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民办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水平的提高,对于增强民办高校的社会认同感和社会影响力,实现民办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通过对民办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水平的分析,提出切实可行的加强和改进民办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教育模式、方法和措施,进一步培养大学生的丰富想像力、自由创造力和创造热情,激励大学生的创业勇气和创业精神,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
关键词:民办高校;创业;能力;对策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 中指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 ”。这一要求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对现代教育思想的认识。在培养创新人才已成为世界各国大学教育培养目标的今天,在注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的同时,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符合社会和时代需求的创已经成为高校面临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特别是作为民办高校的大学生,其本身的专业知识水平相对较低,就业竞争力不高。因此,对于民办高校来讲,能否适应时代要求实施创业教育,能否发挥自身优势培养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的人才,对增办高校的竞争力和实现民办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加强民办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必要性
1、加强民办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需求
随着经济与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力水平越来越高,生产的自动化程度持续提高,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对其数量的需求则不断降低,于是导致社会的就业问题日益突出。随着创业人数的增多和创业活动的开展,创业教育及培训也相应发展起来。目前,国家劳动社会保障部以及各级政府部门在大学生创业指导、创业扶持等方面下了非常大的功夫,如 SYB(创造你的企业)培训、全国性的创业大赛等等。
2、加强创业教育是充分发挥民办高校优势、走特色化道路的有效途径
民办高校的发展本身就是一条艰难坎坷之路,也是一条成功的创业之路。每个民办高校的发展都有其自身不平凡的创业故事,创办者本身就具备了丰富的创业经验,这些都是可以供学生学习、借鉴和模仿的创业榜样。另外,民办高校的学生个性鲜明,具有不同的特长,他们思想活跃易于接受新事物,创造性强,有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有在各种活动中展示自己才华的强烈愿望。这些特点都是创业者进行创业所需要的可贵品质。因此,对于民办高校来说,进行创业教育有更大的对象优势。最后,民办高校的专业设置和师资的聘任与管理,可以吸引、聘请以及培养既有一定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又有丰富的实践技能经验的教师。由这样一批具备創业经历与人生感悟的专兼职教师执教,就使教学更具有示范性。因此,民办高校的师资优势也是民办高实施创业教育得天独厚的条件。
3、加强创业教育是实现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民办高校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近年来呈现高速发展的趋势,已经累计为社会培养了近千万毕业生,为推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进程作出了贡献。众所周知,美国的哈佛大学是高级经理人的摇篮,如果我国的民办高校也能培养出若干高级管理人才,它才会有很强的社会影响力,才能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势头。
二、提高民办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水平的对策
(一)培养学生的创新理念和思维
我们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大胆怀疑现成的结论,不迷信教师,不迷信教材,鼓励学生的各种尝试和探索,培养批判精神;鼓励学生相互讨论,尊重他们提出的新见解,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能力。
1.首先要优化课程模式设置。体现在课程内容上,要充分考虑专业知识的系统性与前沿性;体现在课程结构上,要注意跨学科课程设置、实践性课程设置、研究型课程、创业型课程设置和国际化课程设置的发展趋势。
2.其次要改革教学方法,探索适合学科特点、课程特点,民办高校学生特点和教师自身特点的教学方法。通过讲授、讨论、探究、案例研究等方式建构知识,拓宽学生视野,提高教学过程中学生判断力、洞察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运用,培养学生的求真能力、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3.最后应改革教学质量评价制度,教学评价的内容要体现时代要求,体现教师是否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是否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潜能,是否授以研究方法和学习方法等。
(二)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增强创业意识与才干、积累经验的最重要途径。而现在大学生最缺乏的就是实践锻炼,因此教育与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与能力的最好方法。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过程本身就是创业意识的形成过程和创业能力的锻炼过程。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提前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可以促使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组织管理能力、社交能力、创造能力等多方面的才能,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力,锻炼自己的创业品质。总之,社会实践是一大法宝,大学生创业意识的产生、创业能力的提高及创业心理品质的锻造都是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
(三)为大学生创业营造良好的环境
1.民办高校要充分利用各种有利因素,提供各种保障条件,扶持、帮助大学生创业。民办高校可以发挥自身的优势为创业学生与企业的接触提供联系条件,为学生创业获得外界资金支持;在学校自身的管理上可以为创业学生提供一切便利的条件,比如为有项目的学生提供一定的创业基金;对学生的自主创业进行必要的实践指导;与当地的劳动社会保障等部门联系,积极引进专业的创业培训课程等。
2.从政府角度而言,政府应进一步建立鼓励、支持、引导和服务创业的政策措施和工作机制,清除体制性障碍,创设良好的创业环境。比如建立大学生创业专项基金,设立专门的大学生创业培训机构,建立方便快捷的创业信息网络体系,为大学生创业提供项目支持等。通过各种舆论工具,支持、鼓励创业,宣传创业典型,使大学生敢于创业、乐于创业,充分激发广大青年学生的创业热情,在全社会努力营造大学生创业的浓厚氛围。
参考文献
[1]吴启运.大学生创业倾向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 [J].科技创业月刊,2008(11).
[2]徐萍.个性品质塑造—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 [J].教育探索与实2006(1).
[3]史永安.大学生创业教育探析 [J].中国高等教育研究,2006(3).
[4]纪文元.对在高校实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思考 [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2006(9).
[5]胡春光,杨宁芳.大学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强化创业教育[J].大学教育科学,2005(2).
(作者单位:山东协和学院)
关键词:民办高校;创业;能力;对策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 中指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 ”。这一要求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对现代教育思想的认识。在培养创新人才已成为世界各国大学教育培养目标的今天,在注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的同时,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符合社会和时代需求的创已经成为高校面临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特别是作为民办高校的大学生,其本身的专业知识水平相对较低,就业竞争力不高。因此,对于民办高校来讲,能否适应时代要求实施创业教育,能否发挥自身优势培养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的人才,对增办高校的竞争力和实现民办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加强民办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必要性
1、加强民办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需求
随着经济与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力水平越来越高,生产的自动化程度持续提高,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对其数量的需求则不断降低,于是导致社会的就业问题日益突出。随着创业人数的增多和创业活动的开展,创业教育及培训也相应发展起来。目前,国家劳动社会保障部以及各级政府部门在大学生创业指导、创业扶持等方面下了非常大的功夫,如 SYB(创造你的企业)培训、全国性的创业大赛等等。
2、加强创业教育是充分发挥民办高校优势、走特色化道路的有效途径
民办高校的发展本身就是一条艰难坎坷之路,也是一条成功的创业之路。每个民办高校的发展都有其自身不平凡的创业故事,创办者本身就具备了丰富的创业经验,这些都是可以供学生学习、借鉴和模仿的创业榜样。另外,民办高校的学生个性鲜明,具有不同的特长,他们思想活跃易于接受新事物,创造性强,有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有在各种活动中展示自己才华的强烈愿望。这些特点都是创业者进行创业所需要的可贵品质。因此,对于民办高校来说,进行创业教育有更大的对象优势。最后,民办高校的专业设置和师资的聘任与管理,可以吸引、聘请以及培养既有一定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又有丰富的实践技能经验的教师。由这样一批具备創业经历与人生感悟的专兼职教师执教,就使教学更具有示范性。因此,民办高校的师资优势也是民办高实施创业教育得天独厚的条件。
3、加强创业教育是实现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民办高校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近年来呈现高速发展的趋势,已经累计为社会培养了近千万毕业生,为推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进程作出了贡献。众所周知,美国的哈佛大学是高级经理人的摇篮,如果我国的民办高校也能培养出若干高级管理人才,它才会有很强的社会影响力,才能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势头。
二、提高民办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水平的对策
(一)培养学生的创新理念和思维
我们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大胆怀疑现成的结论,不迷信教师,不迷信教材,鼓励学生的各种尝试和探索,培养批判精神;鼓励学生相互讨论,尊重他们提出的新见解,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能力。
1.首先要优化课程模式设置。体现在课程内容上,要充分考虑专业知识的系统性与前沿性;体现在课程结构上,要注意跨学科课程设置、实践性课程设置、研究型课程、创业型课程设置和国际化课程设置的发展趋势。
2.其次要改革教学方法,探索适合学科特点、课程特点,民办高校学生特点和教师自身特点的教学方法。通过讲授、讨论、探究、案例研究等方式建构知识,拓宽学生视野,提高教学过程中学生判断力、洞察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运用,培养学生的求真能力、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3.最后应改革教学质量评价制度,教学评价的内容要体现时代要求,体现教师是否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是否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潜能,是否授以研究方法和学习方法等。
(二)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增强创业意识与才干、积累经验的最重要途径。而现在大学生最缺乏的就是实践锻炼,因此教育与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与能力的最好方法。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过程本身就是创业意识的形成过程和创业能力的锻炼过程。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提前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可以促使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组织管理能力、社交能力、创造能力等多方面的才能,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力,锻炼自己的创业品质。总之,社会实践是一大法宝,大学生创业意识的产生、创业能力的提高及创业心理品质的锻造都是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
(三)为大学生创业营造良好的环境
1.民办高校要充分利用各种有利因素,提供各种保障条件,扶持、帮助大学生创业。民办高校可以发挥自身的优势为创业学生与企业的接触提供联系条件,为学生创业获得外界资金支持;在学校自身的管理上可以为创业学生提供一切便利的条件,比如为有项目的学生提供一定的创业基金;对学生的自主创业进行必要的实践指导;与当地的劳动社会保障等部门联系,积极引进专业的创业培训课程等。
2.从政府角度而言,政府应进一步建立鼓励、支持、引导和服务创业的政策措施和工作机制,清除体制性障碍,创设良好的创业环境。比如建立大学生创业专项基金,设立专门的大学生创业培训机构,建立方便快捷的创业信息网络体系,为大学生创业提供项目支持等。通过各种舆论工具,支持、鼓励创业,宣传创业典型,使大学生敢于创业、乐于创业,充分激发广大青年学生的创业热情,在全社会努力营造大学生创业的浓厚氛围。
参考文献
[1]吴启运.大学生创业倾向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 [J].科技创业月刊,2008(11).
[2]徐萍.个性品质塑造—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 [J].教育探索与实2006(1).
[3]史永安.大学生创业教育探析 [J].中国高等教育研究,2006(3).
[4]纪文元.对在高校实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思考 [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2006(9).
[5]胡春光,杨宁芳.大学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强化创业教育[J].大学教育科学,2005(2).
(作者单位:山东协和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