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存在的误区及解决策略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f84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性学习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化的新尝试。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为学生构建了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了多渠道获取知识的机会,尤其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弥补了传统课程的许多不足,实施以来受到了学生和教师的欢迎。但我们也看到,由于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新鲜事物,人们对它缺乏系统的认识,因此,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存在一些误区。如何澄清这些误区关系到能否进一步成功地开展研究性学习。
  一、误区
  误区之一:过分追求自主,忽视了教师的指导。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凸显学生学习的方式,它有利于学生主动探求知识,并重视解决实际问题。在这里,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他们的主体性得到尊重,学生“学什么”、“怎么学”的自由度大,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灵活选择自主研究。正是基于此,有些学校过分地强调了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的自主性,而淡化了教师的作用。这样,在实施的过程中,一些教师干脆放手让学生去做,自己只做一个旁观者。
  误区之二:随意扩大研究功能,忽视了语文课堂阵地。少数教师随意扩大研究性学习功能,把课堂上用最简捷的方式就能使学生尽快掌握的基础知识也作为课题拿出来让学生进行什么探索。似乎语文教学纯粹就是研究性学习,而研究性学习就是做课题、搞活动、写论文,忽视了必要的接受式学习方式。
  误区之三:只重表面形式,忽视了研究的实效。研究性学习很多是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的,在一些学校,由于教师指导不够,往往只是少数基础好、能力强的学生在活动,一些基础较差、自卑的学生,他们对课题大多不感兴趣,而游离于课题之外,成为课题研究的配角。这种只重表面形式、忽视群体参与的情况,教师如不进行协调、进行激励,势必会带来恶性循环。
  误区之四:片面关注结果,忽视了研究的过程。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它着重体现在“研究”二字上,从而表现出一些与专家学者进行研究的共同点。一是二者都十分强调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二是二者都十分强调对问题的发现、分析和解决;三是研究性学习的方法类似于科学研究,无论是从题目的选择还是从材料的搜集、整理都有相似之处。因此,人们很容易产生这样一种错觉:把学生研究性学习看作科学工作的研究,认为研究性学习成功與否关键在于出多少成果,即把结果当成研究性学习的意义所在,从而忽视或贬低了研究性学习的过程。
  二、对策
  1、提高教师素质,加强过程指导。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的自主性,但并不是说不要教师的指导。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不但要指导学生选择恰当的课题,还要指导学生如何有效地搜集相关的材料,分类处理材料,提炼观点,和学生商量成果的展示形式。教师的指导应贯穿于研究性学习的全过程。教师应积极参与学生的研究性活动,指导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方向,梳理研究思路,推荐好的研究方法,对学生的研究进行适当的点拨。所以新的学习方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也应该认识到自己所承担的角色,并做好角色转换。
  2、立足课堂教学,挖掘教材的研究价值。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应贯穿于学生一切学习活动之中。课堂学习始终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因此,开展研究性学习必须立足于课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按照学科特点,鼓励学生发挥主体作用,多给学生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培养他们积极大胆地思维、想像、提问、猜测的意识和能力,培养他们多方位思考问题的思维习惯,让学生养成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只有这样,才能把研究性学习真正落到实处。
  3、让研究性学习和接受式学习结伴而行。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引入并不排斥接受式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能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培养学生独立的思考能力和创造性的思维品质,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合作意识,这对学生一生的发展都是很重要的。但是学生这些能力和品质的形成离不开一定的知识积累,离不开基本的训练。而通过接受式学习,学生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大量的、系统的、精确的间接知识,并与原先认知结构的适当知识建立联系,形成较丰富的知识积累。这种积累,无疑对学生学习的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4、丰富成果展示方式,构建科学评价体系。评价是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评价的内容与方式必须充分体现研究学习的价值取向,促进研究性学习目标的达成。因此在对研究性学习的评价过程中应做到以下几方面:(1)评价内容要综合化。要从参与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态度、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所获得的体验情况、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情况、学生的学习结果情况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2)评价方式要多样化。评价可以采取教师评价与学生的自评、互评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以定性评价为主等做法。(3)评价过程要全程化。研究性学习的评价应贯穿于研究性学习的整个过程。在研究性学习开展的重要阶段,包括问题的提出、立题、实施研究过程、研究结果交流等阶段,都可以对学生进行评价。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中小学如何开展研究性学习还是一个摆在我们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但只要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怀着对教育的热爱、对学生的关心,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加大对研究性学习的研究和实施力度,就一定能把研究性学习顺利开展下去,使其真正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生长点,成为学生综合能力发展的摇篮。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阐述了在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必须联系生活实际,促进知识迁移,引发兴趣;加强自身体验,突破教学难点,内化知识;坚持语言表达,促进思维发展,锻炼智力;进行多元评价,树立学生自信,激发情感。这样才能达到新课程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引发兴趣 多元评价  《数学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学生的学习过程是获取知识、收集信息,将得到的知识
期刊
摘 要:小组合作交流学习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越小开始培养越能养成习惯。它能做到人人参与到学习中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那现如今在小学一年级数学课堂中存在什么问题呢?文章从三方面进行了简单阐述。一年级实施小组合作学习,要注意四个方面。  关键词:合作交流 小学数学 有效 一年级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
期刊
摘 要:作者以自己多年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为基础,探索出了“课堂分组教学”新模式,以学生小组内的“自主合作探究”和小组间的“竞争互动评价”等活动贯穿整个课堂教学过程,充分体现了“以生为本”,践行了“建构主义”理论和马斯洛的“需要论”,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也真正实现了“教师幸福地教,学生快乐地学”。  关键词:初中数学 课堂分组 应用探索  在当前初中数学
期刊
摘 要: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是一种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复杂性活动。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率,是每个教师不断探索的目标,它是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教学效果的最大化,是师生教与学结合的结晶。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就是要最大程度地发挥课堂教学的功能和作用,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在课堂教学之内,高效率、高质量、最完美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全面、优质、高效ρ发展。那么如何打造小学语文高效
期刊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即教育。”“活的乡村教育要用活的环境,不用死的书本。”《纲要》中也指出:“幼儿园应充分利用自然环境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近几年的课程改革也证明,我们的幼儿美术教育必须面向社会、面向生活,走进社会、走进生活,让幼儿美术教育生活化,才能促进孩子的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发展。在多年的幼儿美术教学活动中,本人就“幼儿美术教学活动中生活化的教学策略”做了一些粗浅
期刊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既会有愉快的创造,又会遇到各种挫折,即所谓“碰钉子”。心理学上认为它是“当个人从事有目的的活动受到障碍或干扰时所表现的情绪状态”,挫折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生活内容之一。世上的事情往往这样:成果未成,先尝苦果;壮志未酬,先遭失败。拒绝挫折,就等于拒绝成功。如果在幼年时期受到积极的挫折教育,就会理顺受挫折的情绪,给自己开拓出可以容纳自己奋进的心境;如果在幼年时期缺乏积极的挫折教育,
期刊
在新课程教学改革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我们要把学生们放在教育教学的“主体”地位,充分让他们展示其自身的才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变以前的被动学为主动学、呆板学为灵活学、苦学为乐学。正是有了这种思想作前提,我在教学中注重抓住一个项目做实验为突破口,进而向其他项目延伸。近几年来,从一年级接手到现在的三年级,我一直重点实验的课题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能力的培养》。经过反复实践,现已初见成效。  一
期刊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出:“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符合数学学科知识来源于生活又适用于生活的特点,也是新课程理念学习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教育理念的具体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从学生已
期刊
新课标指出:“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但是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数学的抽象性和严谨性,数学中程式化、符号化的东西很多,再加之原有教材割断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导致数学课堂教学往往比较沉闷、呆板。同时,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注意力较易分散,唯有对感兴趣的东西才能集中注意并保持持久。而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要使他们喜欢这种场所,教师必须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兴趣,
期刊
律动教学是艺术领域活动中最常见的教学活动形式,深受幼儿喜爱。在《幼儿园指导纲要(试行)》中,对艺术领域目标是这样表述的:“丰富幼儿的情感,培养初步的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那么我们怎样培养幼儿表现美的能力,如何引导幼儿灵活创编律动呢?  一、抓重要特征,利用多媒体互动教学,生动地创编律动  每件事物都有其与众不同的独特性,幼儿歌曲中有的歌唱妈妈,有的歌唱老师,有的歌唱小草,有的歌唱花猫……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