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有张爱玲,故有“张迷”。
“张迷”爱张爱玲,往往爱屋及乌,做出许多出乎预料的事情。有人爱她作品的情调,有人爱她本人的风格,有人效仿她的作品,有人模仿她的为人,有人痴迷于她笔下的人物,有人专门研究她的衣饰、饮食、住行、恋爱、交友,甚至她丢出来的垃圾。有人为了她死去,有人为她陷入官司,有人靠她成名,有人因她成为笑柄……来自各个层面的“张迷”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世间一切只要和张爱玲有關,便都是好”。
“张迷”之中,约可分为专业类和非专业类,专业类又可分为见过面的和没有见过面的,没有见过面的又可分为有书信往来的和没有书信往来的。张爱玲并非不知道“张迷”的存在,有些“张迷”只是静静地喜欢她,有些“张迷”则要找上门来务求一见,见与不见,倒是一切随缘。事实上,哪些人真正懂她,张爱玲也未必能够分得清楚,或许她只是选择了其中之一二见了面,而这一二遂成为幸运者,他们带出来的信息又再次激发了众多“张迷”们的想象,如此代代无穷已。尽管“张迷”的存在不是张爱玲的个人选择,有的甚至给她的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困扰,但是,迷者自迷,迷在其中,这一切已经和张爱玲本人关系不大。
“张迷”之中,首推被称为“超级张迷”的评论家水晶。水晶原名杨沂,江苏南通人,生于1935年,15岁去台湾,于台大外文系毕业后从事过各种职业,到南洋教过书、当过翻译,32岁时到美国读比较文学硕士,学成后在加州大学任教。杨沂在台湾大学读书时就很崇拜张爱玲,可以大段背诵张爱玲的小说,1970年9月到伯克莱大学进修,终于有机会接近张爱玲,但他的求见直到9个月后才终于如愿以偿。这次会面从晚上七点半开始,居然持续了整整七个小时!这样长时间的交谈不要说是张爱玲,就算是对水晶而言,也极为难得。谈话结束的时候已是次日凌晨两点半钟,临别前,张爱玲将附有亲笔签名的《怨女》英文本赠予水晶,正如张爱玲所言:这样的谈话,十年大概才能一次!她还说,朋友间会面,有时终身才得一次。后来,水晶将这次见面的经过写成了长文《蝉——夜访张爱玲》,发表在台湾的《中国时报》,让一众“张迷”窥见了张爱玲隐居生活的真相,大大满足了“张迷”们的好奇和仰慕之心。但是,数十年之后的1985年,就在张爱玲罹患皮肤病治疗期间,水晶又在《中国时报》发表一篇短文《张爱玲病了!》,这篇文章无意间得罪了张爱玲,水晶被摒于“张门”之外,永久地失去了“看张”的资格。
其次,则是“爱死了张爱玲”的唐文标。所有“张迷”都不能否认大侠唐文标为张爱玲研究做出的贡献,他是“张爱玲热”的推动者,早在香港读中学时就嗜爱张爱玲的小说,1937年决定研究张爱玲。唐文标穷一生之力主编的《张爱玲资料大全集》是所有张爱玲研究者都想借阅的宝典,该书由时报出版公司出版,16开本,近400页,包括照片图片、佚文残稿、访问座谈、评介和杂碎等五大部分。但是,远在美国的张爱玲看到书后很生气,认为这部书侵犯了她的著作权,便委请皇冠代为处理此事。后来时报出版停止发行《张爱玲资料大全集》,总经理柯元馨打电话给当时住在台中的唐文标,说如果仓库里的400本书他不要的话,就准备销毁。唐文标当然不能坐视研究心血被销毁,于是一趟又一趟地往自家楼上搬运书籍,结果引发鼻咽癌伤口破裂出血,于1985年以49岁之龄往生。
再者,还有唯一例外的“张迷”於梨华。1969年,张爱玲前往波士顿参加“亚洲年会”,其间与夏志清、庄信正、於梨华共进午餐。不久之后,於梨华邀请张爱玲到加州大学做演讲,她不但爽快地答应了,而且在演讲之后还和於梨华一起到学校的咖啡室小坐聊天。据说演讲完毕的那天,张爱玲还要坐飞机返回波士顿,所以,这平生仅有的一次例外幸运地降临到於梨华身上。於梨华后来说,走下飞机的张爱玲穿着一件暗灰色的薄呢裙装,肩搭一条紫红丝巾,没有戴眼镜,想必是戴有隐形眼镜,所以看人的时候半抬下巴,半垂眼睑,於梨华不觉得张爱玲好看,但不得不承认“她的模样确是独一无二”。张爱玲那天的演讲题目是《奇异的西方:从一个未经驯化者的角度》,英文发音字正腔圆,回答问题也很简明扼要,整个过程神态怡然,约定的时间一到即走下台来。结束后,张爱玲婉言谢绝了比较文学系为她准备的茶点,和於梨华一起来到学校附近的小咖啡室,要了一杯香草冰激凌苏打,於梨华永远不会忘记她那露齿一笑的孩童一般的神情……
此外,精诚所至的约稿者苏伟贞也是“张迷”的重要一员。苏伟贞原本就是著名的“张腔作家”,以《红颜已老》《陪他一段》等饮誉台湾文坛,她还是名副其实的张爱玲研究专家,著有《孤岛张爱玲:追踪张爱玲香港时期(1952-1955)小说》《描红:台湾张派作家世代论》《鱼往雁返:张爱玲的书信因缘》等,并主编《张爱玲的世界:续编》,可谓张爱玲的“铁粉”之一。她与张爱玲的通信始于1985年底担任台湾《联合报》副刊编辑之时,至1995年张爱玲去世,10年之中共收到张爱玲亲笔信12封。苏伟贞回忆1988年第一次收到张爱玲来信的时候,痖弦先生手拿信件踱到她桌边说:“张爱玲来信了。”苏伟贞没反应过来,只淡淡地哦了一声,痖弦诧笑道:“张爱玲啊!”他认出了信封上有张爱玲的英文落款,苏伟贞这才开始急急慌慌地拆封,痖弦还在边上提醒:“仔细点,连信封都得保持完整,这值得收藏。”
谈论“张迷”,还必须说到因“一举成名”而毁誉参半、张爱玲曾经的邻居戴文采。据说,戴文采从19岁起就崇拜张爱玲,刻意学习张爱玲的文笔。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得到了张爱玲的地址,就写信寄过去,希望能够拜访张爱玲,但没有任何回音。1988年秋,戴文采与《联合报》副刊主编、诗人痖弦约定,前去采访张爱玲,她找到了张爱玲住的公寓,并向管理员提出要租住张爱玲隔壁的房间,她并不想打扰张爱玲,只想悄悄地见张爱玲一面。自从1972年水晶在《中国时报》发表《蝉——夜访张爱玲》之后,16年间再无人能面对面采访到张爱玲。也多亏了戴文采的“卧底”行动,世人才得以了解张爱玲晚年生活的真实一面:“她真瘦,顶重略过80磅。生得长手长脚,骨架却极细窄,穿着一件白颜色衬衫,亮如洛佳水海岸的蓝裙子,女学生般把衬衫扎进裙腰里,腰上打了无数碎细褶,像只收口的软手袋。因为太瘦,衬衫肩头以及裙摆的褶线始终撑不圆,笔直的线条使瘦长多了不可轻侮。午后的阳光邓肯式在雪洞般墙上裸舞,但她正巧站在暗处,看不出衬衫白底上是不是印有小花,只觉得她皮肤很白,头发剪短了烫出大鬈发花,发花没有用流行的挑子挑松,一丝不苟地开出一朵一朵像黑颜色的绣球花。”戴文采还注意到:“她弯腰的姿势极隽逸,因为身体太像两片薄叶子贴在一起,即使前倾着上半身,仍毫无下坠之势,整个人成了飘落两字。远远看去,她走路的时候像一卷细龙卷风,低着头,仿佛大难将至,仓皇赶路。”就这样看一眼就走,戴文采很不甘心,冲动之下,把垃圾桶里张爱玲刚丢下的全部纸袋用树枝勾了上来。接下来,戴文采对这些废弃物做了一番分析和研究,并写下了洋洋万言的采访记《我的邻居张爱玲》。但《联合报》断然拒绝了这篇“翻垃圾”的稿件,戴文采又转给《中国时报》,同样被拒绝发表。后来,戴文采只好另找发表途径,还将其收入自己的文集,“戴文采”这个名字也因其非比寻常的举动,永远留在张爱玲研究史中。然而,在“祖师奶奶”百年诞辰即将来临之际,才华横溢的戴文采却以64岁之英年于2020年8月1日在洛杉矶遽然过世,不能不令人震惊和感喟。 最后,不得不特别说一下张爱玲的“文学知己”夏志清。显然,“张迷”这称号并不适合他,他是张爱玲的文学伯乐。事实上,他不仅是真正意义上的“张迷”,还是“张学”的鼻祖,正因为夏志清对张爱玲作品的激赏,世人才重新发现和认识了张爱玲。同样,出于对张爱玲绝世才华的叹服,后人也更钦佩夏志清的眼光犀利,见解独到。张爱玲和夏志清的交往构成了中国现代文学史跨越时空的传奇,互相成就了一段文坛佳话,换句话说,如果没有夏志清的发现和推介,张爱玲在20世纪后半期文学史上的价值将难以想象,反过来,如果不是因为独树一帜的张爱玲研究,夏志清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史上的意义也还有待斟酌。
据夏志清回忆,他和张爱玲一共见过五次面。第一次是在上海,同学章珍英开派对,他听她演讲,然后是在华盛顿开会时,他和兄长夏济安一起见过张爱玲,再之后张爱玲在纽约住过两个月,其间他们见过两次,最后一次见面则是在波士顿。尽管相见次数有限,但张爱玲与夏志清保持了终生的书信联系。2013年,即夏志清去世这年的3月,由他编著的《张爱玲给我的信件》在台北联合文学出版社出版,简体字版随后于2014年由长江文艺出版社正式出版,成为继庄信正《张爱玲庄信正通信集》、苏伟贞《长镜头下的张爱玲》之后,“张迷”们能读到的第三本关于“祖师奶奶”的书信集。118封张爱玲来信展现了两人从1963年到1994年30多年的交往记录,同时也连接起张爱玲从华盛顿、俄亥俄州牛津、曼哈顿、麻州康桥、加州柏克莱和洛杉矶丝丝缕缕的美国生活轨迹。
1995年5月2日,也即张爱玲去世前四个月,她给夏志清写了一封两页的长信,这封信夹在一张精美的卡片里,卡片正反面都是黑色,正面是一个华丽的金色镜框图案,配有淡紫色的丝带,并装饰五颗垂珠。张爱玲一年前就看中了这张卡片,还说能够代表她最喜欢的一切。卡片内写着:“给志清王洞自珍 爱玲”。信里不仅谈到了她每天生活的繁琐艰难,还流露出时日无多的紧迫感,甚至说:“无论如何这封信要寄出,不能再等了。”在信的结尾她一如既往地问候夏志清的妻女,却有些突兀地提起自珍最爱吃的洋芋沙拉和夏志清只爱吃西瓜的细节,真是神来之笔,令人惊奇。但无论是卡片的设计,还是信中的告白、有意无意地暗语和问候,都仿佛是张爱玲向这个给她以文学新生的朋友的最后告别。
张爱玲对夏志清的客气,是真正的尊重,他明了她一切的自责,这是真正的相知。热情的敷衍和频繁的交往固然可以进一步拉近他们的距离,但那已经不是真实的张爱玲,她更愿意和朋友保持一定的疏离,从而拥有独立完整的自我。纵观张爱玲的一生,她对待人际关系时往往清坚决绝,结果也都一别两清,但和夏志清之间的友情却是平和长久,这当然离不开夏志清的古道热肠、坦然天真,但也和张爱玲有意保持朋友间的适当距离有密切关系。夏志清曾在《超人才华,绝世凄凉——悼张爱玲》中说:“她晚年的生活给我绝世凄凉的感觉,但她超人的才华文章,也一定是会流芳百世的。”从始至终,夏志清对张爱玲的激赏没有丝毫变更,果然不愧为张爱玲的文学知己。
张爱玲一生不喜与人交游,尤其是晚年,刻意规避与社会的联系。作为鼎鼎大名的女作家,想彻底斩断与世人的联系,谈何容易?在张爱玲极其精简的文人交往中,有胡适这样的文学导师,有夏济安、夏志清昆仲这样的学界知己,也有周瘦鹃、柯灵这样的文坛伯乐,此外还有古道热肠、慷慨好义的朋友,如香港的宋淇、台湾的王祯和、美国的庄信正和林式同。检视张爱玲的朋友圈,会发现和她保持着较为长久、稳定关系的人,大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以文会友的编辑、出版界的朋友;一类则是文学上的知己。他们的年龄长幼不一,有的是她的师长,有的是她的同龄人,有的则是她的晚辈后进,他们见面寥寥,以简洁的书信往来维持友谊。尽管张爱玲性格孤绝,不近人情,却得到这些非亲非故的友人倾心倾力地关心和照顾,可见这个“寒咝咝”的世界對她也算不薄。
如今,张爱玲离世已经整整25年,2020年更被“张迷”们称为“爱玲爱玲年”,人们对她的尊崇和怀念通过各种方式表现出来,她在世的恩恩怨怨也被后来人一而再再而三地发掘。无论是“张迷”“张腔”还是“张学”,都不得不惊叹“张爱玲神话”的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和她所留下的重重谜团,张爱玲的新作频频出土,旧作大量改编为影视作品,辄一上映则引起热潮,这个已经过世的作家依然在制造着一波又一波的文字传奇。
有人认为,张爱玲生前的闭门谢客和幽居生活都是她一手导演的戏剧,而所有的孤标傲世、特立独行、神秘怪癖等行为举止只是为了调足后人的胃口。甚至有人认为,她遗留下来的那些书信、遗作也不过是一场又一场文字演出,都是为了在未来制造另一个张爱玲传奇——这也未免太夸大和神话了张爱玲。
她只是世间一个平凡的女子,但比别人更多地品尝了人世的酸辛,比别人更多地彻悟了世事的无常,比别人更多了些敏锐和犀利,更多了天生的才华和坚持的勇气。传奇之所以成为传奇,只因为人们生活的时代太过于贫乏,贫乏时代的人们无所作为,只好不断地制造神话和放大传奇。而张爱玲,只是张爱玲,她遵循着内心深处的声音,以超乎寻常的理性和毅力、依照自我主体的意愿完成了独立、自由、富有尊严的一生,她以千山独行的孤绝身姿勾勒出神秘的人生弧度,虽没有月映万川的辽阔,却有惊鸿照影的震撼。人们在她惊心而有情的文字中不仅读到了属于她自己的前尘后事,也读出了每个人自己的前世今生。
(作者单位:江苏师范大学)
“张迷”爱张爱玲,往往爱屋及乌,做出许多出乎预料的事情。有人爱她作品的情调,有人爱她本人的风格,有人效仿她的作品,有人模仿她的为人,有人痴迷于她笔下的人物,有人专门研究她的衣饰、饮食、住行、恋爱、交友,甚至她丢出来的垃圾。有人为了她死去,有人为她陷入官司,有人靠她成名,有人因她成为笑柄……来自各个层面的“张迷”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世间一切只要和张爱玲有關,便都是好”。
“张迷”之中,约可分为专业类和非专业类,专业类又可分为见过面的和没有见过面的,没有见过面的又可分为有书信往来的和没有书信往来的。张爱玲并非不知道“张迷”的存在,有些“张迷”只是静静地喜欢她,有些“张迷”则要找上门来务求一见,见与不见,倒是一切随缘。事实上,哪些人真正懂她,张爱玲也未必能够分得清楚,或许她只是选择了其中之一二见了面,而这一二遂成为幸运者,他们带出来的信息又再次激发了众多“张迷”们的想象,如此代代无穷已。尽管“张迷”的存在不是张爱玲的个人选择,有的甚至给她的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困扰,但是,迷者自迷,迷在其中,这一切已经和张爱玲本人关系不大。
“张迷”之中,首推被称为“超级张迷”的评论家水晶。水晶原名杨沂,江苏南通人,生于1935年,15岁去台湾,于台大外文系毕业后从事过各种职业,到南洋教过书、当过翻译,32岁时到美国读比较文学硕士,学成后在加州大学任教。杨沂在台湾大学读书时就很崇拜张爱玲,可以大段背诵张爱玲的小说,1970年9月到伯克莱大学进修,终于有机会接近张爱玲,但他的求见直到9个月后才终于如愿以偿。这次会面从晚上七点半开始,居然持续了整整七个小时!这样长时间的交谈不要说是张爱玲,就算是对水晶而言,也极为难得。谈话结束的时候已是次日凌晨两点半钟,临别前,张爱玲将附有亲笔签名的《怨女》英文本赠予水晶,正如张爱玲所言:这样的谈话,十年大概才能一次!她还说,朋友间会面,有时终身才得一次。后来,水晶将这次见面的经过写成了长文《蝉——夜访张爱玲》,发表在台湾的《中国时报》,让一众“张迷”窥见了张爱玲隐居生活的真相,大大满足了“张迷”们的好奇和仰慕之心。但是,数十年之后的1985年,就在张爱玲罹患皮肤病治疗期间,水晶又在《中国时报》发表一篇短文《张爱玲病了!》,这篇文章无意间得罪了张爱玲,水晶被摒于“张门”之外,永久地失去了“看张”的资格。
其次,则是“爱死了张爱玲”的唐文标。所有“张迷”都不能否认大侠唐文标为张爱玲研究做出的贡献,他是“张爱玲热”的推动者,早在香港读中学时就嗜爱张爱玲的小说,1937年决定研究张爱玲。唐文标穷一生之力主编的《张爱玲资料大全集》是所有张爱玲研究者都想借阅的宝典,该书由时报出版公司出版,16开本,近400页,包括照片图片、佚文残稿、访问座谈、评介和杂碎等五大部分。但是,远在美国的张爱玲看到书后很生气,认为这部书侵犯了她的著作权,便委请皇冠代为处理此事。后来时报出版停止发行《张爱玲资料大全集》,总经理柯元馨打电话给当时住在台中的唐文标,说如果仓库里的400本书他不要的话,就准备销毁。唐文标当然不能坐视研究心血被销毁,于是一趟又一趟地往自家楼上搬运书籍,结果引发鼻咽癌伤口破裂出血,于1985年以49岁之龄往生。
再者,还有唯一例外的“张迷”於梨华。1969年,张爱玲前往波士顿参加“亚洲年会”,其间与夏志清、庄信正、於梨华共进午餐。不久之后,於梨华邀请张爱玲到加州大学做演讲,她不但爽快地答应了,而且在演讲之后还和於梨华一起到学校的咖啡室小坐聊天。据说演讲完毕的那天,张爱玲还要坐飞机返回波士顿,所以,这平生仅有的一次例外幸运地降临到於梨华身上。於梨华后来说,走下飞机的张爱玲穿着一件暗灰色的薄呢裙装,肩搭一条紫红丝巾,没有戴眼镜,想必是戴有隐形眼镜,所以看人的时候半抬下巴,半垂眼睑,於梨华不觉得张爱玲好看,但不得不承认“她的模样确是独一无二”。张爱玲那天的演讲题目是《奇异的西方:从一个未经驯化者的角度》,英文发音字正腔圆,回答问题也很简明扼要,整个过程神态怡然,约定的时间一到即走下台来。结束后,张爱玲婉言谢绝了比较文学系为她准备的茶点,和於梨华一起来到学校附近的小咖啡室,要了一杯香草冰激凌苏打,於梨华永远不会忘记她那露齿一笑的孩童一般的神情……
此外,精诚所至的约稿者苏伟贞也是“张迷”的重要一员。苏伟贞原本就是著名的“张腔作家”,以《红颜已老》《陪他一段》等饮誉台湾文坛,她还是名副其实的张爱玲研究专家,著有《孤岛张爱玲:追踪张爱玲香港时期(1952-1955)小说》《描红:台湾张派作家世代论》《鱼往雁返:张爱玲的书信因缘》等,并主编《张爱玲的世界:续编》,可谓张爱玲的“铁粉”之一。她与张爱玲的通信始于1985年底担任台湾《联合报》副刊编辑之时,至1995年张爱玲去世,10年之中共收到张爱玲亲笔信12封。苏伟贞回忆1988年第一次收到张爱玲来信的时候,痖弦先生手拿信件踱到她桌边说:“张爱玲来信了。”苏伟贞没反应过来,只淡淡地哦了一声,痖弦诧笑道:“张爱玲啊!”他认出了信封上有张爱玲的英文落款,苏伟贞这才开始急急慌慌地拆封,痖弦还在边上提醒:“仔细点,连信封都得保持完整,这值得收藏。”
谈论“张迷”,还必须说到因“一举成名”而毁誉参半、张爱玲曾经的邻居戴文采。据说,戴文采从19岁起就崇拜张爱玲,刻意学习张爱玲的文笔。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得到了张爱玲的地址,就写信寄过去,希望能够拜访张爱玲,但没有任何回音。1988年秋,戴文采与《联合报》副刊主编、诗人痖弦约定,前去采访张爱玲,她找到了张爱玲住的公寓,并向管理员提出要租住张爱玲隔壁的房间,她并不想打扰张爱玲,只想悄悄地见张爱玲一面。自从1972年水晶在《中国时报》发表《蝉——夜访张爱玲》之后,16年间再无人能面对面采访到张爱玲。也多亏了戴文采的“卧底”行动,世人才得以了解张爱玲晚年生活的真实一面:“她真瘦,顶重略过80磅。生得长手长脚,骨架却极细窄,穿着一件白颜色衬衫,亮如洛佳水海岸的蓝裙子,女学生般把衬衫扎进裙腰里,腰上打了无数碎细褶,像只收口的软手袋。因为太瘦,衬衫肩头以及裙摆的褶线始终撑不圆,笔直的线条使瘦长多了不可轻侮。午后的阳光邓肯式在雪洞般墙上裸舞,但她正巧站在暗处,看不出衬衫白底上是不是印有小花,只觉得她皮肤很白,头发剪短了烫出大鬈发花,发花没有用流行的挑子挑松,一丝不苟地开出一朵一朵像黑颜色的绣球花。”戴文采还注意到:“她弯腰的姿势极隽逸,因为身体太像两片薄叶子贴在一起,即使前倾着上半身,仍毫无下坠之势,整个人成了飘落两字。远远看去,她走路的时候像一卷细龙卷风,低着头,仿佛大难将至,仓皇赶路。”就这样看一眼就走,戴文采很不甘心,冲动之下,把垃圾桶里张爱玲刚丢下的全部纸袋用树枝勾了上来。接下来,戴文采对这些废弃物做了一番分析和研究,并写下了洋洋万言的采访记《我的邻居张爱玲》。但《联合报》断然拒绝了这篇“翻垃圾”的稿件,戴文采又转给《中国时报》,同样被拒绝发表。后来,戴文采只好另找发表途径,还将其收入自己的文集,“戴文采”这个名字也因其非比寻常的举动,永远留在张爱玲研究史中。然而,在“祖师奶奶”百年诞辰即将来临之际,才华横溢的戴文采却以64岁之英年于2020年8月1日在洛杉矶遽然过世,不能不令人震惊和感喟。 最后,不得不特别说一下张爱玲的“文学知己”夏志清。显然,“张迷”这称号并不适合他,他是张爱玲的文学伯乐。事实上,他不仅是真正意义上的“张迷”,还是“张学”的鼻祖,正因为夏志清对张爱玲作品的激赏,世人才重新发现和认识了张爱玲。同样,出于对张爱玲绝世才华的叹服,后人也更钦佩夏志清的眼光犀利,见解独到。张爱玲和夏志清的交往构成了中国现代文学史跨越时空的传奇,互相成就了一段文坛佳话,换句话说,如果没有夏志清的发现和推介,张爱玲在20世纪后半期文学史上的价值将难以想象,反过来,如果不是因为独树一帜的张爱玲研究,夏志清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史上的意义也还有待斟酌。
据夏志清回忆,他和张爱玲一共见过五次面。第一次是在上海,同学章珍英开派对,他听她演讲,然后是在华盛顿开会时,他和兄长夏济安一起见过张爱玲,再之后张爱玲在纽约住过两个月,其间他们见过两次,最后一次见面则是在波士顿。尽管相见次数有限,但张爱玲与夏志清保持了终生的书信联系。2013年,即夏志清去世这年的3月,由他编著的《张爱玲给我的信件》在台北联合文学出版社出版,简体字版随后于2014年由长江文艺出版社正式出版,成为继庄信正《张爱玲庄信正通信集》、苏伟贞《长镜头下的张爱玲》之后,“张迷”们能读到的第三本关于“祖师奶奶”的书信集。118封张爱玲来信展现了两人从1963年到1994年30多年的交往记录,同时也连接起张爱玲从华盛顿、俄亥俄州牛津、曼哈顿、麻州康桥、加州柏克莱和洛杉矶丝丝缕缕的美国生活轨迹。
1995年5月2日,也即张爱玲去世前四个月,她给夏志清写了一封两页的长信,这封信夹在一张精美的卡片里,卡片正反面都是黑色,正面是一个华丽的金色镜框图案,配有淡紫色的丝带,并装饰五颗垂珠。张爱玲一年前就看中了这张卡片,还说能够代表她最喜欢的一切。卡片内写着:“给志清王洞自珍 爱玲”。信里不仅谈到了她每天生活的繁琐艰难,还流露出时日无多的紧迫感,甚至说:“无论如何这封信要寄出,不能再等了。”在信的结尾她一如既往地问候夏志清的妻女,却有些突兀地提起自珍最爱吃的洋芋沙拉和夏志清只爱吃西瓜的细节,真是神来之笔,令人惊奇。但无论是卡片的设计,还是信中的告白、有意无意地暗语和问候,都仿佛是张爱玲向这个给她以文学新生的朋友的最后告别。
张爱玲对夏志清的客气,是真正的尊重,他明了她一切的自责,这是真正的相知。热情的敷衍和频繁的交往固然可以进一步拉近他们的距离,但那已经不是真实的张爱玲,她更愿意和朋友保持一定的疏离,从而拥有独立完整的自我。纵观张爱玲的一生,她对待人际关系时往往清坚决绝,结果也都一别两清,但和夏志清之间的友情却是平和长久,这当然离不开夏志清的古道热肠、坦然天真,但也和张爱玲有意保持朋友间的适当距离有密切关系。夏志清曾在《超人才华,绝世凄凉——悼张爱玲》中说:“她晚年的生活给我绝世凄凉的感觉,但她超人的才华文章,也一定是会流芳百世的。”从始至终,夏志清对张爱玲的激赏没有丝毫变更,果然不愧为张爱玲的文学知己。
张爱玲一生不喜与人交游,尤其是晚年,刻意规避与社会的联系。作为鼎鼎大名的女作家,想彻底斩断与世人的联系,谈何容易?在张爱玲极其精简的文人交往中,有胡适这样的文学导师,有夏济安、夏志清昆仲这样的学界知己,也有周瘦鹃、柯灵这样的文坛伯乐,此外还有古道热肠、慷慨好义的朋友,如香港的宋淇、台湾的王祯和、美国的庄信正和林式同。检视张爱玲的朋友圈,会发现和她保持着较为长久、稳定关系的人,大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以文会友的编辑、出版界的朋友;一类则是文学上的知己。他们的年龄长幼不一,有的是她的师长,有的是她的同龄人,有的则是她的晚辈后进,他们见面寥寥,以简洁的书信往来维持友谊。尽管张爱玲性格孤绝,不近人情,却得到这些非亲非故的友人倾心倾力地关心和照顾,可见这个“寒咝咝”的世界對她也算不薄。
如今,张爱玲离世已经整整25年,2020年更被“张迷”们称为“爱玲爱玲年”,人们对她的尊崇和怀念通过各种方式表现出来,她在世的恩恩怨怨也被后来人一而再再而三地发掘。无论是“张迷”“张腔”还是“张学”,都不得不惊叹“张爱玲神话”的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和她所留下的重重谜团,张爱玲的新作频频出土,旧作大量改编为影视作品,辄一上映则引起热潮,这个已经过世的作家依然在制造着一波又一波的文字传奇。
有人认为,张爱玲生前的闭门谢客和幽居生活都是她一手导演的戏剧,而所有的孤标傲世、特立独行、神秘怪癖等行为举止只是为了调足后人的胃口。甚至有人认为,她遗留下来的那些书信、遗作也不过是一场又一场文字演出,都是为了在未来制造另一个张爱玲传奇——这也未免太夸大和神话了张爱玲。
她只是世间一个平凡的女子,但比别人更多地品尝了人世的酸辛,比别人更多地彻悟了世事的无常,比别人更多了些敏锐和犀利,更多了天生的才华和坚持的勇气。传奇之所以成为传奇,只因为人们生活的时代太过于贫乏,贫乏时代的人们无所作为,只好不断地制造神话和放大传奇。而张爱玲,只是张爱玲,她遵循着内心深处的声音,以超乎寻常的理性和毅力、依照自我主体的意愿完成了独立、自由、富有尊严的一生,她以千山独行的孤绝身姿勾勒出神秘的人生弧度,虽没有月映万川的辽阔,却有惊鸿照影的震撼。人们在她惊心而有情的文字中不仅读到了属于她自己的前尘后事,也读出了每个人自己的前世今生。
(作者单位:江苏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