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教学设计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nban08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角的度量的基础上教学的,内容包括: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特殊位置关系,即垂直与平行;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了有关四边形的知识,对平行四边形也有了初步的认识,这里着重复习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基本特征以及与正方形、长方形的关系。
  学情分析
  学生已学过本单元的知识,通过本节课的回顾、整理、归纳,构建与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相关的知识体系,并运用在生活中。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交流、自主探索。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体会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基本特征以及与正方形、长方形的关系,构建完整的空间与图形认知结构;使学生对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基本特征有更加清楚的认识。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多种活动,使学生逐步形成空间观念。在复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归纳整理的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梳理、整合各部分知识的能力,学会学习,并查漏补缺。
  教学重点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
  对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相关知识的归纳、整理;理解集合图的含义。
  教具准备
  剪好的有关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图形、多媒体课件、三角尺。
  教学课时
  1课时
  设计思路
  本节课首先按照文本的顺序,让学生在熟悉的知识背景中对相关的知识进行回顾,然后打破文本顺序,整体进行归纳整理,让学生在一个系统的环境中将本知识点用通俗易懂的语句加以概括,为生活中的应用和进一步的学习平面图形奠定基础,最后设计一些题目,对学生进行知识性的拔高。
  教学流程
  谈话导入——梳理知识点——练习反馈——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有很多朋友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位老朋友,看看你还记得它们吗?你能按它们边的多少来分类吗?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并感兴趣的话题出发,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归纳整理之中。】
  二、梳理知识点
  (一)帮助学生理清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正方形之间的关系
  1.平行四边形、梯形都是特殊的四边形。
  2.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正方形也是特殊的长方形。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复习平行四边形与梯形的有关知识。
  (二)复习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有关知识
  1.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想一想,说一说:我们学过哪些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有关知识?
  2.师生共同整理
  (1)引导学生归纳复习平行四边形
  第一,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第二,特征及各部分名称:边、高、角。
  第三,特性:容易变形,具有不稳定性。
  第四,生活中的应用。
  (2)引导学生归纳复习梯形
  第一,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第二,特征及各部分名称:角、高、上底、下底、腰。
  第三,分类:梯形中有两种比较特殊的梯形——等腰梯形、直角梯形。
  第四,生活中的应用。
  (3)画一画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高
  【设计意图:先给学生提供充足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在动手实践、交流讨论中回顾、整理已学知识;再通过教师合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和现有教学用具引导梳理,将以前所学零碎的、模糊的信息进行整理归纳,使之上升为理性的、综合的真知,学生能清晰明了地复习并掌握相关知识,达到复习效果。】
  三、练习反馈
  1.我会填(把表示图形的序号填在相应的括号里。)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是平行四边形的图形有( )。
  是梯形的图形有( )。
  2.我是小法官,我来判(对的打“√”,错的打“×”。)
  (1)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 )
  (2)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 ( )
  (3)等腰梯形、平行四边形都是对称图形。 ( )
  (4)梯形也是特殊的四边形。 ( )
  (5)在一个平行四边形中所有的高都相等。 ( )
  3.我来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电动推拉门利用平行四边形的 ( )
  ① 稳定性 ② 易变形 ③ 牢固性
  (2)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 )。
  ① 等腰梯形 ② 直角梯形 ③ 等边梯形
  (3)从平行四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作一条高,可以把一个平行四边形分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 )。
  ① 正方形 ② 长方形 ③ 梯形
  4.预设拓展题:我能找(下面各图形中有几个平行四边形,几个梯形。)
  有( )个平行四边形 有( )个平行四边形
  有( )个梯形
  【设计意图:及时反馈,既有利于学生在练习中加深对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基本特征的认识,体验成功之乐,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有序的思考能力。】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对平行四边形与梯形知识的梳理和巩固,同学们不断加深对四边形的认识及生活中的运用。
  【设计意图:通过总结,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脉络,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领会学习方法,获得数学学习经验。】
  五、布置作业
  找一找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在生活中分别有哪些应用。
  【设计意图:数学源于生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學,数学时时为生活服务,培养善于观察的良好习惯。】
其他文献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六课时(48页-49页)  【教材简析】:乘法分配律是一节比较抽象的概念课,是学生以后进行简便计算的前提和依据。教材中呈现的步骤是:发现问题-提出假设-举例验证-归纳规律。所以教学的重点放在探索过程的指导上,在关键处引导学生抽象概括出乘法分配律,初步理解和掌握其结构特征。在读懂教材的基础上,尊重编写者意图,紧紧依托教材,采用书中情境图创设情境,在孩
期刊
据调查发现,家庭教育受地方家长对教育观点较为严重。当代家庭教育存在三大误区。  误区一: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近年来,在教育领域对家长误导最严重的一句话是“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对城市部分家庭教育影响尤为严重。一些家长由于担心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不惜花重金以及大量的精力,通过各种培训班给孩子灌输与其年龄不同步的知识,揠苗助长。  倘若将人生形容为一场竞赛,“起跑线”的比喻是恰当的。但
期刊
语文教学是一门精妙的艺术。从事语文教学近20年,却依旧走在摸索的路上。常常会想,我们究竟该给孩子们一个怎样的课堂?如何能让书面上的文字活起来,并植根于学生的心中呢?在信息化教学日益普遍的趋势中,这些困惑多时的难题似乎已经迎刃而解了。印象最深的是讲解《大江保卫战》一课时,为了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信息化的介入立下了汗马功劳。  一、高调的导入出神入化  精妙的导入可以奠定整堂课的基调,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期刊
中国梦,一个带有及其浓厚的爱国色彩与伟大梦想的词语,涵盖了中华名族广大人民对祖国的美好期盼与憧憬,是十三亿中华儿女共同拥有的伟大梦想。  其实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的中国梦,各有不同,习近平总书记说,实现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这是最响亮的中国梦。对于我一个及其普通的当代大学生来说,从小到大,随着不同时期对这个世界有着不同的看法。  在看到的一篇让人难以忘记的文章,我有一个梦想,地球人
期刊
《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艺术领域中明确指出:“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有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因此,幼儿在艺术创造时,教师要对幼儿的艺术表现给予充分的理解与尊重,为幼儿进行创造活动提供支持。不能用自己的审美标准去评判幼儿,更不能为追求结果的“完美”而对幼儿进行千篇一律的训练,以免扼杀其想象和创造的萌芽。  一、对区域艺术创造活动
期刊
设计意图:学案教学法是一种以学案为依托,极力倡导主体(学生)先行,并体现教师的主导性,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开发学生智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教学模式。《雾凇》学案是“学案教学法”得以实施的基础,它的功能是: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确保学生学习中主体地位的落实,实现学生学习的最大效益,最大限度地为师生“互动——探究”提供课堂时空。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够用学过方法
期刊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认识钟表》第一课时(84-85页)认识整时。  教材分析:  一年级学生已经储备了一些认识钟表的生活经验,因此大多数孩子会看整时,但这些只是粗浅的,感性的。教材安排了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情景,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时间。  学情分析:  钟表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时间的知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都离不开,学生每天起床、吃饭、上课、下课都要按照一定的时间
期刊
一、高中学生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  高中学生的智力发展已接近成熟,其智力活动带有明显的随意性。比如,他们能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和稳定在毫无直接兴趣而又具有重要意义的学习任务上,能在比较复杂的学习活动中分配自己的注意力,观察事物也比较精确、深刻、全面。能通过表面现象发现事物的本质。在学习過程中,高中学生的意义识记已经占据主导地位,能按照一定的学习目的,力求分清主次,采取意义识记的方法来领会和掌握教材的基
期刊
课时目标:  1.借助汉语拼音,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认识剩下的生字,学会4个偏旁部首。  3.感受春天到来时小池塘的美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4.通过理解课文的内容,认识比喻手法运用的好处,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用 “ ________倒映在池塘里,像________。” 模仿课文句式说话。  教学重难点:  1.初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
期刊
一、鸿雁传书寄深情  2012年3月18日,李越。谢谢,特别喜欢这段话,看了好多遍,感谢你能懂得老师,很欣慰,特别感激。我也很感激您会打字回复短信了。敢笑话我?哈哈,心情好些了吗?原本很心塞,很憋闷,心上的小溃疡就这样被他治愈了。这段话该不是你写的吧?不是,我在书上摘抄的,你也会喜欢的,不过要答应我的条件才会借给你看,什么条件?你得答應保护好自己,照顾好自己,不要老是生气,知道你目光短浅又小心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