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与应对极端天气期间,全国各地的中小学在线教育网络平台促进了社会稳定,全力保障了“学生停课不停学,教师停课不停教”。在对学生利用在线教育网络平台进行居家学习的研究中,本文遴选了全国21个省市级重要中小学在线教育网络平台,从基本功能和服务分析的角度梳理出现有的主要栏目及功能,并从实践的角度指出其在应用过程中的不足以及教师在线上教学过程中普遍采用的方式,分析线上线下融合式的“互联网 教育”发展趋势,提出了中小学在线教育网络平台发展建议。
【关键词】在线教育;网络平台;空中课堂
中小学在线教育网络平台概况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促使以互联网技术为核心的线上教学迅猛发展,能够支持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开展在线教育教学实践的网絡平台、软件及各类应用产品层出不穷。2020年5月14日,教育部介绍疫情期间大中小学在线教育有关情况的新闻发布会指出:疫情期间,中小学阶段除国家教育云平台之外,全国还有27个省份开通了省级网络学习平台,为学生居家学习提供托底服务。截至2020年5月11日,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浏览(只观看页面,没打开课程)人次数达到20.73亿,访问(进行了课程播放)人次达到17.11亿[1]。
2021年1月发布的《北京数字学校“空中课堂”保障百万中小学生居家在线学习》报告指出:在2020年4月13日部分年级启动在线学习至4月16日中小学全面进入的4天里,北京数字学校网络平台浏览量达到1993.9万人次,学习人数为291.8万人次,点播学习课程数为449.9万人次。中小学12个年级线上学习全部启动的4月15日当天达到了访问高峰,当天浏览量为843.4万人次,学习人数为114.2万人次。截至2020年7月10日学期结束时,北京数字学校线上课程累计点播学习11.5亿人次,总访问人数3785.3万人次,学习点播8926.4万节次,学习总时长22.4亿分钟。上述数据显示,在线教育网络平台的应用已经成为疫情期间学生在线学习的必要手段和重要工具,满足了中小学生“停课不停学”的基本需求。
2021年1月教育部等五部门发布《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线上教育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充分用好平台资源,服务教师课堂教学、服务学生自主学习、服务农村提高质量、增强师生互动交流[2]。2021年4月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印发《关于推进“互联网 基础教育”的工作方案》中强调:构建学习平台,围绕学生学习过程,开发集成知识图谱、能力图谱、价值图谱的智能化学习引擎;构建教育教学研究平台;实施“教师信息化素养2.0行动计划”,针对教师互联网环境下备课、授课、评价、互动等能力素养短板,构建教育教学研究平台;构建新型开放型学生评价平台,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切实增强精准评价学生能力;构建管理服务平台,为教育行政决策提供教育教学多主体、多场景、多维度实时动态大数据,用于动态监控学校运行、实施扁平化管理,提升教育治理能力[3]。
面对教师与学生对增进交流、提高质量的应用要求;面对学习过程、教学研究、学生评价、管理服务等多场景的实践需求;面对未来线上线下融合式的常态化教育教学发展趋势,中小学在线教育网络平台将如何更好地推进教学方式的深度变革、如何更优质地服务学生的学习、如何更有效地满足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需求,已经成为中小学在线教育网络平台发展亟待解决的重点问题。
中小学在线教育网络平台功能应用分析
1.基本功能和服务分析
近期,我们针对疫情期间北京、浙江、上海、福建、河南、湖北、四川、江苏等全国21个省市级重要中小学在线教育网络平台的功能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大多数网络平台均开办了新闻资讯、资源中心、活动中心、空中课堂、学习空间、教研培训、平台互联、内容搜索、注册登录、操作指南等主要栏目(见表1)。个别网络平台在此基础上还增设了学生管理、网络电视、数据中心、智慧党建、数字教育解决方案等特色功能。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上述栏目中最具影响力的是各省市为“停课不停学”提供的多元化、多角度的“空中课堂”学习资源。在供给方式上,各省市“空中课堂”均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提供了按照课表、年份、学段、年级、教材版本及用途等多种供给方式的课程资源;在供给内容上,各省市及学校“空中课堂”除了国家课程以外,还推出了地方课程与校本特色课程,并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补充了防疫知识、德育教育、影视教育、心理健康、经典阅读、主题班会、安全教育、创客、STEAM、博物馆、名家大师、家庭教育等专题课程内容。其中,北京数字学校网络平台“空中课堂”栏目在提供课程视频资源的同时,还从促进家校协同的需求出发,提供了与课程相匹配的“一课一包”课程资源(主要内容包括教学设计、教学PPT、学习任务单等),为教师教学提供资源和示范,为学生自学提供学习脚手架,为家长提供指导参考依据,可谓是省市“空中课堂”建设中的一大亮点。
2.应用中的难点问题分析
从各省市中小学在线教育网络平台整体栏目功能分析,当前在线教育网络平台更加注重资源的汇聚,充分体现了“群”的概念,最大限度地汇聚了省市级的教育资源,全面地提供了各类资源的数据统计分析,充分提供了教育资讯与政策信息。但当前中小学在线教育网络平台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不同类型用户应用场景缺乏区分。不同类型用户登录后,网络平台推送的功能几乎相同。受无关功能的增加影响,导致使用者不能迅速精准定位到所需求的内容。
二是学生家长用户类型的缺失。学生家长不能及时了解到学生的学习内容、进度、效果等相关信息,无法有效对学生学习进行指导和监护。
三是网络平台操作过于复杂。由于网络平台提供的功能和内容过多,导致信息技术能力不强的教师或者年龄较小的学生在应用过程中不容易掌握有关技能。 四是底层数据不能互联共享。丰富教学资源的汇聚造成网络平台目录深度增加,用户在查找与使用资源过程中的操作繁琐,相同类型数据在不同目录中重复出现。
五是学生学习资源供给方式单一。绝大多数网络平台仅提供了以视频为核心的单一课程学习方式;缺乏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多样态学习方式供给;缺乏适合中小学生开展的在线学习情境设计与线下活动设置。
六是学生学习行为数据量化分析供给不足。网络平台不能提供学生学习行为过程的详细数据跟踪、分析和评价结果,无法为学生提供更为精准的学习建议。
七是部分在线教育平台教学功能使用受限。教学直播、组卷、答疑、投票、问卷、课表、作业、签到及适合移动端使用的APP功能等,受到资金、技术的限制在网络平台中提供的服务效果并不理想。教师开展线上教学的过程中,只能选取其他类型的平台或工具,学生也只有在电脑环境下才能获得最佳的学习体验。
八是网络平台课程资源缺乏分层。现有线上课程资源仅对同一年级课程提供按照年代或教材版本的分类,缺乏同一主题内容对不同能力与兴趣学生的分层学习设计。在实际教学中导致了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的现象出现。
九是网络平台缺乏可持续性升级维护。多数网络平台仅在出现极端天气和疫情等不可抗因素的情况下作为应急系统启动,缺乏必要的日常更新和维护。网络平台部分内容也存在陈旧、断代和缺失的情况,课程资源内容的完整性、系统性差。
3.各类平台的综合应用情况分析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为了弥补网络平台现阶段在实践应用中的不足,教师更多选择了“网络平台 直播平台 各类辅助软件”相互配合的综合应用方式保障教学需求[4]。在本调研的过程中,教师普遍认为网络平台的优势在于异步教学(点播学习),其应用更像是传统课堂数字化,更加注重学习过程中的加速、减慢、重复、停止和跳跃,教师应用网络平台将设计好的课程按照教学计划加以呈现,学生应用网络平台提供的课程内容按照自己的学习步骤进行学习。
直播平台的优势在于同步教学(直播学习),其应用更像是传统课堂网络化,更加注重教与学过程的同步与实时,教师应用直播软件平台向学生传授知识与技能,学生应用直播平台回答教师的提问并向教师提出自己的困惑。
辅助软件的优势在于支持学生监督管理、学情可视化分析、实验虚拟仿真、作业自动批阅与考试测验分析答疑,其应用更像是传统课堂数据化,更加注重教学整个过程中的数据收集、统计和分析,教师应用辅助软件精准地掌握了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应用辅助软件深度理解了所学内容。
中小学在线教育网络平台建设的建议
经过对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北京16个区域在线教育教学案例及上述在线教育网络平台的研究,针对上面出现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建立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保障机制,不断补充完善学生在线学习资源。主要侧重补充大专院校、科普场馆、学校优质特色课程等资源。
二是建立在线教育专项研究奖励制度。鼓励社会各界广泛参与中小学阶段在线教育的研究工作。鼓励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研究机构、广大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人员,开展对网络平台功能、在线课程体系、在线教学工具、在线教学模式及相关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工作。
三是研究建设智能化、精准化、个性化学习辅助系统,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主要侧重记录学习任务、自主模拟测评,签到、课表、投票,作业、作业批改、错题本,自主虚拟实验室,个性化成果展示,个性化评测工具,游戏化学习方式,个性化学习课表等。
四是开展教师在线教育业务能力提升培训。主要侧重对中小学阶段中青年教师开展在线教育教学方法、平台应用、工具使用、课件制作、评价方法、视频编辑等能力提升培训。
五是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减轻教学管理负担。这些技术应用主要侧重教学素材共建共享管理,学生成绩管理,学生信息管理,虚拟班级创建管理,课程创建管理,直播教学,自动化组卷阅卷,答疑讨论,选课等。
六是建立在线教育学历认定机制。主要面向残障学生、心理问题学生、偏远地区学生、选择在家学习的学生及应对不可抗力等情况,开展完全在线课程义务教育阶段学历认证。
七是面向社会公益事业支持开展在线教育帮扶工作。主要侧重残疾人技能培训,残疾儿童社会交流活动,乡村振兴工作等。
总之,未来中小学在线教育网络平台将会向着支持多角色用户登录,实现精准内容推送;完善教师备课资源、学生学习资源,提升K12全过程学习质量;提供多层面学习活动,建立多场景学习空间,构成科学教师研训体系;促进学校与研发企业合作发展,供给多元化测评服务,创设多角度沉浸学习体验的中小学生综合应用网络学习平台发展。
教育公平的加速推进需要优质教育资源的多层次配置。数字化学习资源的迭代研发,科研成果转化的实践应用,个性化内容的有效供给,精准化问题诊断的学习等需求将持续助力中小学在线教育的高速优质发展。
参考文献
教育部. 教育部介绍疫情期间大中小学在线教育有关情况和下一步工作考虑[EB/OL]. http://www.moe.gov.cn/fbh/live/2020/51987/twwd/202005/t20200514_454317.html.2020-05-04/2021-03-08.
教育部. 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线上教育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的意见[EB/OL]. http://www.moe.gov.cn/srcsite/A03/moe_1892/moe_630/201909/t20190930_401825.html.2021-01-20/2021-05-31.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关于推进“互联网 基础教育”的工作方案[EB/OL]. http://jw.beijing.gov.cn/xxgk/zfxxgkml/zfgkzcwj/zwgzdt/202104/t20210428_2375986.html.
陈婧雅. 疫情背景下的中小學在线教学平台类型分析及功能对比[J].课程教学研究,2020(5): 53-60.
【关键词】在线教育;网络平台;空中课堂
中小学在线教育网络平台概况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促使以互联网技术为核心的线上教学迅猛发展,能够支持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开展在线教育教学实践的网絡平台、软件及各类应用产品层出不穷。2020年5月14日,教育部介绍疫情期间大中小学在线教育有关情况的新闻发布会指出:疫情期间,中小学阶段除国家教育云平台之外,全国还有27个省份开通了省级网络学习平台,为学生居家学习提供托底服务。截至2020年5月11日,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浏览(只观看页面,没打开课程)人次数达到20.73亿,访问(进行了课程播放)人次达到17.11亿[1]。
2021年1月发布的《北京数字学校“空中课堂”保障百万中小学生居家在线学习》报告指出:在2020年4月13日部分年级启动在线学习至4月16日中小学全面进入的4天里,北京数字学校网络平台浏览量达到1993.9万人次,学习人数为291.8万人次,点播学习课程数为449.9万人次。中小学12个年级线上学习全部启动的4月15日当天达到了访问高峰,当天浏览量为843.4万人次,学习人数为114.2万人次。截至2020年7月10日学期结束时,北京数字学校线上课程累计点播学习11.5亿人次,总访问人数3785.3万人次,学习点播8926.4万节次,学习总时长22.4亿分钟。上述数据显示,在线教育网络平台的应用已经成为疫情期间学生在线学习的必要手段和重要工具,满足了中小学生“停课不停学”的基本需求。
2021年1月教育部等五部门发布《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线上教育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充分用好平台资源,服务教师课堂教学、服务学生自主学习、服务农村提高质量、增强师生互动交流[2]。2021年4月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印发《关于推进“互联网 基础教育”的工作方案》中强调:构建学习平台,围绕学生学习过程,开发集成知识图谱、能力图谱、价值图谱的智能化学习引擎;构建教育教学研究平台;实施“教师信息化素养2.0行动计划”,针对教师互联网环境下备课、授课、评价、互动等能力素养短板,构建教育教学研究平台;构建新型开放型学生评价平台,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切实增强精准评价学生能力;构建管理服务平台,为教育行政决策提供教育教学多主体、多场景、多维度实时动态大数据,用于动态监控学校运行、实施扁平化管理,提升教育治理能力[3]。
面对教师与学生对增进交流、提高质量的应用要求;面对学习过程、教学研究、学生评价、管理服务等多场景的实践需求;面对未来线上线下融合式的常态化教育教学发展趋势,中小学在线教育网络平台将如何更好地推进教学方式的深度变革、如何更优质地服务学生的学习、如何更有效地满足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需求,已经成为中小学在线教育网络平台发展亟待解决的重点问题。
中小学在线教育网络平台功能应用分析
1.基本功能和服务分析
近期,我们针对疫情期间北京、浙江、上海、福建、河南、湖北、四川、江苏等全国21个省市级重要中小学在线教育网络平台的功能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大多数网络平台均开办了新闻资讯、资源中心、活动中心、空中课堂、学习空间、教研培训、平台互联、内容搜索、注册登录、操作指南等主要栏目(见表1)。个别网络平台在此基础上还增设了学生管理、网络电视、数据中心、智慧党建、数字教育解决方案等特色功能。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上述栏目中最具影响力的是各省市为“停课不停学”提供的多元化、多角度的“空中课堂”学习资源。在供给方式上,各省市“空中课堂”均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提供了按照课表、年份、学段、年级、教材版本及用途等多种供给方式的课程资源;在供给内容上,各省市及学校“空中课堂”除了国家课程以外,还推出了地方课程与校本特色课程,并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补充了防疫知识、德育教育、影视教育、心理健康、经典阅读、主题班会、安全教育、创客、STEAM、博物馆、名家大师、家庭教育等专题课程内容。其中,北京数字学校网络平台“空中课堂”栏目在提供课程视频资源的同时,还从促进家校协同的需求出发,提供了与课程相匹配的“一课一包”课程资源(主要内容包括教学设计、教学PPT、学习任务单等),为教师教学提供资源和示范,为学生自学提供学习脚手架,为家长提供指导参考依据,可谓是省市“空中课堂”建设中的一大亮点。
2.应用中的难点问题分析
从各省市中小学在线教育网络平台整体栏目功能分析,当前在线教育网络平台更加注重资源的汇聚,充分体现了“群”的概念,最大限度地汇聚了省市级的教育资源,全面地提供了各类资源的数据统计分析,充分提供了教育资讯与政策信息。但当前中小学在线教育网络平台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不同类型用户应用场景缺乏区分。不同类型用户登录后,网络平台推送的功能几乎相同。受无关功能的增加影响,导致使用者不能迅速精准定位到所需求的内容。
二是学生家长用户类型的缺失。学生家长不能及时了解到学生的学习内容、进度、效果等相关信息,无法有效对学生学习进行指导和监护。
三是网络平台操作过于复杂。由于网络平台提供的功能和内容过多,导致信息技术能力不强的教师或者年龄较小的学生在应用过程中不容易掌握有关技能。 四是底层数据不能互联共享。丰富教学资源的汇聚造成网络平台目录深度增加,用户在查找与使用资源过程中的操作繁琐,相同类型数据在不同目录中重复出现。
五是学生学习资源供给方式单一。绝大多数网络平台仅提供了以视频为核心的单一课程学习方式;缺乏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多样态学习方式供给;缺乏适合中小学生开展的在线学习情境设计与线下活动设置。
六是学生学习行为数据量化分析供给不足。网络平台不能提供学生学习行为过程的详细数据跟踪、分析和评价结果,无法为学生提供更为精准的学习建议。
七是部分在线教育平台教学功能使用受限。教学直播、组卷、答疑、投票、问卷、课表、作业、签到及适合移动端使用的APP功能等,受到资金、技术的限制在网络平台中提供的服务效果并不理想。教师开展线上教学的过程中,只能选取其他类型的平台或工具,学生也只有在电脑环境下才能获得最佳的学习体验。
八是网络平台课程资源缺乏分层。现有线上课程资源仅对同一年级课程提供按照年代或教材版本的分类,缺乏同一主题内容对不同能力与兴趣学生的分层学习设计。在实际教学中导致了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的现象出现。
九是网络平台缺乏可持续性升级维护。多数网络平台仅在出现极端天气和疫情等不可抗因素的情况下作为应急系统启动,缺乏必要的日常更新和维护。网络平台部分内容也存在陈旧、断代和缺失的情况,课程资源内容的完整性、系统性差。
3.各类平台的综合应用情况分析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为了弥补网络平台现阶段在实践应用中的不足,教师更多选择了“网络平台 直播平台 各类辅助软件”相互配合的综合应用方式保障教学需求[4]。在本调研的过程中,教师普遍认为网络平台的优势在于异步教学(点播学习),其应用更像是传统课堂数字化,更加注重学习过程中的加速、减慢、重复、停止和跳跃,教师应用网络平台将设计好的课程按照教学计划加以呈现,学生应用网络平台提供的课程内容按照自己的学习步骤进行学习。
直播平台的优势在于同步教学(直播学习),其应用更像是传统课堂网络化,更加注重教与学过程的同步与实时,教师应用直播软件平台向学生传授知识与技能,学生应用直播平台回答教师的提问并向教师提出自己的困惑。
辅助软件的优势在于支持学生监督管理、学情可视化分析、实验虚拟仿真、作业自动批阅与考试测验分析答疑,其应用更像是传统课堂数据化,更加注重教学整个过程中的数据收集、统计和分析,教师应用辅助软件精准地掌握了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应用辅助软件深度理解了所学内容。
中小学在线教育网络平台建设的建议
经过对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北京16个区域在线教育教学案例及上述在线教育网络平台的研究,针对上面出现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建立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保障机制,不断补充完善学生在线学习资源。主要侧重补充大专院校、科普场馆、学校优质特色课程等资源。
二是建立在线教育专项研究奖励制度。鼓励社会各界广泛参与中小学阶段在线教育的研究工作。鼓励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研究机构、广大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人员,开展对网络平台功能、在线课程体系、在线教学工具、在线教学模式及相关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工作。
三是研究建设智能化、精准化、个性化学习辅助系统,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主要侧重记录学习任务、自主模拟测评,签到、课表、投票,作业、作业批改、错题本,自主虚拟实验室,个性化成果展示,个性化评测工具,游戏化学习方式,个性化学习课表等。
四是开展教师在线教育业务能力提升培训。主要侧重对中小学阶段中青年教师开展在线教育教学方法、平台应用、工具使用、课件制作、评价方法、视频编辑等能力提升培训。
五是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减轻教学管理负担。这些技术应用主要侧重教学素材共建共享管理,学生成绩管理,学生信息管理,虚拟班级创建管理,课程创建管理,直播教学,自动化组卷阅卷,答疑讨论,选课等。
六是建立在线教育学历认定机制。主要面向残障学生、心理问题学生、偏远地区学生、选择在家学习的学生及应对不可抗力等情况,开展完全在线课程义务教育阶段学历认证。
七是面向社会公益事业支持开展在线教育帮扶工作。主要侧重残疾人技能培训,残疾儿童社会交流活动,乡村振兴工作等。
总之,未来中小学在线教育网络平台将会向着支持多角色用户登录,实现精准内容推送;完善教师备课资源、学生学习资源,提升K12全过程学习质量;提供多层面学习活动,建立多场景学习空间,构成科学教师研训体系;促进学校与研发企业合作发展,供给多元化测评服务,创设多角度沉浸学习体验的中小学生综合应用网络学习平台发展。
教育公平的加速推进需要优质教育资源的多层次配置。数字化学习资源的迭代研发,科研成果转化的实践应用,个性化内容的有效供给,精准化问题诊断的学习等需求将持续助力中小学在线教育的高速优质发展。
参考文献
教育部. 教育部介绍疫情期间大中小学在线教育有关情况和下一步工作考虑[EB/OL]. http://www.moe.gov.cn/fbh/live/2020/51987/twwd/202005/t20200514_454317.html.2020-05-04/2021-03-08.
教育部. 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线上教育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的意见[EB/OL]. http://www.moe.gov.cn/srcsite/A03/moe_1892/moe_630/201909/t20190930_401825.html.2021-01-20/2021-05-31.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关于推进“互联网 基础教育”的工作方案[EB/OL]. http://jw.beijing.gov.cn/xxgk/zfxxgkml/zfgkzcwj/zwgzdt/202104/t20210428_2375986.html.
陈婧雅. 疫情背景下的中小學在线教学平台类型分析及功能对比[J].课程教学研究,2020(5): 5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