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知·自觉·自然

来源 :粤海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xiaol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3年,著名音乐家金湘、赵宋光、乔建中、谢嘉幸首次提出“新世纪中华乐派”的建构,同年9月召开了“新世纪中华乐派‘四人谈’”会议,统一了对这一提法的认识。2006年8月举行了“匠哲雅集”,就“乐派”“走出西方”的问题展开讨论。2010年12月在第三届“新世纪中华乐派论坛”上对“乐派”的使命及典型作品的风格问题进行探讨。2014年围绕金湘的创作开展了第四届“新世纪中华乐派论坛”。
  “新世纪中华乐派”是针对外国音乐而提出的,虽然这一提法目前在音乐界尚有不同的看法和争论,但赵宋光作为“新世纪中华乐派”的发起人之一,其在理论建构过程中,既纵观于历史,又驻足当下,更是展望未来,对“乐派”进行了系统探设。他既有形而上的建构,又有形而下的实践。在对赵宋光有关思想的梳理过程中,笔者认为,其关于“新世纪中华乐派”的理论建构,可总结为自知、自觉、自然三个方面。
  一、自知
  在建构“新世纪中华乐派”过程中,按韩锺恩的话说即是,必须要有“自知之明”。《老子》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自知是对自己的认识,是使自己明朗的必要前提。而对个体的认知,必然要求将自己放入历史的长流中进行回顾。站在历史的角度讲,对“新世纪中华乐派”这一概念的“自知”分为“根”与“流”两方面。
  从“根”方面看,既是称为“新世纪中华乐派”,自然离不开中华文化,离不开中国传统音乐,“四人谈”认为“乐派”的构建须依附历史文化背景。赵宋光重视中华音乐文化的脉搏,“以中华文化为代表的东方音乐文化的源远流长,方兴未艾”。中华民族音乐文化不论何时,都是中华儿女音乐得以生长的动力,因此,赵宋光对于民族音乐的采集、研究工作常给予高度关注。他在《举起中华乐派的大旗——致金湘》中称金湘为“二十世纪中华乐派的嫡亲传人”,认为他音乐艺术观的隐秘内核是民族根、民族魂,而这都得益于他的民间音乐考察历程。中华文化浓厚的积淀是他创作的不尽源泉。扎根于中华文化这一观点在学界达成广泛共识。在第三届“新世纪中华乐派论坛”上,唐朴林曾说:“国家、民族无母则衰,文化、音乐无母则亡。”作为中国人,如若不扎根于自己生长的这片土地上的文化,而对西方音乐及文化亦步亦趋,就只能永远在西方之后,只能落后于西方(这里所指的并不是“西方中心主义”)。离开自己的文化,创作出的音乐必然像盖亚离开了大地之母,能量得不到补充,最终只会灭亡。因此,在文化交流大潮中,作曲家应该明确自己的文化定位,在中西文化“互体互用”之时,不能斩断中华文化之根,对中华上千年的音乐文化熟视无睹,而一味追求西方“高大上”的音乐。
  那么,“新世纪中华乐派”有何界限?这难免会引起人们的诘问,什么样的作品可包容在“新世纪中华乐派”之内?难道“乐派”中只是民间传统音乐吗?当然不是。赵宋光的回答是“‘中华’不仅是民族概念,更是文化概念。遍布世界各地的华人,凡固守中华文化的群落,都正在对中华文化的建设做出贡献,也都有权以传承历史积淀的音乐文化,融入中华乐派之中。”[1] 他的眼光是开阔的、胸怀是宽广的,他眼中的“乐派”既非固守民间传统音乐,也非“乐派”那种政治化、专业化、学究性的,仅限于中国音乐资源、中国艺术风格、中国艺术家的概念,而是海纳百川的文化概念,只要是為中华文化做贡献的,都应包含在内。放眼国内外与中华文化有关的优秀音乐作品,无一是完全脱离中华传统音乐文化元素的。国内有张小夫的电子音乐《不同空间的对话》《山鬼》等,华人作品有周文中的《流泉》、谭盾的《风雅颂》《卧虎藏龙》,它们或是音乐元素或是音乐结构,都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中。
  从“流”方面看,由于“乐派”的定义是限定在“新世纪”内的,这毋庸置疑就引发我们追溯“旧世纪”里发生了什么。在首届“新世纪中华乐派‘大家谈’”上,金湘曾回顾近代以来中国音乐的发展,从20世纪初以来中国经历了四次“西学东渐”。19世纪末起,康有为等知识分子觉悟到需学习西方,鼓吹“废科举”“兴学堂”,在20世纪初引发了“学堂乐歌”;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一批海外归来的学子进行创作,并走向音乐教育,“国立音专”成立,推动专业音乐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包括音乐教育、音乐表演、音乐理论、群众自娱在内的各种社会机构成立,钢琴、小提琴独奏、协奏、合唱、歌剧等各种形式的作品及表演人才涌现;20世纪80年代,流行音乐迅速发展。从这四次文化大输入来看,西方音乐推动了中国近现代音乐的发展,中国近现代音乐也必然包含了西方音乐的因素。“新世纪中华乐派”的建设自然不可能忽略这一阶段的历史,不可能截断这段源流。只有正视其中所包含的西方元素,才可能做到为己所用,展现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与审美意识。
  赵宋光在《“新世纪中华乐派”四人谈》梳理“乐派”在未来发展的现实条件中,肯定了“西学东渐”对中国音乐文化发展的积极意义,包含“激发中华音乐生长的活力”“催促了几代音乐教育家的中华文化意识与独立思考能力的萌生”“视野开阔、观念更新”。但针对音乐界对西方音乐“技术上的模仿”,以及“心理上的顶礼膜拜”[2] 的现象,谢嘉幸提出“走出西方”[3] 并由此引起争论。居其宏反对谢嘉幸这一说法,以为它是一种“乌托邦式的空想”[4] 并在之后提出对中国音乐中包含的西方专业音乐传统的态度应该是“继承并超越”[5]。其实,在“四人谈”中,谢嘉幸原意并非彻底放弃对西方音乐的学习,抛弃已有的西方音乐的成分,而是“为了对20世纪中国人学习西方音乐进行再认识,以便更有文化自觉意识地走进21世纪。在走出西方的重要步骤中,仍需向西方学习,只是这种学习是应该有自己的立足点的”。赵宋光以《邦境邦语五十冬》回应居其宏“乌托邦式的空想”,认为“要‘走出西方’,是难得立锥之地的……我看到‘乌有’背后的‘数之理,律之规’,并以我的律学与和声学的研究,作为对西方‘走出’的基点,所以‘走出’是一个‘超越’的概念!”(即是说“乐派”的发展仍需要西方元素,它可以成为我们提取自己“乐派”作曲技术理论的跳板,但不能囿于其中,而应寻找属于“新世纪中华乐派”的技术理论。西方音乐较之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是处于“旁体”与“主体”的地位,它是补充的成分。具体详见下文)不论是谢嘉幸的提法、居其宏的质疑、赵宋光的回应,其共同点都是把握中国音乐文化离不开西方音乐这一脉搏的。但是,在肯定中国音乐的西方传统时,需采取的态度是正视西方音乐,不是盲目崇拜,而是主动学习,批判吸收,为我所用。   二、自觉
  自觉是自觉性、主体性、主动性,简单地说,便是指内在有所认识,外在有所创新,是在自知的基础上总结规律、掌握并发挥个体的能动性、创造性。赵宋光对自觉性的强调,与其提出的“四大支柱”需要整合形成活性连接的整体这一思想相吻合。其一,教育、作曲、表演这些音乐实践,需要进行理论的梳理、总结;其二,自主性的发挥要求音乐实践者吸收群体智慧所流传下来的理论成果,同时进行自我构建,发挥个体的创造性,运用到音乐教育、作曲、表演等实践中。
  首先是强调对规律的提取、总结。赵宋光认为,在新世纪谈论“乐派”的建设问题,需要“突出文化的自觉主体意识(主动性)”[6],建设者们需要将民间表演艺术中无意识的表演转化为有意识的理论,将表演等感性行为转化为理性认知。中华地域辽阔,容纳众多民族、地区各具特色的音乐,而理论却远远没有跟上,缺乏对其系统地梳理、归纳,造成了专业音乐的发展与民族民间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脱轨,导致了专业音乐停留在对西方技术理论的学习、模仿中止步不前。由此,赵宋光提出,“新世纪中华乐派”需由理论、教育、表演、作曲“四大支柱”组成。他把理论建设提升到与作曲相同的高度,并且在“四大支柱”中处于先导地位。一方面,它是在已有实践基础上总结规律,让音乐实践者对中华民族的音乐有了清晰认识,在实践操作中尤其是为音乐创作提供经筛选、提炼的素材及运用方法。这将缩短音乐实践者“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是实践者发挥自主创新能力的基础,将有效提高“乐派”整体的发展进程;另一方面,它将引导、把握音乐实践的方向。理论的建设并非是对实践方向的约束,只是以已有的理论,帮助实践者想清楚大致的路径,避免仓促行事,导致南辕北辙。
  其次是在认识、掌握了音乐理论的基础上,自主地、有创造性地运用到音乐实践中。音乐实践中能动性、创造性的发挥是涵盖了“四大支柱”中的教育、表演、创作各方面的。通过理论建设,音乐实践者将无意识行为转化为有意识的行为,并且需要教育的连接,才能将人类群体的智慧加以传承,从而在实践中主动把握规律,同时实现自我构建,进行更高的创造性生产。在《生产力见地上的立美教育观》一文中,赵宋光提出教育的主动性,也始终贯穿上述思想。他认为,在教育的“人类自身生产力”层面上,“教育者以高度技巧引发个体的动力接纳取自族类的范式(普遍适用的典型范式)。实现动力与范式的对话,在良好素质的自我构建中获得喜悦,迸发求知欲与锻炼欲”。(这一过程中,“动力”一词显示,受教育者吸收范式并不是被动接受,而是主动接纳的;并且,受教育者能主动与“范式”对话,将自己的原有知识体系与所接纳的知识体系互通,将人类普遍范式融合进自己的认知结构中,从而实现自我更高层次的构建。)由此也可看出,主动性并不单纯是教育实践所特有的,教育只是传承的方式,而教育的内容可以是表演,可以是创作。当受教育者在表演、创作的学习中实现自我构建,那么,在新旧知识互通整合中,可能更替原有的审美理想,甚至是激发其灵感,产生创作、表演的新想法,形成新的产物。于是,具有新内涵的表演产生,新形态的作品诞生,这也就是赵宋光所说的“精神生产”,也是能动性、创造性的发挥。正如一束花蕾,露水打到它上面,并不只是如我们所见,露珠停留在花蕾表面,等待陽光照耀而挥发,花蕾必然吸收了其中一部分,转化为自身能量并蓄积起来,等待绽放。
  三、自然
  对于“新世纪中华乐派”一系列远景的探讨,音乐学界出现了批判的声音。有人认为这只是喊口号式的、形而上的展望,缺乏形而下的基础及实践。可事实并非如此。赵宋光既有理论建构,又有实践,他在作曲技术理论及教育方面勤恳地耕耘,既驻足当前,又眺望远方。李岩评价赵宋光道:“既涉及当下,也是远景的规划,而他也身体力行地实践着。”[7] 此处主要对其所关注的作曲技术理论进行阐述。
  赵宋光认为“新世纪中华乐派”的核心口号是“回归自然”[8]。这里所说的“自然”指的是自然数,是与他曾提出的“数托邦”概念相联系。他的理念不是“乌托邦”式可望不可及的,而是有基础的,是可望可及的。他认为音乐要从困境中走出来,就要重视自然数。“十二平均律的应用在传统的工艺理论的引导下,是不停地转化为自然数的。”他如是说。
  上文提到,在面对居其宏的批判时,赵宋光以《邦境邦语五十冬》作出回应:“我看到‘乌有’背后的‘数之理,律之规’,并以我的律学与和声学的研究,作为‘走出西方’的基点……”他基于数理基础,对五度相生调式进行研究,建立了一套完备的体系,写出《论五度相生调式体系》,为几代人提供了理论研究、实践的生长点。
   对自然数的强调,能帮助我们从音乐形态本身出发,发现、把握中国与欧洲的音乐相异之处,从理论上总结,对于作曲家在创作过程中把握中国的音乐特点、把握如何将中西音乐技法等的结合、在中西文化交融中保持或突出中国音乐风格是必不可少的。王少明在《托举“中华乐派”的旗帜——访赵宋光先生》一文中,谈到赵宋光曾提出“新世纪中华乐派”与其他乐派的不同特点在于两个方面。
  其一,和声结构。西方大小调结构是三度结构,而中国古代“三分损益法”形成的主要是纯四五度结构。《五度相生调式体系》中,赵宋光在说明音乐实践中的律学理论时,引用了《管子·地员篇》对五音生成机制的说明:“凡将起五音,凡首,先立一而三之,四开以合九九,以是声黄钟小素之首,以成宫;三分而益之以一,为百有八,为徵。不无有三分而去其乘,适足以生商;有三分而复于其所,以是生羽;有三分而去其乘,适足以是生角。”在赵宋光的“五度相生调式体系”中,他认为,“三分损益法”是往属方向生成五音的机制。在这种机制中,生成的相邻两个音的音程关系是纯四度或纯五度。按照五音天然亲属关系的远近逐一排列,应为宫、徵、商、羽、角。这种纯四五度结构便是中国音乐的重要核心。从音程关系出发把握和声结构,能发挥创作者的自觉意识,确保以中国音乐文化为主体、以西方音乐元素为旁体补充主体音乐文化。在《论五度相生调式体系》中他明确指出:“在配置和声时,应该根据内容的需要吸收欧洲的和声手法。但必须在保存我们调式体系的独特表现力的基础上这样作,否则就会归于同化。”赵宋光在《九十九首蒙古族民歌》所配的伴奏中,使用的和弦主要以纯四五度为框架,同时在内声部填充了三度结构,既保持了中国音乐的特色,又吸收了西方音乐特点。   其二,旋律走向。中国地域广阔、民族众多,各民族、各地区音乐都有自己的唱腔。对于其辨别仍停留在感性层面,需要对各民族、各地区的唱腔结构进行研究,从理论上总结其规律,寻找中华乐派固有的旋律结构。赵宋光通过实际调查、理论研究,认为在五度相生调式体系内,纯四五度是确定调式的关键。主音与属音(主音上方纯五度)、下属音(主音上方纯四度),共同构成曲调的骨干,具有明确调性的作用。此外,他还从五音之间纯四度或纯五度的亲属关系出发,推导出三度音程在五度相生调式体系里是不协和音程,“主音上的大三度和小三度都不稳定,不是临近的音级向它们解决,而相反是它们要向临近的音级解决。”[9] 由此看来,“乐派”中对自然数的强调,既是“自觉”意识的实践,也是发挥“自觉”意识的有效保障。
  赵宋光与其他几位前辈高举“新世纪中华乐派”的旗帜,进行理论探索、建设并脚踏实地付诸实际行动,但“乐派”的建设仍存在诸多不足:许多理论问题尚未讨论清楚、属于其自身的评价体系尚未建立、“四大支柱”尚未融会贯通,等等。诸多问题也表明,“乐派”绝非仅靠几位音乐界大师便能撑起,诚如居其宏所说,“新世纪中华乐派”如此宏大的叙事,仍需不断细化、深入探讨,对其理论构建进行完善,对其内容予以丰富。如此浩大的工程,需要音乐界共同参与,尤其要发挥正在成长的音乐学子这批新生力量,在音乐文化建设中贯穿本位自觉意识,发掘、提炼各地、各民族的表演艺术,融入教育体系中,以经典作品展现“新世纪中华乐派”的审美意识。这也是赵宋光及其他几位前辈对“新世纪中华乐派”未来建设共同的希冀。
  (本文系2019年度广东省人文社科项目“赵宋光学术思想研究”(2019WZDX019)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星海音乐学院)
  注释:
  [1] 转引自李岩:《先验·鲜艳的存在》,《人民音乐》,2011年,第7期。
  [2] 赵宋光、金湘、乔建中、谢嘉幸:《建设“新世纪中华乐派”》,《人民音乐》,2007年,第1期。
  [3] 謝嘉幸:《走出西方:一种新世纪华人作曲家音乐创作语境的探究》,《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4] 居其宏:《新世纪音乐创作思潮的激情碰撞》,《人民音乐》,2005年,第4期。
  [5] 居其宏:《“宏大叙事”需要科学精神:“新世纪中华乐派论坛”归来谈》,《人民音乐》,2007年,第1期。
  [6] 赵宋光:《中华乐派的新世纪共建》,《人民音乐》,2007年,第1期。
  [7] 李岩:《走出西方?超越西方!——大家再谈“新世纪中华乐派”》,《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8] 梁业涛、王少明:《托举“中华乐派”的旗帜——访赵宋光先生(下)》,《岭南音乐》,2019年,第3期。
  [9] 赵宋光:《论五度相生调式体系》,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64年,第13页。
其他文献
近读赵朴初1980年1月30日致茅盾函,曰:沈老:  承拨冗为鉴真和上像“探亲”撰诗,至为感佩。谨打缮一份送阅,其中为韵律及佛教关系,略作一些更易,是否有当,敬乞指正。朴初卧病医院,未能奉谒,特嘱魏承彦同志代为趋前请教,希赐见为幸。  顺祝  健康  赵朴初一月三0日  赵朴初称鉴真为“和上”,而不是和尚。这是为何?援何古例?  首先,赵朴初不止在这一处称鉴真为“和上”。他写于1963年3月的《金
期刊
“庾文康亡,何扬州临葬云:‘埋玉树著土中,使人情何能已!”(《世说新语·伤逝》)一一题记  从中年开始,不断受到与亲密师友长辈骤然离世,阴阳两隔的感情打击,精神和感情上的反复煎熬折磨简直要把人推向难以承受的境地。而当听到我最最崇敬的学者刘泽华先生遽然离世,更是把这种摧残推向了极致!  本来,我和刘泽华先生既有学科上的区分,也有年龄上的差异。但是,刘先生却是我在南开大学乃至整个中国学界对我人格和学术
期刊
地域文化与文学创作、文学研究之间的关系,早在二十世纪初已为学者所关注,汪辟疆的《近代诗派与地域》、梁启超的《近代学风之地理的分布》等文章,虽然各有着眼点,但基本上考虑到了地域文化的独特性与其历史传承性。讨论地域文化与文学之间的关系,可以有许多不同的角度,但最重要的是以下两点:一是地域文化对作家的创作理念、题材选择、写作风格等方面的影响,写“故乡”是中外文学史上长久不衰的主题;二是地域文化会促使当地
期刊
中国莎士比亚接受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上半叶,即林则徐1839年组织编译的《四洲志》开始提及莎士比亚(当时译名为“沙士比阿”)。[1] 此后,郭嵩焘、严复、和林纾等人先后介绍和翻译过这位英国大文豪的作品,而“莎士比亚”这个延续至今的译名也是经由梁启超之手固定了下来。1921年,莎士比亚作品正式登陆中国,这一年出版了田汉翻译的莎剧《哈姆雷特》(当时译为《哈猛雷特》),完整的中文译本开始出现。20世
期刊
随着胡适研究的深入,尤其是史料的披露与出版,使得在胡适批判这一问题上,逐渐获得愈来愈全面的认识。譬如相继面世的《顾颉刚日记》《邓之诚文史札记》《宋云彬日记》,展现了身在批判氛围中的文化人的各色行径与心态。从政治上讲,既然当局指定要批,那就意味着很难逃得掉,只能批判。这让我们有从他者看胡适的视差与倒错之角度。这些史料披露的好处便是胡适批判的细节愈发具体和细腻,批判过程也得以立面的呈现。然而也有些许遗
期刊
一  在接受山东大学国家社科重大基金项目“当前文学生活调查”课题研究的问卷式采访中,关于当代文学、当代文学评论,我老老实实做过大意如下的回答:新世纪以来的文学作品,真正值得细读的东西实属凤毛麟角,真正称得上精品杰作的则更为罕见;文学评论方面同样不尽人意,信口开河之类的文章比比皆是,整体上已经失去广大读者的基本信任。  由于是填充式答卷采访,我只能给出几个字的结论性观点,无法进行探讨,更谈不上较为详
期刊
说《经史》  遗憾得很,只找到他一封信,记得曾有好几封的,不知塞到哪里去了:“周实先生:昨(日)得见大函。校样看过无误,寄还。何故需作者自校?如觉得有违碍或惹是非,则不必为难,可以不登。此文已收入集,不久即出版。如贵刊七月始刊出(二月寄去稿)说不定书已出版了。丑媳终须见公婆,恐此文仍以不写为好,既已发出也就罢了,若有是非,置之不理。敬礼。金克木98.6.5”。写完,又在信边补了一句“朱君何人?” 
期刊
2017-2018年,热门词汇之一绕不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大湾区建设不仅仅指经济的建设,还包括文化建设。大湾区在历史、人口、语言、文化上具有同一性,有着深刻的人文价值链,这为“人文湾区”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民间文艺根植于群众,渗透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人文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粤港澳大湾区独特文化魅力的诗意彰显。回顾2017-2018年粤港澳大湾区民间文艺的发展,融合、创新
期刊
一、复苏与探索  在“文革”期间,珠江电影制片厂与国内其他电影厂一样遭受厄运,全厂停止生产搞运动;电影创作整体瘫痪,从1966年到1974年八年时间,珠影厂没有拍一部故事片。“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珠江电影制片厂平反冤假错案,落实政策,1977年将革委会领导体制改为厂长制,集中清理积案,重新调整创作题材规划,这一年没有拍摄故事片,拍了几部新闻纪录片。1978年完成了5部故事片,1979年摄制了7部艺
期刊
摘要:“中国画学”是近年来逐渐升温的一个学术话题。本文试从20世纪初期中国画进入现代美术学校体系的案例出发,结合当下美术院校的新现象,讨论学科化这一事件如何推动了中国画的现代性转型。  关键词:中国画学 学科化 现代性 学术体系  一、先声:中国画科的萌芽与设立  将近一个世纪前的1922年,上海美专为了获得省款补助,刘海粟经蔡元培致函当时的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次长陈垣申请支持[1]。类似的申请,在
期刊