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细读能够让学生打开语言符号与生活、与世界乃至与自己心灵的通道,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发挥细读的功能,需要训练学生的阅读关注力,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感度;训练学生的阅读再现力,提高学生对过去生活的敏感度;训练学生的阅读互纳力,提高学生对当下现实的敏感度;训练学生的阅读反思力,提高学生对自我价值的敏感度。
关键词:细读理论;关注力;再现力;互纳力;反思力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1)01B-0022-05
当前的语文课程改革已越来越接近语文教学的本质,比如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中对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强调,比如统编语文教材对阅读与表达这两个语文最重要的能力的关注,等等。然而,如何让这些好的理念落地生根,广大教师仍在探索之中。于是,细读理论慢慢进入很多教师的视野。细读理论始于二十世纪英国新批评派,本来是一个文学术语,一种文学批评策略,也是一种阅读方法,但是诸多理论研究表明,细读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语文思维能力的发展,有助于学生阅读与表达能力的提升。笔者长期研究细读理论,并积极在课堂教学中开展细读教学实践研究,得出这样的结论:细读“可以激励学生关注语言,主动思维,引发他们就语言形式及内容进行比较和推理,积极体验生活并产生思想,最终成就良好的语文素养”[1]。语文教学需要细读,那么,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细读力,发挥细读的功能呢?
一、训练阅读关注力,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感度
细读理论认为,在阅读中,文本中的每一个字都是重要的,文本中的任何信息在理解文本中都有其贡献,不应该被浪费[2]15。这是在告诉我们,一个好的文本,会将语言文字最优化地组合在一起,每一个字都会发挥作用。因此,读者要真正理解文本,必须“扫描”文本的每一处文字、每一个信息,并且根据理解的需要对所阅读的文字产生敏感。这就是对文本语言文字的关注力。我们所以对文本产生误读,往往就是因为对有关文字的关注力不够,从而理解产生了偏差。虽然这在某种程度上也能提高读者的阅读理解力,但这毕竟不是“理解文本”的阅读,不是“同情”作者的阅读,更不是通过作者理解生活和人生的阅读。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关注力呢?
(一)关注文本中别样的词句
所谓“别样的词句”,就是在文本阅读中给读者带来异样体验的词句。阅读体验虽然跟每个人的阅读经历有关,但大多数情况下,阅读体验都会差不多。比如,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草原》中有这样一句:“那些小丘的线条那么柔美,好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当我们读到“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的时候,会有别样的体验。什么叫“绿色渲染”?什么叫“墨线勾勒”?查阅字典,我们就会知道“渲染”和“勾勒”是两个绘画术语。“渲染”是国画的一种画法,就是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涂抹画面,以增强艺术效果;而“勾勒”则是“用线条画出轮廓”。“渲染”可以让色彩“溢出”,而“勾勒”则是有“边界”的。这样,我们也就体会到了“翠色欲流”是什么样子,为什么还轻轻“流”入了云际,然后才会理解那绿有多么的“柔滑”和“优美”。倘若我们没有那样的关注力,可能只会在心里夸一句“这真是一个好新鲜的修辞”,很难会因为那样的柔美而惊叹。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我们需要教学生学会关注自己的“阅读神经”,能够感知到它被哪个语词上触动了一下,并且能够一下子抓住这些语词进行研究和体验。
(二)关注文本中被忽略的词句
读者在阅读文本时,很多时候会忽略一些语词,而这些语词往往又蕴含着大量的信息;所以,在文本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容易被忽略的语词的关注力。比如,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丁香结》开头有一句是:“今年的丁香花开得格外茂盛,城里城外,都是一样。”听了很多课,笔者发现教师和学生一般都会忽略这句话。但是倘若追问一下: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一句话呢?我们可能得到很多信息,作者写这句话或许是因为:①今年的丁香花开得格外茂盛,引起作者写作的冲动;②作者可能有一种忧愁,所以才会感到今年的丁香花格外茂盛;③正是今年的丁香花格外茂盛,解决了作者很多问题,才体现了作者写作的价值;④作者有所隐喻,可能当年的时代背景让他有借物抒情的冲动;……这样有意识的关注,可以使学生养成不放过文本中每一个语词、每一个信息的习惯,在阅读中自动掌握更多的信息,最终加深对文本的理解程度。
(三)关注文本中最重要的语词
艾德勒和范多伦合著的《如何阅读一本书》中说,每一个文本都会藏着一个最重要的语词,这个语词有时候会被一下子捕捉到,而有时则可能隐藏于某个角落,甚至作者自己都不一定知道;这是因为作者虽然完成了自己的作品,并且感到已经把意思表达清楚,但却并没有去有意识地用一个词来形容自己的意思,然而作者一定会在某个地方“不经意”地用过了这个词[3]。阅读时抓住这个最重要的语词,读者一定会豁然开朗。阅读教学中,训练学生对最重要的语词的关注力,也可以提高他们的阅读敏感度。比如,教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白鹭》时,笔者让学生在文本中找出一个最重要的语词。起初,学生找到的最重要的语词是不一样的,并且每个人都可以自圆其说,这是一个很好的現象。在此基础上,笔者又与学生一起再次寻找。突然间,“诗”这个语词让我和学生都眼前一亮:白鹭像是一首诗,而本篇课文也像是一首诗,甚至我们的阅读旅程也像是一首诗。这使学生与笔者一起享受到了某种发现的振奋。
二、训练阅读再现力,提高学生对过去生活的敏感度
法国作家、学者、精神分析家拉康这说:“言语如何能穷尽意义?除非在产生言语的行动中!”[4]这个产生言语的行动当然已经是过去的,是一种记忆中的生活。所以,要能真正理解言语,往往需要把它尽可能地再现成过去记忆中的生活,用它来打开言语的密码。这就需要读者有一种“暂悬”[5]文字的能力,通过暂时悬置文字,让文字背后的生活清晰地展现在我们眼前。课文意义的理解也需要如此。 比如,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猫》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大猫的“古怪”和小猫的“可爱”。在教学大猫“古怪”片段的时候,笔者带领学生把桌凳放到教室四边,腾出中间的场地,然后让学生表演课文里描写大猫的样子。学生有的摆出猫儿无忧无虑的样子,有的表演猫四处走动,有的兩人配合表演猫的“温柔可亲”,有的摆出“给自己解闷”的样子,有的“屏息凝视”,有的“长呼短叫”,有的“一声也不出”,……在表演之前,笔者要求他们好好研读文字,然后尽可能地自由发挥,表演出真实出现在大脑中的曾经看到过的猫的样子。接着,笔者播放课文录音,这些表演者再根据录音所播放的内容依次表演,其他学生观察。在课堂秩序井然的情况下,表演者很好地再现了猫的样子,学生们都体验到了文本文字的妙处。在教学小猫“可爱”这个片段时,笔者采用同样的方法,也收到了同样效果。
当然,不一样的文本可以有不一样的再现方式,表演、绘画、把书面文字还原成口头描述乃至于冥想等等,都是很好的。但要指出的是,所谓的“再现”,自然不可能是完全地复现,这里的“再现”实际上是学生通过文本中的文字把自己关于过去生活的记忆呈现出来。比如关于猫的“屏息凝视”,不一样的学生会有不一样的呈现,呈现的也只是这个学生在过去的生活中产生的对“屏息凝视”的理解。通过文字打开学生的记忆仓库,让过去经历的生活变成对眼前文本的解释,这实际上就是对伽达默尔所称的“历史间距”[6]275的弥合。这种弥合可以形成学生对过去生活记忆的敏感,从而使学生深度理解文本文字。
需要说明的是,并不是每次阅读教学都要安排这样的再现活动,当学生具有了一定的再现力,对过去记忆的调度已经十分灵活,可以在大脑中十分细微地再现文字时,也就不再需要这样的教学活动了。
三、训练阅读互纳力,提高学生对当下现实的敏感度
细读理论由英国文学批评家瑞恰兹完成建构,他的细读理论十分强调“关系”意识,这里的关系有语词在上下文中的关系,有语词与作者之间的关系,但更重要的是文本作为一个符号与读者及其生活的关系。这种生活更是指向读者当下的生活现实。[2]25-32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通过引入当下的现实生活与文本进行“互渗”,从而能够进一步理解现实生活。这实际上也是读者阅读文本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目的。这种“互渗”,与医学上的“互纳”行为[7](即病人治疗的程度往往跟病人与医生相互接纳的程度有关)相似。这种“互纳”行为,可以促进学生由对文字的理解转向对当下现实生活的理解,提高他们对当下现实的敏感度。当下很多学生语文素养不高,其实也跟他们由于种种原因而形成的对现实生活的冷漠不无关系。学生提升对当下现实的敏感度,可以养成积极观察生活、理解生活的良好习惯,而这是形成语文素养所必不可少的。
依然以《猫》这篇课文的教学为例,当学生通过表演成功再现了文本中的生活(实际上是学生记忆中的生活)之后,我们还可以再进一步,就是让学生当下的现实生活与文本中的生活(学生记忆中的生活)进行“互纳”。对于那些家里养猫的学生或者在学课文之前已经观察过猫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回答:你观察到的猫是不是这样的呢?古怪吗?可爱吗?古怪在哪里?可爱在哪里?你还有什么补充吗?如果让你总结你家的猫的特点,你打算用一个怎样的词?……而对于那些家里没有养猫也没有机会观察猫的学生,则可以让他们尝试使用老舍的语言风格来描述家里的人(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家里养的宠物(小乌龟、小狗……),小区里经常看见的某一个动物;再不行,也可以用老舍的语言风格,以童话的口吻来描述自己最喜欢的一个事物。
“视域融合”是伽达默尔提出的一个发现真理的方法[6]306,在文本阅读中也得到了大力的提倡。所谓“视域融合”,就是读者当下的视角与作者写作时的历史视角、文本所呈现的生活视角的融合,这种融合所产生的观点将与“真理”更加接近。当学生的现实生活与作者的生活、文本中的生活“互纳”后,他必定会有新的体验、新的发现,从而产生新的观念。比如,学生自己观察的猫与老舍笔下的猫“互纳”后,他可能产生认同,认为老舍所描写的猫跟自己观察的猫确实存在很多相似之处;可能产生承接,猫的有些特点老舍没有写到,比如猫面对主人的观察显得很狡黠等;可能产生疑惑,比如当下小区里有了很多野猫,而这些野猫并不可爱,而且还很凶猛、狡猾;等等。无论哪种“互纳”结果,都会使学生产生生活是生动的、鲜活的感觉,从而最终激发他们热爱生活的情感,这实际上就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敏感度。
四、训练阅读反思力,提高学生对自我价值的敏感度
阅读的最终目的在于思考、探索,最终解决自身的、自我价值认同的问题,这就需要反思。无论是关注语词,还是再现文本中的生活,还是与文本及作者“互纳”,最终应该要获得一种自我的打开——要么打开自我的思维,要么打开自我的心灵,要么打开自我的意志。但在当下的很多语文教学中,反思这个环节基本上是缺失的,很多语文教学貌似只在乎学生得到了多少信息、知识。“细读理论”的核心价值取向,并不在于读者从文本中得到了什么客观的信息、知识,而在于读者通过对文本纯粹客观的容纳而获得精神的提升,从而使自我价值得到显现。正如瑞恰兹所说,之所以提倡细读,是因为希望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获得交流的描述和价值的描述两个方面的内容[2]43,而后者显得更重要,因为阅读文本更强调读者对文本的反应以及对这些反应的评价,这可能改变读者的某些思想和观念,从而塑造自我。因此,细读的最后一步,是提升学生的反思力,提升学生道德和情感的力量,从而让学生获得对自我价值的敏感度。
比如在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祖父的园子》这篇课文的教学中,学生对很多生动的语词和句子进行了探析,再现了作者萧红那个时候的生活,也把自己的生活与萧红的生活进行了“互纳”。在此基础上,笔者与学生进一步探讨:萧红的境遇如此悲惨,为什么会写出这样快乐的文字来?人生本来就有诸多不顺,萧红面对自己困难的方式对我们有启发吗?想想自己的生活,想想萧红的生活,你反思到了什么?更重要的是,如果萧红站在自己的对面,你觉得她会给你怎样的生活建议?甚至,我们还可以邀请学生坐上“直升机”飞上天空,俯瞰自己和萧红的对话,以及更多人的生活,然后让学生再反思,自己得到了什么。经历了这些环节之后,学生感到十分震撼,不仅对萧红产生了更多的同情,也产生了无论如何也要积极面对生活,并且让自己的生活尽可能更好一点的想法。
其实每个人都自带了一套随时审视自己的自我系统[8],但是在阅读时,我们往往会忘记使用它。培养学生细读的能力,就是希望学生在阅读时能尽量利用文本及其蕴含的信息来自问文本能够给自己带来什么,并能够养成这样的好习惯,从而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通过细读来训练学生的阅读关注力、再现力、互纳力以及反思力,提升学生对语言文字、过去生活、现实生活和自我价值的敏感度,这实际上是让学生从语言走向灵魂的过程,真正实现了语言对人的生命的价值;而反过来,当学生通过语言发现自我价值时,他一定能够更好地用语言表达自我、表现自我,从而实现人的生命对语言的价值。这样,学生的语文素养一定能真正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陈林.细读在语文教学中:现状、功能与机制[J].教育学术月刊,2019(9):91.
[2] I. A. Richards. Practical Criticism[M].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2001.
[3]莫提默·J.艾德勒,查尔斯·范多伦.如何阅读一本书[M].郝明义,朱衣,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154.
[4]拉康.拉康选集[M].褚孝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327.
[5]埃德蒙德·胡塞尔.现象学的观念[M].倪梁康,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396.
[6]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M].洪汉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7]杨晓霖.叙事医学人文读本[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88.
[8]林崇德,杨治良,黄希庭.心理学大辞典:下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384.
责任编辑:杨孝如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立项课题“基于‘学本’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与理论研究”(D/2016/02/55)成果之一。
收稿日期:2020-09-22
作者简介:陈林,宝应县泰山小学(江苏宝应,225800)党支部书记、校长,高级教师,扬州市特级教师。
关键词:细读理论;关注力;再现力;互纳力;反思力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1)01B-0022-05
当前的语文课程改革已越来越接近语文教学的本质,比如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中对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强调,比如统编语文教材对阅读与表达这两个语文最重要的能力的关注,等等。然而,如何让这些好的理念落地生根,广大教师仍在探索之中。于是,细读理论慢慢进入很多教师的视野。细读理论始于二十世纪英国新批评派,本来是一个文学术语,一种文学批评策略,也是一种阅读方法,但是诸多理论研究表明,细读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语文思维能力的发展,有助于学生阅读与表达能力的提升。笔者长期研究细读理论,并积极在课堂教学中开展细读教学实践研究,得出这样的结论:细读“可以激励学生关注语言,主动思维,引发他们就语言形式及内容进行比较和推理,积极体验生活并产生思想,最终成就良好的语文素养”[1]。语文教学需要细读,那么,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细读力,发挥细读的功能呢?
一、训练阅读关注力,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感度
细读理论认为,在阅读中,文本中的每一个字都是重要的,文本中的任何信息在理解文本中都有其贡献,不应该被浪费[2]15。这是在告诉我们,一个好的文本,会将语言文字最优化地组合在一起,每一个字都会发挥作用。因此,读者要真正理解文本,必须“扫描”文本的每一处文字、每一个信息,并且根据理解的需要对所阅读的文字产生敏感。这就是对文本语言文字的关注力。我们所以对文本产生误读,往往就是因为对有关文字的关注力不够,从而理解产生了偏差。虽然这在某种程度上也能提高读者的阅读理解力,但这毕竟不是“理解文本”的阅读,不是“同情”作者的阅读,更不是通过作者理解生活和人生的阅读。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关注力呢?
(一)关注文本中别样的词句
所谓“别样的词句”,就是在文本阅读中给读者带来异样体验的词句。阅读体验虽然跟每个人的阅读经历有关,但大多数情况下,阅读体验都会差不多。比如,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草原》中有这样一句:“那些小丘的线条那么柔美,好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当我们读到“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的时候,会有别样的体验。什么叫“绿色渲染”?什么叫“墨线勾勒”?查阅字典,我们就会知道“渲染”和“勾勒”是两个绘画术语。“渲染”是国画的一种画法,就是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涂抹画面,以增强艺术效果;而“勾勒”则是“用线条画出轮廓”。“渲染”可以让色彩“溢出”,而“勾勒”则是有“边界”的。这样,我们也就体会到了“翠色欲流”是什么样子,为什么还轻轻“流”入了云际,然后才会理解那绿有多么的“柔滑”和“优美”。倘若我们没有那样的关注力,可能只会在心里夸一句“这真是一个好新鲜的修辞”,很难会因为那样的柔美而惊叹。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我们需要教学生学会关注自己的“阅读神经”,能够感知到它被哪个语词上触动了一下,并且能够一下子抓住这些语词进行研究和体验。
(二)关注文本中被忽略的词句
读者在阅读文本时,很多时候会忽略一些语词,而这些语词往往又蕴含着大量的信息;所以,在文本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容易被忽略的语词的关注力。比如,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丁香结》开头有一句是:“今年的丁香花开得格外茂盛,城里城外,都是一样。”听了很多课,笔者发现教师和学生一般都会忽略这句话。但是倘若追问一下: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一句话呢?我们可能得到很多信息,作者写这句话或许是因为:①今年的丁香花开得格外茂盛,引起作者写作的冲动;②作者可能有一种忧愁,所以才会感到今年的丁香花格外茂盛;③正是今年的丁香花格外茂盛,解决了作者很多问题,才体现了作者写作的价值;④作者有所隐喻,可能当年的时代背景让他有借物抒情的冲动;……这样有意识的关注,可以使学生养成不放过文本中每一个语词、每一个信息的习惯,在阅读中自动掌握更多的信息,最终加深对文本的理解程度。
(三)关注文本中最重要的语词
艾德勒和范多伦合著的《如何阅读一本书》中说,每一个文本都会藏着一个最重要的语词,这个语词有时候会被一下子捕捉到,而有时则可能隐藏于某个角落,甚至作者自己都不一定知道;这是因为作者虽然完成了自己的作品,并且感到已经把意思表达清楚,但却并没有去有意识地用一个词来形容自己的意思,然而作者一定会在某个地方“不经意”地用过了这个词[3]。阅读时抓住这个最重要的语词,读者一定会豁然开朗。阅读教学中,训练学生对最重要的语词的关注力,也可以提高他们的阅读敏感度。比如,教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白鹭》时,笔者让学生在文本中找出一个最重要的语词。起初,学生找到的最重要的语词是不一样的,并且每个人都可以自圆其说,这是一个很好的現象。在此基础上,笔者又与学生一起再次寻找。突然间,“诗”这个语词让我和学生都眼前一亮:白鹭像是一首诗,而本篇课文也像是一首诗,甚至我们的阅读旅程也像是一首诗。这使学生与笔者一起享受到了某种发现的振奋。
二、训练阅读再现力,提高学生对过去生活的敏感度
法国作家、学者、精神分析家拉康这说:“言语如何能穷尽意义?除非在产生言语的行动中!”[4]这个产生言语的行动当然已经是过去的,是一种记忆中的生活。所以,要能真正理解言语,往往需要把它尽可能地再现成过去记忆中的生活,用它来打开言语的密码。这就需要读者有一种“暂悬”[5]文字的能力,通过暂时悬置文字,让文字背后的生活清晰地展现在我们眼前。课文意义的理解也需要如此。 比如,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猫》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大猫的“古怪”和小猫的“可爱”。在教学大猫“古怪”片段的时候,笔者带领学生把桌凳放到教室四边,腾出中间的场地,然后让学生表演课文里描写大猫的样子。学生有的摆出猫儿无忧无虑的样子,有的表演猫四处走动,有的兩人配合表演猫的“温柔可亲”,有的摆出“给自己解闷”的样子,有的“屏息凝视”,有的“长呼短叫”,有的“一声也不出”,……在表演之前,笔者要求他们好好研读文字,然后尽可能地自由发挥,表演出真实出现在大脑中的曾经看到过的猫的样子。接着,笔者播放课文录音,这些表演者再根据录音所播放的内容依次表演,其他学生观察。在课堂秩序井然的情况下,表演者很好地再现了猫的样子,学生们都体验到了文本文字的妙处。在教学小猫“可爱”这个片段时,笔者采用同样的方法,也收到了同样效果。
当然,不一样的文本可以有不一样的再现方式,表演、绘画、把书面文字还原成口头描述乃至于冥想等等,都是很好的。但要指出的是,所谓的“再现”,自然不可能是完全地复现,这里的“再现”实际上是学生通过文本中的文字把自己关于过去生活的记忆呈现出来。比如关于猫的“屏息凝视”,不一样的学生会有不一样的呈现,呈现的也只是这个学生在过去的生活中产生的对“屏息凝视”的理解。通过文字打开学生的记忆仓库,让过去经历的生活变成对眼前文本的解释,这实际上就是对伽达默尔所称的“历史间距”[6]275的弥合。这种弥合可以形成学生对过去生活记忆的敏感,从而使学生深度理解文本文字。
需要说明的是,并不是每次阅读教学都要安排这样的再现活动,当学生具有了一定的再现力,对过去记忆的调度已经十分灵活,可以在大脑中十分细微地再现文字时,也就不再需要这样的教学活动了。
三、训练阅读互纳力,提高学生对当下现实的敏感度
细读理论由英国文学批评家瑞恰兹完成建构,他的细读理论十分强调“关系”意识,这里的关系有语词在上下文中的关系,有语词与作者之间的关系,但更重要的是文本作为一个符号与读者及其生活的关系。这种生活更是指向读者当下的生活现实。[2]25-32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通过引入当下的现实生活与文本进行“互渗”,从而能够进一步理解现实生活。这实际上也是读者阅读文本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目的。这种“互渗”,与医学上的“互纳”行为[7](即病人治疗的程度往往跟病人与医生相互接纳的程度有关)相似。这种“互纳”行为,可以促进学生由对文字的理解转向对当下现实生活的理解,提高他们对当下现实的敏感度。当下很多学生语文素养不高,其实也跟他们由于种种原因而形成的对现实生活的冷漠不无关系。学生提升对当下现实的敏感度,可以养成积极观察生活、理解生活的良好习惯,而这是形成语文素养所必不可少的。
依然以《猫》这篇课文的教学为例,当学生通过表演成功再现了文本中的生活(实际上是学生记忆中的生活)之后,我们还可以再进一步,就是让学生当下的现实生活与文本中的生活(学生记忆中的生活)进行“互纳”。对于那些家里养猫的学生或者在学课文之前已经观察过猫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回答:你观察到的猫是不是这样的呢?古怪吗?可爱吗?古怪在哪里?可爱在哪里?你还有什么补充吗?如果让你总结你家的猫的特点,你打算用一个怎样的词?……而对于那些家里没有养猫也没有机会观察猫的学生,则可以让他们尝试使用老舍的语言风格来描述家里的人(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家里养的宠物(小乌龟、小狗……),小区里经常看见的某一个动物;再不行,也可以用老舍的语言风格,以童话的口吻来描述自己最喜欢的一个事物。
“视域融合”是伽达默尔提出的一个发现真理的方法[6]306,在文本阅读中也得到了大力的提倡。所谓“视域融合”,就是读者当下的视角与作者写作时的历史视角、文本所呈现的生活视角的融合,这种融合所产生的观点将与“真理”更加接近。当学生的现实生活与作者的生活、文本中的生活“互纳”后,他必定会有新的体验、新的发现,从而产生新的观念。比如,学生自己观察的猫与老舍笔下的猫“互纳”后,他可能产生认同,认为老舍所描写的猫跟自己观察的猫确实存在很多相似之处;可能产生承接,猫的有些特点老舍没有写到,比如猫面对主人的观察显得很狡黠等;可能产生疑惑,比如当下小区里有了很多野猫,而这些野猫并不可爱,而且还很凶猛、狡猾;等等。无论哪种“互纳”结果,都会使学生产生生活是生动的、鲜活的感觉,从而最终激发他们热爱生活的情感,这实际上就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敏感度。
四、训练阅读反思力,提高学生对自我价值的敏感度
阅读的最终目的在于思考、探索,最终解决自身的、自我价值认同的问题,这就需要反思。无论是关注语词,还是再现文本中的生活,还是与文本及作者“互纳”,最终应该要获得一种自我的打开——要么打开自我的思维,要么打开自我的心灵,要么打开自我的意志。但在当下的很多语文教学中,反思这个环节基本上是缺失的,很多语文教学貌似只在乎学生得到了多少信息、知识。“细读理论”的核心价值取向,并不在于读者从文本中得到了什么客观的信息、知识,而在于读者通过对文本纯粹客观的容纳而获得精神的提升,从而使自我价值得到显现。正如瑞恰兹所说,之所以提倡细读,是因为希望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获得交流的描述和价值的描述两个方面的内容[2]43,而后者显得更重要,因为阅读文本更强调读者对文本的反应以及对这些反应的评价,这可能改变读者的某些思想和观念,从而塑造自我。因此,细读的最后一步,是提升学生的反思力,提升学生道德和情感的力量,从而让学生获得对自我价值的敏感度。
比如在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祖父的园子》这篇课文的教学中,学生对很多生动的语词和句子进行了探析,再现了作者萧红那个时候的生活,也把自己的生活与萧红的生活进行了“互纳”。在此基础上,笔者与学生进一步探讨:萧红的境遇如此悲惨,为什么会写出这样快乐的文字来?人生本来就有诸多不顺,萧红面对自己困难的方式对我们有启发吗?想想自己的生活,想想萧红的生活,你反思到了什么?更重要的是,如果萧红站在自己的对面,你觉得她会给你怎样的生活建议?甚至,我们还可以邀请学生坐上“直升机”飞上天空,俯瞰自己和萧红的对话,以及更多人的生活,然后让学生再反思,自己得到了什么。经历了这些环节之后,学生感到十分震撼,不仅对萧红产生了更多的同情,也产生了无论如何也要积极面对生活,并且让自己的生活尽可能更好一点的想法。
其实每个人都自带了一套随时审视自己的自我系统[8],但是在阅读时,我们往往会忘记使用它。培养学生细读的能力,就是希望学生在阅读时能尽量利用文本及其蕴含的信息来自问文本能够给自己带来什么,并能够养成这样的好习惯,从而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通过细读来训练学生的阅读关注力、再现力、互纳力以及反思力,提升学生对语言文字、过去生活、现实生活和自我价值的敏感度,这实际上是让学生从语言走向灵魂的过程,真正实现了语言对人的生命的价值;而反过来,当学生通过语言发现自我价值时,他一定能够更好地用语言表达自我、表现自我,从而实现人的生命对语言的价值。这样,学生的语文素养一定能真正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陈林.细读在语文教学中:现状、功能与机制[J].教育学术月刊,2019(9):91.
[2] I. A. Richards. Practical Criticism[M].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2001.
[3]莫提默·J.艾德勒,查尔斯·范多伦.如何阅读一本书[M].郝明义,朱衣,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154.
[4]拉康.拉康选集[M].褚孝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327.
[5]埃德蒙德·胡塞尔.现象学的观念[M].倪梁康,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396.
[6]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M].洪汉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7]杨晓霖.叙事医学人文读本[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88.
[8]林崇德,杨治良,黄希庭.心理学大辞典:下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384.
责任编辑:杨孝如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立项课题“基于‘学本’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与理论研究”(D/2016/02/55)成果之一。
收稿日期:2020-09-22
作者简介:陈林,宝应县泰山小学(江苏宝应,225800)党支部书记、校长,高级教师,扬州市特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