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部落联盟到国家机器的跋涉

来源 :文史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nzhchc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熟悉北魏开国历史的人都知道,北魏的前身是代国。代国与其说是个国家,不如说是个在国家机器面前徘徊的部落联盟。这个部落联盟的核心是拓跋部,部落联盟的最高首领,即所谓的代王,是由拓跋部的首领担任,但在形式上要由组成联盟的各大部落推举产生。即使是道武帝拓跋 本人,也是被势力较大的贺兰等部落推举出来的。
  后来的学者就此评论说,从现代人的眼光加以考量,代国和北魏开创初期,都属于脱离母系氏族社会不久的父系家长制时期。这一时期最大的特点是国家领导人的传承方式一般都是采取“兄终弟及”,而且由于刚刚脱离母系氏族社会不久,母后的势力一般非常强大。所以,这样的少数民族政权,常常被中原汉族称为“女国”。
  在建国与巩固统治的过程中,拓跋 逐渐感到母亲和妻子背后的势力是对自己权力的最大威胁。他艰难而又执著地开始了他的政治体制改革步伐。于是,本文的主人公明元帝拓跋嗣才得以粉墨登场。
  鲜卑族人拓跋珪16岁复国,在北朝十六国的乱世之中,开创了北魏王朝。神勇英武的拓跋珪对中原文化无限向往,希望北魏世代永存,他决定向汉族政治学习,改变鲜卑旧制。
  鲜卑习俗,一个部落的首领,是通过“兄终弟及”的方式来传承的。当时汉族人建立的封建王朝,父死子继早已取代了兄终弟及。拓跋珪尤其仰慕汉武帝刘彻,刘彻晚年册封太子时,将太子的生母同时赐死的做法也给拓跋珪留下了深刻印象。拓跋珪要向汉武帝学习,他不仅要把王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还要把太子的生母杀死。
  他决定立长子拓跋嗣为太子。立太子之前,他杀了跟随他多年,英勇善战,深受人们尊敬的弟弟拓跋仪,又赐死了拓跋嗣的生母刘贵人,然后召儿子进宫,说:“汉武帝杀钩夫人,就是提防母壮子弱,母后临朝乱政,搞出吕后那样的局面。现在准备立你为太子,我就效仿古人的做法,这样也是为了国家长久之计。”
  拓跋嗣天性孝顺,闻言哀泣不已,伏地痛哭。被“寒食散”折磨得本来就烦躁不安的道武帝拓跋珪大怒,怒斥儿子出宫。
  拓跋嗣回到自己的住处,日夜号泣,拓跋珪挺次情形,又派人召他入宫训话。由于此时的拓跋珪已经是喜怒无常,有时大臣来到他面前,他突然想起往日里不愉快的事情,当时就亲手把人杀死,把尸体摆在天安殿的前面,左右宫人就劝拓跋嗣不要入宫:“皇上大怒,殿下您入宫说不定就被杀,不如先找个地方躲避起来,等皇上怒气消解后再入宫不迟。”于是,拓跋嗣带着两个随从跑出都城,躲了起来。
  既然拓跋嗣失踪,拓跋珪只好考虑另立一个太子。下一个儿子是清河王拓跋绍。拓跋绍的母亲贺兰夫人异常美丽,一向受到拓跋珪宠爱,现在为了立太子,要把她杀掉,拓跋珪有些下不了手,于是就先把她关起来,准备给自己一点时间来做决定。可是,贺兰夫人不甘心坐着等死,她托人带信儿给自己的儿子拓跋绍,叫他来救自己。于是,16岁的拓跋绍带着人连夜翻墙入宫,冲进拓跋珪住的天安殿。拓跋珪从梦中惊醒,还没来得及找到武器,就被杀死了。死时只有39岁。
  拓跋绍杀死了父亲,未免有些慌乱。他决定冒险。
  一直以来,鲜卑族的部落首领都是兄终弟及,朝中元老重臣有多少人会支持自己,人心向背如何,他毫无把握。他与左右随从一商量,决定冒险做一次试探。
  第二天,皇宫的大门直到中午还没有打开。拓跋绍假传圣旨,命文武百官在宫殿外的端午门前集合,朝北而立。拓跋绍隔着宫门,忐忑地对百官问道:“我有叔父,也有兄长,各位公卿想要拥护谁呢?”
  外面的王公大臣一听这话,不禁愕然,半晌没人敢说一句话。拓跋绍再问,南平公长孙嵩答道:“我等愿意拥护王爷殿下。”
  大家大梦初醒,明白皇上已经驾崩了,但又不明详情,一个个站在底下装哑巴。只有拓跋仪的弟弟、阴平公拓跋烈痛苦地离去。
  消息传出平城,朝野上下人心惶惶、各怀异志。太子生死未卜,贺兰部的肥如侯在安阳城北举起烽火,本部人马前往集结,北魏其他各部也各自屯兵,眼看着一场内乱就要爆发。
  拓跋绍心中害怕,搬出大量布帛赏赐给王公大臣们,希望得到有力的支持。
  在民间隐姓埋名多时的拓跋嗣得知宫中有变,悄悄赶了回来,暗中观察宫内宫外的动静。附近的老百姓听说拓跋嗣没死,高兴地奔走相告。
  拓跋绍最担心的就是这件事,他当即派人寻找拓跋嗣的下落,准备杀死拓跋嗣。
  拓跋嗣掌握了朝中大权,却不能左右人心向背,拥太子派占了上风。拓跋嗣的贴身侍卫王洛儿暗中向大臣们通风报信,并与安远将军安同等人联络,秘密做好了安排。
  一切就绪,拓跋嗣带着随从向平城进发,刚来到城西,便有快马来报,拓跋绍已被身边卫士拿下,听候处理。
  拓跋绍岁虽说温和仁厚,对付自己的政敌可是毫不手软,将拓跋绍、其母贺氏及十几名随从、幕僚一并处死。
  登上皇位的拓跋嗣,日子也不好过,因为他面临着国内和国外、朝内和朝外的多方面的威胁。幸运的是,他起用了足智多谋而又忠心耿耿的崔浩。
  南北朝时期,与北魏政权并存的政权,除了有南方的刘宋王朝,还有北方的大夏、北凉、北燕和柔然诸国。拓跋嗣就身后大计征求博士祭酒崔浩的意见,崔浩认为,要巩固和发展先祖创建的基业,就必须认真总结早时北魏曾经发生宫廷事变的教训,早日确立储君,培养太子,让他及早主持军政事务,积累执掌军国大权的才干和经验,以便在君主百年之后,国家有所依靠,臣民有所依归。
  拓跋嗣觉得有理。北魏盛行服用寒食散,他为了长寿成仙,也时常服用,寒食散毒性渐渐积累,频频发作。拓跋嗣唯恐自己不能长寿,便立了拓跋焘为皇太子,让他身居正殿主持朝政,并派六名得力大臣辅佐他临朝,当好国家副主。
  每当举行朝会议事的时候,拓跋嗣便隐退在西宫,从旁窥伺太子在辅政大臣的帮助下如何裁决政务,从中考察太子的治国能力。拓跋焘年少聪颖、沉稳果断,诸大臣一起全力扶持,拓跋焘见了,心中十分高兴。有时群臣遇到难裁决的重大问题请示拓跋嗣,拓跋嗣则说:“这不是我管的事,应当由主政的太子来决定。”
  拓跋焘真是一位幸福的太子。在父皇的培养下,拓跋焘全面承担起军国要务,显示出杰出的才能。拓跋嗣惊喜地说:“将来成就我之大业者,必定是太子其人!”
  拓跋嗣在位15年,死时32岁。拓跋焘即位后,率军亲征,经过十几年艰苦奋战,结束了自西晋之后历时130多年“十六国”分裂割据的局面,完成了我国北方的统一大业。
  话说至此,本应画个句号。可是,想到就是这样一位英武的君主,一位难得的“皇二代”,却被一个宦官杀了,实在不能不就他多做一点交代。
  拓跋焘当了皇帝之后,也像他的老爸一样,立了儿子拓跋晃为太子,也命他监国。可是,由于拓跋焘非常长寿,拓跋晃竟然在监国的位置上一呆就是12年。一个国家,父子两人同时治理,时间一长,就出毛病了,父子二人闹得不可开交。到底拓跋嗣是马上的皇帝,他先下手为强,剿灭了太子的东宫集团,逼死了太子拓跋晃。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东宫剿灭了,宫里也乱了。不久,一个名叫宗爱的宦官伺机作乱,杀死了太武帝拓跋焘。一代天骄,就此灰飞烟灭。
其他文献
龙是中国古代神话的四灵之一,是人类虚构的生物。它综合了许多生物的特征:蛇身、兽腿、鹰爪、马头、蛇尾、鹿角、鱼鳞。龙的原始形象参照物是哪种动物?这一问题始终困扰着人们。  其实,龙的形象并不是空穴来风。事实上,龙的原始参照物,是龙马即海龙和海马,可以说,龙的第一代形象源自海马。有一个成语叫“龙马精神”,以为词中的“龙马”是龙与马,那就错了,此处的“龙马”最初是特指海龙和海马,指吃了海马之后精力旺盛。
期刊
鸦片战争让中国输得挺惨,然而兵备道姚莹领导的台湾军民的抗英斗争却取得了五战五捷的重大胜利,从而成为这场屈辱战争的一个亮点。  道光帝因此龙颜大悦,特赐姚莹花翎顶带,二品冠服,以表彰他的奇功。海内外也一致盛赞姚莹为国之栋梁。  闽浙诸地均丧师失地,惟有台湾一枝独秀,客观上就让姚莹成了出头的椽子。脸上无光的大臣嫉恨不已,吃了苦头的英国侵略者必欲除之而后快。  这些“志同道合”的内外势力合流在一起,连皇
期刊
接触温森特·凡高,如同接触一壶毛尖茶,当茶干人走时,总有一丝眷恋涌上心头。  凡高1853年出生于荷兰赞德特镇一个新教牧师之家,他的一生中,倍受冷落和贫穷的打击。他漂泊着,一生孤独,他用自己的全部热情选择了追逐艺术,追逐色彩,追逐梦想。  那次喝信阳毛尖,是在孩子的小姨父马向东家,向东从河南信阳弄来了一斤毛尖茶,说是名茶,说是要谷雨前后的八万多个茶芽才能制成一斤,说是凡高也喜欢喝这种茶,一定要我喝
期刊
自隋朝创立科举制度起,各代状元在仕途上有着怎样的起点呢?  一、唐代状元的起始官阶  唐代是实行科举制度的早期,并未给状元以特殊的初始待遇。一般情况下,状元都与普通进士一样:不立即授职,只有再参加某种名目的“制科”考试(类如当今的公务员考试),如“贤良方正”、“博学鸿词”等等,合格了方可进入官场。要么,则到地方大僚手下去当幕宾,待4年(后来改为3年、两年)之后由他们推荐入朝,才算正式进入官场。这又
期刊
央视的《舞出我人生》,一次舞林盛会,群英荟萃,美不胜收。  中华泱泱大国,历来是舞蹈的故乡,汉唐舞风尤炽,善舞者众。刘邦的爱姬戚夫人,擅“翘袖折腰”,楚地风韵,起舞抖袂振衣,长袖如风,小蛮腰弯折自如,曼妙无比。刘邦为观赏戚夫人跳舞,甘愿为之唱歌伴舞,“若为我楚舞,我为若楚歌。”(《史记·留侯世家》)。  成帝时的赵飞燕,是别具一格的舞蹈家。她身材阿娜纤巧,体轻如燕,舞姿轻灵,临风飘举。她还有一样绝
期刊
克罗齐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一、帝王业非等闲事  前不久,网上曾经流传中国现代高危行业排行榜,其中排在第一位的据说是政府公务员。这个排行榜准确与否我们不做评论,但却给我们一定的启发:纵观整个中国历史,假如有一个高危行业排行榜,皇帝有可能也会名列其中,特别是当自身的能力、威望、德行都不足以君临天下的时候——无异于活受罪。所以在三国时代,吴国的孙权给曹操写信,劝曹操当皇帝,曹操会发出“这孩子,是想
期刊
题外话:223年,西北部的张掖地区柳谷口连降大雨,造成泥石流,滚下了许多石头。这些石头巨大,有的像牛,有的像马。由于是像马的石头先滚下来,像牛的石头又滚下来,堆靠在像马的石头上面,就被《玄石图》用“牛继马后”这四个字加以概括。  这四个字让司马懿大起戒心,他下决心要除掉继“马”之后的“牛”,不让预言应验。遍观朝廷,当时有资格与他争权,又姓牛的人只有后军将军牛金。牛金本是曹操堂弟曹仁手下一员猛将,战
期刊
公元前210年7月,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国君秦始皇暴病而亡,十八子胡亥、中车府令赵高和丞相李斯篡改遗嘱,21岁的胡亥登上王位。  胡亥坐上帝王宝座之后,一心想享乐人生。他对赵高说:“人这一生就像飞奔的马穿过墙的缝隙一样快,做了皇帝,我想尽心享乐,爱卿你看呢?”  这正合赵高心意,从此他全力“帮助”胡亥享乐,自己则更大胆地专权。  有了赵高的支持胡亥还不放心,又向李斯询问如何才能长久地享乐下去
期刊
西汉的第二个皇帝就是刘邦和吕后的儿子,汉惠帝刘盈。司马迁在流传千古的《史记》中居然不为他单独列传,实在让人感到遗憾。  他生于公元前211年,当时还是秦始皇三十六年。  汉惠帝是个年轻的皇帝,16岁就继承了皇位;也是个短命的皇帝,7年后就去世了。这和他的母亲有直接的关系——登基做皇帝是母亲吕后的功劳,英年早逝也和母亲的所作所为有着极其重要的关系。他代表了皇二代中十分重要的一类——母亲控制下的二世祖
期刊
要说天下荒唐事,当属惠帝司马衷。  《三国演义》中说,天下大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三国分裂谁“合”的?当然是大名鼎鼎的司马懿、司马昭父子,再加上司马昭的儿子,晋朝开国皇帝司马炎,三代人的努力才重新统一了中国,建立了统一的封建王朝西晋。  但是,这一切,很快就毁在了司马炎的儿子司马衷手里。  司马衷是司马炎的长子,但这个儿子却是个白痴。明知道他是白痴,为什么还会选他当接班人呢?说来荒唐,是因为司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