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技工院校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对数据库的课程有一定的畏惧感,觉得难以驾驭和掌握。如何让学生通过数据库课程的学习,提高对数据库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一直是值得教师思考的问题。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就数据库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学习效果评价等方面对本课题进行初步探索。
关键词:技工;非计算机专业;数据库教学
数据库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应用十分普及,如银行、票务、教学管理、仓储货运系统等。它已成为计算机信息系统和应用系统的基础和核心,也是存储数据、管理信息、共享资源的最先进最常用的技术。现在技工类院校中许多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财会、现代物流管理、电子商务等)都开设了数据库相关课程。但是,由于数据库课程枯燥难学,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对于这类课程通常有一定的畏惧感,觉得难以驾驭和掌握,甚至认为没有必要去学习。因此,如何根据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以及数据库这门课程在技工教育的实际教学情况,合理设置数据库课程的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数据库应用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一直是值得教师探讨的课题。
1.整合教学内容和精心挑选教材。
技工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注重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其课程教学内容的确定必须符合行业与企业的需求。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应综合考虑各专业学生的专业方向、课程基础、实际能力及教学课时数,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取舍与整合。虽然不同行业数据库的应用领域不一样,但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与数据库管理相关的工作主要有:使用数据管理软件、数据处理和数据分析、协助开发应用管理软件等。其中使用管理软件并不需要很专业的数据库知识,但若想要灵活有效地运用数据,通过数据分析从中获取有用信息,还需要数据使用者自身具有一定的数据库知识,能自行实现一些简单的功能如统计、查询等;而在开发数据库应用管理软件过程中,如果协助开发的行业专业人员具备一定的数据库知识,就能在软件需求分析和应用维护阶段较好地与程序开发人员沟通,提高开发效率以及使最终开发出来的软件功能更加完善。所以,针对这些非计算机专业的职业岗位能力要求,数据库课程的教学目标可以适当降低。例如,数据库原理方面只需作常识性介绍,应用主要偏向于库表设计和查询设计,其数据库产品则选择相对容易的Access或SQL Server系统。
教材是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载体。在教材的选择原则上应该突出实用性和针对性。不同专业可以根据专业、课时、学生实际能力等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教材。例如,电子商务专业可选择《电子商务数据库技术》、计算机财会专业则可以选择《Access在财会中的应用》等专业针对性较强的教材。课时较少的专业可选择应用型教材,着重介绍某一种具体的数据库软件产品及其开发技术;而课时较多且将来对数据库有进一步学习和应用要求的专业可选择应用与理论相结合的教材。当然,有时很难找到完全符合自己要求的教材,因为各专业的教学要求及学生都存在着差异。因此,要求教师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应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及专业需要,对教学内容做适当的增加与补充或者删减。
2.建立有效的教学方式和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数据库是一门集理论与实践为一体的课程。为了使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能够较快适应岗位需求,可根据各专业的实际教学目标,采用以基本概念和理论为基础、应用为手段、能力训练为目的的教学方式。同时,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习对象,灵活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协作学习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则能取长补短,收到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1)“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有别于传统教学的新型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提倡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它的主要特点是“任务驱动,注重实践”。 在数据库教学过程中,一般要求学生能根据一个实际需求完成一个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如“教学管理系统” “图书管理系统”等。我们可以把整个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建立看成是一个大的任务,这个大的任务又可以划分成若干个小的模块或任务,随着学习进程分步骤完成。因此,一个数据库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的过程就是不断分解任务、完成任务的过程。
(2)协作学习教学法是指学生以小组或团队为主要学习单位,既有共同的任务,又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教学方法。协作学习是为了在个人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小组讨论、协商,以进一步完成和深化对主体的意义建构。通过这种协作和沟通,学生可以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和解决途径,开阔思路,产生对知识新的认识与理解。综合性强或者难度较大的任务更多地需要借助协作学习方式,例如窗体的设计这一教学任务的实现。
(3)案例教学法,就是以对案例的分析解决为主线,通过对案例中的问题进行分析,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案例,掌握原理和方法,实行科学的教育思想观念的一种教学方式。通过案例教学获得的知识是内化了的知识,是“做中学”,获得自己理解了的能驾驭的知识,它能立即被用到类似教学实践情境中去解决处理类似的疑难教学问题。
例如,笔者在教电子商务专业学生“Access数据库技术”课程时,主要采用了以任务驱动教学法为主,案例教学法、协作学习教学法为辅的教学手段。第一节课教师主要采用案例教学法,向学生展示数据库系统中自带的“罗斯文数据库”案例程序,让学生对数据库应用系统的操作以及数据库这门课程的学习任务有一个感性的认识。然后要求学生通过“自动创建数据库”命令创建一个模板数据库,让学生体会数据库的创建过程。在后面的教学中则主要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完成一个“商贸销售数据库”的制作。根据系统分析的理论将整个商贸销售数据库项目划分为11个子项目,每个子项目都有明确的目标且又安排若干任务。学生通过完成任务的实施过程,学会了Access数据库管理系统主要的操作方法和相关知识。而对于其中比较综合和难度较大的任务更多地需要借助协作学习方式。比如完成窗体的设计子项目时,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小组成员协作完成各个窗体的制作,作业以小组形式提交。
3.对学习效果进行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考核。
学习效果评价指学生通过反思问题的解决过程,相互评价或自我评价,教师适当做出点评,并帮助学生做归纳与总结。学习效果评价既是总结与提高的重要阶段,又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信心与成就感的绝好时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当学生以个人成果(如一个实验报告或是一个功能模块)的形式完成某项任务时,已经建立了自己的认知结构,但还不完善,这时教师需要通过对其学习成果进行展示、交流、讨论、分析、评点,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反馈和评价。另外,学生每独立完成一项任务,都会获得一定的成就感,这时教师的及时表扬与鼓励,可以刺激学习热情与学习兴趣,增强自信,使其在不断地建构与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的同时,也提高自我认识与对自身的评价,让学生在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下不断学习、进步。为了方便进行过程性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我根据每个子项目教学要求从知识、能力、行为等三个方面分项考核,还设计了相应的评价表格(见下表)。
学习结束后,应选取合理的方式对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动手能力进行考核。传统的考核方式一般是单纯的进行笔试或者上机操作。笔试可以较好地考核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但容易造成学生满足于死记硬背一些理论知识;上机考试可以较好地考核学生的动手能力,但又会造成学生简单模仿和死记硬背一些操作步骤。相当一部分教师认为非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只需要动手能力,因此不重视对学生进行相关理论知识的考核。没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做基础,“填鸭式”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会缺乏举一反三和自学能力。因此,采用笔试 上机操作相结合的考核方式才是比较合理的。
(作者单位:广东省轻工业高级技工学校)
参考文献:
[1]徐英俊.“任务驱动”在信息技术课堂上的探索[EB/OL].http://www.wjedu.net.
[2]薛联凤,叶水仙.非计算机专业数据库教学方探析[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2,(2).
[3]靳学辉.数据库原理与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见习编辑朱守锂
关键词:技工;非计算机专业;数据库教学
数据库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应用十分普及,如银行、票务、教学管理、仓储货运系统等。它已成为计算机信息系统和应用系统的基础和核心,也是存储数据、管理信息、共享资源的最先进最常用的技术。现在技工类院校中许多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财会、现代物流管理、电子商务等)都开设了数据库相关课程。但是,由于数据库课程枯燥难学,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对于这类课程通常有一定的畏惧感,觉得难以驾驭和掌握,甚至认为没有必要去学习。因此,如何根据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以及数据库这门课程在技工教育的实际教学情况,合理设置数据库课程的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数据库应用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一直是值得教师探讨的课题。
1.整合教学内容和精心挑选教材。
技工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注重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其课程教学内容的确定必须符合行业与企业的需求。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应综合考虑各专业学生的专业方向、课程基础、实际能力及教学课时数,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取舍与整合。虽然不同行业数据库的应用领域不一样,但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与数据库管理相关的工作主要有:使用数据管理软件、数据处理和数据分析、协助开发应用管理软件等。其中使用管理软件并不需要很专业的数据库知识,但若想要灵活有效地运用数据,通过数据分析从中获取有用信息,还需要数据使用者自身具有一定的数据库知识,能自行实现一些简单的功能如统计、查询等;而在开发数据库应用管理软件过程中,如果协助开发的行业专业人员具备一定的数据库知识,就能在软件需求分析和应用维护阶段较好地与程序开发人员沟通,提高开发效率以及使最终开发出来的软件功能更加完善。所以,针对这些非计算机专业的职业岗位能力要求,数据库课程的教学目标可以适当降低。例如,数据库原理方面只需作常识性介绍,应用主要偏向于库表设计和查询设计,其数据库产品则选择相对容易的Access或SQL Server系统。
教材是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载体。在教材的选择原则上应该突出实用性和针对性。不同专业可以根据专业、课时、学生实际能力等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教材。例如,电子商务专业可选择《电子商务数据库技术》、计算机财会专业则可以选择《Access在财会中的应用》等专业针对性较强的教材。课时较少的专业可选择应用型教材,着重介绍某一种具体的数据库软件产品及其开发技术;而课时较多且将来对数据库有进一步学习和应用要求的专业可选择应用与理论相结合的教材。当然,有时很难找到完全符合自己要求的教材,因为各专业的教学要求及学生都存在着差异。因此,要求教师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应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及专业需要,对教学内容做适当的增加与补充或者删减。
2.建立有效的教学方式和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数据库是一门集理论与实践为一体的课程。为了使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能够较快适应岗位需求,可根据各专业的实际教学目标,采用以基本概念和理论为基础、应用为手段、能力训练为目的的教学方式。同时,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习对象,灵活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协作学习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则能取长补短,收到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1)“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有别于传统教学的新型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提倡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它的主要特点是“任务驱动,注重实践”。 在数据库教学过程中,一般要求学生能根据一个实际需求完成一个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如“教学管理系统” “图书管理系统”等。我们可以把整个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建立看成是一个大的任务,这个大的任务又可以划分成若干个小的模块或任务,随着学习进程分步骤完成。因此,一个数据库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的过程就是不断分解任务、完成任务的过程。
(2)协作学习教学法是指学生以小组或团队为主要学习单位,既有共同的任务,又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教学方法。协作学习是为了在个人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小组讨论、协商,以进一步完成和深化对主体的意义建构。通过这种协作和沟通,学生可以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和解决途径,开阔思路,产生对知识新的认识与理解。综合性强或者难度较大的任务更多地需要借助协作学习方式,例如窗体的设计这一教学任务的实现。
(3)案例教学法,就是以对案例的分析解决为主线,通过对案例中的问题进行分析,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案例,掌握原理和方法,实行科学的教育思想观念的一种教学方式。通过案例教学获得的知识是内化了的知识,是“做中学”,获得自己理解了的能驾驭的知识,它能立即被用到类似教学实践情境中去解决处理类似的疑难教学问题。
例如,笔者在教电子商务专业学生“Access数据库技术”课程时,主要采用了以任务驱动教学法为主,案例教学法、协作学习教学法为辅的教学手段。第一节课教师主要采用案例教学法,向学生展示数据库系统中自带的“罗斯文数据库”案例程序,让学生对数据库应用系统的操作以及数据库这门课程的学习任务有一个感性的认识。然后要求学生通过“自动创建数据库”命令创建一个模板数据库,让学生体会数据库的创建过程。在后面的教学中则主要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完成一个“商贸销售数据库”的制作。根据系统分析的理论将整个商贸销售数据库项目划分为11个子项目,每个子项目都有明确的目标且又安排若干任务。学生通过完成任务的实施过程,学会了Access数据库管理系统主要的操作方法和相关知识。而对于其中比较综合和难度较大的任务更多地需要借助协作学习方式。比如完成窗体的设计子项目时,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小组成员协作完成各个窗体的制作,作业以小组形式提交。
3.对学习效果进行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考核。
学习效果评价指学生通过反思问题的解决过程,相互评价或自我评价,教师适当做出点评,并帮助学生做归纳与总结。学习效果评价既是总结与提高的重要阶段,又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信心与成就感的绝好时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当学生以个人成果(如一个实验报告或是一个功能模块)的形式完成某项任务时,已经建立了自己的认知结构,但还不完善,这时教师需要通过对其学习成果进行展示、交流、讨论、分析、评点,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反馈和评价。另外,学生每独立完成一项任务,都会获得一定的成就感,这时教师的及时表扬与鼓励,可以刺激学习热情与学习兴趣,增强自信,使其在不断地建构与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的同时,也提高自我认识与对自身的评价,让学生在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下不断学习、进步。为了方便进行过程性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我根据每个子项目教学要求从知识、能力、行为等三个方面分项考核,还设计了相应的评价表格(见下表)。
学习结束后,应选取合理的方式对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动手能力进行考核。传统的考核方式一般是单纯的进行笔试或者上机操作。笔试可以较好地考核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但容易造成学生满足于死记硬背一些理论知识;上机考试可以较好地考核学生的动手能力,但又会造成学生简单模仿和死记硬背一些操作步骤。相当一部分教师认为非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只需要动手能力,因此不重视对学生进行相关理论知识的考核。没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做基础,“填鸭式”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会缺乏举一反三和自学能力。因此,采用笔试 上机操作相结合的考核方式才是比较合理的。
(作者单位:广东省轻工业高级技工学校)
参考文献:
[1]徐英俊.“任务驱动”在信息技术课堂上的探索[EB/OL].http://www.wjedu.net.
[2]薛联凤,叶水仙.非计算机专业数据库教学方探析[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2,(2).
[3]靳学辉.数据库原理与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见习编辑朱守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