以轻柔、缓慢、激情、澎湃的语调进行朗读,感受到四季雨的魅力情怀:雄壮、强健、慷慨、有力——强而浑厚;哀怨、缠绵、委婉、纤细——弱而缓;广大、空旷、迂缓——长而舒缓;急促、激动、狭窄——短而急促;优美、欢乐、活泼、轻松、清秀——清亮、圆润、饱满。
培养学生朗读节奏的把控,语速的快慢。节奏的把控表现在字、词、句的停顿和语音的轻重。朗读时注意文章中作者运用的标点来判断适时地停顿,也可以根据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做出自己的停顿,学会自己断句,读时做出恰当的安排。如有人朗读余光中的《乡愁》“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可以中间将“母亲”重复地读,“我在外头母亲--母亲在里头”,结束声音不要延长,停顿下来,一个离家离国多年的游子对母亲、亲人、国家的深深思念之情表现出来了。又如朗读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我必须看见一个魅力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墓”,当读到“或者我的坟前”要读出“或者——我的——坟前”,此处语速要求慢,音停意不停,表现国土流失、家乡沦陷的沉痛,感受作者愿意为了土地努力奋斗,为了美丽的故乡而奋斗,甚至不惜牺牲自己。
四、倡导自由品读,培养朗读兴趣
针对农村初中学生种种现象,老师要遵循循序渐进原则,耐心开导他们,让他们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上课多给予他们时间,课后与他们交流,试着和他们一起朗读,不断给予鼓励,完成读书、朗读、诵读这阶段性的培养,让他们在挑战自我的过程中,锻炼胆量,培养朗读兴趣,提升朗读水平。
1.利用多媒体的教学会起到较好的效果。农村网络知识的缺乏,选取课本上的课文和一些适合的朗读材料的录音,反复地循环播放,学生从中听出作品的情感,领会朗读作品的方法。例如《春》的播放,音乐的配音和读者雄浑的雌性声音,学生可以闭上眼睛,慢慢感受春带给人的喜悦,带给人的希望。学生用心听,就会感受到朗读的美好。也可以一篇文章运用多种朗读示范结合,如马致远《秋思》的朗读,为了更好地让学生领会“秋思鼻祖”的断肠之作。可以让学生闭上眼睛聆听录音,去感受游子离家思亲的伤感情怀,再让教师或者学生示范诵读,学生受到感染,有利于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有利于锻炼朗读能力。
2.运用多种形式的朗读激发学生朗读兴趣。可以模拟古人唱读的方式,古诗词自古以来就是通过伶人传唱流传下来。如《中国诗词大会》就有一位爱好音乐的父亲,为了激发儿子对诗词的爱好,将一些耳熟能详的诗文谱曲,通过唱的方式很好地激发年幼儿子的朗读兴趣。农村的学生们虽然没有那多高大上的父亲,我们的孩子有对音乐的爱好,学生也可以通过唱的方式去感受课文的意境。或者利用方言游戏的方式朗读,让不敢开口的孩子参与其中,当然这些也只是培养他们对朗读的爱好,最终还是要字正腔圆的朗读文本。
3.同学之间采取一帮一、点带片的方法。教师掌握班上每个学生朗读能力和水平,让他们自由组合互相帮助。在晨读、课堂、课后提醒几个朗读能力强的学生大声朗读,创办一个优良的朗读环境带动一些不爱读、不敢读的学生,整体提高全班学生的朗读水平。
4.创办朗读环境,举办朗读比赛。农村初中学生在校住宿,每个星期可以利用一个晚上的时间进行朗读训练。学生准备材料,对材料要有充分的准备,达到可以脱稿,声音响亮,表情大方得体,肢体语言运用自然,自发地勇敢到讲桌前将准备的材料朗读。朗读成绩由学生自己投票决定,教师鼓励点评,适当物资奖励。这样既锻炼了胆量,又收获了朗读带来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将“书声琅琅”还给语文教学课堂,让课文走进学生的内心,学生也走进作者的内心。教师对学生的朗读能力的培养,不能仅仅停留在能读下去的层面,要求学生通过朗读感受作品的魅力,收获一份悦己悦人的乐趣,提高语文学习成绩。
关键词:农村教学 朗读 技巧 自由品读
著名教育家张田若先生有过相关论述:“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读懂的过程,就是阅读能力形成的过程,就是语感形成的过程,语言积累的过程。”农村学生朗读整体水平低,朗读形式单一,朗读技巧不足,最普遍表现:一部分学生不敢开口大声朗读;有些学生就是开口读也只是声音在嗓子眼,结结巴巴,连不成文;文章读过以后大脑空白,领会不了作品的中心;极少学生能够领会作品思想,却谈不上运用朗读技巧与作品融为一体。朗读是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培养朗读能力是语文老师教学的首要任务,每位语文老师要根据不同地区学生的水平和每位学生的能力,找到一套适合有效的方法训练学生。
一、要让学生明确朗读的基本要求
发音准确,吐字清晰。要熟练掌握普通话,注意克服方言语调及发音习惯,并掌握一般异读字和多音字的规范读音,做到不读错字、别字,同时还要克服口齿不清,吐字含混的现象。
朗读流利、停顿合理。在正确发音的基础上还应做到:不丢字、不添字、不颠倒、不重复,停顿合理,语速适中等。
语调自然,感情恰当。课文的朗读不同于带有表演性的朗读,新课程标准要求提高普通话水平及口头表达能力等。因此,感情要自然恰当,语调既不可过于夸张,以避哗众取宠之嫌,又不可平直单调,要通过语调、重音、停顿、节奏、强弱等的变化来表达恰当的感情。
二、不吝啬课堂时间培养朗读
有些老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一篇文章仅仅局限于自己范读,或者请上一位朗读能力稍微好点的学生读上一遍,就开始全盘填鸭式的分析灌输。学生没有朗读,没有自己的理解,只能是被动地接受,一节课下来收获甚微。农村大部分初中学生家庭中没有很好的学习氛围,谈不上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对语文的学习仅限于课堂四十五分钟。语文老师要还课堂予学生,多给学生朗读时间,讓学生对文本有个基本的了解,再加上老师的适当点拨,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课堂上教师先要重视“读”的能力,再培养“朗读”水平。学生文章拿到手先是默读或者小声地读,此时做到“眼到、口到、手到、心到”,手到就是要求学生在读的过程中留下读过的痕迹,随手勾画出自己感觉重要的字、词、句。对于难点、疑点用自己平时用惯的符号标注;对于自己体会深的地方,例如文章的主要内容、结构层次、运用的写作手法以及文章的语言特色,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见解,或读完文章后的心得体会都可以写下来。通过老师的讲解和自己的分析,学生就能在较短的时间里领会文章的思想感情。读明白读懂作品,再来声情并茂地朗读,走进作者内心,与作者进行一次次情感的交流和灵魂的碰撞。这些都要花费不少的课堂时间,老师要有耐心,给足学生自己读的时间。
三、培养学生朗读技巧和方法
教师要重视自己的示范朗读,学生从教师的朗读过程中不仅仅领会文章的内容,感受作者的思想,更多的是要从老师的朗读中学到一些朗读的技巧和方法。
注意朗读运用合适的语气语调,语音的轻重。朗读时声音高低、自由升降、宽厚与细腻的把握,避免“千文一腔”。朗读时激情处要情绪高涨,语调激昂;委婉处要语调平缓细腻。如《雨的四季》的朗读,以轻柔、缓慢、激情、澎湃的语调进行朗读,感受到四季雨的魅力情怀:雄壮、强健、慷慨、有力——强而浑厚;哀怨、缠绵、委婉、纤细——弱而缓;广大、空旷、迂缓——长而舒缓;急促、激动、狭窄——短而急促;优美、欢乐、活泼、轻松、清秀——清亮、圆润、饱满。
培养学生朗读节奏的把控,语速的快慢。节奏的把控表现在字、词、句的停顿和语音的轻重。朗读时注意文章中作者运用的标点来判断适时地停顿,也可以根据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做出自己的停顿,学会自己断句,读时做出恰当的安排。如有人朗读余光中的《乡愁》“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可以中间将“母亲”重复地读,“我在外头母亲--母亲在里头”,结束声音不要延长,停顿下来,一个离家离国多年的游子对母亲、亲人、国家的深深思念之情表现出来了。又如朗读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我必须看见一个魅力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墓”,当读到“或者我的坟前”要读出“或者——我的——坟前”,此处语速要求慢,音停意不停,表现国土流失、家乡沦陷的沉痛,感受作者愿意为了土地努力奋斗,为了美丽的故乡而奋斗,甚至不惜牺牲自己。
四、倡导自由品读,培养朗读兴趣
针对农村初中学生种种现象,老师要遵循循序渐进原则,耐心开导他们,让他们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上课多给予他们时间,课后与他们交流,试着和他们一起朗读,不断给予鼓励,完成读书、朗读、诵读这阶段性的培养,让他们在挑战自我的过程中,锻炼胆量,培养朗读兴趣,提升朗读水平。
1.利用多媒体的教学会起到较好的效果。农村网络知识的缺乏,选取课本上的课文和一些适合的朗读材料的录音,反复地循环播放,学生从中听出作品的情感,领会朗读作品的方法。例如《春》的播放,音乐的配音和读者雄浑的雌性声音,学生可以闭上眼睛,慢慢感受春带给人的喜悦,带给人的希望。学生用心听,就会感受到朗读的美好。也可以一篇文章运用多种朗读示范结合,如马致远《秋思》的朗读,为了更好地让学生领会“秋思鼻祖”的断肠之作。可以让学生闭上眼睛聆听录音,去感受游子离家思亲的伤感情怀,再让教师或者学生示范诵读,学生受到感染,有利于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有利于锻炼朗读能力。
2.运用多种形式的朗读激发学生朗读兴趣。可以模拟古人唱读的方式,古诗词自古以来就是通过伶人传唱流传下来。如《中国诗词大会》就有一位爱好音乐的父亲,为了激发儿子对诗词的爱好,将一些耳熟能详的诗文谱曲,通过唱的方式很好地激发年幼儿子的朗读兴趣。农村的学生们虽然没有那多高大上的父亲,我们的孩子有对音乐的爱好,学生也可以通过唱的方式去感受课文的意境。或者利用方言游戏的方式朗读,让不敢开口的孩子参与其中,当然这些也只是培养他们对朗读的爱好,最终还是要字正腔圆的朗读文本。
3.同学之间采取一帮一、点带片的方法。教师掌握班上每个学生朗读能力和水平,让他们自由组合互相帮助。在晨读、课堂、课后提醒几个朗读能力强的学生大声朗读,创办一个优良的朗读环境带动一些不爱读、不敢读的学生,整体提高全班学生的朗读水平。
4.创办朗读环境,举办朗读比赛。农村初中学生在校住宿,每个星期可以利用一个晚上的时间进行朗读训练。学生准备材料,对材料要有充分的准备,达到可以脱稿,声音响亮,表情大方得体,肢体语言运用自然,自发地勇敢到讲桌前将准备的材料朗读。朗读成绩由学生自己投票决定,教师鼓励点评,适当物资奖励。这样既锻炼了胆量,又收获了朗读带来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将“书声琅琅”还给语文教学课堂,让课文走进学生的内心,学生也走进作者的内心。教师对学生的朗读能力的培养,不能仅仅停留在能读下去的层面,要求学生通过朗读感受作品的魅力,收获一份悦己悦人的乐趣,提高语文学习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